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阅读时,我们在一起 | 2023年编辑部私人书单·新书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阅读时,我们在一起 | 2023年编辑部私人书单·新书

今年,我们为大家推荐以下49本新书。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界面文化编辑部

界面新闻编辑 | 姜妍

嗨,你的2023年过得还好吗?在开启本年度倒计时最后一周的时日,很想用这种方式先和大家打个招呼。

是的,界面文化的第八份编辑部私人书单又准时来了,这是我们从组建团队第一年就启动的保留项目,也意味着我们的年终盘点系列正式开启。

这一年,我们依然保持着一个小而美的团队,在时隔四年后,终于实现了京沪两地小伙伴成功面基的团建。这一年,我们依然在稿件和日常生活中异常关切这时代的变动、存在的问题和可能解决的办法。这一年,我们也都有着心绪的起伏、情绪的牵动,但也努力通过彼此的支持感受一些美好和善意。这一年,希望我们的文字也曾在某个瞬间给过你启发或是温暖。因为,阅读时,我们在一起。

今年的私人书单,我们延续2022年的传统,界面文化编辑部的每位成员各自推荐十本书,其中一本为重点推荐,其余九本中有一至三本为温故的旧书。在新书单元,我们一共推荐了49本2023年出版的新书,在温故单元我们推荐了15本旧书。

这份书单是2023年界面文化年终盘点系列的第一篇,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和大家一起从逝者、性别文化、社会心态、网络文化、AI、环境等方向和领域回首即将过去的这一年。希望你们能喜欢。

重点推荐

《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杨苡口述自传》

杨苡 口述 余斌 撰写
译林出版社 2023-01

这是翻译家杨苡的口述自传。记录了杨苡自出生、成长、中年至年迈的百年往事。本书出版后不久,杨苡以一百零三岁的高龄逝世,遗嘱中她交代将生前居住的房屋捐赠给南京作家协会,因为“在文学世界里受益颇多,欲为文学翻译事业贡献绵薄之力。”此举亦与她在传记中表现出的对金钱、人生和创作的态度吻合。

杨苡,原名杨静如,1919年出生于天津的一个大家族,父亲为天津中国银行行长,族中名人众多。比起显赫的家世,杨苡的回忆更多从童年的视角出发。像是其兄杨宪益出门很有少爷气派,佣人跟在后面买单,她跟着逛街也能得到好处。还有七叔七婶在家中扶乩,想要召唤出死去小妾的魂灵。

杨苡的成长映射着历史变化中大家庭里女性的走向。读到巴金的《家》时,她就觉得自己家跟书中的几乎一模一样。她写信跟巴金交流,后来邂逅了巴金的哥哥大李先生,并开始了一段精神恋爱,可惜两人最终因为时局和前途没有走到一起。杨苡因此作过一篇小说叫《降旗》,讲述升旗仪式时见到恋人,可是不能行动,等到升旗毕,恋人已经不见踪影。故事中旗帜对于青年人的神圣意义,混合着恋爱的热情,透露出怅惘的思绪。杨苡回忆在西南联大念书时的情形,提到了许多故人,像是沈从文、朱自清及吴宓,其中沈从文对她的影响最为深刻,作为先生,他鼓励杨苡用功读书,在她结婚生女中断学业后,还劝她出来做事。她也最终得以在文学和翻译中安身立命,译出了《呼啸山庄》。 (推荐人 董子琪)

《宛转环》

慕明 著 
单读 / 铸刻文化·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3-02  

对《宛转环》的关注始于今年春天的ChatGPT热潮,得知慕明的智能科学系背景后,我非常好奇这位既了解技术,又从事文学创作的作家会如何看待AI,于是对她发起了专访邀约。可贵的是,慕明没有神化或者贬低AI,而是把它放在一个跟人类差不多的位置——“作为一名新人作者,反而觉得ChatGPT很亲切,像是学习能力强但有局限的孩子。”也因为慕明有文理两方面的背景,她既没有乐观于技术进化,也没有悲观于技术对人的异化,而是在正反之中不断考虑着“可能性”和“代价”的问题。

