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立雯 范涛
近期,位于成都龙泉驿都大道中路的驿都城项目引发维权,业主梳理出“闺蜜门”、“小区30个出入门”等多达18宗住宅问题,直指驿都城项目设计漏洞。
观察员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不仅是驿都城的设计问题,拿地至今的14年间,开发项目公司股权发生多次变更,从最初的申达集团旗下房地产业务的全资子公司到如今被四川凯利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收入囊中,驿都城背后的故事比许多人想象的更为复杂。
收房即维权
暴露18宗问题
张强是驿都城业主,本该在近期收房进行装修,却不料因为户型的种种问题踏上了维权之路。张强购买的97平米户型,在合同上原本为落地窗的位置,如今变为了一扇普通推拉窗,与最初憧憬的婚房相距甚远。
原规划为落地窗(图片由业主提供)
张强遇到的问题也是许多驿都城业主所烦恼的。在小区内部,所有底商商铺均设有通入小区内部的后门,如此一来,整个小区的入口多达30个。此外,驿都城部分户型还遭遇了“闺蜜门”的尴尬局面,两户邻居大门均设置为外开,若同时开门极容易造成安全事故。此外,业主代表还指出中庭绿化部分区域空旷,小区绿化效果较差等18宗问题。
项目中庭实景图(图片由业主提供)
针对业主提出的诸多维权问题,基准方中一位不具名的设计师认为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还是前期开发商的定位标准和设计管控、考虑不周全所致。业主提出的吊顶采用的铝扣板工艺及小区园林绿化效果差,实际上都是与项目定位密切相关的,开发商标准定得较低。
另一方面,基准方中设计师还指出,驿都城“闺蜜门”、阳台水管水平走及燃气表放厨房都是设计问题,可以避免。但部分业主“落地窗变样”的问题涉及外立面,一经修好,整改存在较大难度。从使用角度而言,业主提出的多宗问题确实不便于业主正常居住,开发商应做出相应整改和赔偿。
“闺蜜门”相邻两户门均向外开启 引发安全隐患(图片由业主提供)
项目拿地14年
开发进度缓慢
针对上述多宗与合同中所述事实不相匹配的部分,驿都城方面给出的解释是实际收房与合同中的差异属于正常调整范围,是往优化的方案在调整。合同中明确提示产品结构、尺寸差异超过3%、户型、空间朝向等问题需要经过业主方同意后才调整,驿都城设计方认为项目的设计是合规、合法的。
据资料显示,驿都城位于驿都大道中路900号(龙泉驿世纪广场旁),属于御源大湖区项目的三期地块,御源大湖区规划共计500亩,由成都御源置业有限公司开发。业主合同信息显示,驿都城土地使用年限自2002年10月21日起,至2072年10月21日止。据业主透露,成都御源置业这宗500亩土地,于2002年取得,分三期开发,由于宗地于2002年入市,按照住宅70年的使用年限计算,驿都城国土使用证还剩56年期限。
驿都城项目整体占地面积约8万㎡,建筑面积约68万㎡,共规划为三个组团,包含1个商业综合体组团和两个住宅组团。其中商业组团规划有8万㎡商业综合体,目前已经确定会引进沃尔玛超市和韩国CGV影院。
驿都城项目规划示意图(图片来源网络)
住宅组团于2014年面市。2014年11月22日,驿都城首次开盘推出了52-117㎡户型,彼时均价为5300元/平方米。据中成房业监测备案数据显示,从2014年至今,项目共计销售3086套,月均去化达130余套左右,整体均价保持在5200元/平方米浮动。
(数据来源:中成房业 点击可看大图)
驿都城项目对外宣传的卖点在于位置处于地铁二号线书房站地铁口,距离地铁站口仅600米。中睿营销总经理何良栩分析认为,“驿都城在区域内销售业绩比较不错,而这些主要得益于项目在龙泉区域占据的位置,地段好,整体价格波动范围不大。”
作为区域内最早一批进驻区域的房企,驿都城抢占了区域优势地段。从2002年拿地至今逾14年间,项目目前还未完成开发,同比区域内后期进驻的项目,不免节奏有些慢。据公开数据显示,距离项目数百米的新城吾悦广场,该宗土地共计181亩,于2015年3月27日拿下,如今土地存量共计20.64万㎡,土地存量面积低于驿都城的36.12万㎡。
几经转手
开发商背景转变复杂
一位接近驿都城项目的某知情人士猜测,驿都城项目如今受到市场质疑,或许与公司背后的股权变更有着一定联系。据公开资料显示,驿都城由成都御源置业有限公司打造,该公司成立于2002年7月9日,注册资本40000万元,经营范围包括房地产开发(二级资质)、物业管理、销售建筑材料、企业投资服务、实物租赁。
最初成都御源置业有限公司为江苏中达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申达集团联合控股的全资子公司,而江苏中达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也是申达集团的子公司。
