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2016年中国房地产十大事件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2016年中国房地产十大事件

2016年,中国楼市经历了不平静的一年。

一线城市房价年初暴涨

2016年年初的楼市像极了2015年初的股市,人人谈股变成了人人说房。一线城市的房价出现了脱缰式的上涨,上海甚至出现了一天跳价70万的情况。同时,购房的场面更是不亚于双十一的火拼。

在上海,路劲上海派在开盘前的半夜,就吸引了近百位购房者连夜排队,而队伍中居然还有朋友裹着被子来,让不少业内人士大呼意外。

在杭州,绿城杨柳郡二期开盘,甚至出现了1000人抢388套房源的局面。

在广州,此前开盘即时光的万科山景城,节后迫不及待地加推,开盘半小时就被抢光。

除了楼盘被挤爆,房产交易中心也是人满为患,上海宝山交易中心也不得不实施限流措施。

一线城市房价暴涨的原因,一方面,一线城市的房地产是理想的避风港,避险性投资成为助推本轮疯涨的最直接因素。另一方面,今年年初,央行下调首付比例,社会资金也随之参与了进来,宽松的信贷政策为购房者提供了金融方案,类似于“首付贷”的金融服务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房价的上涨。

楼市去杠杆,严控“首付贷”

所谓首付贷,是指在购房人首付资金不足时,地产中介或金融机构能够为其提供补助资金拆借,用于购房人放大购房杠杆,在一些房价上涨较快地区,首付贷的存在让部分购房者的实际首付已降至10%,这相当于是10倍杠杆,杠杆比例远高于去年股市巅峰时期的“场外配资”。

随着一线城市房价的暴涨,“首付贷”开始浮出水面,引起了监管层的注意。最先出手的是深圳,今年3月,深圳市金融办下发了一份防范房地产行业金融风险的函,要求互联网金融协会和小贷协会,对各自下辖企业推出杠杆放贷的情况进行排查,梳理出产品模式和涉及金额。同时,广州也开始排查P2P、小贷公司发放首付贷。

一场针对“首付贷”为代表的杠杆资金的监管风暴正“山雨欲来”。如房价继续上涨,用杠杠可能大赚;一旦房价下跌,则可能出现“踩踏”。如果任由房市高杠杆持续下去,将会是一场金融灾难。

一线城市房产过热,政府紧急调控

3月25日,上海政府公布了《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严控楼市,其中最严厉的条款包括,“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购房需连续缴纳社保满5年及以上;已有一套住房的居民家庭,购买改善型普通自住房首付比例提高至50%,购买非普通住房首付比例提高至70%。”

此次调控政策被称为上海最严调控,无独有偶,深圳同样也出台了调控政策:非深户在深圳购房,社保缴满年限由此前的1年提高至3年;首套房还清房贷,购买第二套房时,首付由3成提高至4成。

在严控政策之下,沪深两地房价成交量大幅下降,随之而来的是部分房产降价出售。和上海、深圳不同的是,由于调控的挤出效应,以苏州、南京为代表的二线城市,楼市开始火爆,成交量和成交价出现上涨。

温州部分房产土地使用年限到期,引发全民关注

今年4月,温州部分市民在买卖二手房时无法正常交易,原因是土地到期了,需要缴纳数十万元的土地出让金方能重新办理土地证,花了上百万元买的房子,到期后还要交一笔不菲的费用。我们的房子到期后还要花大量资金续费,一时间引发社会各界的热议和关注。

对于我们所居住的房屋其产权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房屋所有权,这是永久性的,另一部分是土地所有权,住宅土地的使用权一般为70年,这也是大家有争议的地方。

70年后房屋产权到期怎么办?根据《物权法》里面的相关条款,房子到期后“自动续期”,然而从未说这个自动是免费的。

12月23日上午,国土资源部副部长王广华表示,针对温州二十年住房土地使用权到期的问题,不需要提出续期申请、不收取费用、正常办理交易和登记手续,算是给一个明确的解决办法。但是王广华同样提到,此为过渡性办法,而正式的办法还要等待相关法律安排出台。