这些观点也镌刻于《宛转环》中。这部科幻短篇小说集的魅力在于用技术重思古代经典,把AI放入技术变革的历史长河中,我们也就不会对技术如此恐慌了。比如开篇的《铸梦》讲述了先秦时代从没有青铜到大规模生产青铜的过程,并融入机器学习的当代思路,读来很是新奇。《假手于人》让神经网络技术复活了竹编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涂色世界》却写到了没有高科技眼镜而备受歧视的人;《谁能拥有月亮》则关于一名贫穷的女性如何学会铸造NFT艺术品,并揭示出技术作为新兴的力量与“弱者的武器”,与女性天然的亲缘关系。

对这本书的喜爱还有一层私人原因。我之前试图写过小说,但又觉得虚构这项技艺实在太过神秘,从而放弃。是慕明的作品为我提供了方法论的启示,也就是以庞大的资料库和阅读量为底,在逻辑的升维推演中,编写出兼具结构与诗意的故事。同名小说《宛转环》就是如此,晚明的士绅父女遇到一只玉环,内壁绘有细微的山川林泉,像莫比乌斯环那样实现了不同维度的时空转移,对应着中国园林的“琢空之法”。通过巧妙地布置风景,玉环变成了一园山林,进而能容纳广阔的湖海。

这个故事是一件精巧的艺术品,也是一个慰藉——至少在此刻,机器只能学习并吐出已有的信息,仍无法像人那样找到分裂的体系之下万物的关联。可是谁又能说未来的技术就一定做不到呢?作家托卡尔丘克曾在诺奖的演说中提到,为了准备好讲述世界的高速转变,我们亟需新的隐喻、视角和寓言。慕明的小说则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绝佳的范例。(推荐人 尹清露)

《呼吸秋千》

[德] 赫塔·米勒 著 余杨 吴文权 译
后浪·贵州人民出版社 2023-02

今年是我的赫塔·米勒之年。继2021年的“罗马尼亚三部曲”之后,今年又读到了包括《呼吸秋千》在内的三本新作(另外两本是《独腿旅行者》和《每一句话语都坐着别的眼睛》),并陆陆续续寻找到了最早出版于2010年的米勒译作。

《呼吸秋千》写的是二战即将结束时罗马尼亚一群说德语的人被征派到苏联劳动营的故事。当时,所有年纪在17-45岁之间的男人和妇女都被流放到劳动营,进行强制劳动,为重建被战争破坏的苏联出力。对童年的赫塔·米勒而言,法西斯、劳动营和流放是禁忌话题,大人们偷偷摸摸谈起,言语间充满恐惧。

17岁男孩奥伯克是《呼吸秋千》的主角,但与其说这是他或是苏联劳动营的传记,我们不如说这是赫塔·米勒为饥饿而写的传记。没有人写饥饿可以写得比她更好,每一个有关食物或无关食物的词,读出来都是饥饿的味道,是极度饥饿的人们吹熄人性火苗之前的影影绰绰。

如果说米勒把小说写成了诗,我猜不是她刻意选择了诗意的写法,而是只能如此写煤堆、铲子、面包、虱子,人才能活得下去,才能在呼吸秋千的摇荡里再多喘息一次,才能为了妈妈和回家备受折磨而不求死,才能为黑暗的历史写下多一个字的证言。

米勒在写给中国读者的信里说,她相信中国读者对西方文学的阅读会丰富他们自己的当下生活,甚至会使他们对人性的省察与对社会现实的感知具有“另一种技巧”。“你们都可能是我诸多书中人物的命运共同体。我们以相似的姿势飞翔,也极可能以相同的姿势坠落。”(推荐人 黄月)

《规则的悖论:想象背后的技术、愚笨与权力诱惑》

[美]大卫·格雷伯 著 倪谦谦 译
中信出版集团 2023-04

想象一个场景:你坐了半小时地铁去图书馆,但忘带借书卡,管理员告诉你,没有借书卡就不能进门,你问:可不可以用别的卡?其他能证明自己身份的卡?或者再多问几句:进图书馆为什么一定要有卡?这是谁定的规则?但管理员不再理你,于是你只剩一个选项,再搭半小时的地铁回家。

一个任何细小行动都被规则决定了的系统。官僚制,它无处不在,在我们进入一扇门时,表达一次意见时,定义一次死亡时。

《规则的悖论》的英文标题,直译是“规则的乌托邦”,这也是书里我印象最深的观点。格雷伯认为,官僚制把我们规训为离不开规则的人。他用“游戏”(game)和“自由玩耍”(free play)两个概念解释规则的吸引力,二者各自意味着截然不同的对自由的理解。游戏有着明确规则、固定路线、晋级标准,是一种被规则支配的活动,认为自由是生活在一个完全可预测的世界里,拒绝任意性的风险。反威权的“自由玩耍”则相反,它们强调创造性与即兴感的结合,无需遵循规则的路线而动,同时也暗含颠覆的可能。

