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深度】个人养老金一周年“新期待”:产品更好挑,收益更稳健,提取更灵活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深度】个人养老金一周年“新期待”:产品更好挑,收益更稳健,提取更灵活

在瞩目的成绩背后,用户一方面为如何选择产品而困惑,另一方面为收益不佳而苦恼。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界面新闻记者 | 吕文琦 曾仰琳 张灵霄

“这不是养老金吗?怎么一年还亏了10%?”

在上海金融业工作的Aimee是个人养老金的首批用户。2022年个人养老金制度刚刚落地,她便在招商银行完成开户并购买了一款养老基金产品。作为税率最高的人群,Aimee对一年五千余元的税收减免颇为满意,但让她没想到的是,自己购买的养老产品一年里会产生这么大的亏损。

“个人养老金账户平时也不会看,也就是年末要继续缴纳时才会点开。一打开就看到亏损,很难不动摇自己继续购买的想法。”她向界面新闻表达了自己的疑惑。

“不符合预期。”同样感到不满的还有杭州白领小季,她也在2022年第一时间成为个人养老金用户,购买了某基金公司的养老基金产品。去年享受了节税约2000元,目前亏损1800余元,持仓收益-15%。

图:Aimee(左)和小季(右)个人养老金账户中基金产品亏损情况(来源:受访者供图)

2022年11月25日,人社部宣布个人养老金制度启动实施,36个先行城市或地区可通过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全国人社政务服务平台、电子社保卡“掌上12333APP”等全国统一线上服务入口或商业银行等渠道建立个人养老金账户。

数据显示,这一年内,个人养老金已吸引超过四千万人开户,各类产品百花争艳。但在瞩目的成绩背后,用户一方面为如何选择产品而困惑,另一方面为收益不佳而苦恼。还有许多人手握空户,徘徊在真正加入个人养老金队伍的门口,亦或因各种原因被排除在个人养老金的门外。这些痛点难点该如何破解?

产品货架日渐丰富 投资者却依旧迷茫

作为个人养老金账户的管理机构,商业银行在个人养老金制度中扮演着“入口”角色,并且在个人养老金产品的供给、代销、投资咨询等多个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获批开办个人养老金账户的商业银行共23家,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等6家大型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等12家股份制银行,以及北京银行、上海银行、江苏银行等5家城市商业银行。

据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披露,个人养老金落地一年来,各家银行均陆续开通与个人养老金相关的资金账户业务,推出个人养老金相关产品,目前,仅恒丰银行尚未开展个人养老金账户相关业务。

图:截至11月24日,商业银行个人养老金业务开办情况(来源: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

一年来,个人养老金制度已取得一系列成绩,账户开立数超4000万人,总缴费金额约200亿元。

个人养老金账户落地的同时,四大养老产品也随之亮相。一年来,个人养老金“产品”货架日渐丰富。

据界面新闻统计,截至11月24日,个人养老金产品合计755只,包含465款存款产品、172只基金、99款保险产品、19款理财产品。

在四项个人养老交易业务类型中,储蓄交易业务是所有业务中开通最多的一项。据界面新闻统计,截至11月24日,个人养老金产品目录中,储蓄类产品共有465款。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特定养老储蓄产品,另一类则是非特定养老储蓄产品。

特定养老储蓄产品于2022年11月启动,由工、农、中、建四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作为试点银行,在合肥、广州、成都、西安和青岛五个城市推出,试点期限为一年,单家银行试点规模不超过100亿元。截至6月末,特定养老储蓄规模已达到376.7亿元。与此同时,22家银行也推出了421款个人养老金存款产品,产品类型涵盖了通知存款、整存整取、定活两便、零存整取等。

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也在这一年内不断扩容,已从最初的6家公司7只产品,扩容至目前的20余家公司99只产品。除了最早加入个人养老金的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外,年金险、两全险、万能险也不断被补充进名单。

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披露,截至2023年9月末,专属商业养老保险承保保单合计63.7万件,累计保费81.6亿元。其中,新产业、新业态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投保的保单件数约7.9万件。