同时,驿都城施工建设并面市的过程也是申达集团由盛至衰的过程。据申达集团官网资料显示,该公司创立于1986年,从事软塑新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还从事多年的房地产投资开发、酒店投资管理及证券投资和资本运作。旗下拥有两家上市公司,即中达股份和江苏申龙(现被海润光伏借壳上市),进入中国企业500强,集团总资产一度达到近百亿元。
2013年1月,申达置业进行破产重整,申达置业控股51%的江阴申达房地产有限公司、常州御源房地产有限公司和成都御源置业有限公司,为中达股份的参股公司,中达股份分别持有三家公司49%、39%和37.46%的股权。
2013年12月,江苏中达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出售股权资产公告,宣布将采用协议转让的方式持有的常州御源房地产有限公司39%股权、成都御源置业有限公司37.46%股权、江阴申达房地产有限公司49%股权,转让给江阴申达置业投资有限公司。
2014年间,成都御源置业有限公司股权发生两次变更,原股东江苏申龙创业集团有限公司、江阴申达置业投资有限公司分别将股权抛售给四川凯利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也即是说,自2014年12月24日起,成都御源置业有限公司变更为由四川凯利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全权控股。
但值得回味的是,在2016年中旬驿都城的对外宣传中,依然以“项目为申达集团旗下房地产业务的全资子公司、资金实力不用怀疑”为价值点进行宣传。据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成都御源置业有限公司股东目前为四川凯利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一家,四川凯利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于2001年7月16日在内江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1亿元人民币,主要经营范围是房地产开发经营(凭资质证经营)和建筑材料。
四川凯利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此前主要在内江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有关于该公司的背景资料很少,2014年四川凯利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曾陷入一起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中。
业内观点
房地产处于转型期 建议通过合法渠道解决
驿都城背后的开发企业股权不断变更,从大型民企申达到四川房企凯利,中成房业总经理罗鸣认为,许多人认为维权事件主要会集中在中小型开发商其实是个误区。目前很多起维权事件,出现问题的项目,其实主要还是自身的原因,可能是资金链等问题。“并不是只有中小开发商才出现问题,大开发商也有出现问题的,但综合来说跟市场的诱导因素没有太大原因。”
基准方中BIM设计师蔡福认为,目前维权频发许多问题都集中在产品上,主要还是由于行业内欠缺标准,国家的标准并没有细化到各个细节,每个开发企业的用材标准不同,在合同中存在企业可以随意定制标准的部分。比如在驿都城维权中提到的顶棚使用材质,这些合同中未提及,国家又没有标准的部分,就属于容易存在争议的地方。
“地产市场经历由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的转变,各种诉求很多。当然,诉求有合理的有不合理的,而且多种多样,因此导致维权事件的原因也各种各样。”四川中原地产二级市场营运总监赵忻坦言,目前维权事件频发原因多样化,综合起来说就是开发商和业主之间的各种诉求问题,业主只要是正常、合理、合法的诉求,总能有解决办法的。
*免责及版权声明:本文所载信息为房观察分析师独立观点,所述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市场交易和投资建议。本文版权为房观察所有,对本文保留一切权力,未经事先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发表或引用本文任何部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