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看看未来的飞机机舱 航空公司要努力证明那些怀旧的乘客并不正确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看看未来的飞机机舱 航空公司要努力证明那些怀旧的乘客并不正确

我们的飞行体验似乎变得越来越糟糕?航空业一直都在斥巨资来证明那些怀旧的乘客们并不正确。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960年代的乘客们,可以在宽敞的客机机舱品尝着香槟。

而如今,座椅狭窄,机场拥挤,我们的飞行体验似乎变得越来越糟糕。

但真的如此吗?

航空业一直都在斥巨资来证明那些怀旧的乘客们并不正确。的确,飞机可能还是和所谓的“黄金时代”时看上去差不多。但航空旅行体验的各个方面都在历经改造——一切的动力都源于科技。

首先是飞机客舱,转型的重点在于无线连接。几乎每个乘客都会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机上内置Wi-Fi开启了航空旅行的新方式,重新定义了飞行体验。

定制机载娱乐系统

有了松下Waterfront系统,乘客们可以用移动设备控制机载娱乐系统。

从电子登机牌到起飞前竞价升舱,移动技术在提高旅行体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有一些航空公司甚至开始通过航空公司专用的Facebook信息聊天机器人给乘客发送登机牌,例如荷兰皇家航空公司(KLM)。

但因移动技术产生真正变革的领域是机载娱乐系统,个人设备因此成为了多种机上服务的入口。

内置机载娱乐系统不仅不会消失,尤其是在长途飞行中,还能与乘客自己的设备协同合作。

2016年早些时候,松下推出了Waterfront航空座椅,乘客们能够使用手机来控制内置的机载娱乐系统。

泰雷兹(Thales)公司和B/E公司也使用移动设备定制乘客的飞行体验。

座椅与手机同步后,可以了解到乘客偏好,甚至能播放游客上次飞行没看完的电影,并从上次暂停处重新开始播放。

一些航空公司正在移除嵌入式机载娱乐系统。他们会利用乘客的手机来进行机载娱乐服务,此举将极大地减轻飞机重量,为客舱提供更大的空间。乘客无须与互联网连接,只要把自己的设备连上飞机内的网络即可。

被迷住的观众

泰雷兹和B/E航空座椅的屏幕更大,分辨率更高。

荷兰的AirFi主要为廉价航空公司提供设备,这些公司的飞机通常飞短途单程航线,机上没有娱乐系统。

AirFi的便携无线系统可将预载内容投射到乘客自己的设备上。

AirFi终端就像一个普通的网络路由器,重量轻,可轻易放在行李箱中。

AirFi的CEO乔布•赫梅尔里克斯(Job Heimerikx)称,这一方式成本较低,十分灵活,可以为短途飞行市场提供高质量的机载娱乐内容。

他说:“我们的系统既有客户服务,又有商用价值。”

“乘客可以观看各种各样的电影,还能享受其他种类的娱乐服务,但是不能用它订餐或进行免税购物。”

“就像传统机载杂志的进化版,不过是在在线商店,可以让整个过程非常个性化。”

这种理念靠的是被吸引住的观众。

但是如果用户有了机载宽带网络,这还有用吗?

乘客们也许更喜欢看他们最爱的电视剧,而不是预定接机服务或者再点一杯咖啡。

虚拟现实(VR)

AirFi提供了机载娱乐系统的廉价替代品,直接通过手机和平板电脑播放内容。

关注乘客体验的优质航空新闻网站Runway Girl Network的Maryann Simson说:“如果航空公司不能阻止乘客在亚马逊、Netflix网站访问三小时……而且又不能提供直观购物、自定义内容等角度上看来至少一样有趣的东西,那么他们会错失良机。”

这一说法很快将得到验证。

近日,墨西哥航空(Aeromexico)宣布将使用Gogo的2Ku卫星网络技术,可以让乘客们在飞机上访问Netflix。

Gogo公司的经理Ash ElDifrawi指出:“超过80%的乘客会带着自己的电子设备在飞机上行走。”

“航空公司可以节省传统座椅靠背式娱乐系统的重量和维修成本,但仍能提供个性化的飞行体验。”

“比如,现在他们能够打造客户定制终端,来创造独特的品牌,为航空公司创造宣传机会。”

连上互联网仅仅只是个开始。

法国航空公司/KLM的廉价替代荷兰泛航航空与澳大利亚的澳洲航空公司已经做了测试,用VR技术来替换传统的机载娱乐系统。

荷兰泛航航空营销及客户战略经理Daan Noordeloos表示,测试结果比较乐观。

他补充说:“我们正在评估要如何继续,并且把VR作为常规机上服务的一部分。”