当我们遵循规则太久,会开始害怕自由玩耍,想象一下,如果一觉醒来发现什么规定都没有了,不用上班,不用上学,短暂的快乐后我们很快就会手足无措,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规则利用了人们对任意性的恐惧和厌恶,这也更容易导致制度化的权威形态。我们忘了自己是能动者,忘了这个社会秩序正是由我们自己所创造的。正如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李钧鹏在前言中所写,“官僚制让我们乐此不疲地‘做游戏’,研究游戏规则,不惜头破血流以成为游戏的胜利者,却不给我们‘玩’的机会,甚至让我们对‘玩‘心生恐惧。”

格雷伯在想象面对整个社会系统的自由玩耍(free play)的可能,即不把现有规则视为无可撼动的、唯一可行的结构,并承认在公共政治中个人创作的合法性与想象力。“五月风暴”中有一句这样的口号,“一切权力归于想象力”——这个世界并非自发形成的,它的存在缘于个体的创造,缘于我们是自由玩耍的能动者,而不是遵循规则的游戏玩家。

很久没有在一本社科作品里读到如此直接与勇敢的想象力,直接所以看得到皇帝就是没穿衣服,勇敢所以不畏惧free play,这些也恰恰是学术官僚制里最容易被抹杀的特质,格雷伯的思考本身就是反官僚的。(推荐人 徐鲁青)

《父权制与资本积累:国际劳动分工中的女性》

[德]玛利亚·米斯 著 李昕一 徐明强 译
也人·上海书店出版社 2023-08

西尔维娅·费代里奇的《凯列班与女巫》分析了资本主义发端前夕的性别秩序重构,上野千鹤子的《父权制与资本主义》在工业社会的语境内分析了再生产劳动为何没有被商品化,而玛利亚·米斯的《父权制与资本积累》不仅勾连了上述两个问题,还从“男性-狩猎者”神话开始,抽丝剥茧地分析父权制如何成为资本主义的核心动力,为何女性主义者不能仅从性别视角看待女性解放问题,陷入“部落主义”,而永远需要拥有性别-阶级-种族的复合视角。

米斯指出,女性遭受的压迫和剥削与永无止境的积累和增长范式密切相关。父权制暴力不是某个封建时代的特征,不是男性有什么与生俱来的虐待倾向,而是现代化进程的“必要”内容。人类中的一部分人(女性、非白人族裔)和自然界被另一部分人(男性,特别是白人男性)剥削,以此积累财富和生产资本。直至20世纪,父权制资本主义已统摄全球,塑造了“男主外,女主内”的劳动性别分工以及“第一世界消费,第三世界生产”的国际劳动分工。值得注意的是,不仅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积累建立在家庭主妇化机制和经济二元化模式(以男性为主的“进步的”社会化部分和以女性为主的、附属的私人或非正式部门)之上,这已经是现代化进程的普遍模式。可以说,维持不同人群之间的等级和区隔就是资本主义的核心动力。

虽然这是一部首次出版于1980年代的作品,但作者对中国乃至全球女性处境的判断都毫不过时。在2023年读这本书,我们不难发现书中指出的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已经到了即将演变成“总危机”的地步。作者在最后一章中为如何建设一个“不打着积累更多财富和金钱的旗号去剥削女性、垦伐大自然和开拓殖民地”的社会提出的倡议,视野广阔,令人叹服。总而言之,这是一本读完会颠覆你对世界认知的书。(推荐人 林子人)

《不情愿的照护》

[英]不情愿的照护者 著 万洁 译 
春潮Nov+·中信出版社  2023-09

为了保护家庭隐私,不情愿的照护者没有告诉我们他的真实姓名。我们只知道他是一名50多岁的男子,是家中的小儿子,最近离婚且失业。他年迈的父亲患上了许多病症,脾气又暴躁,终于病重到难以独自应对。母亲似乎表现出早期痴呆症的迹象,但身体状况还不错,甚至还总是抢着要干活和照顾父亲。于是,不情愿的照护者回到了父母家中,担负起了照护的工作。

