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想真正看懂《两只狗的生活意见》,你必须得看看这个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想真正看懂《两只狗的生活意见》,你必须得看看这个

这两只号称乡下来的土狗,真实身份其实是潜伏极深的文艺青年。他们的生活经历特别接地气,但他们的生活意见里却满满都是诗与远方。

今天是《两只狗的生活意见》在如论演出的第二场,承上启下,萌君认为,适合深入讨论一些有内涵、有升华作用、能充分体现出萌君“除了傻乐也认真进行了思考”的内容。

比如,萌君搜集了各色爆笑段子之间时隐时现的一些蛛丝马迹。它们可能淹没在笑声里,不被你注意到。或者是你注意到了,却完全不知道它们在说啥。而实际上,这些线索才真正指向这部剧想要表达的核心。

通过对这些线索进行分析整合,萌君初步得出了如下结论:

这两只号称乡下来的土狗,真实身份其实是潜伏极深的文艺青年。他们的生活经历特别接地气,但他们的生活意见里却满满都是诗与远方。

其实,它们一开场就暴露了,只不过把表达的方式伪装成了向观众讨要掌声。在一连串的“啊”里,你很容易忽略这首诗的全貌。

啊!在大海深蓝色的迷雾里,

一只孤独的帆儿闪着白光,

它在寻求什么,在那遥远的彼岸,

它抛下了什么,在自己的家乡。

海风呼啸着,桅杆弓起了腰,

发出‘啊’、‘啊’的声音!

它不是在寻求幸福,也不是在躲避幸福。

在它的下面是澄清的碧色的水流,

在它的上面是金黄色的太阳——

而它,不安地在祈求着风暴,

仿佛风暴中才有安详。

这首诗名叫《帆》,作者莱蒙托夫。从教科书上,你大概会读到这样的介绍:

“这首《帆》是莱蒙托夫的代表作,写于1832年。诗人身处沙皇专制统治下的社会,将渴望自由与解放的情感寄托于‘帆’的诗艺形象,以激励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而萌君,要给你讲点不一样的。

莱蒙托夫(1814.10.15-1841.7.27),全名米哈伊尔·尤里耶维奇·莱蒙托夫,是个俄法德全通的语言天才。他都做过什么呢?写诗、写小说,写过剧本虽然被禁了,画过画而且水彩、油画、素描皆能。他当过兵,是近卫军骠骑兵团的一名骑兵少尉;也被捕过,有过两次流放的经历。

 

 

△意外找到一张正太版本的,也一并放出来。萌君不得不感叹:莱蒙托夫的穿衣风格还真是几十年如一日啊。

莱蒙托夫为后世的迷弟迷妹们树立了一个好榜样:如何将粉爱豆变成毕生的事业。他从十几岁开始就阅读、研究普希金的诗歌,继而自己投入创作。天赋加爱好,让莱蒙托夫如愿成为了一位伟大的诗人。在俄国诗歌的发展历史里,莱蒙托夫被视为普希金的继承者。

更难得的是,莱蒙托夫把粉丝事业从生坚持到了死,虽然估计他本来没这个打算。

他的爱豆普希金是这么死的:1837年,法国籍宪兵队长丹特斯亵渎普希金的妻子,普希金一怒之下决定与丹特斯决斗。1837年2月8日,普希金与丹特斯决战,结果腹部受了重伤,两日后不治身亡,年仅38岁。

而他自己,也是这么死的:1841年7月27日,在皮亚季戈尔斯克市近郊旁的马舒克山麓,一次家庭晚会上,莱蒙托夫的玩笑激怒了士官生学校同学马丁诺夫。争吵过后,马丁诺夫发出决斗的挑战。莱蒙托夫没有开枪,然而马丁诺夫一枪击中了莱蒙托夫的心脏。他当场身亡,年仅27岁。

那么,问题来了。来福和旺财这两只文艺狗,在戏的一开场引用这样一位具有传奇经历的诗人的诗作,到底想表达点啥?

