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我们的挑战》鸡汤归来,「老母鸡」却不是熟悉的味道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我们的挑战》鸡汤归来,「老母鸡」却不是熟悉的味道

虽然经历了改名以及播放平台更换的双重风波,但不论是幕后团队还是节目形式,《我们的挑战》身上都能看到《了不起的挑战》的痕迹。

文|木众

无限挑战不是早就玩过了吗?

《我们的挑战》首集就败光了《无限挑战》里的精华笑点。

由灿星文化制作,陈涤导演,黄晓明、沙溢、阮经天、刘烨、岳云鹏、薛之谦为MC的真人秀节目《我们的挑战》已于12月18日开播。

虽然经历了改名以及播放平台更换的双重风波,但不论是幕后团队还是节目形式,《我们的挑战》身上都能看到《了不起的挑战》的痕迹。

在首播收视数据飘红的情况下,行业内对于节目内容也出现了褒贬不一的口碑分化,这档曾被网友称为“老母鸡”的真人秀,此次经历大规模拆解、重组,这碗鸡汤是否还是熟悉的味道?

去年播出的《了不起的挑战》成功把央视打入B站,吸引了一大波年轻粉丝的簇拥。

虽说播出平台从央视更换到江苏卫视,节目名称也进行了彻底的改造,MC阵容紧跟当下娱乐圈潮流进行了一次“换血”,但作为口碑收视齐飞的《了不起的挑战》延续篇,《我们的挑战》在开播前就已获得了社会不少关注。

然而,细心的观众却发现,《我们的挑战》首期节目就几乎败光了《无限挑战》的大部分笑点,“直升机跳伞”和“孤岛自救”的两大组成部分甚至是直接照搬。

面对当下原创综艺匮乏的窘境,版权综艺如何精准的借鉴和引用,似乎成了电视人都在寻找的突破口。

内容缺乏

“限韩令”当下,原创综艺如何打出新天地

《我们的挑战》第一集节目全程90分钟,开场便沿用了“老母鸡”的猛灌鸡汤风格,让粉丝似乎找到了那么一点点感觉。

整期节目分为“直升机跳伞”和“孤岛求生”两个部分。节目开场,兄弟团的初次见面从互相整蛊开始,节目组试图用“高空跳伞”来挑战成员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面对挑战时的窘态。

为了使现场效果更加逼真,节目组利用了三台鼓风机进行“跟踪式”的鼓吹,从而制造出直升机螺旋桨产生的气流,除此之外,还特意在风中掺入了落叶、沙尘等细节元素;甚至准备了人工“制造”的鸟群和鸟叫声。

虽说对于细节和还原度的处理部分,《我们的挑战》节目组用心甚笃,不过,内容上的新意欠缺着实是节目的一大硬伤。

作为《无限挑战》的忠实观众,大概一眼就能看出“挑战假直升机”这一幕几乎是原样照搬。首先,黄晓明率先出场,被黑衣人“挟持”到面包车上进行“跳伞挑战”。

不论是场景还是设计,都与《无限挑战》里的情节如出一辙,顿时让网友大感毫无新意。

之后的“孤岛求生”环节,同样沿用了《无限挑战》的“老梗”——6位MC共同登上无人岛,以两天一夜作为挑战来实现自救。

其中出现的“泡面环节”等都在《无限挑战》的10周年特辑中也出现过,这种“综艺界的搬运工”行为让通过《了不起的挑战》所积累起来的粉丝群体在贡献了第一集流量的同时,也失去了原创和新意这块扎实口碑。

除了内容薄弱外,《我们的挑战》在人设方面也是Bug频出。

黄晓明的“炫妻狂魔”加“烂好人”的形象并没有预想的那么讨喜,刘烨则由《爸爸去哪儿》里呆萌的诺一爸爸变成了聪明的“神算子”,怎么看怎么像《极限挑战》中黄磊的形象。而“段子手”薛之谦不但没展现自己的毒舌功力,反而时常处在一惊一乍的鸡血状态。