不情愿的照护者的生活仿佛陷入了一种循环,他试图抓住一点点能够喘息的机会,但家中的责任却让他永远无法放松。“不管我们现在拥有什么,它都势必无法长久。此时此刻,他们注定的死亡似乎和我的心理健康携手私奔了。这日子过得毫无意义,但我们却要继续过下去。”死亡最终不可避免,这个词也时常萦绕在叙述者心头,但他以爱、愤怒与幽默交织的方式描述父母的病痛,暗示未来会是悲伤的,也会带来——正如诚实的护理人员经常承认的那样——某种解脱。

近年来看到很多同题材的写作——与《不情愿的照护》类似,中国也有很多书写照护认知症患者或临终家人的作品;国内有《我在北京送快递》《我的母亲做保洁》,英国有《失业名校毕业生日记:我在豪门做家教》;国内还有不少医生书写自己出诊的相关经历,英国也有《绝对笑喷之弃业医生日志》这样的书籍。严肃认真地探讨社会议题和痛苦很重要,我也喜欢英国人用幽默来处理问题的方式。英式笑话往往书写失败者的幽默,毕竟这个国家长期生活在阶层固化的现实中,而中国人在近些年才对此有所感受。诚然,不论是面对经济下行还是面对死亡的终局,我们都一败涂地。但即便是在这样的时刻,也可以选择在笑声中度过。(推荐人 潘文捷)

《华太平家传》

朱西甯 著
理想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23-09

“他(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制作小金鱼的热情未减,但自从听说人们买去不是当作首饰而是当作历史遗物,就不再出售。”

“她知道他只顾着打制小金鱼,对盘里的食物看也不看就推到桌角,不在乎汤里油渐凝肉已冷。”

“自从决定不再出售,他仍然每天做两条,等凑够二十五条就放到坩锅里融化重做。”

 

——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范晔译本)

朱西甯的《华太平家传》今年终于有了简体版,拿在手中厚厚一本,正文部分就有五十五万字,然而这只是这部巨著原定写作计划的四分之一。本书开笔于一九八零年,十年间七度易稿,八度启笔。直到这第八次,作者本人才觉满意,留存着待日后出版。可写到近三十万字时,却发现全部手稿置于家中全部遭白蚁食光。之后又重起炉灶第九次启笔,于是有了如今这部作品。

在开篇第一章《许愿》中,本应是本书主人公的华太平从自己五岁时的家常日子记起,却又在章末一下跨出一甲子,许愿上天通融自己再多十年光阴,将家传完成。然则终究未能如愿,手稿的页码停留在1066页,也是作者临终时所住的医院房间号。

虽主人公起名为“太平”,但叙述的源头和所要描绘的时光却并不太平。一九零零年即光绪二十六年,义和拳起事,翌年《辛丑条约》签订,此间百余年,华家的故事不得不与大时代的波动紧密联结。可在这样的大动荡中,那脚踩土地结结实实的庶民风光,却在作者笔下如一幅美丽的风物图一样,缓缓展开,似溪水蜿蜒流动,所到之处皆是好风景好时光。如作者所言,他希望“把当代人生活细微地留下来,让后代子孙知道祖先们曾在这片土地上怎样地生活。”而在叙事之外,还有一条精神的主线脉络,那是一种家国情怀,是作者一生秉持的价值信念。

本应记录下华家五代的故事,却在华太平尚未出世时已经提前终止,这会是一种遗憾吗?或许对他者来说是,但对作者来说却一点也没有。在妻女们记录其病房几个月的文字中,他未曾流露出对未竟之作的半点遗憾与留恋。即便在白蚁吃光手稿时,也只淡淡说句,这是上帝觉得自己写得不够好。那些烟尘岁月,依稀若在眼前,在文字炼金术中锤炼敲打,却也不执著不贪恋。让时间也在一旁叹息。

“时间在她(阿玛兰妲)织绣寿衣的指缝间流逝。在人们的印象中,她似乎白天织晚上拆,却不是为了借此击败孤独,恰恰相反,为的是持守孤独。”

 

——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范晔译本)

(推荐人 姜妍)