萌君觉得,自由、坚持、斗志、追求、昂扬、诗与远方,这些标签都可以贴,但是贴的又都不大确切。因为生活远远比这些单个的标签复杂很多,也现实很多。生而为人,你可能像莱蒙托夫一样天才而又经历丰富,也有可能像来福和旺财一样普通但也经历丰富。经历本身,就是生活的一种意义。

说过了戏的开场,我们来说说结尾。

这也是使得两位文艺狗暴露无遗的另外一点:摇滚。

在《两只狗的生活意见》里,正式露脸的有三首摇滚:崔健的《花房姑娘》、the Stooges的《I Wanna Be Your Dog》和结尾处的《Yellow Submarine》。哦对了,还有出现在台词里的摇滚青年,住在B2层,嗯,向他们致敬。

12

花房姑娘

作者崔健,中国摇滚之父,虽然他现在的名气可能没有“汪半壁”大,但在一代青年的心中,绝对是精神导师般的存在。

《花房姑娘》发行于1989年,是首情歌,唱给一个姑娘。并不温柔似水,而是带点粗糙和狂野的气息。

我独自走过你身旁,并没有话要对你讲,

我不敢抬头看着你,噢......脸庞.

你问我要去向何方,我指着大海的方向,

你的惊奇像是给我,噢......赞扬.

你带我走进你的花房,我无法逃脱花的迷香,

我不知不觉忘记了,噢......方向,

你说我世上最坚强,我说你世上最善良,

我不知不觉已和花儿,噢......一样

你要我留在这地方,你要我和它们一样,

我看着你默默地说,噢......不能这样,

我想要回到老地方,我想要走在老路上,

这时我才知我已离不开你!噢......姑娘!

我就要回到老地方,我就要走在老路上,

我明知我已离不开你!噢......姑娘!

这首歌在剧中出现的位置很有意思。旺财被收养,过上了所谓的幸福生活。它好心带来福一起享受,却被来福坑了。两只狗不得不远离大餐、假山、跑步机的养尊处优,重新踏入生活的奔波。基于以上,“我想要回到老地方,我想要走在老路上”,这句歌词大概可以有两种解释。一是他们不愿意消磨在所谓的幸福里,希望回归不断尝试、不断经历的“老路”,哪怕前方艰难险阻。二是他们不愿意止步于满足的心理状态,而要让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时刻在路上。

12

I Wanna Be Your Dog

唱作乐队the Stooges,是1967年组建于美国的Proto-Punk风格乐队。Proto-Punk有点拨乱反正的意味,虽然反叛得还不够彻底,但是已经有了“重建摇滚乐,还摇滚乐质朴本质”的苗头。

《I Wanna Be Your Dog》出自1969年the Stooges的首张专辑,被无数乐迷奉为经典。2004年,滚石杂志评选史上最伟大的500首歌,它排在了第438位。

好吧,萌君其实不大懂朋克,所以我们直接看看歌词吧。

So messed up, I want you near

In my room I want you here

Now we're gonna be face to face

And I'll lay right down in my favorite place

Now I wanna be your dog

Now I wanna be your dog

Now I wanna be your dog

Well, come on!

Now I'm ready to close my eyes

Now I'm ready to close my mind

Now I'm ready to feel the hand

To lose my heart in the burnin' sand

Now I wanna be your dog

Now I wanna be your dog

Now I wanna be your dog

Well, come on!

这首歌出现在剧里,完全不奇怪,因为它太点题了,歌词甚至和台词里那句“快过来舔你哥哥的脚”如出一辙。

当然,除了“狗”的巧合和致敬的意思,我们或许还能听出点别的来。这首歌旋律不复杂,歌词不复杂,但力量惊人。“我想做你的狗”,很卑微又很炽烈。细想之下,我们哪个人没做过狗呢?然而被迫的居多,自觉自愿的太少。敢于喊出愿意做狗,实在是一种勇气。而用在剧里,有一种意外的反讽。剧里的来福和旺财都是狗,却不得不经历人事。狗被迫做人,一定和人被迫做狗一样痛苦。所以他们高声歌唱:“还是让我们好好地做狗吧”。

12

Yellow Submarine

(黄色潜水艇)