对于真人秀来说,角色的设定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关系到能否快速的在观众心里留下深刻印象。

这一点,《无限挑战》做的就十分到位,节目将每一个人物的性格特质甚至是生活习性都分析解读得十分详细,泾渭分明的人设使得6位MC各个都能独当一面,制造不同的“笑果”。

相较于《了不起的挑战》中许多蕴含中国特色的情节设定来说,《我们的挑战》在内容设计上确实太过于简单和敷衍。

虽说首集收视成绩不错,但《了不起的挑战》所积累的观众忠实度以及庞大的粉丝基础,才真正是首期节目收视破1的主要贡献者。

在观众口味日渐刁钻、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下,怎样借助上一季的成功所形成的粉丝基础去持续发力,从一档真人秀节目成为一个强势IP,这才是现下综艺所需要思考的问题。

口碑低迷

根正苗红的版权综艺,如何凭借自身力量突出重围

总导演陈涤之前介绍——

《我们的挑战》是全新研发的一个节目形式。节目的定位要求它既要有益智烧脑类型的圆融完整性,还要有职业体验的切身浸入感,更要有游戏跑酷的冲突刺激点,一以贯之的是浓浓的人文关怀。

节目形式不同于单纯的职业体验,更非单纯的玩游戏做任务,而是每一集都是围绕一个大主题开展,相对更贴近现实、更接地气。

对于导演这样的创作诉求,在当前的综艺环境下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在如今“限韩令”的窘境下,一档原创综艺要立马吸引到观众,做到收视与口碑齐放的场面确实有点难度。

从第一季《了不起的挑战》到第二季《我们的挑战》,虽然更换了名字和播放平台,但这两个节目的共同之处还是有的——他们都是购买了有着韩国国民综艺之称的《无限挑战》版权后,加以锻造、改编的全新综艺。

但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也显而易见,《了不起的挑战》从制作到后期都有韩国团队的全程参与,所以不论是在节目创意还是环节设定上都能让观众感到惊喜和意外,加上播出平台是央视,这样的“反差萌”也让观众对这档跻身央视的真人秀瞬间拉开期待值。

而《我们的挑战》则是脱离了韩国班底后由中国灿星文化本土打造,使得节目刚播出一集,薄弱的内容和错漏的角色设定等弱点瞬间显露出来。

这样,即使上一季所积累的观众忠实度达到了预期的收视效果,但无法持续维持好口碑照样会失去用户粘性。

基于目前综艺市场的饱和状态,一档全新形式、纯原创的节目很难立马打响名号,所以,购买国外版权无疑成为一个很好的办法。

虽然原创节目所传达的创意和新颖度更能获得大众的好感,但版权综艺在目前行业大环境下仍是大势所趋,不过,并非购买了版权,就可以照搬生抄,一劳永逸。

关于这点,东方卫视的王牌综艺——《极限挑战》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

曾被指责抄袭、没有版权的《极限挑战》由于没有购买韩国版权,但节目中的一些内容又与《无限挑战》发生“撞车”,于是使得节目刚播出时关于抄袭、模仿、照搬的新闻此起彼伏。

令人意外的是,处在如此巨大的舆论压力下的《极限挑战》,居然成功杀出了一条血路。凭借独立鲜明的人物设定、爆笑有趣的节目内容以及逻辑调顺的思维脉络,《极限挑战》迅速获得收视与口碑的双丰收,甚至还延伸出电影和周边,逐渐形成一个IP综艺。

还有一点难能可贵的是,《极限挑战》到目前为止做了两季,第三季也已经在上海开录,而节目的MC依旧是原班人马,这种固定卡司阵容无疑对保留观众忠实度起到了非常重大的贡献。

明年,《极限挑战》第三季即将重磅回归,而湖南卫视全新节目《来吧!说做就做》(名称暂定)也将火热上线,再加上《我们的挑战》,三档内容都如法炮制的真人秀将首度正面交锋,着实令人期待。

Q1季度三大卫视之间的竞争就已如此残酷,《我们的挑战》在首集反响平平的趋势下,后期如何持续发力仍然值得观望。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我们的挑战》鸡汤归来,「老母鸡」却不是熟悉的味道

虽然经历了改名以及播放平台更换的双重风波,但不论是幕后团队还是节目形式,《我们的挑战》身上都能看到《了不起的挑战》的痕迹。

文|木众

无限挑战不是早就玩过了吗?

