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蔡明亮是享有世界盛名的艺术电影大师,从金马奖的峥嵘到威尼斯金狮大奖的载誉归来,再到去年与盗版视频网站的屡次交锋与最近刚刚结束的集美双栖影展·《无无眠》跨年展映。从艺术电影导演到维权斗士再到跨媒体艺术家,多种形象与符号在他本人身上交汇,给人一种错愕的感觉,原来亮哥所钟爱的不仅是电影这一种事物。
蔡明亮于1992年凭借剧情片《青少年哪吒》在当年的金马奖成名,同时代和他一同崛起的台湾导演还有李安,不过蔡明亮的作品显然更加个人化和坚持自我的艺术表达。影评人曾解读他的电影明显受到《四百击》导演弗朗索瓦·特吕弗的巨大影响,一如既往地采用李康生作为主角,每部电影的故事都有一定的人物关联,这与弗朗索瓦·特吕弗在拍摄完《四百击》之后,每隔几年都会找男主角让-皮埃尔·利奥德演一部戏的做法类似。甚至在蔡明亮的电影《你那边几点》中,他还特意要求让-皮埃尔·利奥德来客串一角。
《青少年哪吒》剧照
独特的风格化以及对电影艺术性的坚持,让蔡明亮屡屡获得国际电影大奖,1994年他凭借《爱情万岁》获得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之后他的《河流》、《洞》、《天边一朵云》等片也频频在国际上亮相。近年来他斩获多座大奖的影片是《郊游》,即使之前和金马奖评委会闹过矛盾,但影片还是为他赢得了金马奖最佳导演奖。而最近两年蔡明亮导演则行走多国,拍摄了《行者》系列,李康生在其中饰一袭红袍漫步都市的僧侣,凝视时间的流逝和现代社会文明进程的精神空虚是蔡明亮一如既往所关注的,这些颇具实验性的电影让蔡明亮的作品充满了争议和解读。
《行者》中李康生饰演的行脚僧
作为集美 双栖青年影展的大师特展单元,从2016年12月30日~2017年1月1日为期三天,威尼斯影展金狮奖获得者蔡明亮导演携手金马影帝李康生,利用现代化的装置艺术配合影像与光影的神奇魅力,创造了一次电影和美术馆的跨界碰撞。
展览期间放映了蔡明亮近年来最出色的三部作品:《无无眠》、《西游》和《秋日》。在现场,我们和蔡明亮、李康生近距离地交流,聆听蔡导深情演唱经典老歌,伴着浓郁的咖啡醇香,电影与美术馆跨界的碰撞,迎接2017年的第一道钟声,此夜无无眠。
在这次展映期间,巴塞电影编辑部终于见到了传闻中的大师蔡明亮导演和金马影帝李康生,编辑部也第一次有机会在美术馆近距离阅读蔡明亮的机会,蔡明亮导演一改往日的既有印象,讲话风趣,健谈而儒雅,他同我们分享了自己对艺术电影创作的理解,并感谢有如此多的艺术电影爱好者来美术馆观影。
蔡明亮与李康生在展映现场分享
采访过程中,李康生先生临时时间安排延误而迟到,中途加入采访,一向给人感觉寡言木讷有些高冷的金马影帝也主动给我们推荐了自己最热爱的电影,他说自己最喜欢宫崎骏的动画电影。
专访实录
“现代人走的太快了,应该学会慢下来!”
巴塞电影:这次为什么来到双栖影展办展,有什么特别感受?
蔡明亮:这次来厦门做《无无眠》大展是因为收到了主办方的邀请,我是很“被动”的。但是只要场地和效果合适,我个人是非常支持这种美术馆放映活动的。这种艺术展的有趣的地方在于会“很好玩”,这次的跨年展映是和普通的院线放映不同的,我把这次展览定义为用原来拍摄的电影素材来重新利用一些现场的设置进行再次创作的过程,给美术馆的空间做一个结合的设计。通常我每到一个新的地方或者美术馆做放映,看到一些不同的场地空间,会有不同的想法,肯定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我自己觉得已经够新鲜感了,观众可能也会有这样的感觉
《无无眠》海报
巴塞电影:这个跨年艺术展持续了三天,您是怎么设计的?
蔡明亮:这一次的展览是在集美这边的三影堂艺术中心,它的空间很有意思,我不止是用了它里面的主要场馆作为设计,还利用了一些非展场作为放映的一部分。比如说冲印照片的暗房经过设计之后变成一个在水面放映的场所,非常好看,跟我这次展览的主题也非常契合。
巴塞电影:您觉得展览的效果如何?
