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德国人竟把核心技术给了中国,国产品牌还有活路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德国人竟把核心技术给了中国,国产品牌还有活路吗?

值得一提的是,宝马在发动机国产之后,这些国产车型的制造成本会进一步降低,相信在未来它们的价格也会有所优惠。

一直以来,宝马坚持的都是特立独行的个性路线,这回依然如此。一个不经意,就擅自主张地将自家小排量发动机进行了国产。

哎呀word哥啊,发动机可是汽车的心脏啊!这事,靠谱儿吗?话又说来,有德国大神技术傍身,还跑得了?不过国产品牌怕是睡不安生了,出路原本就坎坷,宝马发动机再国产,这活路还有吗?

来源|正和岛

华晨宝马铁西工厂素有“东方莱比锡”之称,是宝马集团在全球的第25家工厂,也是宝马目前全球最新的工厂,它代表着最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其高自动化、高效率的整车制造车间以及精心设计的工厂结构让人记忆颇深,而庞大的工厂规模足以体现宝马对中国市场的侧重。

近年,宝马在铁西工厂的隔壁又打造了一家世界级的发动机工厂,值得一提的是,新工厂是宝马体系内唯一将发动机铸造、机加工、总装三大制造工艺及测试车间在同一厂区内实现的发动机工厂。

要知道,过去任何一家宝马海外工厂想要打造一台发动机,必须先去德国兰斯胡特把发动机毛坯运回来,不过随着华晨宝马铁西新发动机工厂的投入生产,这种情形被打破了。华晨宝马铁西新发动机工厂是宝马体系内制造工艺最全面的工厂,是继兰斯胡特工厂后首家具备铸造工艺的工厂,能够独立生产新一代B系列发动机。

不过,在进入今天的主题之前,不妨先来回顾一下宝马汽车发动机的历史。

宝马最先是靠飞机发动机成名的,并不是飞车。如果真要寻根宝马汽车的历史,1933年推出的“宝马303”无疑在宝马汽车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BMW303的量产时间尽管只有一年,但其经典的6缸引擎和双肾进气格栅成就了宝马至今近百年的经典设计。

▲ 宝马延续至今的经典双肾格栅

二战后,宝马急需一款动力更强的发动机,V8发动机的多种详细设计方案应运而生,为了避免对现有车型的尺寸和驱动系统做大的改动,要求新发动机必须足够轻量化,结构必须紧凑。1954年,宝马成功研制出第一款铝合金2.6 L V8发动机M502。这也是全球首台被用于量产车型上的铝合金发动机。

1968年,宝马M30单顶置凸轮轴直列6缸发动机诞生。这款发动机被沃德评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动机之一。M30及其衍生机型(包括2.5L、2.8L、3.0L、3.2L和3.5L)被用在宝马不同车型上长达20多年。

1983年,宝马推出了内部代号为M21D25的首款柴油发动机,同年被用于524td量产车型上。1987年,它又被进一步用于3系,并加入了自然吸气版本。

宝马在1987年研发出了第一款5.0L的V12发动机。这是二战后德国的首款12缸发动机,之后也被搭载到了轰动全世界的宝马全新740和750车型上。

宝马最早采用涡轮增压技术的量产车是2002 Turbo,它也是欧洲市场的第一台量产装载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车型。同时它还是如今宝马3系的祖师爷。

宝马在2004年推出的N52系列直列六缸3.0L发动机是宝马进入新世纪后的又一代经典作品,这也是全球首款在量产车型中使用镁铝合金曲轴箱的发动机。

宝马在2007年推出了一台双涡轮增压发动机N54,作为宝马从自吸向涡轮增压转型的重要作品,它连续三年获得美国权威杂志《Ward's Auto World》所评选出的“全球十佳发动机”称号,这也足以看出宝马此次转型的成功。

2011年,宝马开发了全新N20发动机,它也可以看做是N55发动机的缩小版。凭借着先进的技术,N20上榜了2011年的全球十佳发动机。

通过简单回顾,每一代宝马发动机都会基于时代需求进行开发和改进,在车辆驾驶乐趣和燃油消耗方面不断创新,设立行业的新标准,这也是宝马能够在近百年历史中一直保持领先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新一代宝马三缸、四缸发动机(B38、B48)