完美座椅

澳洲航空的测试过后,VR已成为现实。

澳洲航空已经在一些往返澳大利亚与洛杉矶班机的头等舱里安装了VR设备,收获了不错的成果。

如果没有舒适的环境,新一代的机载娱乐系统也不会令人感到愉快。

要在拥挤的金属容器中提供一个舒适、放松的环境总是一个挑战,但是人们正在做出改善。

LED照明已经能够有效地使用在夜航班机中,甚至能明显改善乘客的时差反应。

也难怪波音的下一代飞机以及空客A330neo和A350上的“空客飞行空间”机舱都大量使用了LED灯。

在人体工程学方面的不断改进也使得飞行体验更为舒适。

乘客们几乎注意不到这一点,但整体来看,就能感受到“不错”与“优秀”之间的差异。

例如具有抗菌表面的卫生间,或者是改良设计的行李架,乘客能更方便快捷地放置手提行李,因此减少了登机时间。

航空业的许多创新都致力于打造完美的飞机座椅。

也许对于那些坐在经济舱后面的乘客来说这是个意外,但这的确是飞机座椅业的激动时刻。

越来越多的航空公司取消了头等舱,但保留头等舱的航空公司正在将它变得更为豪华,比如阿提哈德航空的Residence

取消头等舱后,许多航空公司会升级他们的商务舱,为引进高端服务创造机会。

影院式座椅

一些航空公司正在考虑推出更为基础的经济舱,但这是否意味着飞机上的乘客只能站着等这一激进的建议将很快得以实现?

卓达宇航集团(Zodiac Aerospace)是乘客舒适度方面的创新者,来自该公司专家并不这么认为。

他们认为不值得为此付出高昂的认证成本,遭受巨大的声誉风险。尤其是现有座位间隔76厘米左右已经极为高效。

“我的确不能想象不久的将来会发生这一幕,”卓达宇航集团的高级概念工程师Victor Carlioz说道,“相反,我们会看到经济舱座椅成为创新的焦点。”

航天内装公司(Aviointeriors)提出的弹性座椅或许是个折衷之举。

这家意大利的制造商正在研制经济舱影院式座椅,无人乘坐时可垂直折叠,方便人们在机上的活动。

空客的Ingo Wuggetzer强调飞机内部将变得高度个性化。

航空业的理想是创造完美适应乘客身体的座椅。

2011年,欧洲制造商空客推出了“空客上的未来”(Future by Airbus)这一理念,其中对空客客舱的2050年愿景做了概述。

这一理念也包括了空客自己对“智能座椅”的解读:识别并适应乘客的身体,同时迎合乘客的娱乐偏好。

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的第一步可能就是伦敦Factory Design提出的理念。

创意总监Adam White称,这种灵活的结构基于对人体坐下时背部不同的位置所做的细致的解剖学研究。

卧室

Factory Design的“空中巢穴”(Air Lair)概念为乘客提供了定制化的护罩。

White也是“空中巢穴”的创始人之一,这一睡眠吊舱的概念可让乘客享受未来式的护罩,具有可调节灯光、音响和温度。

其他的设计观念是在标准飞机客舱内增加卧室。

例如,可以利用飞机物品存放处与机身之间的空间来放置床铺,Carlioz和他的卓达宇航队伍就看到了其中的潜力。

卓达的工业设计师Matthew Cleary说:“这很简单,只是看谁有这个雄心和意愿进行投资,真正打破传统模式。”

这听上去是个大动作,但是如果考虑到如今科技与理念的演变,或许也不那么夸张。

Runway Girl Network的Simon表示:“在航空业,设计公司间竞争激烈,这也意味着他们正不断产生创新。”

“设计变得更为直观,面料变得更为透气,人们正在研发内部的泡沫材料以保持凉爽(增加舒适度)。”

“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座椅设计师去参考汽车行业,同时,像Recaro、Mirus这样的汽车座椅公司也成功地进入航空领域。”

空客的Wuggetzer称,制定有力的战略,打造更为出众的客舱特色,甚至是在经济舱,这将大有可为。

他说其中的关键在于公开度。

“乘客们过去常常在TripAdvisor上比较酒店、查看评论,同样的,客舱体验的创新也会带来更多差异,不仅存在于不同的机型,还存在于不同的航空公司。”

空中旅行的黄金时代也许才刚刚开始……

(翻译:郭怡文)

来源:CNN

原标题:Airline cabins of the future: A new golden age of travel?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看看未来的飞机机舱 航空公司要努力证明那些怀旧的乘客并不正确

我们的飞行体验似乎变得越来越糟糕?航空业一直都在斥巨资来证明那些怀旧的乘客们并不正确。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960年代的乘客们,可以在宽敞的客机机舱品尝着香槟。

而如今,座椅狭窄,机场拥挤,我们的飞行体验似乎变得越来越糟糕。

但真的如此吗?

