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疯狂上头?《乐队的夏天》商业价值多少?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疯狂上头?《乐队的夏天》商业价值多少?

《乐夏》爆火背后,人们渴望什么?

文|DT财经

2023年10月,见证了一代代摇滚巨星升起的北京工体,又迎来了一个让乐迷难忘的夜晚。

新裤子、重塑雕像的权利、五条人、二手玫瑰……在《乐队的夏天》的集结下,这些乐队一起举行了线下演唱会,收获了现场热烈的尖叫、欢呼和掌声。

回顾《乐夏3》第一期播出当天,Vlinkage网播指数排名第一;到了决赛,热度更是推向高潮。

从微博热搜榜上话题来看,不仅有嘉宾、乐队、音乐作品相关话题撑起热度,连《乐夏3》的赞助商也登上了高位热搜。

《DT商业观察》对此感到好奇,《乐夏》爆火背后,人们渴望什么?《乐夏》的观众是一群怎样的人?从综艺的商业化角度来看,为什么赞助商也能火上热搜?

《乐夏》爆火背后,人们渴望什么?

随着《乐夏》走过三季,许多网友都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表达感慨与不舍。

从大家的评论来看,不管是线上的音乐节目,还是线下的演唱会,人们首先渴望在音乐中获得强烈的视听享受。

DT研究院的调研结果显示,《乐夏》对观众最直接的吸引力,是舞台表演很震撼、有喜欢的乐队或嘉宾、喜欢这些类型的音乐等。

除了舞台表演,人们还渴望在音乐中看到乐手不同的故事和态度,获得情感共鸣。

这一点,从“乐手们有个性,很酷”的高票入选TOP 3理由就能看出。

关于“酷”的美学,不仅指向乐手们的穿着打扮、演出风格,也在赞美乐手们在音乐中传达的态度。

在《乐夏》传达出来的态度中,乐夏观众们最认同和向往的前五名分别是:

“快乐”“纯粹”“真实”“包容”“简单直接”。

如果进一步结合今年热门的生活方式来看,人们对不同态度的向往,其实是对不同自由的向往。

这些具体的自由分别是:情绪自由、标签自由、和掌控人生的自由。

情绪自由,即减少情绪内耗,不为负面情绪而羞耻,让自己的心理更松弛、更健康。

标签自由,是不被他人给自己贴的标签、或者世俗的眼光所束缚,坚持做真实的自己。

今年把高饱和色彩穿上身的多巴胺穿搭、不按照他人意愿循规蹈矩的“一身反骨”,都是反抗标签的具体行动。

掌控人生的自由,则建立在情绪自由和标签自由的基础之上,是不少人的“人生终极目标”。

包括对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说“不”,自主选择想要的生活,拓宽人生的可能性等等。

总而言之,乐夏系列的爆火,可以看作是人们从追求泛泛而谈的财富自由,转向追求精神文化自由。

人们渴望实现更具体的自由,掌控自己的生活,同时探索更多新事物,体验更多新生活方式。

《乐夏》的观众,是一群怎样的人?

值得注意的是,《乐夏》的观众不止年轻的学生党,还有新中产乐迷。

调研数据显示,在我们回收到的800份调研样本中,乐夏观众的男女比例相当,而且普遍年轻。

他们主要身处一线和新一线城市,大多是办公室/写字楼里的白领,年收入超过10万元的约7成。

《DT商业观察》综合多个机构,将“新中产”定义为居住在三线及以上城市、个人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80、85、90及95后。

按照这个定义,乐夏观众中,有43.5%属于新中产乐迷。

新中产乐迷对同一档节目的喜欢,背后源于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的趋同。

比如《乐夏》在播时,85后董锐(化名)和他的伴侣每周末都会看最新一期。

当他们抢到周边城市的演唱会、音乐节门票时,他们也会叫上朋友一起自驾游,跨城市看演出,顺便来一场周末短途旅行。

“之前有个周末从上海去苏州看演唱会,周五晚上看完已经很晚了,就回酒店好好休息,等到周六、周日,我们就开车去湖边露营,自己带音响去放歌,然后和朋友看看天空、树木、湖水,聊聊天,就觉得很舒服,很治愈。”

在调研中,我们留意到,像董锐这样的观众并不少,有67%在生活中喜欢以自驾开车的方式出行。

这个比例在新中产乐迷群体中更高,达到84.4%。

可以说,新中产乐迷享受音乐,本质上是享受对旷野和自由的想象。

他们喜欢探索新鲜事物,也追求更自在、更自由的生活方式。

而这一季的《乐夏》,不仅给新中产乐迷提供了对自由的共鸣,还提供了一条追逐自由的路径,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文 字:郑晓慧 张晨阳

数 据:董道力 设 计:郑舒雅

运 营:苏洪锐 监 制:唐也钦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爱奇艺

4.1k
  • 爱奇艺在印尼开站,与Telkomsel达成战略合作
  • 韩国SBS电视台子公司与爱奇艺签署业务合作协议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疯狂上头?《乐队的夏天》商业价值多少?