一二线城市地王频出,“面粉”价格高过“面包”

今年5月,上海土地市场迎来“沪九条”调控后首次土地出让,奉贤、松江的三块土地均溢价100%以上,松江两块地楼板价接近4万/平米,保本价6万/平米,高过区域房价。一周后,周浦地块拍卖,楼板价5.45万/平米,保本售价高达7.9万/平米。同样在南京、杭州、厦门、合肥均出现了高溢价拿地的情况。

开发商似乎疯了一样在拿地,其主要原因在于对未来土地供应的担忧,拿上海来说,上海将建设用地锁死在3226平方公里,截止2013年已用3070平方公里,未来全部还剩不到156平方公里(含商办、工业)。所以,上海土地稀缺,已经到了难以想象的地步。再加上实体经济的不景气,房地产市场成为财富的避风港。

上海爆房贷新政谣言,离婚人群挤爆民政局

8月底,一场疯狂的离婚潮在上海上演,离婚人群挤爆民政局,部分民政局无奈开始限号。上海人拼命离婚源自一则传言,“9月后,离婚不足一年的购房者,限购及贷款政策按照离婚前的家庭情况处理”。于是乎,生怕新政后买不了房的家庭开始排队离婚。虽然,后来被证实这是房地产销售员捏造的谣言。但是,离婚买房这件事一直就存在。婚姻是为了保护家庭,现在却成为逐利的工具,这是婚姻制度的讽刺还是对房地产制度无声的控诉?

一二线城市房地产失控,多城市出台限购政策

今年9月,楼市再次疯狂。南京卖房1500套,合肥购房者冒雨抢房,距离杭州主城区20多公里的楼盘,价格由6000元直接跳涨到9500-11500元,深圳更是爆出每平米房价高达15万元的6平米鸽子笼,全国人民如同中了巫术一般。

随着楼市的火爆,限购政策随即出台,国庆黄金周前后,近20座城市的限购令密集出台,多地房地产市场哀鸿遍野,北京、杭州、南京等热点城市新房成交量出现断崖式下滑。同时,因受新政影响,购房首付比例调整,不少购房者由于买不起房,不得不面临解约。

另一方面,由于楼市限购,部分资金开始转战A股或者转投海外保险,客观上造就了A股国庆后的结构性行情以及内地投资人对香港保险的热情。

中国版CDS来袭,房地产泡沫还会好吗?

9月23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银行间市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试点业务规则》(以下简称业务规则)及相关配套文件,在原有两项产品的基础上,推出了包括信用违约互换(CDS)在内的两项新产品。

在电影《大空头》中,来自华尔街的主角看到房地产次级贷款的泡沫,通过做空CDS获得了巨大的收益。因此,CDS也被认为是造成2008年金融危机的重要推手。

中国版CDS的推出,是否能够助推挤出房地产泡沫,让我们拭目以待。

李嘉诚抛售内地房产,撤出中国

今年10月,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实业地产有限公司发布公告,以200亿元卖掉上海陆家嘴的“世纪汇”综合体,这次交易将给长实地产带来54.3亿元的收益,这也是迄今为止,李嘉诚在大陆出售的最大一笔物业。

于此同时,李嘉诚将投资的重点放在了欧洲——尤其是英国,投资遍布电力、天然气、交通和零售等领域,并侧重于基建,英国已经成为李嘉诚的最大利润来源。

李嘉诚抛售内地房产,其主要原因是内地房产泡沫太多,风险大过机会,提前行动更能让公司立于不败之地。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其中提到,“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既抑制房地产泡沫,又防止大起大落;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土地供应,特大城市要加快疏解部分城市功能,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发展;要加快住房租赁市场立法,加快机构化、规模化租赁企业发展。

根据会议中关于房地产的内容,可以推断,依靠炒房暴富的时代已经过去,房产将回归居住属性;沪深等一线城市的功能将疏散,周边小城市将有更多机会;房地产行业的重心将逐渐从买卖市场转移到租赁市场,租赁市场可能将是房地产行业的下一个机会。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2016年中国房地产十大事件