蔡明亮:我觉得我最的大的感觉就是感受观众进来看到放映时的感觉。从创作者来说,特别希望别人在看到我的作品的时候是特别专注和凝神的。本身影像就会很吸引人,再加上透过了那些特殊的媒介放映,比如一面红砖墙,水面倒影或是写满《金刚经》的墙壁。你会看到观众很愿意静下来,慢慢得看一部很短的电影。
蔡明亮手书《金刚经》
也许日常中的人看到很慢的东西会觉得很糟,但在我的展览上,我看到观众会很耐心的享受这种慢,很稳定的坐下来去享受这种节奏感。特别是他们很多人围在暗房里,你会看到那些水光倒影在观众的脸上,那是一种非常安静的状态。我觉得现代社会太快了,我们应该走的慢一些,能够安静下来是中国现代最需要的一种状态!
“我只负责拍电影,至于如何解读留给观众吧”
巴塞电影:您曾经说过自己的电影更适合美术馆,这句话怎么理解?
蔡明亮:我个人不是很希望自己在电影院放映我自己的电影,所以受到这次展览的邀请的时候我提出要在美术馆放映。我希望让观众看到电影的可能性,电影是不需要考量在哪里放映的,只要现场效果安静,声效条件好,这些物理设施齐全,就可以。
巴塞电影:未来有没有在内地别的城市办展的计划?
蔡明亮:如果有其他地方邀请我们,我们也会来,但是我最希望看到的还是有观众欢迎才会来做展映。
(采访间隙,李康生先生加入进来,一起接受采访)
巴塞电影:小康老师和蔡明亮导演合作已经二十多年了,二位可以互相评价一下对方吗?
蔡明亮:评价就是好啊(笑)
李康生:对导演,我只能说,他就是为了自由创作而做的作品,他不会考虑到观众的想法,他就是比较坚持自己的想法来创作的。
蔡明亮:我觉得我自己考虑的是在一定水平上的东西,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有不同的水平。小说有短篇,也有长篇,有适合年轻人看的言情小说,也有比较严肃的文艺小说。我的电影就是希望能水平更好一些,观众看一些电影的时候能够提高一下个人的审美和趣味,这个社会的质感才会有所改变和进步。
巴塞电影:那您怎么看待现在艺术片的生存处境呢?
蔡明亮:就像现在的市场一样,观众消费进步,观影量在增加,但质感却止步不前。如果是看电影这种事情,如果真的喜欢这种艺术,那么一定会有一种力量支持着你走进美术馆来看放映而不是影院。我并不是说我不考虑观众,但我会更考虑那些眼睛厉害一些有一定追求的观众,让他们有一些片子能够看到,让消费不再变得空洞没有意义,就像来美术馆看电影也是有意义的事情,我希望这种艺术形式会成为以后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它丰富的是精神世界。我决定观众的审美是在提高的,以后去美术馆看放映会成为一种常态。
蔡明亮在《天边一朵云》拍摄现场
巴塞电影:您在拍短片上您有什么新思路?怎样决定一部非故事性的艺术电影要拍成短片或长片?
蔡明亮:其实我的电影都是受到一些平台邀请而拍摄的。我自己并不考虑那些,在拍摄的过程中,就顺着整个拍摄的进度而行,我自己先拍完剪辑,也许人家要的只是二十分钟的短片,但我却拍了五十分钟,人家看了觉得也还好就不好意思拒绝了吧(笑)。所以对我来说,拍短片或是长片其实没有差别,都是电影的一种形式,一分钟也能带来震动,五小时也可以带来震动。
《郊游》里的诗意
巴塞电影:今年国内的诗电影屡次被人提起,有影评人说您的电影里非常强调诗意的表达,包括毕赣也曾说,您的作品对他在影像上有很大影响,如何理解“诗电影”?
蔡明亮:我很高兴各种解读的名词都出现了(笑),这种现象是百花齐放的,我会很支持。但我个人并不关注这些,创作是很独立的,每个导演也都只是在拍自己认为好的电影,而不会先去考虑所谓的“风格”。至于你说的“诗电影”,我甚至都不知道是什么,我只负责拍电影,至于如何解读,留给你们和观众吧。
“李康生如果退休,我就会退休了!”
巴塞电影:蔡明亮导演的作品在一般观众理解可能说不太好懂,亮哥是怎么跟您讲表演的?