引进文学

《兰尼:星星、植物与只言片语》

[英]马克斯·波特 著 普照 译 

 99读书人·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3-01

在难过的日子里读一本柔软的书,这是我看《兰尼》的感受。一本连腰封都没有的,薄薄的小蓝书,关于小男孩兰尼的故事。小男孩和小动物与树叶一起打滚,小男孩失踪了,最后,小男孩没有受到伤害。概括不出什么社会议题,也很难想出宣传文案,只是读完后,我常常会在生活的空隙里想起兰尼,和书里的星星、植物与只言片语,它们仿佛一直在我的身旁。文本的语感和节奏是一流的,读时会想起以前看卡波特的《圣诞忆旧集》,都拥有透明、善良的质地,是内心柔软的人才会有的笔触。柔软的人常常会受伤害,但好心人在兰尼的故事里有一些好结局,这也是一些柔软的坚持。(推荐人 徐鲁青)

《狐狸》

[荷]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 著 刘伟 译
理想国·北京日报出版社 2023-05

今年读了克罗地亚裔荷兰籍作家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的两部小说《疼痛部》和《狐狸》,我更喜欢《狐狸》。这是一部很难总结剧情的小说,因为文本在(作者的)真实和(小说家的)虚构,甚至在讨论如何书写故事和讲述故事之间不断来回。第一章“故事之为故事的故事”尤为特别,其结构环环相扣,提出了“狐狸”的隐喻,像是为整本书定下了基调。如果一定要形容的话,这是一部“知识分子小说”,展示了经历过历史创伤的知识分子眼中的世界。书中许多最直击人心的句子是作者通过某个角色之口说出来的,相信许多中国读者一定会有共鸣。(推荐人 林子人)

《阿尔戈》

[美] 玛吉·尼尔森 著 李同洲 译  

明室Lucida·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3-06 

许多文本可以客观正确地讨论酷儿、性向、流动之爱。但《阿尔戈》写的是自己,就像作者对爱人说,“我想要一个别人看不到的你,一个离我近到无须使用第三人称的你。”一旦置身事内,一旦离得足够近,正确与否就不那么重要了。

当然,也可以用第三人称评价这本书:一本跨性别私人家庭史,一本挑衅二元性别框架,打破文体边界的写作。但我也像作者那样,不再那么相信维特根斯坦的话——“所有可被思考的东西都可以被清楚地思考”,言语一旦给美好、真实和流动的事物命名,我们可能就再也无法以相同的眼光看待它了。这本用第一人称写作的书,想表达的是不断更新的爱欲、身体、身份,以及在每次说出口时会不断更新的爱的意义,关于这一点,罗兰·巴特在《恋人絮语》里已说过了,但《阿尔戈》比之更好的地方在于,讨论爱的时候自身也沉溺其中,于是每个句子都是非写不可的。(推荐人 徐鲁青)

《多谢不阅》

[荷]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 著 何静芝 译

理想国·云南人民出版社 2023-09

关于乌格雷西奇的阅读,是我今年的惊喜之一。和子人一样,我最喜欢的是《狐狸》,那里面有着她非常“狐狸”的一面,让我在阅读时有种棋逢对手之感。不过因为子人已经介绍了这本书,我决定推荐我第二喜欢的《多谢不阅》。很多人阅读这本书的感受如果用一个字形容是——爽!在一篇篇看似分散实则经过精心布局的短文中,能看到对各种文学乱象的痛击,那一支支直指咽喉射出的箭几乎都命中了靶心。唯在最后的致谢篇章中,我才见到乌格雷西奇的些许柔软,因着她在校园里见到的若干对文学满怀赤城的学子。如纳博科夫所言“在一个充满垃圾的世界里,决定成功与否的,不是书,而是广大的读者。”若是今年在中文世界有这样一批读者愿意喜欢乌格雷西奇的作品,可否给她的失望之心也带来些许慰藉呢?可惜,她已于今年3月辞世。(推荐人 姜妍)

《巴别塔》

[美]匡灵秀 著 陈阳 译

中信·无界 2023-10

奇幻、架空历史、一部“工业革命时代的哈利·波特”式的成长小说、语言与翻译的局限及可能性、对殖民帝国主义、种族主义和性别主义的反思……你能在《巴别塔》中发现所有。作者通过一个很有意思的设定来重新阐释了大英帝国的崛起:英国人发现了两种语言意义转换中不可避免的落差能够通过白银改变现实世界,并因此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于是,英国进行殖民扩张,汲取全球白银(一个关于资本的绝妙隐喻),与此同时在牛津大学创办皇家翻译学院“巴别塔”,招募全球翻译人才。除了上述核心设定之外,《巴别塔》的故事背景大致与19世纪全球史吻合,对历史爱好者来说颇有趣味。(推荐人 林子人)