个人养老理财产品方面,从最开始的7只产品稳步扩容至19只产品,产品主要来自工银理财、农银理财、中邮理财、中银理财和贝莱德建信理财。

而让Aimee和小季亏损的则是养老目标基金。目前养老目标基金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养老目标日期基金(基金名称中往往写明退休日期),一种是养老目标风险基金。

养老目标日期基金,会随着投资者年龄的增大而降低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其风险也随之降低,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可以根据退休时间来选择不同的目标日期“套餐”。

以名字中带2035、2040的目标日期基金为例,就是针对在2035年-2040年退休的人群。

养老目标风险基金是以特定风险为目标,根据特定的风险偏好来设定权益类资产与非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比如以“稳健”为收益目标的基金,它的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上限在30%左右。如果以“平衡”为收益目标,则在50%左右。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来选择不同的目标风险基金。

界面新闻在和Aimee和小季的交流中了解到,尽管目前产品琳琅满目,但对于消费者而言,选择时难免有“两眼一抹黑”的情况。

“购买的时候没有做攻略,就是图个吉利随便选了这个产品,根据银行APP推荐的退休年龄购买了这款名字带有‘2050’的产品。”小季告诉界面新闻。

Aimee回忆起自己选择产品的过程时表示,当时打开招行的个人养老金产品目录,选择非常有限,页面所提供的信息也不多。“那个页面除了名字,连收益都是估算的,平台也没有给我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我感觉是在盲选产品,因此凭感觉选了养老FOF,因为FOF在我印象里比较稳健。”

Aimee和小季对于个人养老金产品选择的迷茫,也折射出了个人养老金制度推广的难点和痛点。

近日,界面新闻发起了个人养老金一周年的调查(下称“个人养老金调查”)。调查结果显示,43.45%的受访者未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其中,有47.62%的受访者表示对个人养老金账户不了解,这也是受访者不开设账户的首要原因。在已开设账户的受访者中,27.59%的用户表示因为不知道选什么产品而放弃了进一步入金。(详见:【调查】个人养老金是否有足够吸引力?我们和145位读者聊了聊……

图:不开户的原因(界面新闻顾乐晓制图)

此前,界面新闻在走访过程中还发现,部分银行理财经理对于个人养老金产品并不熟悉,无法给出有效的购买建议。

“个人养老金在发展中,金融产品由个人自主选择,对投资者金融素养要求较高。”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告诉界面新闻。基于此,他建议,金融机构需要围绕个人养老金发展,强化金融消费者教育,增加消费者对个人养老金金融产品的了解。

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黄大智同样表示,建议监管机构联合基金公司、银行、保险公司和银行子理财公司等所有参与方,加强对产品的宣传力度,增加投资者教育的投入力度。

亏钱多于节税?投资者期待收益更稳健

根据个人养老金调查,41.67%的已购买个人养老金产品的用户在选择产品时最看重个人养老金的“收益水平”。在对个人养老金产品的期待中,“收益更稳健”亦位列所有建议的首位,占比超六成;“希望收益更高”位列建议第三,占比超四成。

图:个人养老金用户选择产品时最看重的因素(界面新闻顾乐晓制图)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此前公开表示,普惠是第三支柱的重要标志,提高制度的惠及率是第三支柱的重要目标,而提高收益率则是第三支柱发展起来的关键。

但收益率却给以Aimee和小季为代表的养老目标基金投资者带来了失望,在社交媒体上,关于在养老目标基金上亏钱多于节税的声音此起彼伏。

Aimee表示,因为个人养老金是长期投资,到退休时才能取出,因此她对产品的期待就是稳健。“能够和支付宝中货币基金的收益持平已足够满意,但目前的风险和收益并不符合养老的主题。”

小季在产品考量中更看重基金相比较于保险和储蓄的高收益。“个人养老金这笔钱是长期资金,买存款收益较低没意义,保险方面我已经配置了商业保险。购买基金,也是希望长期下来有比较好的收益。”小季告诉界面新闻。

但从成立以来的收益率来看,目标日期型的养老基金收益率为-4.95%,偏债混合型的养老基金收益率最高,为-1.18%,平衡混合型的养老基金收益率为-2.86%,偏股混合型的则收益率为-2.34%。