2016年,中国楼市经历了不平静的一年。

一线城市房价年初暴涨

2016年年初的楼市像极了2015年初的股市,人人谈股变成了人人说房。一线城市的房价出现了脱缰式的上涨,上海甚至出现了一天跳价70万的情况。同时,购房的场面更是不亚于双十一的火拼。

在上海,路劲上海派在开盘前的半夜,就吸引了近百位购房者连夜排队,而队伍中居然还有朋友裹着被子来,让不少业内人士大呼意外。

在杭州,绿城杨柳郡二期开盘,甚至出现了1000人抢388套房源的局面。

在广州,此前开盘即时光的万科山景城,节后迫不及待地加推,开盘半小时就被抢光。

除了楼盘被挤爆,房产交易中心也是人满为患,上海宝山交易中心也不得不实施限流措施。

一线城市房价暴涨的原因,一方面,一线城市的房地产是理想的避风港,避险性投资成为助推本轮疯涨的最直接因素。另一方面,今年年初,央行下调首付比例,社会资金也随之参与了进来,宽松的信贷政策为购房者提供了金融方案,类似于“首付贷”的金融服务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房价的上涨。

楼市去杠杆,严控“首付贷”

所谓首付贷,是指在购房人首付资金不足时,地产中介或金融机构能够为其提供补助资金拆借,用于购房人放大购房杠杆,在一些房价上涨较快地区,首付贷的存在让部分购房者的实际首付已降至10%,这相当于是10倍杠杆,杠杆比例远高于去年股市巅峰时期的“场外配资”。

随着一线城市房价的暴涨,“首付贷”开始浮出水面,引起了监管层的注意。最先出手的是深圳,今年3月,深圳市金融办下发了一份防范房地产行业金融风险的函,要求互联网金融协会和小贷协会,对各自下辖企业推出杠杆放贷的情况进行排查,梳理出产品模式和涉及金额。同时,广州也开始排查P2P、小贷公司发放首付贷。

一场针对“首付贷”为代表的杠杆资金的监管风暴正“山雨欲来”。如房价继续上涨,用杠杠可能大赚;一旦房价下跌,则可能出现“踩踏”。如果任由房市高杠杆持续下去,将会是一场金融灾难。

一线城市房产过热,政府紧急调控

3月25日,上海政府公布了《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严控楼市,其中最严厉的条款包括,“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购房需连续缴纳社保满5年及以上;已有一套住房的居民家庭,购买改善型普通自住房首付比例提高至50%,购买非普通住房首付比例提高至70%。”

此次调控政策被称为上海最严调控,无独有偶,深圳同样也出台了调控政策:非深户在深圳购房,社保缴满年限由此前的1年提高至3年;首套房还清房贷,购买第二套房时,首付由3成提高至4成。

在严控政策之下,沪深两地房价成交量大幅下降,随之而来的是部分房产降价出售。和上海、深圳不同的是,由于调控的挤出效应,以苏州、南京为代表的二线城市,楼市开始火爆,成交量和成交价出现上涨。

温州部分房产土地使用年限到期,引发全民关注

今年4月,温州部分市民在买卖二手房时无法正常交易,原因是土地到期了,需要缴纳数十万元的土地出让金方能重新办理土地证,花了上百万元买的房子,到期后还要交一笔不菲的费用。我们的房子到期后还要花大量资金续费,一时间引发社会各界的热议和关注。

对于我们所居住的房屋其产权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房屋所有权,这是永久性的,另一部分是土地所有权,住宅土地的使用权一般为70年,这也是大家有争议的地方。

70年后房屋产权到期怎么办?根据《物权法》里面的相关条款,房子到期后“自动续期”,然而从未说这个自动是免费的。

12月23日上午,国土资源部副部长王广华表示,针对温州二十年住房土地使用权到期的问题,不需要提出续期申请、不收取费用、正常办理交易和登记手续,算是给一个明确的解决办法。但是王广华同样提到,此为过渡性办法,而正式的办法还要等待相关法律安排出台。