《我们的挑战》首集就败光了《无限挑战》里的精华笑点。

由灿星文化制作,陈涤导演,黄晓明、沙溢、阮经天、刘烨、岳云鹏、薛之谦为MC的真人秀节目《我们的挑战》已于12月18日开播。

虽然经历了改名以及播放平台更换的双重风波,但不论是幕后团队还是节目形式,《我们的挑战》身上都能看到《了不起的挑战》的痕迹。

在首播收视数据飘红的情况下,行业内对于节目内容也出现了褒贬不一的口碑分化,这档曾被网友称为“老母鸡”的真人秀,此次经历大规模拆解、重组,这碗鸡汤是否还是熟悉的味道?

去年播出的《了不起的挑战》成功把央视打入B站,吸引了一大波年轻粉丝的簇拥。

虽说播出平台从央视更换到江苏卫视,节目名称也进行了彻底的改造,MC阵容紧跟当下娱乐圈潮流进行了一次“换血”,但作为口碑收视齐飞的《了不起的挑战》延续篇,《我们的挑战》在开播前就已获得了社会不少关注。

然而,细心的观众却发现,《我们的挑战》首期节目就几乎败光了《无限挑战》的大部分笑点,“直升机跳伞”和“孤岛自救”的两大组成部分甚至是直接照搬。

面对当下原创综艺匮乏的窘境,版权综艺如何精准的借鉴和引用,似乎成了电视人都在寻找的突破口。

内容缺乏

“限韩令”当下,原创综艺如何打出新天地

《我们的挑战》第一集节目全程90分钟,开场便沿用了“老母鸡”的猛灌鸡汤风格,让粉丝似乎找到了那么一点点感觉。

整期节目分为“直升机跳伞”和“孤岛求生”两个部分。节目开场,兄弟团的初次见面从互相整蛊开始,节目组试图用“高空跳伞”来挑战成员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面对挑战时的窘态。

为了使现场效果更加逼真,节目组利用了三台鼓风机进行“跟踪式”的鼓吹,从而制造出直升机螺旋桨产生的气流,除此之外,还特意在风中掺入了落叶、沙尘等细节元素;甚至准备了人工“制造”的鸟群和鸟叫声。

虽说对于细节和还原度的处理部分,《我们的挑战》节目组用心甚笃,不过,内容上的新意欠缺着实是节目的一大硬伤。

作为《无限挑战》的忠实观众,大概一眼就能看出“挑战假直升机”这一幕几乎是原样照搬。首先,黄晓明率先出场,被黑衣人“挟持”到面包车上进行“跳伞挑战”。

不论是场景还是设计,都与《无限挑战》里的情节如出一辙,顿时让网友大感毫无新意。

之后的“孤岛求生”环节,同样沿用了《无限挑战》的“老梗”——6位MC共同登上无人岛,以两天一夜作为挑战来实现自救。

其中出现的“泡面环节”等都在《无限挑战》的10周年特辑中也出现过,这种“综艺界的搬运工”行为让通过《了不起的挑战》所积累起来的粉丝群体在贡献了第一集流量的同时,也失去了原创和新意这块扎实口碑。

除了内容薄弱外,《我们的挑战》在人设方面也是Bug频出。

黄晓明的“炫妻狂魔”加“烂好人”的形象并没有预想的那么讨喜,刘烨则由《爸爸去哪儿》里呆萌的诺一爸爸变成了聪明的“神算子”,怎么看怎么像《极限挑战》中黄磊的形象。而“段子手”薛之谦不但没展现自己的毒舌功力,反而时常处在一惊一乍的鸡血状态。

对于真人秀来说,角色的设定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关系到能否快速的在观众心里留下深刻印象。