图:截至11月23日,个人养老基金分类、规模、收益率明细(数据来源:Wind,界面新闻顾乐晓制图)

收益为负的背后,是A股权益市场的调整,导致一些权益资产占比较高的基金很难独善其身,特别是当选择的重仓品种表现比较一般时,回撤的幅度就更加明显。而偏债混合型的养老目标基金,由于持仓配比,业绩相对好一点。

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23日,目前的172只个人养老基金中,一年持有期基金共有70只,成立以来平均收益率为-1.17%;三年期持有基金共有59只,成立以来平均收益率为-4.27%; 五年持有期基金有20只,成立以来平均收益率为-10.03%。没有设置持有期的共有23只,平均收益率为-2.74%。

对于个人养老金用户提高产品收益率的期待,娄飞鹏指出,投资端重点是加强投研能力,做好资产配置,才能提高金融产品相对收益率。

英国老牌资管机构励正集团中国区总裁张雨萌向界面新闻表示,养老金资管需要更加主动地扩展投资能力边界,包括另类投资以及全球跨境投资能力。“毕竟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下,最确定的是不同产品的分散效应,风险是1+1小于2的。养老金投资可以充分利用中长期资金的属性,针对不同的风险偏好建立最佳性价比的投资组合。”

黄大智认为,投资者教育也很重要。“在加强投资者教育过程中,需要帮助投资者建立风险和收益相匹配的观念,即产品的收益越高,产品的波动和回撤相应会越大,期限会越长。”

相比于Aimee对养老基金的失望,小季则表示今年还会继续选择养老基金产品。

“比较淡定和包容。”这是小季对于目前亏损情况的态度。

她表示,今年还会继续购买养老基金产品,只是会更加慎重考虑。比如做下攻略,研究一下其他产品,看看财经博主的基金测评等。

不过除了养老基金产品外,其他三大类个人养老金产品——养老保险、养老储蓄和养老理财均实现了不错的收益。

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在保本之余实现了较为理想的收益。截至2022年末,已获批准的13只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产品稳健型账户的年化结算利率在4%至5.15%,进取型账户的年化结算利率在4.5%至5.7%。

华夏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北京银行等多家银行为了提高个人养老金产品的吸引力,推出的个人养老金专属存款产品,其年化利率略高于同家银行同期限的整存整取产品。

以招商银行为例,个人养老金账户用户可以购买的特定养老储蓄存款产品为1年期、2年期、3年期和5年期,年化利率分别为2.05%、2.35%、2.85%和2.90%。非个人养老金账户用户,如果购买整存整取存款产品,1年期、2年期、3年期和5年期的年化利率分别为1.55%、1.85%、2.20%和2.25%。

养老理财产品方面,19只养老金理财今年以来全部取得正收益。根据Wind数据,截至11月23日,上述19只产品成立以来收益率在0.47%-6.25%之间。

个养提取可以更灵活吗?税收优惠可以更多吗?

和Aimee与小季不同,在北京某银行工作的小香在公司的要求下开了账户,却一直未有入金。

“目前的税收优惠太低,不足以吸引我,让我牺牲资金流动性,因为这笔钱存入后要退休才能取。加上今年有买房的打算,资金还是想优先考虑买房。”小香向界面新闻表示。

小香对个人养老金的迟疑并非个例。与浩浩荡荡的4000万开户大军相比,个人养老金实际缴费者仅约1000万,只占开户数约1/4,约2000元的人均缴存额更是与年度缴费上限相差甚远。

界面新闻近日发起的个人养老金调查结果也显示,在已开户的82名受访者中,仅53名受访者缴存了资金,缴存比例为64.6%。

同时,界面新闻此前的走访中发现,尽管各家银行推出了较大力度的个人养老金活动,部分试点城市的银行工作人员还是感受到推广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难度和压力。

多位银行员工向界面新闻表示,用户不愿意开设个人养老金并缴存,主要原因是个人养老金的提取不够灵活,资金放置时间长,需要牺牲资金流动性。不过,这也是个人养老金制度的特点之一,比较适合有闲钱想强制储蓄、为养老做准备的用户。