结尾的《Yellow Submarine》,来头更大了。这首歌来自摇滚界的传奇The Beatles,收录于1966年的专辑《revolver》。

话不多说上歌——

In the town where I was born

Lived a man who sailed to sea

And he told us of his life

In the land submarines

So we sailed up to the sun

Till we found the sea of green

And we lived beneath the waves

In our yellow submarine

We all live in our yellow submarine

Yellow submarine

Yellow submarine

We all live in our yellow submarine

Yellow submarine

Yellow submarine

And our friends are all on board

Many more of them live next door

And the band begins to play

We all live in our yellow submarine

Yellow submarine

Yellow submarine

We all live in our yellow submarine

Yellow submarine

Yellow submarine

As we live a life of ease

Everyone of us has all we need

Sky of blue and sea of green

In our yellow submarine

We all live in our yellow submarine

Yellow submarine

Yellow submarine

We all live in our yellow submarine

Yellow submarine

Yellow submarine

We all live in our yellow submarine

Yellow submarine

Yellow submarine

We all live in our yellow submarine

Yellow submarine

Yellow submarine

这首歌曾经有过各种“阴谋论”版本的解读。比如歌曲推出后,很快有谣言说“黄色潜水艇”是在影射毒品。还有很多人认为这首歌的隐含主题是战争,意味着“最终世界上所有人都会住在黄色潜水艇里”。

然而The Beatles一早就说明了,这就是首儿童歌曲,像一般儿歌的歌词一样,没有深层含义。

1968年,以这首歌为基础,导演乔治·杜宁制作了同名动画奇幻电影。故事开始于蓝色恶魔对花椒王国的入侵,死里逃生的老船长召集披头士一同以黄色潜艇保卫王国。经过种种光怪陆离的历险,他们最终战胜了蓝色恶魔,将欢乐、音乐和爱再次带回到花椒王国。

剧里,来福和旺财唱这首歌,也一样没有深层含义。妈妈的信已经说的很明白:“还记得妈妈给你讲过的那个关于黄色潜水艇的故事吗?你看,那是一座载满了幸福和快乐的潜水艇,我们都生活在上面,去吧。和你的哥哥一起登上那潜水艇,让它带你们去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充满希望地生活,用你们的歌声去歌唱你们的生命吧。”

走过大千世界,我们开始怀念童真,开始回头拾掇那些早已忘记了的童话。黄色潜水艇不是虚幻的桃花源,而是我们每个人出发的地方。《两只狗的生活意见》给我们看了这个世界的种种艰难,然而终究留了一个信念。

它告诉我们:不忘初心,也就不畏去路。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想真正看懂《两只狗的生活意见》,你必须得看看这个

这两只号称乡下来的土狗,真实身份其实是潜伏极深的文艺青年。他们的生活经历特别接地气,但他们的生活意见里却满满都是诗与远方。

今天是《两只狗的生活意见》在如论演出的第二场,承上启下,萌君认为,适合深入讨论一些有内涵、有升华作用、能充分体现出萌君“除了傻乐也认真进行了思考”的内容。

比如,萌君搜集了各色爆笑段子之间时隐时现的一些蛛丝马迹。它们可能淹没在笑声里,不被你注意到。或者是你注意到了,却完全不知道它们在说啥。而实际上,这些线索才真正指向这部剧想要表达的核心。

通过对这些线索进行分析整合,萌君初步得出了如下结论:

这两只号称乡下来的土狗,真实身份其实是潜伏极深的文艺青年。他们的生活经历特别接地气,但他们的生活意见里却满满都是诗与远方。

其实,它们一开场就暴露了,只不过把表达的方式伪装成了向观众讨要掌声。在一连串的“啊”里,你很容易忽略这首诗的全貌。

啊!在大海深蓝色的迷雾里,

一只孤独的帆儿闪着白光,

它在寻求什么,在那遥远的彼岸,

它抛下了什么,在自己的家乡。

海风呼啸着,桅杆弓起了腰,

发出‘啊’、‘啊’的声音!

它不是在寻求幸福,也不是在躲避幸福。

在它的下面是澄清的碧色的水流,

在它的上面是金黄色的太阳——

而它,不安地在祈求着风暴,

仿佛风暴中才有安详。

这首诗名叫《帆》,作者莱蒙托夫。从教科书上,你大概会读到这样的介绍:

“这首《帆》是莱蒙托夫的代表作,写于1832年。诗人身处沙皇专制统治下的社会,将渴望自由与解放的情感寄托于‘帆’的诗艺形象,以激励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而萌君,要给你讲点不一样的。