航空业一直都在斥巨资来证明那些怀旧的乘客们并不正确。的确,飞机可能还是和所谓的“黄金时代”时看上去差不多。但航空旅行体验的各个方面都在历经改造——一切的动力都源于科技。

首先是飞机客舱,转型的重点在于无线连接。几乎每个乘客都会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机上内置Wi-Fi开启了航空旅行的新方式,重新定义了飞行体验。

定制机载娱乐系统

有了松下Waterfront系统,乘客们可以用移动设备控制机载娱乐系统。

从电子登机牌到起飞前竞价升舱,移动技术在提高旅行体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有一些航空公司甚至开始通过航空公司专用的Facebook信息聊天机器人给乘客发送登机牌,例如荷兰皇家航空公司(KLM)。

但因移动技术产生真正变革的领域是机载娱乐系统,个人设备因此成为了多种机上服务的入口。

内置机载娱乐系统不仅不会消失,尤其是在长途飞行中,还能与乘客自己的设备协同合作。

2016年早些时候,松下推出了Waterfront航空座椅,乘客们能够使用手机来控制内置的机载娱乐系统。

泰雷兹(Thales)公司和B/E公司也使用移动设备定制乘客的飞行体验。

座椅与手机同步后,可以了解到乘客偏好,甚至能播放游客上次飞行没看完的电影,并从上次暂停处重新开始播放。

一些航空公司正在移除嵌入式机载娱乐系统。他们会利用乘客的手机来进行机载娱乐服务,此举将极大地减轻飞机重量,为客舱提供更大的空间。乘客无须与互联网连接,只要把自己的设备连上飞机内的网络即可。

被迷住的观众

泰雷兹和B/E航空座椅的屏幕更大,分辨率更高。

荷兰的AirFi主要为廉价航空公司提供设备,这些公司的飞机通常飞短途单程航线,机上没有娱乐系统。

AirFi的便携无线系统可将预载内容投射到乘客自己的设备上。

AirFi终端就像一个普通的网络路由器,重量轻,可轻易放在行李箱中。

AirFi的CEO乔布•赫梅尔里克斯(Job Heimerikx)称,这一方式成本较低,十分灵活,可以为短途飞行市场提供高质量的机载娱乐内容。

他说:“我们的系统既有客户服务,又有商用价值。”

“乘客可以观看各种各样的电影,还能享受其他种类的娱乐服务,但是不能用它订餐或进行免税购物。”

“就像传统机载杂志的进化版,不过是在在线商店,可以让整个过程非常个性化。”

这种理念靠的是被吸引住的观众。

但是如果用户有了机载宽带网络,这还有用吗?

乘客们也许更喜欢看他们最爱的电视剧,而不是预定接机服务或者再点一杯咖啡。

虚拟现实(VR)

AirFi提供了机载娱乐系统的廉价替代品,直接通过手机和平板电脑播放内容。

关注乘客体验的优质航空新闻网站Runway Girl Network的Maryann Simson说:“如果航空公司不能阻止乘客在亚马逊、Netflix网站访问三小时……而且又不能提供直观购物、自定义内容等角度上看来至少一样有趣的东西,那么他们会错失良机。”

这一说法很快将得到验证。

近日,墨西哥航空(Aeromexico)宣布将使用Gogo的2Ku卫星网络技术,可以让乘客们在飞机上访问Netflix。

Gogo公司的经理Ash ElDifrawi指出:“超过80%的乘客会带着自己的电子设备在飞机上行走。”

“航空公司可以节省传统座椅靠背式娱乐系统的重量和维修成本,但仍能提供个性化的飞行体验。”

“比如,现在他们能够打造客户定制终端,来创造独特的品牌,为航空公司创造宣传机会。”

连上互联网仅仅只是个开始。

法国航空公司/KLM的廉价替代荷兰泛航航空与澳大利亚的澳洲航空公司已经做了测试,用VR技术来替换传统的机载娱乐系统。

荷兰泛航航空营销及客户战略经理Daan Noordeloos表示,测试结果比较乐观。

他补充说:“我们正在评估要如何继续,并且把VR作为常规机上服务的一部分。”