上述个人养老金调查也指出,对于不开户的受访者而言,单纯靠银行立减金并不能吸引他们。有63.93%的用户明确表示,即便银行开户送50元-200元微信立减金,也不会吸引开户。

在已经开设个人养老金账户但尚未缴存的受访者中,有44.83%的人表示“存入资金后要退休才能取,周期太长”,这是参与者“开空户、不缴存”的主要原因,其次是,开户是为了“薅羊毛”,还没考虑好要不要存入资金。

图:开户后不存入资金的原因(界面新闻顾乐晓制图)

黄大智表示,个人养老金账户本身具有锁定流动性的特点,这种特性是国内外个人养老金制度所共有的。对此,除了加强宣传和投保教育外,或者可以考虑针对个人养老金账户推出解决流动性需求的产品。

“比如,针对个人养老金账户的资产,推出相对应的贷款开放服务,就像当前的保单抵押贷款服务,就是一种典型的把长期锁定流动性的痛点,转化为解决短期流动性需求的方案。”黄大智建议。

张雨萌认为,从投资角度看,养老金管理就是尽最大可能做适合客户中长期目标的投资,最大化资本市场时间溢价的价值,享受复利。

“平均的主动管理基金长期年化收益有10%左右,但大部分养老金客户赚不到这个收益,因为个人容易被短期的市场情绪和销售文化所影响,这是养老金资产管理行业的挑战。全球的资管行业都面临从传统产品导向到更加客户导向的转型,对于个人养老金账户更是如此。”他表示。

一位接近监管人士指出,相比于灵活性的讨论,现在行业更大的问题是缺乏有吸引力的养老产品。“中国人投资的显著风格是厌恶风险,那我们可以根据这个偏好设计一款具有比较低保证利率的产品,这款产品随着时间的推移保本的水平逐渐升高,鼓励参与者长期参与到养老金的投资中。”

另外,根据个人养老金调查,在参与调查的所有受访者中,更高的税收优惠是受访者呼声最高的建议,占比超七成。45.52%的受访者建议个人养老金制度向更广泛的群体开放,比如创业者、灵活就业者、个体户等,而非已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群。

图:对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建议(界面新闻顾乐晓制图)

“个人养老金制度是为我自己养老存钱,我还是感兴趣的,就是现在不符合参加条件。建议能拓宽一下参与的条件。”广州的自由职业者小兆向界面新闻表示,他希望个人养老金制度进一步向没有缴纳基本养老保险的人群开放。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朱俊生向界面新闻表示,与第一、二支柱相比,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具有去中心化、独立性、精算中性等制度属性,理论上可覆盖所有人群。为了拓宽个人养老金的覆盖面,可适时取消参加范围限制,为新经济、新就业形态中大量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创造条件,从而使其成为养老金体系中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的制度安排。

对于大家呼声最高的税收优惠,朱俊生建议,未来可进一步调整和完善财税政策。比如领取时对投资收益部分做免税扣除;同时,适时提高享受税惠的缴费额度,建立抵扣额度与社会平均工资增长指数化挂钩的动态调整机制;另外,还可以考虑采取直接财政补贴方式,更能激励低收入群体参与。

娄飞鹏指出,一方面可以探索降低提取时的税率,明确投资收益免税;另一方面是对低收入群体、农村居民参加个人养老金采取免税措施,或者必要时提供一定的补贴。

在提取灵活性上,黄大智认为,可以参考美国401K账户(美国企业年金退休福利计划),或IRA账号(美国个人退休账户),在距离退休前的一定年限提前提取,需支付一定的手续费或惩罚性税款,以此新增一项提前提取的条件。还可以新增重大医疗支出的提取条件,比如重大医疗支出占个人总收入达到一定比例后,可以提前提取个人养老金账户的资金。

娄飞鹏还建议,在提取条件方面,除了目前明确的条件外,还可以针对就业群体增加失业、购房等大额消费情况,完善提取条件,增加个人养老金账户提取的灵活性。

(应受访者要求,Aimee、小季为化名;界面新闻记者杜萌、韩宇航对此文亦有贡献。)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深度】个人养老金一周年“新期待”:产品更好挑,收益更稳健,提取更灵活

在瞩目的成绩背后,用户一方面为如何选择产品而困惑,另一方面为收益不佳而苦恼。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界面新闻记者 | 吕文琦 曾仰琳 张灵霄

“这不是养老金吗?怎么一年还亏了10%?”