《乐夏》爆火背后,人们渴望什么?

文|DT财经

2023年10月,见证了一代代摇滚巨星升起的北京工体,又迎来了一个让乐迷难忘的夜晚。

新裤子、重塑雕像的权利、五条人、二手玫瑰……在《乐队的夏天》的集结下,这些乐队一起举行了线下演唱会,收获了现场热烈的尖叫、欢呼和掌声。

回顾《乐夏3》第一期播出当天,Vlinkage网播指数排名第一;到了决赛,热度更是推向高潮。

从微博热搜榜上话题来看,不仅有嘉宾、乐队、音乐作品相关话题撑起热度,连《乐夏3》的赞助商也登上了高位热搜。

《DT商业观察》对此感到好奇,《乐夏》爆火背后,人们渴望什么?《乐夏》的观众是一群怎样的人?从综艺的商业化角度来看,为什么赞助商也能火上热搜?

《乐夏》爆火背后,人们渴望什么?

随着《乐夏》走过三季,许多网友都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表达感慨与不舍。

从大家的评论来看,不管是线上的音乐节目,还是线下的演唱会,人们首先渴望在音乐中获得强烈的视听享受。

DT研究院的调研结果显示,《乐夏》对观众最直接的吸引力,是舞台表演很震撼、有喜欢的乐队或嘉宾、喜欢这些类型的音乐等。

除了舞台表演,人们还渴望在音乐中看到乐手不同的故事和态度,获得情感共鸣。

这一点,从“乐手们有个性,很酷”的高票入选TOP 3理由就能看出。

关于“酷”的美学,不仅指向乐手们的穿着打扮、演出风格,也在赞美乐手们在音乐中传达的态度。

在《乐夏》传达出来的态度中,乐夏观众们最认同和向往的前五名分别是:

“快乐”“纯粹”“真实”“包容”“简单直接”。

如果进一步结合今年热门的生活方式来看,人们对不同态度的向往,其实是对不同自由的向往。

这些具体的自由分别是:情绪自由、标签自由、和掌控人生的自由。

情绪自由,即减少情绪内耗,不为负面情绪而羞耻,让自己的心理更松弛、更健康。

标签自由,是不被他人给自己贴的标签、或者世俗的眼光所束缚,坚持做真实的自己。

今年把高饱和色彩穿上身的多巴胺穿搭、不按照他人意愿循规蹈矩的“一身反骨”,都是反抗标签的具体行动。

掌控人生的自由,则建立在情绪自由和标签自由的基础之上,是不少人的“人生终极目标”。

包括对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说“不”,自主选择想要的生活,拓宽人生的可能性等等。

总而言之,乐夏系列的爆火,可以看作是人们从追求泛泛而谈的财富自由,转向追求精神文化自由。

人们渴望实现更具体的自由,掌控自己的生活,同时探索更多新事物,体验更多新生活方式。

《乐夏》的观众,是一群怎样的人?

值得注意的是,《乐夏》的观众不止年轻的学生党,还有新中产乐迷。

调研数据显示,在我们回收到的800份调研样本中,乐夏观众的男女比例相当,而且普遍年轻。

他们主要身处一线和新一线城市,大多是办公室/写字楼里的白领,年收入超过10万元的约7成。

《DT商业观察》综合多个机构,将“新中产”定义为居住在三线及以上城市、个人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80、85、90及95后。

按照这个定义,乐夏观众中,有43.5%属于新中产乐迷。

新中产乐迷对同一档节目的喜欢,背后源于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的趋同。

比如《乐夏》在播时,85后董锐(化名)和他的伴侣每周末都会看最新一期。

当他们抢到周边城市的演唱会、音乐节门票时,他们也会叫上朋友一起自驾游,跨城市看演出,顺便来一场周末短途旅行。

“之前有个周末从上海去苏州看演唱会,周五晚上看完已经很晚了,就回酒店好好休息,等到周六、周日,我们就开车去湖边露营,自己带音响去放歌,然后和朋友看看天空、树木、湖水,聊聊天,就觉得很舒服,很治愈。”

在调研中,我们留意到,像董锐这样的观众并不少,有67%在生活中喜欢以自驾开车的方式出行。

这个比例在新中产乐迷群体中更高,达到84.4%。

可以说,新中产乐迷享受音乐,本质上是享受对旷野和自由的想象。

他们喜欢探索新鲜事物,也追求更自在、更自由的生活方式。

而这一季的《乐夏》,不仅给新中产乐迷提供了对自由的共鸣,还提供了一条追逐自由的路径,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文 字:郑晓慧 张晨阳

数 据:董道力 设 计:郑舒雅

运 营:苏洪锐 监 制:唐也钦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