BMW最新一代3缸及4缸涡轮增压发动机是宝马高效动力策略的最新体现,是工程师们在不断提升BMW车辆动态性能和降低燃油消耗的方向上取得的飞越性突破。

新一代宝马3缸、4缸发动机的技术相当先进,它采用了世界首创的水冷纯铝制废气增压器,集成了BMW双涡管单涡轮增压、高精度燃油直喷和BMW第四代Valvetronic电子气门技术。这样就实现了更少的燃油消耗,更强大的动力,让驾驶员拥有更惊艳的操控乐趣,更高的燃油效率。(虽然名词儿都很深奥,但技术还是非常杠杠地!)

▲BMWB38 双涡管单涡轮增压3缸汽油发动机

▲BMWB48 双涡管单涡轮增压4缸汽油发动机

最新一代3缸及4缸涡轮增压发动机不仅在性能和燃效上取得了进步,更重要的是宝马在这一代产品上实现了模块化生产的理念。目前,华晨宝马铁西工厂生产的是新一代发动机:包括3缸、4缸汽油机,其代号分别为B38、B48。

从宝马目前的全球发动机生产布局来看,中国市场已然成为了非常重要的根据地,它具备了很多宝马发动机工厂没有的铸造车间,那华晨宝马铁西工厂的这个铸造车间水平如何?

新一代发动机是咋生产的?

下面我们就从这个铸造车间开始,聊聊新一代宝马B38、B48发动机是如何造成的?

● 铸造从一粒砂的旅行开始

早在几千年前,中国古代就已经有了这种金属热加工工艺,从各个年代出土的青铜器、铁器也能看出中国人对这一工艺娴熟的应用,但将这一技术放在发动机上时,考虑便不再是外观花纹的美观性,而是考验铸造出成品的机械性能,为了保障成品在降温凝固时残余应力、气孔、脱模剂不会导致铸造件缺陷,对铸造工艺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铸造车间

铸造工艺是将液体金属浇铸到与零件形状相适应的铸造空腔模具中,待其冷却凝固后,以获得零件或毛坯的方法。铸造发动机的模具一般都是由铸造砂做成,想要铸造缸体、缸盖等零部件的第一步便是从一粒砂开始。

用完的铸造砂去了哪里?铁西新发动机工厂90%的铸造砂可以实现循环再利用,剩余的10%也没有浪费,他们将不能再循环的10%应用于了建筑用材,相当于实现了零浪费。

在砂型模具制造的同时,用于铸造铝合金发动机缸体的原材料也在时刻准备着,生产B38、B48发动机所采用的铝原料来自于国内的立中有色金属公司。

至此,一块块铝块原材料变成为一件合格的毛坯件,也就完成了除了德国兰斯胡特工厂以外其他宝马工厂不能完成的任务。当然这只是完成了发动机生产过程的三分之一,接下来毛坯件被运送至机加工车间。

● 如何让毛坯变成零件?

铸造车间让一块块铝块变成了发动机缸体、缸盖的毛坯件,然而到机加工车间后,就是要把这些不修边幅的家伙们好好修整一番,这里100台左右的机加工设备能够进行车、铣、刨、磨、钳等各种工序。

▲机加车间

在机加工过程中,发动机会进行一项特殊的工序——电弧喷射气缸内壁,也就是宝马的LDS电弧喷涂技术,它是将金属耐磨材料喷涂在气缸壁上,取缔了传统的铝合金发动机的气缸套。这项技术能够使气缸壁拥有良好的耐磨性,减少摩擦带来的功率损失来提升效率,而且相比传统的气缸套,由于涂层更薄其热传导性也更好。

在机加工过程中,气缸壁被进行镗孔工序,但不是直接加工出所需要的82mm×94.6mm的缸径×行程尺寸,因为铸造好的缸体毛坯在进行这项电弧喷涂技术前,气缸内壁需要进行一次“磨砂”处理,通过高压水枪对内壁进行喷射,利用水的高速冲击将内壁冲出细密凹凸的表面,这是为了让气缸壁变得更粗糙,使电弧喷射的涂层更好地附着在气缸壁上。