在上海金融业工作的Aimee是个人养老金的首批用户。2022年个人养老金制度刚刚落地,她便在招商银行完成开户并购买了一款养老基金产品。作为税率最高的人群,Aimee对一年五千余元的税收减免颇为满意,但让她没想到的是,自己购买的养老产品一年里会产生这么大的亏损。

“个人养老金账户平时也不会看,也就是年末要继续缴纳时才会点开。一打开就看到亏损,很难不动摇自己继续购买的想法。”她向界面新闻表达了自己的疑惑。

“不符合预期。”同样感到不满的还有杭州白领小季,她也在2022年第一时间成为个人养老金用户,购买了某基金公司的养老基金产品。去年享受了节税约2000元,目前亏损1800余元,持仓收益-15%。

图:Aimee(左)和小季(右)个人养老金账户中基金产品亏损情况(来源:受访者供图)

2022年11月25日,人社部宣布个人养老金制度启动实施,36个先行城市或地区可通过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全国人社政务服务平台、电子社保卡“掌上12333APP”等全国统一线上服务入口或商业银行等渠道建立个人养老金账户。

数据显示,这一年内,个人养老金已吸引超过四千万人开户,各类产品百花争艳。但在瞩目的成绩背后,用户一方面为如何选择产品而困惑,另一方面为收益不佳而苦恼。还有许多人手握空户,徘徊在真正加入个人养老金队伍的门口,亦或因各种原因被排除在个人养老金的门外。这些痛点难点该如何破解?

产品货架日渐丰富 投资者却依旧迷茫

作为个人养老金账户的管理机构,商业银行在个人养老金制度中扮演着“入口”角色,并且在个人养老金产品的供给、代销、投资咨询等多个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获批开办个人养老金账户的商业银行共23家,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等6家大型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等12家股份制银行,以及北京银行、上海银行、江苏银行等5家城市商业银行。

据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披露,个人养老金落地一年来,各家银行均陆续开通与个人养老金相关的资金账户业务,推出个人养老金相关产品,目前,仅恒丰银行尚未开展个人养老金账户相关业务。

图:截至11月24日,商业银行个人养老金业务开办情况(来源: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

一年来,个人养老金制度已取得一系列成绩,账户开立数超4000万人,总缴费金额约200亿元。

个人养老金账户落地的同时,四大养老产品也随之亮相。一年来,个人养老金“产品”货架日渐丰富。

据界面新闻统计,截至11月24日,个人养老金产品合计755只,包含465款存款产品、172只基金、99款保险产品、19款理财产品。

在四项个人养老交易业务类型中,储蓄交易业务是所有业务中开通最多的一项。据界面新闻统计,截至11月24日,个人养老金产品目录中,储蓄类产品共有465款。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特定养老储蓄产品,另一类则是非特定养老储蓄产品。

特定养老储蓄产品于2022年11月启动,由工、农、中、建四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作为试点银行,在合肥、广州、成都、西安和青岛五个城市推出,试点期限为一年,单家银行试点规模不超过100亿元。截至6月末,特定养老储蓄规模已达到376.7亿元。与此同时,22家银行也推出了421款个人养老金存款产品,产品类型涵盖了通知存款、整存整取、定活两便、零存整取等。

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也在这一年内不断扩容,已从最初的6家公司7只产品,扩容至目前的20余家公司99只产品。除了最早加入个人养老金的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外,年金险、两全险、万能险也不断被补充进名单。

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披露,截至2023年9月末,专属商业养老保险承保保单合计63.7万件,累计保费81.6亿元。其中,新产业、新业态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投保的保单件数约7.9万件。

