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纳兰惊梦
生存还是毁灭,这对于哈姆雷特来说是个问题;忠于原著还是营造新鲜感,这对于IP改编来说同样是个大问题。总结2016年网剧市场的总体状况,数量井喷和IP风行是最为鲜明的两大特点。据不完全统计,16年网剧备案总量超过四千余部,播放量位列前五的网剧播放量均突破20亿,其中《老九门》、《最好的我们》、《余罪》,全部是由热门IP改编。但网剧的总数量呈现量级裂变的同时,有个现象却不容被忽视,即影视IP改编的质量却并不稳定。有网友戏称“IP的巨轮,说沉就沉”,更是道出了如今影视IP改编近似杀鸡取卵的现状——急功近利的影视资本往往试图用迎合市场的套路化改编再加上几个流量小生小花,包装出由粉丝买单的商品,其后果如何自然可想而知。
IP改编如何不挨劈?如果在保留原汁原味的前提下合理改编?这是当下涌动的IP热潮中,制作方必须面对的最基本问题。没有大卡司,没有小鲜肉,却以黑马之姿席卷16年网剧圈的《陈二狗的妖孽人生》凭借独特画风征服观众的同时,也给出了自己的专属答案——只有用强大的还原度,才能够实现对原著以及众多粉丝的尊重,以及实现对影视制作规律本身的尊重。而这部完全依靠新人担纲大梁的网剧目前两季总播放逼近15亿大关。连续一周保持全网播放量第一的成绩也印证了网剧IP改编高还原的成功之道。
1高还原度是开启当下现象级网剧的必经之路
虽然IP市场进入全面爆发的时间并不能算长,但毋庸置疑的是许多堪称国民级的IP早已被大鳄巨头们瓜分殆尽。如今留存于市场上的IP作品,基本具有显著的垂直性与清晰的粉丝向,即这些作品在传播广度上难以与国民级相提并论,但在特定受众群体中却有着极高的忠诚度。加上影视IP改编的初衷,便是寄希望借助原著作品的影响力,通过激活原著粉成为“自来水”来带动全员观赏热情,扩大传播范围。因此,通过对于原著的高度还原和影像化重现来赢得原著粉的青睐,便是《陈二狗的妖孽人生》战略决策的先手棋。
无数事实也证明,知名IP在影视化改编过程中如果首先流逝了原著粉的认可,在口碑上往往便会陷入不利的被动局面。相比此前《寂寞空庭春欲晚》、《亲爱的翻译官》、《两生花》等“即使看过小说也无法剧透”的改编力度,《陈二狗的妖孽人生》对原著作品的忠实呈现可谓是从头至尾,且体现在各个层面。
无论是剧情台词、还是人物设定,整部剧都努力真实还原陈二狗令人心酸的努力,以期实现观众“身世不及赵甲第,努力应过陈浮生”的情感共鸣。虽然《陈二狗》作为一部小成本之作在细节上的确存在着许多不足,但正由于对小说的高还原满足了原著党们的情怀,观众们能够以包容的心态来接受这些瑕疵,并且提出善意的建议,最终形成了制作方与观众之间良性互动。在整体浮躁的大趋势下,能做到这个,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2网剧IP改编就像化妆,自然好看也是关键
纵观从小说到美剧,IP改编俨然已经演变成一门事关公众审美心理需求的大学问,做到满足原著粉需要高还原的保障,带动更大范围的观赏热情则需要刺激和有吸引力的市场需求,如何平衡两者的关系则是考验改编者能力的试金石。
因此有业内人士把IP改编形象的比喻为化妆:完全看不出底板痕迹的妆容,一旦卸掉就会面临杯具;百分百还原呢,又不是所有“素颜”都是“天生丽质”。最好的办法便是在保证原著框架脉络与主旨价值原汁原味的基础上,适时的结合当下市场变化填充进新的内容。
从剧情要素的角度而言,《陈二狗的妖孽人生》原著小说中便已经汇集了爱情、职场、奋斗都市场上主流元素。因而在进行影视化重构的过程中,《陈二狗的妖孽人生》在保留了这些符合商业市场需求要件的基础之上,以高超的改编智慧舍弃原著中不适宜影像化呈现的内容,着重在重建故事线、人物线、情感线之间平衡关系方面做出不少努力,使得即使是非粉丝群体也能够在其中攫取所需。像几个女性角色的择偶观所折射出如今现实社会中暗涌的婚恋价值观冲突;像陈二狗、周惊蛰等几位主要角色的经典台词语录,更是俨然已经成为职场新人的生存法则指南。
这种通过牢牢钳制住目标观众群体消费心理,并适度扩张与贩卖普世价值与情怀的方式,都是目前网剧改编屡试不爽的杀手锏。这种自然好看的独特画风,使得《陈二狗的妖孽人生》在口碑成绩方面也相当不错:腾讯视频年度热播剧口碑榜第十,年度网络剧豆瓣评分榜第七的口碑成绩,毫无疑问是对于这部小成本的最大肯定。
尽管客观而言,陈二狗出世——平凡——觉醒——奋斗——逆袭的套路和剧情构架谈不上有过多的奇构巧思,但这部脱胎于IP的网剧衍生品,却以自然不失本真的方式树立了IP改编的新坐标,这也就是解释了《陈二狗的妖孽人生》之所以能够成为现象级网剧,绝非是“不讲道理”的“偶然成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