● 万“件”合一的过程

相比铸造和机加工车间,发动机总装车间的工人明显多了不少,因为一些零部件的组装还是必须人工来安装,与大部分发动机工厂一样,整个车间分为缸盖分装线和总装线两条生产线。在这里所有的缸体结构件、供应商提供的电气件以及线束等零部件将完成一次大聚会。

● 下线前的最后一步

▲物流车间

当发动机完成装配之后,工人首先会对发动机进行密封性测试,确保不会出现漏水、漏油、漏气等问题,然后再进行冷启动测试,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测试项目是每台下线的发动机必须要测的,而不是采用抽检的方式。

▲总装车间

另外,发动机还会匹配上变速箱、油箱、冷却系统等完成50个小时真实的综合性能测试,例如模拟真实驾驶时的怠速、加速、恒定转速等各种工作工况,以确保每一项质量参数、性能参数都符合标准。

德国工艺,一个标准

真心靠谱儿!

经实地考察和仔细研究分析,最新一代发动机都是德国的标准和工艺,绝对的靠谱儿。

▲BMW新一代涡轮增压发动机

相比饱受赞誉的N系列,BMW最新一代3缸、4缸涡轮增压发动机更胜一筹:

① 制造工艺角度

BMW最新一代3缸及4缸涡轮增压发动机在模块化程度更高、零部件数量更少、发动机更轻,首次采用水冷式中冷器。

② 从车辆性能角度

BMW最新一代3缸及4缸涡轮增压发动机拥有与N系列发动机相同或更强动力,却消耗更少量的燃油。

新一代发动机的3大独门秘籍

BMW最新一代3缸、4缸涡轮增压发动机提升了发动机动力输出的同时降低了油耗,实现了普通涡轮增压发动机低油耗、低排放以及低转速时大扭矩输出的特点,同时兼顾如同自然吸气发动机一般的线性动力输出。

①HPI高精度直喷系统

精确控制喷油时间和剂量,让发动机在各种情况下都能获得最佳的供油量:200bar的喷油压力的同时喷油所需的时间控制在0.14毫秒。

一次燃烧过程可以实现多次喷油,燃油的雾化以及燃烧更为精准和彻底。

新型六孔喷油器的喷油孔采用直径不同的设计,可使燃烧更充分,提升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

②VALVETRONIC电子气门技术

各个部件的体积更小更紧凑,新的电机性能更加强劲,整个配气机构的响应速度更快。

保证发动机在任何工况下都能有最佳的“呼吸”,使发动机拥有最佳动力输出的同时降低油耗和排放。

③发动机废气增压技术

采用了水冷式中冷器,通过电脑主动控制循环冷却液的流速,不受车速影响,工作更加稳定。

热管理模块可以在不同的工况下对冷却系统进行了更精确、更智能的控制,以保持发动机和涡轮增压器处于最佳工作温度。

采用全球首创的铝质涡轮增压器,比传统产品减重近30%,并且涡轮增压器还与发动机整合为一个整体,体积更紧凑,可靠性更高,使用寿命更长。

纵观宝马在汽车发动机历史上的硕果,便足以让我们对宝马的这家国内发动机工厂产生信心。从规模和设备投入来看,华晨宝马新发动机工厂无疑成为了宝马世界级的工厂,其德国本土外唯一的发动机铸造车间承担了未来新一代宝马发动机的生产重任。新厂采用与德国工厂一致的工艺水平和先进技术,这也充分体现了宝马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和诚意。

值得一提的是,宝马在发动机国产之后,这些国产车型的制造成本会进一步降低,相信在未来它们的价格也会有所优惠。

那么问题来了,宝马发动机都国产了,国产品牌还有活路吗?

参考资料:

智选车(ID:SeleCar)《出大事了,宝马发动机要国产?》

汽车之家《国产的底气!参观宝马德国发动机工厂》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宝马

5.9k
  • 汽车早报|华为联合11家汽车品牌发布智能辅助驾驶安全倡议;高璞任中国一汽副总经理
  • 宝马中国宣布接入DeepSeek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德国人竟把核心技术给了中国,国产品牌还有活路吗?

