正在阅读:

【专访】麻园诗人乐队:成名会减少创作的时间,有钱将削弱创作的冲动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专访】麻园诗人乐队:成名会减少创作的时间,有钱将削弱创作的冲动

在《乐队的夏天》第三季播出期间,界面文化专访了麻园诗人,聊了聊改编赛的创作过程、云南摇滚的变迁与所谓“网红乐队”的困境。

麻园诗人演唱《彩虹的微笑》现场。图片来源:《乐队的夏天》官方微博。

界面新闻记者 | 尹清露

界面新闻编辑 | 黄月

2006年是国内摇滚史上重要的一年,二手玫瑰发行了第二张专辑《娱乐江湖》,后来声名鹊起的万能青年旅店在同年通过网络发布不插电单曲《不万能的喜剧》。也是在2006年,还在天津读大学的苦果在北京听了一场演出,他生平第一次被音乐击中,被摇滚乐无往不胜的气质折服,决心组建乐队,第二年,麻园诗人就这样诞生了。

几经变迁,麻园诗人的乐队成员固定了下来。从左至右:贝斯姬唯,鼓手林潇,主唱苦果,吉他余小强(图片来源:《乐队的夏天》官方微博)

主唱苦果在昆明长大,乐队最初的根据地是在昆明市一个叫麻园村的地方,乐队仿照鲍家街43号的起名方式,选定“麻园”二字,又加上了个“诗人”。像所有城中村一样,麻园村生活节奏慢、物价低廉,自从1959年云南艺术学院建校,这里变成一座文化地标,许多乐队和艺术家在此活动,麻园诗人从这里起家,早期的演出以暖场为主。

十五年过去了,麻园诗人已经不再是当初的暖场乐队,成长为了拥有庞大乐迷群体、常年进行大量巡演的“现场之王”。2021年,歌曲《泸沽湖》通过抖音走红后,他们又多了一个“网红乐队”的标签。音乐风格也有变化,最初偏向Grunge(垃圾摇滚),直白而粗粝地唱着年轻人内心的苦楚,后来,苦果接触到英伦摇滚,粗粝中加入了一些温柔和敏感。2016年的首张正式专辑《母星》见证了这一变化,乐评人爱地人评价认为,他们继承了中国文人的诗意传统,没有那么朋克和霸气外露,在吉他噪音墙的背后,甚至有些内秀。

今年,麻园诗人受邀来到《乐队的夏天》第三季。虽然初舞台选择了成名曲《泸沽湖》,但苦果还是肉眼可见的紧张。对他来说,在音乐节和livehouse可以轻松一些,而乐夏的舞台有摄像机录制,每个细节都要交代清楚,含糊不得。

苦果在青海湖音乐节演出(图片来源:麻园诗人官方微博)

过于认真的人容易感到痛苦,但是也有与痛苦相称的回报。在与回春丹对阵的改编赛上,罗大佑、王菲这样的歌手已经被选走了,麻园诗人无奈中选择了与自身风格毫无关系的“甜妹”王心凌,苦果坦言:“那几天情绪都很低沉,甚至想过找节目组换一首歌。”在节目放出的VCR里,挂着黑眼圈的苦果一脸倦容,嘴上还因为焦虑起了水泡。所幸结果是好的,改编后的《彩虹的微笑》唱出了一种从黑暗走向光明、最终离苦得乐的反差感,全新的演绎也让许多观众心酸眼亮,用大张伟的话来说就是:“生活就是很惨,但我除了笑还能怎么面对呢?”

在《乐夏》第三季播出期间,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专访了麻园诗人,聊了聊改编赛的创作过程、云南摇滚的变迁与所谓“网红乐队”的困境。苦果一如既往地显露出拘谨和真诚,善于自省,回答中很少有夸张的成分,就像是每当听到一个问题,他喜欢说的那句开场白那样:“这件事,其实也很简单……”

01 成名会减少创作的时间,有钱将削弱创作的冲动

界面文化:《彩虹的微笑》的改编过程据说挺痛苦的,但这首歌反而打动了很多人,看到听众的反应,会有点惊讶吗?最终的呈现和你们想要表达的一致吗?