莱蒙托夫(1814.10.15-1841.7.27),全名米哈伊尔·尤里耶维奇·莱蒙托夫,是个俄法德全通的语言天才。他都做过什么呢?写诗、写小说,写过剧本虽然被禁了,画过画而且水彩、油画、素描皆能。他当过兵,是近卫军骠骑兵团的一名骑兵少尉;也被捕过,有过两次流放的经历。

 

 

△意外找到一张正太版本的,也一并放出来。萌君不得不感叹:莱蒙托夫的穿衣风格还真是几十年如一日啊。

莱蒙托夫为后世的迷弟迷妹们树立了一个好榜样:如何将粉爱豆变成毕生的事业。他从十几岁开始就阅读、研究普希金的诗歌,继而自己投入创作。天赋加爱好,让莱蒙托夫如愿成为了一位伟大的诗人。在俄国诗歌的发展历史里,莱蒙托夫被视为普希金的继承者。

更难得的是,莱蒙托夫把粉丝事业从生坚持到了死,虽然估计他本来没这个打算。

他的爱豆普希金是这么死的:1837年,法国籍宪兵队长丹特斯亵渎普希金的妻子,普希金一怒之下决定与丹特斯决斗。1837年2月8日,普希金与丹特斯决战,结果腹部受了重伤,两日后不治身亡,年仅38岁。

而他自己,也是这么死的:1841年7月27日,在皮亚季戈尔斯克市近郊旁的马舒克山麓,一次家庭晚会上,莱蒙托夫的玩笑激怒了士官生学校同学马丁诺夫。争吵过后,马丁诺夫发出决斗的挑战。莱蒙托夫没有开枪,然而马丁诺夫一枪击中了莱蒙托夫的心脏。他当场身亡,年仅27岁。

那么,问题来了。来福和旺财这两只文艺狗,在戏的一开场引用这样一位具有传奇经历的诗人的诗作,到底想表达点啥?

萌君觉得,自由、坚持、斗志、追求、昂扬、诗与远方,这些标签都可以贴,但是贴的又都不大确切。因为生活远远比这些单个的标签复杂很多,也现实很多。生而为人,你可能像莱蒙托夫一样天才而又经历丰富,也有可能像来福和旺财一样普通但也经历丰富。经历本身,就是生活的一种意义。

说过了戏的开场,我们来说说结尾。

这也是使得两位文艺狗暴露无遗的另外一点:摇滚。

在《两只狗的生活意见》里,正式露脸的有三首摇滚:崔健的《花房姑娘》、the Stooges的《I Wanna Be Your Dog》和结尾处的《Yellow Submarine》。哦对了,还有出现在台词里的摇滚青年,住在B2层,嗯,向他们致敬。

12

花房姑娘

作者崔健,中国摇滚之父,虽然他现在的名气可能没有“汪半壁”大,但在一代青年的心中,绝对是精神导师般的存在。

《花房姑娘》发行于1989年,是首情歌,唱给一个姑娘。并不温柔似水,而是带点粗糙和狂野的气息。

我独自走过你身旁,并没有话要对你讲,

我不敢抬头看着你,噢......脸庞.

你问我要去向何方,我指着大海的方向,

你的惊奇像是给我,噢......赞扬.

你带我走进你的花房,我无法逃脱花的迷香,

我不知不觉忘记了,噢......方向,

你说我世上最坚强,我说你世上最善良,

我不知不觉已和花儿,噢......一样

你要我留在这地方,你要我和它们一样,

我看着你默默地说,噢......不能这样,

我想要回到老地方,我想要走在老路上,

这时我才知我已离不开你!噢......姑娘!

我就要回到老地方,我就要走在老路上,

我明知我已离不开你!噢......姑娘!

这首歌在剧中出现的位置很有意思。旺财被收养,过上了所谓的幸福生活。它好心带来福一起享受,却被来福坑了。两只狗不得不远离大餐、假山、跑步机的养尊处优,重新踏入生活的奔波。基于以上,“我想要回到老地方,我想要走在老路上”,这句歌词大概可以有两种解释。一是他们不愿意消磨在所谓的幸福里,希望回归不断尝试、不断经历的“老路”,哪怕前方艰难险阻。二是他们不愿意止步于满足的心理状态,而要让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时刻在路上。

12

I Wanna Be Your Dog

唱作乐队the Stooges,是1967年组建于美国的Proto-Punk风格乐队。Proto-Punk有点拨乱反正的意味,虽然反叛得还不够彻底,但是已经有了“重建摇滚乐,还摇滚乐质朴本质”的苗头。

《I Wanna Be Your Dog》出自1969年the Stooges的首张专辑,被无数乐迷奉为经典。2004年,滚石杂志评选史上最伟大的500首歌,它排在了第438位。

好吧,萌君其实不大懂朋克,所以我们直接看看歌词吧。

So messed up, I want you near

In my room I want you here

Now we're gonna be face to face

And I'll lay right down in my favorite place

Now I wanna be your dog

Now I wanna be your dog

Now I wanna be your dog

Well, come on!