值得一提的是,宝马在发动机国产之后,这些国产车型的制造成本会进一步降低,相信在未来它们的价格也会有所优惠。

一直以来,宝马坚持的都是特立独行的个性路线,这回依然如此。一个不经意,就擅自主张地将自家小排量发动机进行了国产。

哎呀word哥啊,发动机可是汽车的心脏啊!这事,靠谱儿吗?话又说来,有德国大神技术傍身,还跑得了?不过国产品牌怕是睡不安生了,出路原本就坎坷,宝马发动机再国产,这活路还有吗?

来源|正和岛

华晨宝马铁西工厂素有“东方莱比锡”之称,是宝马集团在全球的第25家工厂,也是宝马目前全球最新的工厂,它代表着最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其高自动化、高效率的整车制造车间以及精心设计的工厂结构让人记忆颇深,而庞大的工厂规模足以体现宝马对中国市场的侧重。

近年,宝马在铁西工厂的隔壁又打造了一家世界级的发动机工厂,值得一提的是,新工厂是宝马体系内唯一将发动机铸造、机加工、总装三大制造工艺及测试车间在同一厂区内实现的发动机工厂。

要知道,过去任何一家宝马海外工厂想要打造一台发动机,必须先去德国兰斯胡特把发动机毛坯运回来,不过随着华晨宝马铁西新发动机工厂的投入生产,这种情形被打破了。华晨宝马铁西新发动机工厂是宝马体系内制造工艺最全面的工厂,是继兰斯胡特工厂后首家具备铸造工艺的工厂,能够独立生产新一代B系列发动机。

不过,在进入今天的主题之前,不妨先来回顾一下宝马汽车发动机的历史。

宝马最先是靠飞机发动机成名的,并不是飞车。如果真要寻根宝马汽车的历史,1933年推出的“宝马303”无疑在宝马汽车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BMW303的量产时间尽管只有一年,但其经典的6缸引擎和双肾进气格栅成就了宝马至今近百年的经典设计。

▲ 宝马延续至今的经典双肾格栅

二战后,宝马急需一款动力更强的发动机,V8发动机的多种详细设计方案应运而生,为了避免对现有车型的尺寸和驱动系统做大的改动,要求新发动机必须足够轻量化,结构必须紧凑。1954年,宝马成功研制出第一款铝合金2.6 L V8发动机M502。这也是全球首台被用于量产车型上的铝合金发动机。

1968年,宝马M30单顶置凸轮轴直列6缸发动机诞生。这款发动机被沃德评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动机之一。M30及其衍生机型(包括2.5L、2.8L、3.0L、3.2L和3.5L)被用在宝马不同车型上长达20多年。

1983年,宝马推出了内部代号为M21D25的首款柴油发动机,同年被用于524td量产车型上。1987年,它又被进一步用于3系,并加入了自然吸气版本。

宝马在1987年研发出了第一款5.0L的V12发动机。这是二战后德国的首款12缸发动机,之后也被搭载到了轰动全世界的宝马全新740和750车型上。

宝马最早采用涡轮增压技术的量产车是2002 Turbo,它也是欧洲市场的第一台量产装载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车型。同时它还是如今宝马3系的祖师爷。

宝马在2004年推出的N52系列直列六缸3.0L发动机是宝马进入新世纪后的又一代经典作品,这也是全球首款在量产车型中使用镁铝合金曲轴箱的发动机。

宝马在2007年推出了一台双涡轮增压发动机N54,作为宝马从自吸向涡轮增压转型的重要作品,它连续三年获得美国权威杂志《Ward's Auto World》所评选出的“全球十佳发动机”称号,这也足以看出宝马此次转型的成功。