苦果:非常一致,我们的表演和表达都比较清晰。改编确实很困难,因为和我们的曲风相差实在太大,如果完全按照原曲去表达,对我们而言有点困难,所以把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和认识加了进去。

当时只留给我们十天时间,回到昆明就已经过去两天了,回去后的前三天还是一直举棋不定,甚至想过征求节目组换一首歌。但是,因为那几天都在很努力地做这件事,情绪很紧绷焦虑,在这种情绪之下想到很多乐队的过往,觉得做什么事都不简单,并不是歌词里说的那么easy。第四天,我突然唱出一段新的东西来,也挺顺畅的,就这样组出了大的demo。后面还加入了女声和童声,因为它写的不仅仅是现在,而是在和童年时纯真快乐的自己的对话,希望自己依然能够简简单单的,不要因为岁月的蹉跎改变了自己。

改编赛制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突破,如果没有经历这一轮,我们还会觉得乐队得保持自己,毕竟乐队都蛮自我的,尤其是摇滚乐。我们往常会尽量待在舒适区,但是改编别人的成名曲能让这支乐队走出这个区域,找到新的创作方向。

麻园诗人演唱《彩虹的微笑》现场(图片来源:《乐队的夏天》官方微博)

界面文化:《泸沽湖》是通过抖音走红的,你们曾经说不介意通过网络平台走红,不过还是想问问你们怎么看待“网红乐队”的说法?抖音这类平台带来了什么,又剥夺了一些什么吗?

苦果:《泸沽湖》刚火起来的时候,我也极力认为这个事情对乐队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但是三四年过去后,当看到身边的一些朋友变得非常想要成为网红,我会觉得这在涉及到音乐创作时还是有弊端的,人们会更急功近利,拿碎片化的东西来吸引流量,而忽视了一个完整的表达,这对于我们所向往的独立音乐的体系构筑也是不利的。

我觉得,一支乐队可以用网红乐队的运作方式来解决关注度和影响力的问题,但是创作方面还是要尽量避开通过网络去表达的习惯和心态。

界面文化:你曾在采访中提到,以前做音乐有一股冲劲,想让别人觉得自己厉害,稳定下来后做音乐就纯粹是因为热爱了。在这一季的《乐夏》上,Nova Heart的主唱冯海宁就对彭磊说:“当了明星还摇滚得起来吗?”你们如何理解摇滚和成名的悖论?

苦果:我这几天也在思考这个问题,比如网络上的留言确实对我的心态有一些影响,但是这个影响并不持久,几个月过去之后,我还是能更正常地去看待评论。真正的影响在于,成名会减少乐队分配给创作的时间。更大的问题是有了钱以后,创作者对很多事的敏感会弱化,让我们觉得很多事情是没必要去写的,好像已经麻木了,这是我特别担心的一点。早期的创作冲动一直都有,但是现在有时会失去这种冲动,我没法说这件事是好是坏,但是我隐隐约约觉得它是有点不好的。

这是我们未来需要解决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不能对一切都感到没有希望,因为这样反而无法产生新的改变。这个问题是很多音乐人都要面对的,我暂时还找不到太好的方法,只能尽量把钱交给父母(笑),通过外界的方式让自己的生活继续平淡和清贫一点,不要发生太大变化。

麻园诗人在《乐队的夏天》演出(图片来源:《乐队的夏天》官方微博)

02 早期走了太多模仿借鉴的路,现在极力避免模仿

界面文化:对于听众来说,你们的音乐里既有一些很苦涩或者压抑的东西,也有鼓励和治愈人心的一面,这是你们创作时想要达到的效果吗?