个人养老理财产品方面,从最开始的7只产品稳步扩容至19只产品,产品主要来自工银理财、农银理财、中邮理财、中银理财和贝莱德建信理财。

而让Aimee和小季亏损的则是养老目标基金。目前养老目标基金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养老目标日期基金(基金名称中往往写明退休日期),一种是养老目标风险基金。

养老目标日期基金,会随着投资者年龄的增大而降低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其风险也随之降低,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可以根据退休时间来选择不同的目标日期“套餐”。

以名字中带2035、2040的目标日期基金为例,就是针对在2035年-2040年退休的人群。

养老目标风险基金是以特定风险为目标,根据特定的风险偏好来设定权益类资产与非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比如以“稳健”为收益目标的基金,它的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上限在30%左右。如果以“平衡”为收益目标,则在50%左右。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来选择不同的目标风险基金。

界面新闻在和Aimee和小季的交流中了解到,尽管目前产品琳琅满目,但对于消费者而言,选择时难免有“两眼一抹黑”的情况。

“购买的时候没有做攻略,就是图个吉利随便选了这个产品,根据银行APP推荐的退休年龄购买了这款名字带有‘2050’的产品。”小季告诉界面新闻。

Aimee回忆起自己选择产品的过程时表示,当时打开招行的个人养老金产品目录,选择非常有限,页面所提供的信息也不多。“那个页面除了名字,连收益都是估算的,平台也没有给我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我感觉是在盲选产品,因此凭感觉选了养老FOF,因为FOF在我印象里比较稳健。”

Aimee和小季对于个人养老金产品选择的迷茫,也折射出了个人养老金制度推广的难点和痛点。

近日,界面新闻发起了个人养老金一周年的调查(下称“个人养老金调查”)。调查结果显示,43.45%的受访者未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其中,有47.62%的受访者表示对个人养老金账户不了解,这也是受访者不开设账户的首要原因。在已开设账户的受访者中,27.59%的用户表示因为不知道选什么产品而放弃了进一步入金。(详见:【调查】个人养老金是否有足够吸引力?我们和145位读者聊了聊……

图:不开户的原因(界面新闻顾乐晓制图)

此前,界面新闻在走访过程中还发现,部分银行理财经理对于个人养老金产品并不熟悉,无法给出有效的购买建议。

“个人养老金在发展中,金融产品由个人自主选择,对投资者金融素养要求较高。”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告诉界面新闻。基于此,他建议,金融机构需要围绕个人养老金发展,强化金融消费者教育,增加消费者对个人养老金金融产品的了解。

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黄大智同样表示,建议监管机构联合基金公司、银行、保险公司和银行子理财公司等所有参与方,加强对产品的宣传力度,增加投资者教育的投入力度。

亏钱多于节税?投资者期待收益更稳健

根据个人养老金调查,41.67%的已购买个人养老金产品的用户在选择产品时最看重个人养老金的“收益水平”。在对个人养老金产品的期待中,“收益更稳健”亦位列所有建议的首位,占比超六成;“希望收益更高”位列建议第三,占比超四成。

图:个人养老金用户选择产品时最看重的因素(界面新闻顾乐晓制图)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此前公开表示,普惠是第三支柱的重要标志,提高制度的惠及率是第三支柱的重要目标,而提高收益率则是第三支柱发展起来的关键。

但收益率却给以Aimee和小季为代表的养老目标基金投资者带来了失望,在社交媒体上,关于在养老目标基金上亏钱多于节税的声音此起彼伏。

Aimee表示,因为个人养老金是长期投资,到退休时才能取出,因此她对产品的期待就是稳健。“能够和支付宝中货币基金的收益持平已足够满意,但目前的风险和收益并不符合养老的主题。”

小季在产品考量中更看重基金相比较于保险和储蓄的高收益。“个人养老金这笔钱是长期资金,买存款收益较低没意义,保险方面我已经配置了商业保险。购买基金,也是希望长期下来有比较好的收益。”小季告诉界面新闻。

但从成立以来的收益率来看,目标日期型的养老基金收益率为-4.95%,偏债混合型的养老基金收益率最高,为-1.18%,平衡混合型的养老基金收益率为-2.86%,偏股混合型的则收益率为-2.34%。