一二线城市地王频出,“面粉”价格高过“面包”

今年5月,上海土地市场迎来“沪九条”调控后首次土地出让,奉贤、松江的三块土地均溢价100%以上,松江两块地楼板价接近4万/平米,保本价6万/平米,高过区域房价。一周后,周浦地块拍卖,楼板价5.45万/平米,保本售价高达7.9万/平米。同样在南京、杭州、厦门、合肥均出现了高溢价拿地的情况。

开发商似乎疯了一样在拿地,其主要原因在于对未来土地供应的担忧,拿上海来说,上海将建设用地锁死在3226平方公里,截止2013年已用3070平方公里,未来全部还剩不到156平方公里(含商办、工业)。所以,上海土地稀缺,已经到了难以想象的地步。再加上实体经济的不景气,房地产市场成为财富的避风港。

上海爆房贷新政谣言,离婚人群挤爆民政局

8月底,一场疯狂的离婚潮在上海上演,离婚人群挤爆民政局,部分民政局无奈开始限号。上海人拼命离婚源自一则传言,“9月后,离婚不足一年的购房者,限购及贷款政策按照离婚前的家庭情况处理”。于是乎,生怕新政后买不了房的家庭开始排队离婚。虽然,后来被证实这是房地产销售员捏造的谣言。但是,离婚买房这件事一直就存在。婚姻是为了保护家庭,现在却成为逐利的工具,这是婚姻制度的讽刺还是对房地产制度无声的控诉?

一二线城市房地产失控,多城市出台限购政策

今年9月,楼市再次疯狂。南京卖房1500套,合肥购房者冒雨抢房,距离杭州主城区20多公里的楼盘,价格由6000元直接跳涨到9500-11500元,深圳更是爆出每平米房价高达15万元的6平米鸽子笼,全国人民如同中了巫术一般。

随着楼市的火爆,限购政策随即出台,国庆黄金周前后,近20座城市的限购令密集出台,多地房地产市场哀鸿遍野,北京、杭州、南京等热点城市新房成交量出现断崖式下滑。同时,因受新政影响,购房首付比例调整,不少购房者由于买不起房,不得不面临解约。

另一方面,由于楼市限购,部分资金开始转战A股或者转投海外保险,客观上造就了A股国庆后的结构性行情以及内地投资人对香港保险的热情。

中国版CDS来袭,房地产泡沫还会好吗?

9月23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银行间市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试点业务规则》(以下简称业务规则)及相关配套文件,在原有两项产品的基础上,推出了包括信用违约互换(CDS)在内的两项新产品。

在电影《大空头》中,来自华尔街的主角看到房地产次级贷款的泡沫,通过做空CDS获得了巨大的收益。因此,CDS也被认为是造成2008年金融危机的重要推手。

中国版CDS的推出,是否能够助推挤出房地产泡沫,让我们拭目以待。

李嘉诚抛售内地房产,撤出中国

今年10月,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实业地产有限公司发布公告,以200亿元卖掉上海陆家嘴的“世纪汇”综合体,这次交易将给长实地产带来54.3亿元的收益,这也是迄今为止,李嘉诚在大陆出售的最大一笔物业。

于此同时,李嘉诚将投资的重点放在了欧洲——尤其是英国,投资遍布电力、天然气、交通和零售等领域,并侧重于基建,英国已经成为李嘉诚的最大利润来源。

李嘉诚抛售内地房产,其主要原因是内地房产泡沫太多,风险大过机会,提前行动更能让公司立于不败之地。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其中提到,“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既抑制房地产泡沫,又防止大起大落;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土地供应,特大城市要加快疏解部分城市功能,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发展;要加快住房租赁市场立法,加快机构化、规模化租赁企业发展。

根据会议中关于房地产的内容,可以推断,依靠炒房暴富的时代已经过去,房产将回归居住属性;沪深等一线城市的功能将疏散,周边小城市将有更多机会;房地产行业的重心将逐渐从买卖市场转移到租赁市场,租赁市场可能将是房地产行业的下一个机会。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