2011年,宝马开发了全新N20发动机,它也可以看做是N55发动机的缩小版。凭借着先进的技术,N20上榜了2011年的全球十佳发动机。

通过简单回顾,每一代宝马发动机都会基于时代需求进行开发和改进,在车辆驾驶乐趣和燃油消耗方面不断创新,设立行业的新标准,这也是宝马能够在近百年历史中一直保持领先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新一代宝马三缸、四缸发动机(B38、B48)

BMW最新一代3缸及4缸涡轮增压发动机是宝马高效动力策略的最新体现,是工程师们在不断提升BMW车辆动态性能和降低燃油消耗的方向上取得的飞越性突破。

新一代宝马3缸、4缸发动机的技术相当先进,它采用了世界首创的水冷纯铝制废气增压器,集成了BMW双涡管单涡轮增压、高精度燃油直喷和BMW第四代Valvetronic电子气门技术。这样就实现了更少的燃油消耗,更强大的动力,让驾驶员拥有更惊艳的操控乐趣,更高的燃油效率。(虽然名词儿都很深奥,但技术还是非常杠杠地!)

▲BMWB38 双涡管单涡轮增压3缸汽油发动机

▲BMWB48 双涡管单涡轮增压4缸汽油发动机

最新一代3缸及4缸涡轮增压发动机不仅在性能和燃效上取得了进步,更重要的是宝马在这一代产品上实现了模块化生产的理念。目前,华晨宝马铁西工厂生产的是新一代发动机:包括3缸、4缸汽油机,其代号分别为B38、B48。

从宝马目前的全球发动机生产布局来看,中国市场已然成为了非常重要的根据地,它具备了很多宝马发动机工厂没有的铸造车间,那华晨宝马铁西工厂的这个铸造车间水平如何?

新一代发动机是咋生产的?

下面我们就从这个铸造车间开始,聊聊新一代宝马B38、B48发动机是如何造成的?

● 铸造从一粒砂的旅行开始

早在几千年前,中国古代就已经有了这种金属热加工工艺,从各个年代出土的青铜器、铁器也能看出中国人对这一工艺娴熟的应用,但将这一技术放在发动机上时,考虑便不再是外观花纹的美观性,而是考验铸造出成品的机械性能,为了保障成品在降温凝固时残余应力、气孔、脱模剂不会导致铸造件缺陷,对铸造工艺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铸造车间

铸造工艺是将液体金属浇铸到与零件形状相适应的铸造空腔模具中,待其冷却凝固后,以获得零件或毛坯的方法。铸造发动机的模具一般都是由铸造砂做成,想要铸造缸体、缸盖等零部件的第一步便是从一粒砂开始。

用完的铸造砂去了哪里?铁西新发动机工厂90%的铸造砂可以实现循环再利用,剩余的10%也没有浪费,他们将不能再循环的10%应用于了建筑用材,相当于实现了零浪费。

在砂型模具制造的同时,用于铸造铝合金发动机缸体的原材料也在时刻准备着,生产B38、B48发动机所采用的铝原料来自于国内的立中有色金属公司。

至此,一块块铝块原材料变成为一件合格的毛坯件,也就完成了除了德国兰斯胡特工厂以外其他宝马工厂不能完成的任务。当然这只是完成了发动机生产过程的三分之一,接下来毛坯件被运送至机加工车间。

● 如何让毛坯变成零件?

铸造车间让一块块铝块变成了发动机缸体、缸盖的毛坯件,然而到机加工车间后,就是要把这些不修边幅的家伙们好好修整一番,这里100台左右的机加工设备能够进行车、铣、刨、磨、钳等各种工序。

▲机加车间

在机加工过程中,发动机会进行一项特殊的工序——电弧喷射气缸内壁,也就是宝马的LDS电弧喷涂技术,它是将金属耐磨材料喷涂在气缸壁上,取缔了传统的铝合金发动机的气缸套。这项技术能够使气缸壁拥有良好的耐磨性,减少摩擦带来的功率损失来提升效率,而且相比传统的气缸套,由于涂层更薄其热传导性也更好。