图:截至11月23日,个人养老基金分类、规模、收益率明细(数据来源:Wind,界面新闻顾乐晓制图)

收益为负的背后,是A股权益市场的调整,导致一些权益资产占比较高的基金很难独善其身,特别是当选择的重仓品种表现比较一般时,回撤的幅度就更加明显。而偏债混合型的养老目标基金,由于持仓配比,业绩相对好一点。

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23日,目前的172只个人养老基金中,一年持有期基金共有70只,成立以来平均收益率为-1.17%;三年期持有基金共有59只,成立以来平均收益率为-4.27%; 五年持有期基金有20只,成立以来平均收益率为-10.03%。没有设置持有期的共有23只,平均收益率为-2.74%。

对于个人养老金用户提高产品收益率的期待,娄飞鹏指出,投资端重点是加强投研能力,做好资产配置,才能提高金融产品相对收益率。

英国老牌资管机构励正集团中国区总裁张雨萌向界面新闻表示,养老金资管需要更加主动地扩展投资能力边界,包括另类投资以及全球跨境投资能力。“毕竟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下,最确定的是不同产品的分散效应,风险是1+1小于2的。养老金投资可以充分利用中长期资金的属性,针对不同的风险偏好建立最佳性价比的投资组合。”

黄大智认为,投资者教育也很重要。“在加强投资者教育过程中,需要帮助投资者建立风险和收益相匹配的观念,即产品的收益越高,产品的波动和回撤相应会越大,期限会越长。”

相比于Aimee对养老基金的失望,小季则表示今年还会继续选择养老基金产品。

“比较淡定和包容。”这是小季对于目前亏损情况的态度。

她表示,今年还会继续购买养老基金产品,只是会更加慎重考虑。比如做下攻略,研究一下其他产品,看看财经博主的基金测评等。

不过除了养老基金产品外,其他三大类个人养老金产品——养老保险、养老储蓄和养老理财均实现了不错的收益。

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在保本之余实现了较为理想的收益。截至2022年末,已获批准的13只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产品稳健型账户的年化结算利率在4%至5.15%,进取型账户的年化结算利率在4.5%至5.7%。

华夏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北京银行等多家银行为了提高个人养老金产品的吸引力,推出的个人养老金专属存款产品,其年化利率略高于同家银行同期限的整存整取产品。

以招商银行为例,个人养老金账户用户可以购买的特定养老储蓄存款产品为1年期、2年期、3年期和5年期,年化利率分别为2.05%、2.35%、2.85%和2.90%。非个人养老金账户用户,如果购买整存整取存款产品,1年期、2年期、3年期和5年期的年化利率分别为1.55%、1.85%、2.20%和2.25%。

养老理财产品方面,19只养老金理财今年以来全部取得正收益。根据Wind数据,截至11月23日,上述19只产品成立以来收益率在0.47%-6.25%之间。

个养提取可以更灵活吗?税收优惠可以更多吗?

和Aimee与小季不同,在北京某银行工作的小香在公司的要求下开了账户,却一直未有入金。

“目前的税收优惠太低,不足以吸引我,让我牺牲资金流动性,因为这笔钱存入后要退休才能取。加上今年有买房的打算,资金还是想优先考虑买房。”小香向界面新闻表示。

小香对个人养老金的迟疑并非个例。与浩浩荡荡的4000万开户大军相比,个人养老金实际缴费者仅约1000万,只占开户数约1/4,约2000元的人均缴存额更是与年度缴费上限相差甚远。

界面新闻近日发起的个人养老金调查结果也显示,在已开户的82名受访者中,仅53名受访者缴存了资金,缴存比例为64.6%。

同时,界面新闻此前的走访中发现,尽管各家银行推出了较大力度的个人养老金活动,部分试点城市的银行工作人员还是感受到推广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难度和压力。

多位银行员工向界面新闻表示,用户不愿意开设个人养老金并缴存,主要原因是个人养老金的提取不够灵活,资金放置时间长,需要牺牲资金流动性。不过,这也是个人养老金制度的特点之一,比较适合有闲钱想强制储蓄、为养老做准备的用户。