李康生:通常都是讲一种情境,导演也没有剧本,只有大纲。但是我们合作那么多年,知道它大概想要什么。有时候我会知道导演在一个时间或者一个CUT之内会给他多种层次的表演,然后供导演截取一段出来选择。
巴塞电影:那有没有导演没有给您讲清楚的时候,您会怎么处理?
蔡明亮:常常都没有讲清楚的状态,讲完之后我会说:当我没讲好了(笑)
李康生:我大概会知道他想要一个怎样的东西,然后就放空自己,等到自己真的空了,也没有外界的讯号干扰,你的演出才是自然的,导演追求的是那种最自然的状态。
巴塞电影:您曾说你最想拍的东西是时间,所以您一直坚持用相同的演员来拍一系列故事——李康生、陆奕静、陈湘琪、杨贵媚、陈昭荣等等,为什么想这样拍?
蔡明亮:人生应该没有很多为什么(笑),这其实是很自然的,比如小康,一个演员从二十岁我拍到快五十岁,这样不是很好嘛,演员的状态在哪里,随着年龄的变化也有一些不同的表达。是不需要刻意演出那个年纪的状态的,反而在他最适合的年纪里演自己的状态,那是最自然的表演。
《秋日》当中的李康生与野上照代
可能在商业电影种很不常见,但在艺术创作里是很普通的一种手法。电影创作其实一种“家族电影”的概念,为什么有这种概念的形成,就是这个导演在长期的拍摄过程中和他的演员产生一种感情,这种合作是越用越好的,慢慢的就发现时间的概念出来了。生命是没办法演的,如果你让一个很年长的演员演很老的状态,那不是很做作吗,从十八岁演到八十岁那种我认为是最恐怖的表演。电影这种形式,我认为是重在表达而非形式,我很高兴的是,我自己的创作之路,有很多人跟我一起走。
蔡李陆:蔡明亮/李康生/陆奕静
巴塞电影:有没有想过,如果你没有遇到蔡导的话,你的生活或者是职业会是怎样的?
蔡明亮:他可能会很有钱吧(笑)
李康生:没有做过,其实不敢预测吧,但是,我觉得会做一些随性的生活,比如农夫渔夫之类的。
《一念》由李康生编剧和导演,蔡明亮则担任制片人
巴塞电影:一直有传闻说您要退休,为《一念》做制片人算引退吗?
蔡明亮:我从来没说过要退休。我只是说我不想再拍一部电影要等着大家来戏院买票,我只说过这一句。但是他(李康生)退休的话,我就会退休了。
巴塞电影:之前贝拉·塔尔请您去讲课,您讲了什么,觉得那边的创作环境如何?
蔡明亮:其实不算是讲课,只是分享,一个礼拜的过程都在分享。不仅是我,同学也都在分享,分享彼此的生活、阅读和电影、最喜欢的音乐甚至是最特色的小吃。我带了咸蛋去给他们吃,他们也做了披萨给我吃。我觉得,电影是没有办法教的,你只有自己的理解。你只要做一个开心的电影人,而不要做一个焦虑的电影人。
贝拉·塔尔被誉为“20世纪最后的一位电影大师”,他本人和侯孝贤、蔡明亮等台湾导演私交甚笃
巴塞电影:会尝试其他类型的电影么,比如侯孝贤也会拍聂隐娘,李安也会尝试新技术,您怎么看电影的新方向,会做什么尝试?
蔡明亮:其实不算是尝试,但是我依然会把镜头对准小康吧,但是会慢慢的更加聚焦一些自己展现作品的定位。包括做了这么多放映活动,美术馆也好,戏院也好,我自己也开始逐渐放宽自己的定位,还是会继续拍自己想要拍的电影吧。
巴塞电影:最后,请二位给巴塞电影的用户推荐一部您个人最近很喜欢的电影,以及一本您的枕边书。
蔡明亮:我之前反盗版的时候有给那些盗版网站推荐过我的书,一本叫《不焦虑的活法》,是一个台湾教授写的《金刚经》的注解,我也不认识他,所以没有什么广告利益(笑),但是我常常读这本书。我觉得到一个年纪,就不要那么烦躁了,需要一些东西帮助我们安定下来,所以读这类佛经会帮助我们静下心来,然后做出一些内省。所以我就请那些盗版过我的电影的网络公司,也发发善心,做善事一样,分享这些更有价值的东西会更有意义。
李康生:我最近又回顾了一遍宫崎骏的动漫,特别喜欢他的电影,推荐一下他的《魔法公主》和《哈尔的移动城堡》。
巴塞电影:谢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