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创新驱动的商业化CXO,正引爆市场热度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创新驱动的商业化CXO,正引爆市场热度

重磅BD接连落地,百洋医药持续获市场看好,

图片来源:百洋医药

2023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谈判已收尾,这是自2018年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的历年医保药品目录调整中谈判品种最多的一次,创新药医保支付端向好,医药板块市场信心提升。

随着医药反腐和医保谈判带来的市场不确定性逐渐消退,医药行业正在逐步恢复活力,医药申万指数近期持续走高。根据Wind数据,截至11月20日,较10月23日沪指盘中创年内新低以来,申万医药指数已上涨9.36%。

在A股中信行业医药板块中,近一个月,新诺威、润达医疗、国新健康、首药控股、百洋医药涨幅位居行业前五。

其中,CXO商业化公司百洋医药涨幅38.58%。截至11月20日收盘,百洋医药股价报38.18元/股,较8月低点涨幅更是达到78.41%。

作为一家A股领先的健康品牌商业化平台,百洋医药主要为医药产品生产企业提供营销综合服务,核心业务聚焦全球优质医药健康产品的品牌运营打造。

近日,百洋医药宣布再获两项创新项目商业化合作,公司与广东瑞迪奥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迈迪斯医疗技术有限公司分别签署商业化合作协议,百洋医药获得瑞迪奥包括核医学肿瘤显像诊断1类创新药99mTc-3PRGD2在内的系列放射性药品及SPECT等影像设备产品、迈迪斯医疗“超声用电磁定位穿刺引导设备”及相关产品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独家商业化运营权益。

商业化平台加速释放创新药械价值

两项合作中,核药的商业化无疑更受行业关注。今年以来,核药赛道不断升温,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全球核药赛道的融资金额已经达到了60亿美元。

公告显示,瑞迪奥自主研制的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99mTc-3PRGD2已在中国完成三期临床试验,是我国核医学领域首个自主研发的1类创新药,也是全球首个用于SPECT/CT的广谱肿瘤显像剂。一旦上市,不仅将改变核医学SPECT/CT影像技术不能用于肿瘤诊断、分期和疗效评价的现状,同时还将显著降低核医学肿瘤临床检查费用。

中泰证券研报指出,百洋医药重磅核药BD落地,99mTc-3PRGD2产品上市后凭借相较PET/CT 检测成本更低、SPECT/CT临床普及率更高的优势,具备成为重磅大单品的潜质。而其与迈迪斯的战略合作,也拓展了公司在高端医疗器械赛道的产品矩阵。

迈迪斯打破了电磁定位这一“卡脖子”技术难关,其自主研发的我国首台“超声用电磁定位穿刺引导设备”实现穿刺全程的实时可视化,能显著提高一次进针的穿刺成功率,有效降低患者损伤。通过创新地将超声医学影像与电磁导航技术结合,迈迪斯成功填补了当前临床应用的空白。

从近年承接的产品来看,百洋医药开始越来越多地签约创新产品。在今年前三季度,百洋医药陆续承接了同心医疗的全磁悬浮人工心脏、莱博瑞辰的首款多肽偶联药物PDC产品、以及五维康的家用心电仪等一系列创新产品。本次两款重磅创新产品的签约,也是百洋医药从运营成熟产品向打造前沿新品升级的又一例证。

相比成熟产品,创新产品一方面在定价上拥有更大话语权,在市场注入等方面也享有政策支持,天然可以获得更高的毛利。另一方面,相较于已过销售峰值的成熟产品而言,创新产品也拥有更大的增长潜力,无疑能为上市公司带来长期的利润增长。

百洋生态闭环:产业投资人孵化+商业化平台落地

作为一家专业的第三方商业化平台,百洋医药正通过外部合作与内部孵化“双轨驱动”的方式,持续引入多款创新药品与医疗器械。这些产品的来源不仅包括认可其商业化平台价值的创新药企,也包括母公司百洋医药集团孵化的创新产品。

百洋医药集团本质上是一个“产业投资人”,旗下百洋众信基金管理着数十亿规模的医药创新孵化基金,集团的模式主要与国家级科研院校合作,挖掘有转化潜力的科研项目,做早期科研成果的孵化,目前与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协和医学院都有合作。

前文提到的全磁悬浮人工心脏、多肽偶联药物PDC、家用心电仪,都是百洋医药集团投资的,并且拥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包括这次签约的瑞迪奥、迈迪斯,百洋医药集团也进行了投资。

这种在上市公司体外做创新孵化,待项目成果出来后再由上市公司做产品产业化和商业化落地的模式,一方面能够保障上市公司有源源不断的创新产品导入;另一方面,这种商业模式使得上市公司无需承担高风险的创新投资,极大降低了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

从近期多份研报来看,资本市场对商业化平台赋能医药创新价值的释放越发认可,上市公司与母公司之间的“创新-商业化”生态闭环正在展现其潜力。未来,百洋医药在这种内部协同孵化与外部合作引进的双轨驱动下势必会迎来更大的成长,为投资者创造更多收益。

二级市场方面,公募基金对百洋医药的持仓情况更具前瞻性意味。据同花顺iFind显示,截至9月30日,共有17只基金重仓百洋医药,其中新进基金6家,连续增持7家。财通资管、大成价值等基金公司的新进入场、连续增持反映了市场对百洋医药未来资本市场表现的乐观预期。

截至9月30日,持仓百洋医药的前十大基金如下表所示: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此外,从二季度开始,包括国盛证券、天风证券、中泰证券等券商也多次发布百洋医药深度调研报告,均给出“买入”评级,认为品牌运营及创新业务将为公司的未来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百洋医药