上述个人养老金调查也指出,对于不开户的受访者而言,单纯靠银行立减金并不能吸引他们。有63.93%的用户明确表示,即便银行开户送50元-200元微信立减金,也不会吸引开户。

在已经开设个人养老金账户但尚未缴存的受访者中,有44.83%的人表示“存入资金后要退休才能取,周期太长”,这是参与者“开空户、不缴存”的主要原因,其次是,开户是为了“薅羊毛”,还没考虑好要不要存入资金。

图:开户后不存入资金的原因(界面新闻顾乐晓制图)

黄大智表示,个人养老金账户本身具有锁定流动性的特点,这种特性是国内外个人养老金制度所共有的。对此,除了加强宣传和投保教育外,或者可以考虑针对个人养老金账户推出解决流动性需求的产品。

“比如,针对个人养老金账户的资产,推出相对应的贷款开放服务,就像当前的保单抵押贷款服务,就是一种典型的把长期锁定流动性的痛点,转化为解决短期流动性需求的方案。”黄大智建议。

张雨萌认为,从投资角度看,养老金管理就是尽最大可能做适合客户中长期目标的投资,最大化资本市场时间溢价的价值,享受复利。

“平均的主动管理基金长期年化收益有10%左右,但大部分养老金客户赚不到这个收益,因为个人容易被短期的市场情绪和销售文化所影响,这是养老金资产管理行业的挑战。全球的资管行业都面临从传统产品导向到更加客户导向的转型,对于个人养老金账户更是如此。”他表示。

一位接近监管人士指出,相比于灵活性的讨论,现在行业更大的问题是缺乏有吸引力的养老产品。“中国人投资的显著风格是厌恶风险,那我们可以根据这个偏好设计一款具有比较低保证利率的产品,这款产品随着时间的推移保本的水平逐渐升高,鼓励参与者长期参与到养老金的投资中。”

另外,根据个人养老金调查,在参与调查的所有受访者中,更高的税收优惠是受访者呼声最高的建议,占比超七成。45.52%的受访者建议个人养老金制度向更广泛的群体开放,比如创业者、灵活就业者、个体户等,而非已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群。

图:对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建议(界面新闻顾乐晓制图)

“个人养老金制度是为我自己养老存钱,我还是感兴趣的,就是现在不符合参加条件。建议能拓宽一下参与的条件。”广州的自由职业者小兆向界面新闻表示,他希望个人养老金制度进一步向没有缴纳基本养老保险的人群开放。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朱俊生向界面新闻表示,与第一、二支柱相比,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具有去中心化、独立性、精算中性等制度属性,理论上可覆盖所有人群。为了拓宽个人养老金的覆盖面,可适时取消参加范围限制,为新经济、新就业形态中大量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创造条件,从而使其成为养老金体系中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的制度安排。

对于大家呼声最高的税收优惠,朱俊生建议,未来可进一步调整和完善财税政策。比如领取时对投资收益部分做免税扣除;同时,适时提高享受税惠的缴费额度,建立抵扣额度与社会平均工资增长指数化挂钩的动态调整机制;另外,还可以考虑采取直接财政补贴方式,更能激励低收入群体参与。

娄飞鹏指出,一方面可以探索降低提取时的税率,明确投资收益免税;另一方面是对低收入群体、农村居民参加个人养老金采取免税措施,或者必要时提供一定的补贴。

在提取灵活性上,黄大智认为,可以参考美国401K账户(美国企业年金退休福利计划),或IRA账号(美国个人退休账户),在距离退休前的一定年限提前提取,需支付一定的手续费或惩罚性税款,以此新增一项提前提取的条件。还可以新增重大医疗支出的提取条件,比如重大医疗支出占个人总收入达到一定比例后,可以提前提取个人养老金账户的资金。

娄飞鹏还建议,在提取条件方面,除了目前明确的条件外,还可以针对就业群体增加失业、购房等大额消费情况,完善提取条件,增加个人养老金账户提取的灵活性。

(应受访者要求,Aimee、小季为化名;界面新闻记者杜萌、韩宇航对此文亦有贡献。)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