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10月信贷数据好于预期,但消费复苏偏慢拖累居民短贷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10月信贷数据好于预期,但消费复苏偏慢拖累居民短贷

10月,居民部门短期贷款减少1053亿元,同比多减541亿元。

2023年10月4日,上海浦东新区祝桥镇“天河广场”商业中心。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记者 王玉

中国人民银行周一发布数据显示,10月,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7384亿元,同比多增1058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8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9108亿元。

信贷、社融均好于预期。数据发布前,界面新闻采集的7家机构预测中值显示,10月,人民币贷款新增5000亿元,社融新增1.7万亿元。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界面新闻表示,10月金融数据好于市场预期,反映我国内需延续良好复苏态势,但居民消费和楼市修复节奏仍偏慢。

央行数据显示,10月,居民部门贷款减少346亿元,同比多减166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053亿元,同比多减541亿元;以房贷为主的中长期贷款增加707亿元,同比多增375亿元。

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进一步表示,10月信贷数据延续了今年以来“企业强、居民弱”的结构特征,背后是当前消费不振对居民短期贷款形成拖累。

他还指出,尽管10月居民中长期贷款规模有限,但依然实现小幅同比多增,主要原因有三。一方面,9月存量首套房贷利率下调政策落地,居民提前偿还按揭贷的情况得到缓解;另一方面,在行业支持政策推动下,今年楼市“银十”成色相对较足,同比下滑幅度收窄。此外,受益于普惠金融支持政策发力和消费修复,居民中长期贷款中的消费贷和经营贷大幅同比多增,并成为支撑居民中长期贷款的主力。

王青表示,居民贷款偏弱的现象有可能会持续到年底,“双11”数据偏低、10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重返负增长等,都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短期内消费力度依然会较弱,而房地产市场从企稳到回暖也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CPI同比下降0.2%,时隔两个月再现负增长。

另外,央行数据显示,10月,金融机构新增企业贷款5163亿元,同比多增53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770亿元,同比少减73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3828亿元,同比少增795亿元;票据融资增加3176亿元,同比多增1271亿元。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表示,企业中长期贷款少增而票据融资多增,一方面说明存在“以票充贷”的现象,另一方面意味着企业对未来经济预期处于持续修复阶段。

王青则认为,企业中长期贷款连续四个月同比少增,主要是基数原因,去年7-10月是稳增长政策发力期,基数偏高,与往年同期相比,今年10月企业中长期贷款表现并不弱,这显示基建发力和市场信心回稳对企业中长期融资需求的提振。

社融方面,10月,政府债券净融资1.56万亿元,同比多增1.28万亿元,是社融同比大增的主力。分析师指出,这和特殊再融资债券发行等因素带动有关。

周茂华表示,由于今年宽信用政策靠前发力,融资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透支”,后续信贷数据大概率以平稳增长为主。考虑到年底资金面扰动因素较多,如万亿元特别国债发行,以及加强跨周期调节、加强实体经济薄弱环节、重点新兴领域支持等政策需要,央行仍有可能在年底前后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此外,截至10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88.23万亿元,同比增长10.3%,增速与上月末持平。

对此,梁斯解释道,10月是缴税大月,叠加政府债券集中发行,当月新增财政存款1.37万亿元,同比多2300亿元;但同时,在中秋、国庆假期带动下,居民外出旅游消费需求明显增加,国内旅游热情高涨,居民存款同比多减了1266亿元。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10月信贷数据好于预期,但消费复苏偏慢拖累居民短贷

10月,居民部门短期贷款减少1053亿元,同比多减541亿元。

2023年10月4日,上海浦东新区祝桥镇“天河广场”商业中心。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记者 王玉

中国人民银行周一发布数据显示,10月,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7384亿元,同比多增1058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8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9108亿元。

信贷、社融均好于预期。数据发布前,界面新闻采集的7家机构预测中值显示,10月,人民币贷款新增5000亿元,社融新增1.7万亿元。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界面新闻表示,10月金融数据好于市场预期,反映我国内需延续良好复苏态势,但居民消费和楼市修复节奏仍偏慢。

央行数据显示,10月,居民部门贷款减少346亿元,同比多减166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053亿元,同比多减541亿元;以房贷为主的中长期贷款增加707亿元,同比多增375亿元。

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进一步表示,10月信贷数据延续了今年以来“企业强、居民弱”的结构特征,背后是当前消费不振对居民短期贷款形成拖累。

他还指出,尽管10月居民中长期贷款规模有限,但依然实现小幅同比多增,主要原因有三。一方面,9月存量首套房贷利率下调政策落地,居民提前偿还按揭贷的情况得到缓解;另一方面,在行业支持政策推动下,今年楼市“银十”成色相对较足,同比下滑幅度收窄。此外,受益于普惠金融支持政策发力和消费修复,居民中长期贷款中的消费贷和经营贷大幅同比多增,并成为支撑居民中长期贷款的主力。

王青表示,居民贷款偏弱的现象有可能会持续到年底,“双11”数据偏低、10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重返负增长等,都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短期内消费力度依然会较弱,而房地产市场从企稳到回暖也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CPI同比下降0.2%,时隔两个月再现负增长。

另外,央行数据显示,10月,金融机构新增企业贷款5163亿元,同比多增53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770亿元,同比少减73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3828亿元,同比少增795亿元;票据融资增加3176亿元,同比多增1271亿元。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表示,企业中长期贷款少增而票据融资多增,一方面说明存在“以票充贷”的现象,另一方面意味着企业对未来经济预期处于持续修复阶段。

王青则认为,企业中长期贷款连续四个月同比少增,主要是基数原因,去年7-10月是稳增长政策发力期,基数偏高,与往年同期相比,今年10月企业中长期贷款表现并不弱,这显示基建发力和市场信心回稳对企业中长期融资需求的提振。

社融方面,10月,政府债券净融资1.56万亿元,同比多增1.28万亿元,是社融同比大增的主力。分析师指出,这和特殊再融资债券发行等因素带动有关。

周茂华表示,由于今年宽信用政策靠前发力,融资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透支”,后续信贷数据大概率以平稳增长为主。考虑到年底资金面扰动因素较多,如万亿元特别国债发行,以及加强跨周期调节、加强实体经济薄弱环节、重点新兴领域支持等政策需要,央行仍有可能在年底前后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此外,截至10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88.23万亿元,同比增长10.3%,增速与上月末持平。

对此,梁斯解释道,10月是缴税大月,叠加政府债券集中发行,当月新增财政存款1.37万亿元,同比多2300亿元;但同时,在中秋、国庆假期带动下,居民外出旅游消费需求明显增加,国内旅游热情高涨,居民存款同比多减了1266亿元。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