  • 医药商业化第一品牌是怎样炼成的
  • 百洋医药(301015.SZ):2024年一季度实现净利润1.66亿元,同比增长35.60%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创新驱动的商业化CXO,正引爆市场热度

重磅BD接连落地,百洋医药持续获市场看好,

图片来源:百洋医药

2023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谈判已收尾,这是自2018年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的历年医保药品目录调整中谈判品种最多的一次,创新药医保支付端向好,医药板块市场信心提升。

随着医药反腐和医保谈判带来的市场不确定性逐渐消退,医药行业正在逐步恢复活力,医药申万指数近期持续走高。根据Wind数据,截至11月20日,较10月23日沪指盘中创年内新低以来,申万医药指数已上涨9.36%。

在A股中信行业医药板块中,近一个月,新诺威、润达医疗、国新健康、首药控股、百洋医药涨幅位居行业前五。

其中,CXO商业化公司百洋医药涨幅38.58%。截至11月20日收盘,百洋医药股价报38.18元/股,较8月低点涨幅更是达到78.41%。

作为一家A股领先的健康品牌商业化平台,百洋医药主要为医药产品生产企业提供营销综合服务,核心业务聚焦全球优质医药健康产品的品牌运营打造。

近日,百洋医药宣布再获两项创新项目商业化合作,公司与广东瑞迪奥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迈迪斯医疗技术有限公司分别签署商业化合作协议,百洋医药获得瑞迪奥包括核医学肿瘤显像诊断1类创新药99mTc-3PRGD2在内的系列放射性药品及SPECT等影像设备产品、迈迪斯医疗“超声用电磁定位穿刺引导设备”及相关产品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独家商业化运营权益。

商业化平台加速释放创新药械价值

两项合作中,核药的商业化无疑更受行业关注。今年以来,核药赛道不断升温,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全球核药赛道的融资金额已经达到了60亿美元。

公告显示,瑞迪奥自主研制的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99mTc-3PRGD2已在中国完成三期临床试验,是我国核医学领域首个自主研发的1类创新药,也是全球首个用于SPECT/CT的广谱肿瘤显像剂。一旦上市,不仅将改变核医学SPECT/CT影像技术不能用于肿瘤诊断、分期和疗效评价的现状,同时还将显著降低核医学肿瘤临床检查费用。

中泰证券研报指出,百洋医药重磅核药BD落地,99mTc-3PRGD2产品上市后凭借相较PET/CT 检测成本更低、SPECT/CT临床普及率更高的优势,具备成为重磅大单品的潜质。而其与迈迪斯的战略合作,也拓展了公司在高端医疗器械赛道的产品矩阵。

迈迪斯打破了电磁定位这一“卡脖子”技术难关,其自主研发的我国首台“超声用电磁定位穿刺引导设备”实现穿刺全程的实时可视化,能显著提高一次进针的穿刺成功率,有效降低患者损伤。通过创新地将超声医学影像与电磁导航技术结合,迈迪斯成功填补了当前临床应用的空白。

从近年承接的产品来看,百洋医药开始越来越多地签约创新产品。在今年前三季度,百洋医药陆续承接了同心医疗的全磁悬浮人工心脏、莱博瑞辰的首款多肽偶联药物PDC产品、以及五维康的家用心电仪等一系列创新产品。本次两款重磅创新产品的签约,也是百洋医药从运营成熟产品向打造前沿新品升级的又一例证。

相比成熟产品,创新产品一方面在定价上拥有更大话语权,在市场注入等方面也享有政策支持,天然可以获得更高的毛利。另一方面,相较于已过销售峰值的成熟产品而言,创新产品也拥有更大的增长潜力,无疑能为上市公司带来长期的利润增长。

百洋生态闭环:产业投资人孵化+商业化平台落地

作为一家专业的第三方商业化平台,百洋医药正通过外部合作与内部孵化“双轨驱动”的方式,持续引入多款创新药品与医疗器械。这些产品的来源不仅包括认可其商业化平台价值的创新药企,也包括母公司百洋医药集团孵化的创新产品。

百洋医药集团本质上是一个“产业投资人”,旗下百洋众信基金管理着数十亿规模的医药创新孵化基金,集团的模式主要与国家级科研院校合作,挖掘有转化潜力的科研项目,做早期科研成果的孵化,目前与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协和医学院都有合作。

前文提到的全磁悬浮人工心脏、多肽偶联药物PDC、家用心电仪,都是百洋医药集团投资的,并且拥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包括这次签约的瑞迪奥、迈迪斯,百洋医药集团也进行了投资。

这种在上市公司体外做创新孵化,待项目成果出来后再由上市公司做产品产业化和商业化落地的模式,一方面能够保障上市公司有源源不断的创新产品导入;另一方面,这种商业模式使得上市公司无需承担高风险的创新投资,极大降低了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

从近期多份研报来看,资本市场对商业化平台赋能医药创新价值的释放越发认可,上市公司与母公司之间的“创新-商业化”生态闭环正在展现其潜力。未来,百洋医药在这种内部协同孵化与外部合作引进的双轨驱动下势必会迎来更大的成长,为投资者创造更多收益。

二级市场方面,公募基金对百洋医药的持仓情况更具前瞻性意味。据同花顺iFind显示,截至9月30日,共有17只基金重仓百洋医药,其中新进基金6家,连续增持7家。财通资管、大成价值等基金公司的新进入场、连续增持反映了市场对百洋医药未来资本市场表现的乐观预期。

截至9月30日,持仓百洋医药的前十大基金如下表所示: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此外,从二季度开始,包括国盛证券、天风证券、中泰证券等券商也多次发布百洋医药深度调研报告,均给出“买入”评级,认为品牌运营及创新业务将为公司的未来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