苦果:这是一个创作阶段的问题,为什么我们早期的大部分作品那么苦涩?更多是因为我个人身上的不成熟,在音乐里过于放大自己的情绪,把音乐作为宣泄的工具。通过这次参加《乐夏》,我也有了更深的认识,音乐不能只有阴郁的表达,也需要有积极和愉悦的东西,这才是一个成熟的音乐人具备的。对于音乐来说,只表达快乐或者只表达不快乐,这都是不对的。

界面文化:麻园诗人最开始乐队风格是Grunge(颓废摇滚),后来经历了一些变化,比如从《母星》开始变得更英伦,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变化?乐评人爱地人说你们“真正继承了Grunge的遗风,但它对你们来说并不仅仅是一种曲风”,在你们的音乐中,无法被风格涵盖的东西又是什么呢?

苦果:早期的音乐以Grunge为主,因为那时表达的是对生存环境的不满和抱怨,所以篇幅都集中在“我”这个字上,是自私的。后面慢慢变成英伦,虽然还没有彻底走出“我”,但是已经有了这样的趋势,未来的麻园诗人会比较想尝试合成器类的音乐,变得更大我一些。

每个乐队都不同,有的乐队希望有更加明确的风格呈现,但是麻园诗人是一支特别不在意风格界限的乐队,我们做的事往往是去破除风格,更注重融合和创造,呈现出别的乐队没有呈现过的东西,这样的欲望很强烈。这可能也是因为,早期走了太多模仿和借鉴的路,所以现在会极力地避免模仿。

麻园诗人首张正式专辑《母星》封面(图片来源:豆瓣)

界面文化:麻园诗人开始组建乐队时,的确面临着跟老音乐人比较的问题,但是当一个新乐队进入大众视野的时候,它肯定也会面临类似的问题。你们如何看待比较的言论,新乐队又要如何去保持自己的风格?

苦果:每一支新乐队的初始阶段一定是在模仿的,这对乐队来说非常痛苦,因为我不相信有任何乐队希望自己一直笼罩在别人的影子下。但是只要你认真对待自己和接下来的每场演出、每一首作品的创作,慢慢过得了自己心里那一关,把不好的舍去,把需要的留下了,那么乐队就会慢慢呈现出自己独特的风格。

03 生活佛系,不太愿意用观点去影响别人

界面文化:麻园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你们现在还会回去排练做音乐吗?

苦果:麻园村是昆明市里消费水平蛮低的一个区域,房租和物价也低,能让乐队以比较少的成本去运作,所以乐队诞生在那里会更安全,即使收入少也不会面临解散。那里也住了一些别的艺术家,比如画家和拍电影的。

我们从来不觉得乐队排练是一件很苦的事,反而是生活里很重要的寄托,如果少了排练,还会觉得没有别的事情让自己有期盼。在麻园村的那段日子里,就像是把自己和外界隔离开来,会得到一些很奇怪的安全感,像是一个乌托邦。虽然已经不住在麻园了,但我们仍然留在昆明,这样才是有根的。在外面演出总觉得自己和那里是脱离的,不太能把精力集中在体验生活、抓住生活的细节上。

麻园村的车站(采访对象供图)

界面文化:之前你在采访里说,虽然是从昆明走出来的,但是因为爱她所以不想随便地写。《泸沽湖》《金马坊》使用了云南的地名,但是没有拼贴昆明的地域特色,还是更偏向内心情感的表达。你们觉得自己是地域性很强的乐队吗?

苦果:乐队最核心的部分是地域性的。云南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闭塞的地方,生活环境导致它不是那么焦虑和浮躁,所以创作时的心态也很平和,有一种不争不抢、老老实实做乐队的原则,从这一点来说,我们是一支真正的云南乐队。

但是在音乐表达的方向上确实没有太多限制,我们不会强烈地摄取云南原生态的音乐元素。云南在我心里非常纯洁,我总觉得,如果没有到一定程度,音乐没有形成成熟的体系,就不要轻易地触碰它们。另一方面,我们是在天津读大学时第一次接触摇滚乐,热爱摇滚乐的初衷没有任何地域因素。

歌里会出现一些地名,原因也很简单。我们在玩乐队的初期,不像其他乐队那样有很好的收入,不能在巡演的同时去旅游景区玩耍,导致每去到一个地方就会相对更珍惜,风景对内心的触动也会大一些,所以会用一首歌去表达那段时间和那个地点的心路历程。

界面文化:跟大众普遍更熟悉的北方摇滚乐相比,西南地区或者说云南的摇滚乐在面貌上有什么不同?