Now I'm ready to close my eyes

Now I'm ready to close my mind

Now I'm ready to feel the hand

To lose my heart in the burnin' sand

Now I wanna be your dog

Now I wanna be your dog

Now I wanna be your dog

Well, come on!

这首歌出现在剧里,完全不奇怪,因为它太点题了,歌词甚至和台词里那句“快过来舔你哥哥的脚”如出一辙。

当然,除了“狗”的巧合和致敬的意思,我们或许还能听出点别的来。这首歌旋律不复杂,歌词不复杂,但力量惊人。“我想做你的狗”,很卑微又很炽烈。细想之下,我们哪个人没做过狗呢?然而被迫的居多,自觉自愿的太少。敢于喊出愿意做狗,实在是一种勇气。而用在剧里,有一种意外的反讽。剧里的来福和旺财都是狗,却不得不经历人事。狗被迫做人,一定和人被迫做狗一样痛苦。所以他们高声歌唱:“还是让我们好好地做狗吧”。

12

Yellow Submarine

(黄色潜水艇)

结尾的《Yellow Submarine》,来头更大了。这首歌来自摇滚界的传奇The Beatles,收录于1966年的专辑《revolver》。

话不多说上歌——

In the town where I was born

Lived a man who sailed to sea

And he told us of his life

In the land submarines

So we sailed up to the sun

Till we found the sea of green

And we lived beneath the waves

In our yellow submarine

We all live in our yellow submarine

Yellow submarine

Yellow submarine

We all live in our yellow submarine

Yellow submarine

Yellow submarine

And our friends are all on board

Many more of them live next door

And the band begins to play

We all live in our yellow submarine

Yellow submarine

Yellow submarine

We all live in our yellow submarine

Yellow submarine

Yellow submarine

As we live a life of ease

Everyone of us has all we need

Sky of blue and sea of green

In our yellow submarine

We all live in our yellow submarine

Yellow submarine

Yellow submarine

We all live in our yellow submarine

Yellow submarine

Yellow submarine

We all live in our yellow submarine

Yellow submarine

Yellow submarine

We all live in our yellow submarine

Yellow submarine

Yellow submarine

这首歌曾经有过各种“阴谋论”版本的解读。比如歌曲推出后,很快有谣言说“黄色潜水艇”是在影射毒品。还有很多人认为这首歌的隐含主题是战争,意味着“最终世界上所有人都会住在黄色潜水艇里”。

然而The Beatles一早就说明了,这就是首儿童歌曲,像一般儿歌的歌词一样,没有深层含义。

1968年,以这首歌为基础,导演乔治·杜宁制作了同名动画奇幻电影。故事开始于蓝色恶魔对花椒王国的入侵,死里逃生的老船长召集披头士一同以黄色潜艇保卫王国。经过种种光怪陆离的历险,他们最终战胜了蓝色恶魔,将欢乐、音乐和爱再次带回到花椒王国。

剧里,来福和旺财唱这首歌,也一样没有深层含义。妈妈的信已经说的很明白:“还记得妈妈给你讲过的那个关于黄色潜水艇的故事吗?你看,那是一座载满了幸福和快乐的潜水艇,我们都生活在上面,去吧。和你的哥哥一起登上那潜水艇,让它带你们去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充满希望地生活,用你们的歌声去歌唱你们的生命吧。”

走过大千世界,我们开始怀念童真,开始回头拾掇那些早已忘记了的童话。黄色潜水艇不是虚幻的桃花源,而是我们每个人出发的地方。《两只狗的生活意见》给我们看了这个世界的种种艰难,然而终究留了一个信念。

它告诉我们:不忘初心,也就不畏去路。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