完美座椅

澳洲航空的测试过后,VR已成为现实。

澳洲航空已经在一些往返澳大利亚与洛杉矶班机的头等舱里安装了VR设备,收获了不错的成果。

如果没有舒适的环境,新一代的机载娱乐系统也不会令人感到愉快。

要在拥挤的金属容器中提供一个舒适、放松的环境总是一个挑战,但是人们正在做出改善。

LED照明已经能够有效地使用在夜航班机中,甚至能明显改善乘客的时差反应。

也难怪波音的下一代飞机以及空客A330neo和A350上的“空客飞行空间”机舱都大量使用了LED灯。

在人体工程学方面的不断改进也使得飞行体验更为舒适。

乘客们几乎注意不到这一点,但整体来看,就能感受到“不错”与“优秀”之间的差异。

例如具有抗菌表面的卫生间,或者是改良设计的行李架,乘客能更方便快捷地放置手提行李,因此减少了登机时间。

航空业的许多创新都致力于打造完美的飞机座椅。

也许对于那些坐在经济舱后面的乘客来说这是个意外,但这的确是飞机座椅业的激动时刻。

越来越多的航空公司取消了头等舱,但保留头等舱的航空公司正在将它变得更为豪华,比如阿提哈德航空的Residence

取消头等舱后,许多航空公司会升级他们的商务舱,为引进高端服务创造机会。

影院式座椅

一些航空公司正在考虑推出更为基础的经济舱,但这是否意味着飞机上的乘客只能站着等这一激进的建议将很快得以实现?

卓达宇航集团(Zodiac Aerospace)是乘客舒适度方面的创新者,来自该公司专家并不这么认为。

他们认为不值得为此付出高昂的认证成本,遭受巨大的声誉风险。尤其是现有座位间隔76厘米左右已经极为高效。

“我的确不能想象不久的将来会发生这一幕,”卓达宇航集团的高级概念工程师Victor Carlioz说道,“相反,我们会看到经济舱座椅成为创新的焦点。”

航天内装公司(Aviointeriors)提出的弹性座椅或许是个折衷之举。

这家意大利的制造商正在研制经济舱影院式座椅,无人乘坐时可垂直折叠,方便人们在机上的活动。

空客的Ingo Wuggetzer强调飞机内部将变得高度个性化。

航空业的理想是创造完美适应乘客身体的座椅。

2011年,欧洲制造商空客推出了“空客上的未来”(Future by Airbus)这一理念,其中对空客客舱的2050年愿景做了概述。

这一理念也包括了空客自己对“智能座椅”的解读:识别并适应乘客的身体,同时迎合乘客的娱乐偏好。

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的第一步可能就是伦敦Factory Design提出的理念。

创意总监Adam White称,这种灵活的结构基于对人体坐下时背部不同的位置所做的细致的解剖学研究。

卧室

Factory Design的“空中巢穴”(Air Lair)概念为乘客提供了定制化的护罩。

White也是“空中巢穴”的创始人之一,这一睡眠吊舱的概念可让乘客享受未来式的护罩,具有可调节灯光、音响和温度。

其他的设计观念是在标准飞机客舱内增加卧室。

例如,可以利用飞机物品存放处与机身之间的空间来放置床铺,Carlioz和他的卓达宇航队伍就看到了其中的潜力。

卓达的工业设计师Matthew Cleary说:“这很简单,只是看谁有这个雄心和意愿进行投资,真正打破传统模式。”

这听上去是个大动作,但是如果考虑到如今科技与理念的演变,或许也不那么夸张。

Runway Girl Network的Simon表示:“在航空业,设计公司间竞争激烈,这也意味着他们正不断产生创新。”

“设计变得更为直观,面料变得更为透气,人们正在研发内部的泡沫材料以保持凉爽(增加舒适度)。”

“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座椅设计师去参考汽车行业,同时,像Recaro、Mirus这样的汽车座椅公司也成功地进入航空领域。”

空客的Wuggetzer称,制定有力的战略,打造更为出众的客舱特色,甚至是在经济舱,这将大有可为。

他说其中的关键在于公开度。

“乘客们过去常常在TripAdvisor上比较酒店、查看评论,同样的,客舱体验的创新也会带来更多差异,不仅存在于不同的机型,还存在于不同的航空公司。”

空中旅行的黄金时代也许才刚刚开始……

(翻译:郭怡文)

来源:CNN

原标题:Airline cabins of the future: A new golden age of travel?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