苦果:北方的乐队普遍有更强的表达欲去抒发自己的观点,南方乐队更多通过音乐把外界的东西吸收到自己的内心世界,而不是向外输出。这也和生活节奏有关,我们每天接触的生活更佛系,不太愿意用观点去影响别人。

界面文化:乐队介绍上说,麻园诗人在云南摇滚乐的发展史上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位置,为什么这么说?云南摇滚乐的氛围和脉络是怎样的?

苦果:在我们乐队组建的时候,云南还是以老乐队为主,比如春秋乐队和山人乐队,我们是中间的这一波,成立于2008-2009年左右,在我们后面又出现了一些新乐队。

彼时是二手玫瑰、超级市场、反光镜这些北京乐队慢慢发展起来的阶段,也刚好是云南独立音乐市场比较低谷的阶段,很多老乐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新的乐队还没有出现。

春秋乐队的首张专辑封面。乐队成立于2000年,风格以重金属为基准,融入中国民族音乐(图片来源:豆瓣)

老一波乐队的风格比较单一,比如以金属乐为主,他们自身也承载了很多使命感,音乐里有很强的斗争欲望和反叛欲望。随着时代的变化,后来出现了更多不同类型、更多元化的乐队,音乐也普遍比较生活化,会表达个人情绪,没有把很多的时代浪潮融入在音乐里。

在我们乐队组建的时期,物质生活确实在变好,我们不再面临沉重的生存压力,导致对社会环境的思考没有那么多,而是更多地关注内心情感的抒发。另一个原因就是当时年轻,做音乐会更多地集中在“我”,而不是“我们”。直到最近三四年,我们的创作才慢慢偏向了后者。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专访】麻园诗人乐队:成名会减少创作的时间,有钱将削弱创作的冲动

在《乐队的夏天》第三季播出期间,界面文化专访了麻园诗人,聊了聊改编赛的创作过程、云南摇滚的变迁与所谓“网红乐队”的困境。

麻园诗人演唱《彩虹的微笑》现场。图片来源:《乐队的夏天》官方微博。

界面新闻记者 | 尹清露

界面新闻编辑 | 黄月

2006年是国内摇滚史上重要的一年,二手玫瑰发行了第二张专辑《娱乐江湖》,后来声名鹊起的万能青年旅店在同年通过网络发布不插电单曲《不万能的喜剧》。也是在2006年,还在天津读大学的苦果在北京听了一场演出,他生平第一次被音乐击中,被摇滚乐无往不胜的气质折服,决心组建乐队,第二年,麻园诗人就这样诞生了。

几经变迁,麻园诗人的乐队成员固定了下来。从左至右:贝斯姬唯,鼓手林潇,主唱苦果,吉他余小强(图片来源:《乐队的夏天》官方微博)

主唱苦果在昆明长大,乐队最初的根据地是在昆明市一个叫麻园村的地方,乐队仿照鲍家街43号的起名方式,选定“麻园”二字,又加上了个“诗人”。像所有城中村一样,麻园村生活节奏慢、物价低廉,自从1959年云南艺术学院建校,这里变成一座文化地标,许多乐队和艺术家在此活动,麻园诗人从这里起家,早期的演出以暖场为主。

十五年过去了,麻园诗人已经不再是当初的暖场乐队,成长为了拥有庞大乐迷群体、常年进行大量巡演的“现场之王”。2021年,歌曲《泸沽湖》通过抖音走红后,他们又多了一个“网红乐队”的标签。音乐风格也有变化,最初偏向Grunge(垃圾摇滚),直白而粗粝地唱着年轻人内心的苦楚,后来,苦果接触到英伦摇滚,粗粝中加入了一些温柔和敏感。2016年的首张正式专辑《母星》见证了这一变化,乐评人爱地人评价认为,他们继承了中国文人的诗意传统,没有那么朋克和霸气外露,在吉他噪音墙的背后,甚至有些内秀。

