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张艺德放弃了“待遇优厚不劳累”的工作,成为职业音乐人,当年全国范围内巡演达到80场;同年9月,花粥入住湖南一所一本大学的女生宿舍。
2012年,张艺德举行巡演;花粥上传《老中医》到当时的文艺青年首选网站“豆瓣”,一炮而红,继而利用暑假间隙和宋东野展开“野花”14城巡演。
2013年,张艺德和花粥开始“德粥party”全国巡演,一年内,历经全国36个城市。由于我们不知道的原因花粥管张艺德叫“三哥”,于是“三哥”成为张艺德的昵称。同年,张艺德开始使用循环效果器,开始了“一人乐队”的旅程。
2014年和15年,张艺德发行《令人愉悦的忧伤》然后巡演,花粥涉足影视一小段时间,并发行了《乍见之欢》然后巡演,时而偶有合作。
2016年,张艺德随“跳铃”巡演,演了一年的“半小时拼盘”;花粥和驳倒乐队完成了“不信你去打听打听”全国公路巡演。
2017年的1月7日和1月8日,在天津的派livehouse和北京的愚公移山,将会上演两场“德粥party”。为此,民谣故事独家采访了张艺德和花粥,请他们说说这两场演出和德粥party的前世今生。
民谣故事:先来聊聊“德粥”的前世今生。
花粥:这你得问三哥。
张艺德:为了这次采访,我特意去看了看豆瓣小站的演出留档。2013年3月29号第一站是在苏州的Wave livehouse,看到当时的海报还是有些许的感慨,目前留下的海报是《这个杀手不太冷》里“里昂和马蒂达”的盗用版——契合一个老手与萝莉的概念,但实际上当时贴出来的真正的海报是一只烧鹅。
烧鹅,不是扒鸡,你知道我的用意了吧,我们的梗不是德州扒鸡,是party这个单词里严肃的那个解释。这就是老派的玩儿法,无论是作品还是宣传,字字珠玑,不说发人深省,起码是让人能琢磨一会儿的,但是文艺变得快节奏化之后,人们就只对新鲜的且表面能刺激感官的感兴趣,这不是受众的问题,而是信息爆炸之后每个人的时间感受变得更紧迫的必然。
我小时候拿着一盘CD反复的看里面的内页,也会听很多遍;现在我可能会从专业角度看看,然后也就放起来了。时代会改变人的习惯。但是你一遍遍地听,从不懂到懂是你自己动脑子得来的。打个比方,提琴类除了音色外最重要的就是气口,就是拉完一个音符琴弓如何离开琴弦,没人教我,自己琢磨,这就是如何欣赏,你不会欣赏那几年后一回头面对自己追过的偶像周边产品你就悔恨money都去哪儿了,对吧,为什么周杰伦现在还能火,说到底是东西好。我是不是跑题了?
张艺德
张艺德:简而言之,我希望能做的演出或者是音乐是有嚼头儿的,但是怎么推广自己,让更多的人来现场看到,我不会,这时候我就需要找一个现成的能带来观众的而且又互相看得上的伙伴,于是在2012年花粥出现了。
花粥在那一年上传了《二十岁的某一天》《老中医》等等一系列歌曲到豆瓣上,豆瓣当时是所有独立音乐人的主要平台。所以我正好关注到她,而且我能肯定的是我是最早500个左右在花粥小站关注她的人。
民谣故事:慧眼识英雄?
张艺德:也不是,其实当时我关注了很多人——做人必须要诚实,我得有什么说什么,我关注的同行都是很有特色的我觉得都很好的音乐人,比如那年还有刘于思等等的,但是真正那年爆发性迅速大火的就是花粥一个。然后当时组织“野花”巡演的蒋步庭跟我关系一直不错,他给“野花”的每一个城市都找了一个嘉宾。我作为一个天津人,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他们在重庆的嘉宾。
我们做巡演的音乐人基本上都是未来三个月的日程都排好了,那他找我的时候,我不在天津,于是就挑了个和我日程相近的重庆。
民谣故事:那是你们德粥的第一次见面?
花粥:是的。
民谣故事:当时是什么场景?
花粥:演出之前我根本不知道他是谁,然后看着像个工作人员似的。然后演出的时候才直到很厉害,就是场面完全都炸开锅那种。挺厉害的。
张艺德:对,要不是为了宣传她也不夸我,哈哈哈哈。那天我们是下午5点见的面,然后晚饭吃的是坚果俱乐部附近的那个人行天桥地下有个小饭店,有宫保鸡丁、有莴笋、水煮肉片,好像还有一个茄子什么菜,我记性不太好。主食是掺了小米的白米饭,还点了一个汤。喝的果啤。还有个重庆的女孩,再多我就不能说了。
民谣故事:你这记性也太好了。
花粥:他一沾吃就记性特别好,本身好像就是记性好。但确实是一个吃货。
张艺德:那我就要爆料了,花粥有一次去西安演出,晚饭时间她不要跟我吃羊肉泡馍,居然去吃了青海的兰州拉面。哈哈哈哈。
花粥:我还是喜欢简单一点儿快一点儿的。
民谣故事:说说13年的“德粥party”吧,巡演中有什么故事?
张艺德:我还没说完怎么成立的德粥党呢。在重庆的相识让我很开心,孩子很实在,不装X,我也感受到了观众多演出的爽。然后我觉得当时的她还是很青涩,这份青涩是宝贵的,但是人在台上不可能永远的保持住这股青涩,随着时间的推移,要不沦落为俗咖,要不就成了好演员,所以在年底我就提出了要不要13年开始一起,搞。我帮她疏落演出,她让我在演出的时候爽一下,哈哈哈哈,这话有歧义是吧。但是我知道你能明白。然后就成了。然后花粥说巡演经历什么的吧。
花粥:我记得那时还应该在上学吧,所以一到了演出的周末的前一天我就从长沙赶过去各个城市,正好我当时在考虑要不要转到中文系去,所以学业不是那么重。感受就是浪费了打lol的时间,幸亏当时我还不会。
张艺德:那你说他干啥呢。
花粥:那就是还行,总是睡不饱。
张艺德:再次爆料,有时候早晨去她房间找她,她会说看了一夜的CCTV戏曲频道。
花粥:是歌曲频道。
张艺德:总之,这就是睡不饱的原因。根本就没睡嘛。口头禅是“三哥,我好渴睡”。
民谣故事:互相推荐一下彼此最喜欢对方的现场的歌吧,说说为什么。
花粥:《花开不少年》《西兰花》《宏声》。简单、好听。
张艺德:《小相思》《老中医》《只不过是》。音色好听,目前我在中国还没听过唱作人有她的音色。
民谣故事:那1月份的演出呢?会有怎样的一个安排。
花粥:符合我们气质的。
张艺德:演出本身会有一些小合体什么的,但是要控制量。因为最终目的是要演出好看且流畅。然后就是看预售的情况我们可能会安排一些项目。这些项目就是为了回馈来的观众,要刺激的,但同时又要合法,这两条取交集那就需要很大的成本了。我们安排了几个方案,都是又合法又刺激的。估计明年1月1号或者2号公布吧。(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