这一点,《无限挑战》做的就十分到位,节目将每一个人物的性格特质甚至是生活习性都分析解读得十分详细,泾渭分明的人设使得6位MC各个都能独当一面,制造不同的“笑果”。

相较于《了不起的挑战》中许多蕴含中国特色的情节设定来说,《我们的挑战》在内容设计上确实太过于简单和敷衍。

虽说首集收视成绩不错,但《了不起的挑战》所积累的观众忠实度以及庞大的粉丝基础,才真正是首期节目收视破1的主要贡献者。

在观众口味日渐刁钻、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下,怎样借助上一季的成功所形成的粉丝基础去持续发力,从一档真人秀节目成为一个强势IP,这才是现下综艺所需要思考的问题。

口碑低迷

根正苗红的版权综艺,如何凭借自身力量突出重围

总导演陈涤之前介绍——

《我们的挑战》是全新研发的一个节目形式。节目的定位要求它既要有益智烧脑类型的圆融完整性,还要有职业体验的切身浸入感,更要有游戏跑酷的冲突刺激点,一以贯之的是浓浓的人文关怀。

节目形式不同于单纯的职业体验,更非单纯的玩游戏做任务,而是每一集都是围绕一个大主题开展,相对更贴近现实、更接地气。

对于导演这样的创作诉求,在当前的综艺环境下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在如今“限韩令”的窘境下,一档原创综艺要立马吸引到观众,做到收视与口碑齐放的场面确实有点难度。

从第一季《了不起的挑战》到第二季《我们的挑战》,虽然更换了名字和播放平台,但这两个节目的共同之处还是有的——他们都是购买了有着韩国国民综艺之称的《无限挑战》版权后,加以锻造、改编的全新综艺。

但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也显而易见,《了不起的挑战》从制作到后期都有韩国团队的全程参与,所以不论是在节目创意还是环节设定上都能让观众感到惊喜和意外,加上播出平台是央视,这样的“反差萌”也让观众对这档跻身央视的真人秀瞬间拉开期待值。

而《我们的挑战》则是脱离了韩国班底后由中国灿星文化本土打造,使得节目刚播出一集,薄弱的内容和错漏的角色设定等弱点瞬间显露出来。

这样,即使上一季所积累的观众忠实度达到了预期的收视效果,但无法持续维持好口碑照样会失去用户粘性。

基于目前综艺市场的饱和状态,一档全新形式、纯原创的节目很难立马打响名号,所以,购买国外版权无疑成为一个很好的办法。

虽然原创节目所传达的创意和新颖度更能获得大众的好感,但版权综艺在目前行业大环境下仍是大势所趋,不过,并非购买了版权,就可以照搬生抄,一劳永逸。

关于这点,东方卫视的王牌综艺——《极限挑战》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

曾被指责抄袭、没有版权的《极限挑战》由于没有购买韩国版权,但节目中的一些内容又与《无限挑战》发生“撞车”,于是使得节目刚播出时关于抄袭、模仿、照搬的新闻此起彼伏。

令人意外的是,处在如此巨大的舆论压力下的《极限挑战》,居然成功杀出了一条血路。凭借独立鲜明的人物设定、爆笑有趣的节目内容以及逻辑调顺的思维脉络,《极限挑战》迅速获得收视与口碑的双丰收,甚至还延伸出电影和周边,逐渐形成一个IP综艺。

还有一点难能可贵的是,《极限挑战》到目前为止做了两季,第三季也已经在上海开录,而节目的MC依旧是原班人马,这种固定卡司阵容无疑对保留观众忠实度起到了非常重大的贡献。

明年,《极限挑战》第三季即将重磅回归,而湖南卫视全新节目《来吧!说做就做》(名称暂定)也将火热上线,再加上《我们的挑战》,三档内容都如法炮制的真人秀将首度正面交锋,着实令人期待。

Q1季度三大卫视之间的竞争就已如此残酷,《我们的挑战》在首集反响平平的趋势下,后期如何持续发力仍然值得观望。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