今年,麻园诗人受邀来到《乐队的夏天》第三季。虽然初舞台选择了成名曲《泸沽湖》,但苦果还是肉眼可见的紧张。对他来说,在音乐节和livehouse可以轻松一些,而乐夏的舞台有摄像机录制,每个细节都要交代清楚,含糊不得。

苦果在青海湖音乐节演出(图片来源:麻园诗人官方微博)

过于认真的人容易感到痛苦,但是也有与痛苦相称的回报。在与回春丹对阵的改编赛上,罗大佑、王菲这样的歌手已经被选走了,麻园诗人无奈中选择了与自身风格毫无关系的“甜妹”王心凌,苦果坦言:“那几天情绪都很低沉,甚至想过找节目组换一首歌。”在节目放出的VCR里,挂着黑眼圈的苦果一脸倦容,嘴上还因为焦虑起了水泡。所幸结果是好的,改编后的《彩虹的微笑》唱出了一种从黑暗走向光明、最终离苦得乐的反差感,全新的演绎也让许多观众心酸眼亮,用大张伟的话来说就是:“生活就是很惨,但我除了笑还能怎么面对呢?”

在《乐夏》第三季播出期间,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专访了麻园诗人,聊了聊改编赛的创作过程、云南摇滚的变迁与所谓“网红乐队”的困境。苦果一如既往地显露出拘谨和真诚,善于自省,回答中很少有夸张的成分,就像是每当听到一个问题,他喜欢说的那句开场白那样:“这件事,其实也很简单……”

01 成名会减少创作的时间,有钱将削弱创作的冲动

界面文化:《彩虹的微笑》的改编过程据说挺痛苦的,但这首歌反而打动了很多人,看到听众的反应,会有点惊讶吗?最终的呈现和你们想要表达的一致吗?

苦果:非常一致,我们的表演和表达都比较清晰。改编确实很困难,因为和我们的曲风相差实在太大,如果完全按照原曲去表达,对我们而言有点困难,所以把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和认识加了进去。

当时只留给我们十天时间,回到昆明就已经过去两天了,回去后的前三天还是一直举棋不定,甚至想过征求节目组换一首歌。但是,因为那几天都在很努力地做这件事,情绪很紧绷焦虑,在这种情绪之下想到很多乐队的过往,觉得做什么事都不简单,并不是歌词里说的那么easy。第四天,我突然唱出一段新的东西来,也挺顺畅的,就这样组出了大的demo。后面还加入了女声和童声,因为它写的不仅仅是现在,而是在和童年时纯真快乐的自己的对话,希望自己依然能够简简单单的,不要因为岁月的蹉跎改变了自己。

改编赛制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突破,如果没有经历这一轮,我们还会觉得乐队得保持自己,毕竟乐队都蛮自我的,尤其是摇滚乐。我们往常会尽量待在舒适区,但是改编别人的成名曲能让这支乐队走出这个区域,找到新的创作方向。

麻园诗人演唱《彩虹的微笑》现场(图片来源:《乐队的夏天》官方微博)

界面文化:《泸沽湖》是通过抖音走红的,你们曾经说不介意通过网络平台走红,不过还是想问问你们怎么看待“网红乐队”的说法?抖音这类平台带来了什么,又剥夺了一些什么吗?