《伐木》

[奥]托马斯·伯恩哈德 著 马文韬 译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3-10

《伐木》上世纪80年代在奥地利发表时曾引起轩然大波,想来和书中某些人物及现象的描写太贴近现实有关,关于文学作品是否应该对他人进行毁誉的讨论一直就存在,近几年文学作品社科化的倾向似乎也愈加明显。不过我还是想就文学本身来谈论《伐木》,这本小说绝大多数的时光都是在一场文艺圈晚宴的单一场景中度过的,通过主人公个体的思维、回忆、观察来勾勒出完整的故事脉络。在书中不停地出现“我坐在带头靠的沙发椅上想”和“我想”这样的描述,从头到尾只有一段,不分任何章节,以免打破场景的连贯性。我相信在40年前,这样的文学尝试是具有前卫性的。英国作家珍妮特·温特森曾经谈论过相较于影视作品,小说的优势就在于可以探入人的内在空间,在电影里不可能让一个人坐在那里只是想某件事,而是要把一切事情外化,而小说可以像诗歌一样更多探讨内心感受。从这个角度来说,《伐木》无疑是一部极好利用了小说优势的作品。(推荐人 姜妍)

非虚构

《在黄昏起飞》

[英] 海伦·麦克唐纳 著 周玮 译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3-06

“太多关于自然的故事是以自然环境考验自身,在与自然对抗的情境中定义人性。但我的故事完全不同,那是一个孩子看待自然的方式,一种寻求亲密和陪伴的方式。”海伦·麦克唐纳是我这几年很喜欢的一位作家,从《隼》到《以鹰之名》再到《在黄昏起飞》,她的写作延续着英式自然文学的精密和优美,也融合了相当进步的科学观念和十分私密的个人情感。她提醒我们对照混乱的现实来阅读最简单的田野指南,揭开怀旧情绪笼罩下的复杂生态机制的脆弱,也通过英国锡嘴雀的历史发出警告:我们总是混淆自然史和国家史,鲁莽而健忘,忘记了我们原本都来自他乡。(推荐人 黄月)

《我怎么就不能在那里打工?》

[法]玛丽·当布瓦涅 著 郭鑫译

上海文艺出版社2023-08

阅读这本书是今年最轻松的时刻。作者是一位在情趣用品商店打工的女大学生。她的选择让家人非常不理解,而她的反应就如同标题,我怎么就不能呢?这里是带着卷闸门的正经商店啊!夜间值班时,她接触到各种客人,酒徒、关系可疑的伴侣,以及名人;也在和顾客的交往中,磨练出销售诀窍。她会先静静观察客人,在适当的时机出现,客观地为他们介绍各类新发明的用途,并照顾他们的心理、不拆穿他们的掩饰,因为有些人总会说这个小东西是买给朋友的。作为艺术史专业的学生,她还从各类小商品中看到了艺术的潜力。宽容、幽默、大胆,勇于开发客人的潜能,邀请他们诚实面对自己,是她作为店员的特长,也让这本书如此地与众不同。我们虽然看过D.H.劳伦斯笔下暴风骤雨般的性场面,却没有看过一个年轻女生用推销员的角度、讥诮的口吻记下这一切。(推荐人 董子琪)

《我是谁?段义孚自传》

[美]段义孚 著 志丞 刘苏 译 

也人·上海书店出版社 2023-08

作为一部传记,《我是谁?》与众不同的原因在于作者坦陈自己对过往生活的细节记忆有限,但字里行间闪烁着他的智慧和省思。喜欢这本书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完全能够共情段义孚的自我剖析——他能把内向者的敏感、温柔和自我怀疑用如此准确的语言描述出来。与此同时,段义孚对世界和自我的诸多看法我深表认同,“世界主义者”在当下或许显得有些老派,但他能让读者相信其价值,附录中的演讲讲稿呈现了段义孚对文化多样性、现代性、个体、民族文化、世界主义的讨论,值得反复阅读。书中最打动我的是一个细节:有一年生日,因朋友得了流感,段义孚以为自己将独自度过这一天。没料到朋友家10岁的儿子给他打电话,问他是否愿意共进晚餐,因为他觉得有义务给父母的这位好友庆祝生日。于是,两人踏雪来到一家餐厅,小男孩特地把头发朝后面梳得光光的,在周围人的不解目光中吃饭聊天。这个与一个孩子共进晚餐的场景,段义孚铭记于心。(推荐人 林子人)