在机加工过程中,气缸壁被进行镗孔工序,但不是直接加工出所需要的82mm×94.6mm的缸径×行程尺寸,因为铸造好的缸体毛坯在进行这项电弧喷涂技术前,气缸内壁需要进行一次“磨砂”处理,通过高压水枪对内壁进行喷射,利用水的高速冲击将内壁冲出细密凹凸的表面,这是为了让气缸壁变得更粗糙,使电弧喷射的涂层更好地附着在气缸壁上。

● 万“件”合一的过程

相比铸造和机加工车间,发动机总装车间的工人明显多了不少,因为一些零部件的组装还是必须人工来安装,与大部分发动机工厂一样,整个车间分为缸盖分装线和总装线两条生产线。在这里所有的缸体结构件、供应商提供的电气件以及线束等零部件将完成一次大聚会。

● 下线前的最后一步

▲物流车间

当发动机完成装配之后,工人首先会对发动机进行密封性测试,确保不会出现漏水、漏油、漏气等问题,然后再进行冷启动测试,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测试项目是每台下线的发动机必须要测的,而不是采用抽检的方式。

▲总装车间

另外,发动机还会匹配上变速箱、油箱、冷却系统等完成50个小时真实的综合性能测试,例如模拟真实驾驶时的怠速、加速、恒定转速等各种工作工况,以确保每一项质量参数、性能参数都符合标准。

德国工艺,一个标准

真心靠谱儿!

经实地考察和仔细研究分析,最新一代发动机都是德国的标准和工艺,绝对的靠谱儿。

▲BMW新一代涡轮增压发动机

相比饱受赞誉的N系列,BMW最新一代3缸、4缸涡轮增压发动机更胜一筹:

① 制造工艺角度

BMW最新一代3缸及4缸涡轮增压发动机在模块化程度更高、零部件数量更少、发动机更轻,首次采用水冷式中冷器。

② 从车辆性能角度

BMW最新一代3缸及4缸涡轮增压发动机拥有与N系列发动机相同或更强动力,却消耗更少量的燃油。

新一代发动机的3大独门秘籍

BMW最新一代3缸、4缸涡轮增压发动机提升了发动机动力输出的同时降低了油耗,实现了普通涡轮增压发动机低油耗、低排放以及低转速时大扭矩输出的特点,同时兼顾如同自然吸气发动机一般的线性动力输出。

①HPI高精度直喷系统

精确控制喷油时间和剂量,让发动机在各种情况下都能获得最佳的供油量:200bar的喷油压力的同时喷油所需的时间控制在0.14毫秒。

一次燃烧过程可以实现多次喷油,燃油的雾化以及燃烧更为精准和彻底。

新型六孔喷油器的喷油孔采用直径不同的设计,可使燃烧更充分,提升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

②VALVETRONIC电子气门技术

各个部件的体积更小更紧凑,新的电机性能更加强劲,整个配气机构的响应速度更快。

保证发动机在任何工况下都能有最佳的“呼吸”,使发动机拥有最佳动力输出的同时降低油耗和排放。

③发动机废气增压技术

采用了水冷式中冷器,通过电脑主动控制循环冷却液的流速,不受车速影响,工作更加稳定。

热管理模块可以在不同的工况下对冷却系统进行了更精确、更智能的控制,以保持发动机和涡轮增压器处于最佳工作温度。

采用全球首创的铝质涡轮增压器,比传统产品减重近30%,并且涡轮增压器还与发动机整合为一个整体,体积更紧凑,可靠性更高,使用寿命更长。

纵观宝马在汽车发动机历史上的硕果,便足以让我们对宝马的这家国内发动机工厂产生信心。从规模和设备投入来看,华晨宝马新发动机工厂无疑成为了宝马世界级的工厂,其德国本土外唯一的发动机铸造车间承担了未来新一代宝马发动机的生产重任。新厂采用与德国工厂一致的工艺水平和先进技术,这也充分体现了宝马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和诚意。

值得一提的是,宝马在发动机国产之后,这些国产车型的制造成本会进一步降低,相信在未来它们的价格也会有所优惠。

那么问题来了,宝马发动机都国产了,国产品牌还有活路吗?

参考资料:

智选车(ID:SeleCar)《出大事了,宝马发动机要国产?》

汽车之家《国产的底气!参观宝马德国发动机工厂》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