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一直强调良好的服务才是实体店最有利的竞争力,员工则觉得我已经把顾客当上帝一样供着了,顾客还是觉得我服务态度不好,说要投诉我,我也无能为力了。顾客为什么这么蛮不讲理,良好的服务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员工口号喊了无数遍的要提升服务态度,可是最终结果服务态度还是被认定不好呢?
先来讲一个关于服务的案例。我想在网上购买航空公司的行李票,但是这个航空公司的网站和APP做得都很烂,以我用网页和APP的经验,这家航空公司的网站和APP处于用户设计流程不合理加后台程序不兼容的两种极差的状态,所以我一直买不了行李票。我打客服电话,询问买不了票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客服给的建议是我需要换一个浏览器才能购买,于是我不厌其烦地下载了他们公司指定浏览器,反反复复弄了三个小时,还是不能购买。再次拨打客服电话,客服给的回复还是一样的,你的浏览器不对,然后我告知她已经换了浏览器,客服就说现在是凌晨时间,处于系统维护状态,您可以明天再试试。第二天再试试,还是处于不能购买状态,客服的回复还是你浏览器不对,我这边可以登录的,您自己再试试吧。结束以后,再来一句标准的结尾语,祝您生活愉快,请您对我的服务进行评价。不用说,如果我投诉这几个客服,客服一定觉得很冤枉,因为她们一定自认为自己的服务态度很好,细声细语的,每一句公司规定的标准用语都用上了,完全按照公司规定为客户服务。然而,对于我这个用户来说,客服存在的价值是帮助客户解决在使用过程中的问题,而不是要听你们标准的回复。我网上查了这家航空公司关于网上购买行李票的事宜,看到很多网友遇到我类似的情况。
由此可以推断这家航空公司一直处于自我的状态,用户的浏览器不兼容,那你下载我指定的浏览器就行了,而不是想着我怎么从技术角度完善这种不兼容的现象;客服培训,我给客服指定了一系列的标准用语,我已经花费了很大的精力和时间去做好服务提升了,然而对于用户来说,没有尝试着为顾客解决问题的服务态度,都不能算是好服务。
对于零售来说,每一笔单子都要接触一个顾客,但是顾客往往众口难调。有时候,我也挺为员工感到委屈,从他们主观意愿出发,他们也很想服务好每一位顾客,做成每一笔生意,不仅工资能拿得高,而且有成就感,但是实际上他们很多不经意间的言行,却给顾客造成了服务不好的感觉。
有哪些言行会让顾客感觉服务不好呢?
过多的否定词汇
在门店,顾客最喜欢问的问题则是有没有折扣,一般遇到没有折扣的货品,员工就直接回答“没有”,给顾客冷冰冰的感觉,我每次听到直接说没有两个字,就觉得很刺耳,如果能用婉转的方式回答就会好得多,比如加个“不好意思,这款是最新到的货品。”还有面对顾客试穿提出的异议,大部分导购喜欢用否定的词语去处理顾客的异议,以期望这件货品能被顾客接受。比如顾客说:“这个颜色不适合我,这个版型不适合我。”大部分导购习惯性的说法则是,“不会啊,这个颜色很适合你,这个版型很适合你。”但是大部分顾客对于否定的词汇,天生都是比较反感的,人都喜欢别人顺着自己的思路说,否定词汇用得比较多以后,就会给顾客一种服务态度不好的感觉。所以即使你要表达观点,也要先认同顾客,即使要用到否定,也尽量避免否定的词汇。
天花乱坠的承诺
这件衣服会褪色吗?这件衣服会变形吗?这个鞋子防水吗?当时为了让顾客购买,随便给顾客乱承诺,这件衣服保证不会褪色,这件衣服保证不会变形,你看我们卖了这么多件了,没有一件褪色的。过不了多久,顾客拿着褪色的产品来门店,你不是说不会褪色的吗?怎么褪色退这么严重?这个时候,往往就会陷入尴尬的局面,顾客就待在门店要求给说法,影响其他顾客对这个品牌的认知。正常情况下,服装多少都会存在褪色和变形,正是因为有部分褪色和变形的现象,顾客才需要慢慢淘汰旧衣服购买新衣服,品牌也才能每年都有生意做。如果一开始和顾客好好沟通,告知顾客品牌本身的色牢度会比其他品牌好,版型也经过特殊处理的,所以不容易变形。在基于事实的基础上,适当夸大产品的功能和品质,是能够被顾客接受的。但是如果给了顾客天花乱坠的承诺,最终产品质量达不到顾客预期,顾客要求退货又做不到时,顾客就会觉得这家品牌的服务态度很差。
愁眉苦脸的员工
店铺有一个很神奇的特质,有些店铺你很喜欢去,但是有些店铺你却不愿意去。我在想为什么呢?——员工的表情经常能给我这种感觉。“这人试了这么多怎么不买呢?”“这人也太变态了,为了这么几块钱斤斤计较,最终还是没买”“和你说了很多遍了,你怎么还是不知道货在哪里”这些言论在门店经常能听到,有些人遇到这样的顾客以后,眉头紧锁,好像别人欠了他钱一样,整个卖场笼罩上了一层重重的雾霾。接下一个顾客的时候也还是这种表情,顾客一进门就能感受到这沉重的气氛。但是有些店铺则不一样,员工整天都能保持微笑,顾客一进门就很热情地迎接上去,即使一两单没有做成,也是很心平气和。愁眉苦脸本身没有影响到顾客的利益,但是却给顾客一种很差的情绪传染,所以顾客自然而然就认定这个人服务态度不好。
良好的服务根本喊不出口号来,而且很多员工也并不明白良好的服务具象化的表现是什么。他们也不明白什么叫好的服务,也并没有人去告诉他们,他们哪里服务态度不好,以及为什么服务态度不好。所以良好的服务应该有一个具象的表现,要一点点修正员工日常的一点一滴的言行,有些时候,别人不纠正,自己是很难自知自己的日常行为模式哪里有缺陷的。
本文为零售家原创文章,原文首发《今日零售》十月刊,转载合作请联系hukeke002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