苦果:《泸沽湖》刚火起来的时候,我也极力认为这个事情对乐队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但是三四年过去后,当看到身边的一些朋友变得非常想要成为网红,我会觉得这在涉及到音乐创作时还是有弊端的,人们会更急功近利,拿碎片化的东西来吸引流量,而忽视了一个完整的表达,这对于我们所向往的独立音乐的体系构筑也是不利的。

我觉得,一支乐队可以用网红乐队的运作方式来解决关注度和影响力的问题,但是创作方面还是要尽量避开通过网络去表达的习惯和心态。

界面文化:你曾在采访中提到,以前做音乐有一股冲劲,想让别人觉得自己厉害,稳定下来后做音乐就纯粹是因为热爱了。在这一季的《乐夏》上,Nova Heart的主唱冯海宁就对彭磊说:“当了明星还摇滚得起来吗?”你们如何理解摇滚和成名的悖论?

苦果:我这几天也在思考这个问题,比如网络上的留言确实对我的心态有一些影响,但是这个影响并不持久,几个月过去之后,我还是能更正常地去看待评论。真正的影响在于,成名会减少乐队分配给创作的时间。更大的问题是有了钱以后,创作者对很多事的敏感会弱化,让我们觉得很多事情是没必要去写的,好像已经麻木了,这是我特别担心的一点。早期的创作冲动一直都有,但是现在有时会失去这种冲动,我没法说这件事是好是坏,但是我隐隐约约觉得它是有点不好的。

这是我们未来需要解决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不能对一切都感到没有希望,因为这样反而无法产生新的改变。这个问题是很多音乐人都要面对的,我暂时还找不到太好的方法,只能尽量把钱交给父母(笑),通过外界的方式让自己的生活继续平淡和清贫一点,不要发生太大变化。

麻园诗人在《乐队的夏天》演出(图片来源:《乐队的夏天》官方微博)

02 早期走了太多模仿借鉴的路,现在极力避免模仿

界面文化:对于听众来说,你们的音乐里既有一些很苦涩或者压抑的东西,也有鼓励和治愈人心的一面,这是你们创作时想要达到的效果吗?

苦果:这是一个创作阶段的问题,为什么我们早期的大部分作品那么苦涩?更多是因为我个人身上的不成熟,在音乐里过于放大自己的情绪,把音乐作为宣泄的工具。通过这次参加《乐夏》,我也有了更深的认识,音乐不能只有阴郁的表达,也需要有积极和愉悦的东西,这才是一个成熟的音乐人具备的。对于音乐来说,只表达快乐或者只表达不快乐,这都是不对的。

界面文化:麻园诗人最开始乐队风格是Grunge(颓废摇滚),后来经历了一些变化,比如从《母星》开始变得更英伦,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变化?乐评人爱地人说你们“真正继承了Grunge的遗风,但它对你们来说并不仅仅是一种曲风”,在你们的音乐中,无法被风格涵盖的东西又是什么呢?

苦果:早期的音乐以Grunge为主,因为那时表达的是对生存环境的不满和抱怨,所以篇幅都集中在“我”这个字上,是自私的。后面慢慢变成英伦,虽然还没有彻底走出“我”,但是已经有了这样的趋势,未来的麻园诗人会比较想尝试合成器类的音乐,变得更大我一些。

每个乐队都不同,有的乐队希望有更加明确的风格呈现,但是麻园诗人是一支特别不在意风格界限的乐队,我们做的事往往是去破除风格,更注重融合和创造,呈现出别的乐队没有呈现过的东西,这样的欲望很强烈。这可能也是因为,早期走了太多模仿和借鉴的路,所以现在会极力地避免模仿。

麻园诗人首张正式专辑《母星》封面(图片来源:豆瓣)

界面文化:麻园诗人开始组建乐队时,的确面临着跟老音乐人比较的问题,但是当一个新乐队进入大众视野的时候,它肯定也会面临类似的问题。你们如何看待比较的言论,新乐队又要如何去保持自己的风格?

苦果:每一支新乐队的初始阶段一定是在模仿的,这对乐队来说非常痛苦,因为我不相信有任何乐队希望自己一直笼罩在别人的影子下。但是只要你认真对待自己和接下来的每场演出、每一首作品的创作,慢慢过得了自己心里那一关,把不好的舍去,把需要的留下了,那么乐队就会慢慢呈现出自己独特的风格。

03 生活佛系,不太愿意用观点去影响别人

界面文化:麻园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你们现在还会回去排练做音乐吗?

苦果:麻园村是昆明市里消费水平蛮低的一个区域,房租和物价也低,能让乐队以比较少的成本去运作,所以乐队诞生在那里会更安全,即使收入少也不会面临解散。那里也住了一些别的艺术家,比如画家和拍电影的。

我们从来不觉得乐队排练是一件很苦的事,反而是生活里很重要的寄托,如果少了排练,还会觉得没有别的事情让自己有期盼。在麻园村的那段日子里,就像是把自己和外界隔离开来,会得到一些很奇怪的安全感,像是一个乌托邦。虽然已经不住在麻园了,但我们仍然留在昆明,这样才是有根的。在外面演出总觉得自己和那里是脱离的,不太能把精力集中在体验生活、抓住生活的细节上。

麻园村的车站(采访对象供图)

界面文化:之前你在采访里说,虽然是从昆明走出来的,但是因为爱她所以不想随便地写。《泸沽湖》《金马坊》使用了云南的地名,但是没有拼贴昆明的地域特色,还是更偏向内心情感的表达。你们觉得自己是地域性很强的乐队吗?

苦果:乐队最核心的部分是地域性的。云南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闭塞的地方,生活环境导致它不是那么焦虑和浮躁,所以创作时的心态也很平和,有一种不争不抢、老老实实做乐队的原则,从这一点来说,我们是一支真正的云南乐队。

但是在音乐表达的方向上确实没有太多限制,我们不会强烈地摄取云南原生态的音乐元素。云南在我心里非常纯洁,我总觉得,如果没有到一定程度,音乐没有形成成熟的体系,就不要轻易地触碰它们。另一方面,我们是在天津读大学时第一次接触摇滚乐,热爱摇滚乐的初衷没有任何地域因素。

歌里会出现一些地名,原因也很简单。我们在玩乐队的初期,不像其他乐队那样有很好的收入,不能在巡演的同时去旅游景区玩耍,导致每去到一个地方就会相对更珍惜,风景对内心的触动也会大一些,所以会用一首歌去表达那段时间和那个地点的心路历程。

界面文化:跟大众普遍更熟悉的北方摇滚乐相比,西南地区或者说云南的摇滚乐在面貌上有什么不同?

苦果:北方的乐队普遍有更强的表达欲去抒发自己的观点,南方乐队更多通过音乐把外界的东西吸收到自己的内心世界,而不是向外输出。这也和生活节奏有关,我们每天接触的生活更佛系,不太愿意用观点去影响别人。

界面文化:乐队介绍上说,麻园诗人在云南摇滚乐的发展史上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位置,为什么这么说?云南摇滚乐的氛围和脉络是怎样的?

苦果:在我们乐队组建的时候,云南还是以老乐队为主,比如春秋乐队和山人乐队,我们是中间的这一波,成立于2008-2009年左右,在我们后面又出现了一些新乐队。

彼时是二手玫瑰、超级市场、反光镜这些北京乐队慢慢发展起来的阶段,也刚好是云南独立音乐市场比较低谷的阶段,很多老乐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新的乐队还没有出现。

春秋乐队的首张专辑封面。乐队成立于2000年,风格以重金属为基准,融入中国民族音乐(图片来源:豆瓣)

老一波乐队的风格比较单一,比如以金属乐为主,他们自身也承载了很多使命感,音乐里有很强的斗争欲望和反叛欲望。随着时代的变化,后来出现了更多不同类型、更多元化的乐队,音乐也普遍比较生活化,会表达个人情绪,没有把很多的时代浪潮融入在音乐里。

在我们乐队组建的时期,物质生活确实在变好,我们不再面临沉重的生存压力,导致对社会环境的思考没有那么多,而是更多地关注内心情感的抒发。另一个原因就是当时年轻,做音乐会更多地集中在“我”,而不是“我们”。直到最近三四年,我们的创作才慢慢偏向了后者。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