《她们不是唠叨,只是受够了》

[美] 杰玛·哈特莉 著 洪慧芳 译 

新星出版社 2023-09

如果说有一本书能代言全球一半人类的生活状态,杰玛·哈特莉的《她们不是唠叨,只是受够了》可能比波伏瓦的《第二性》更令她的读者抓心挠肝。书封上赫然写着“讨论情绪劳动本身就是一种情绪劳动”,但总得有人干这件事吧。在不关注、讨论和尊重情绪劳动价值的社会里,妈妈是提供食物和保持清洁的永动机,女性在私人和工作场合永远是男性的保姆,服务行业的工作在张雪峰这类人眼里是“舔”的同义词。(推荐人 黄月)

社科思想

《冷亲密:为什么爱越来越难》

[法]伊娃·易洛思 著 汪丽 译

浦睿文化·湖南人民出版社 2023-04

这本书解答了我的很多困惑。比如为什么现在满屏幕的情感类综艺,以及为什么人们这么热衷观察和点评别人约会、结婚、育儿到离婚的全程?作者阐述的重点之一在于疗愈话语的流行创造了许多它本应该去消除的痛苦。痛苦的民主化、自白文化的普及,即总是将个人生活的问题归结于童年创伤、原生家庭等经验,正是疗愈话语风行的结果。痛苦的自白充斥着大众媒体,每个人多多少少都可以说出自己的不幸经历,也让疗愈成为利润丰厚的产业。

疗愈强调的沟通实质上是一种自我管理技术,而它广泛依赖于语言对情感的管理。并且,对于情感的治疗和拯救假设着一个完全自我实现的人生,这就像假设没有充分锻炼肌肉的人是个病人一般,作者讽刺性地写道。可问题是,言语分析的重要性是否被高估了?将情感作为谈论、评估与分析的对象,是否让情感变得不再特殊?以及沟通真的能够达到我们想要的目的吗?这也让我回想起在观看这类综艺时的感受。 (推荐人 董子琪)

《朝不保夕的人》

[英] 盖伊·斯坦丁 著 徐偲骕 译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23-04

《朝不保夕的人》可以和《没有面目的人》《一人公司》等新书一起配合“食用”,它们都讲述着同样的故事,虽然这些现象在世界范围内已出现了多年(《朝不保夕的人》原版出版于2011年)。这些作品聚焦的是新自由主义及其在劳动者身上逐渐显现的后果。切莫以为它只涉及蓝领或临时工,按照盖伊·斯坦丁的预估,目前在很多国家,有四分之一的成年人口处于朝不保夕的状态。朝不保夕者面临着不安全雇佣、短期岗位盛行、劳动保障匮乏的问题,同时也丧失了过去工业无产阶级和白领领薪阶级眼中应得的权利——职业生涯的概念、稳定的职业身份、国家福利和企业福利。持续的焦虑是朝不保夕者的特征。有充分的证据表明,从2011年以来,焦虑的发生率和强度都在增加。本质上,焦虑的增加并不只是个人的心理问题,而是一个关乎分配的问题,是结构性不平等的表征。有英国研究者认为,焦虑症发生的部分原因是金融危机之后经济衰退和英国实施的紧缩政策,另一项研究则认为福利改革和精神疾病的增加密切相关。(推荐人 潘文捷)

《凯列班与女巫 : 妇女、身体与原始积累》

[意]西尔维娅·费代里奇 著 龚瑨 译  

后浪·上海三联书店  2023-05

一本阅读时会激起很多次愤怒的书。“猎巫运动”,从15世纪持续到18世纪,数十万的女性在猎巫中被烧死、绞死,但很少被作为“正史”对待,费代里奇则将它放在了研究视野的中心。被指控为女巫的女性多是与资本主义运行不相容的女人,比如选择独居的女人、不听话的妻子、在公共空间工作的女性等。男性被抢夺了工作,又难以免费获得她们的身体、劳动,以及她们孩子,再生产过程无法顺利进行,于是她们最终作为女巫被摧毁。

费代里奇认为,是猎巫、贩奴以及对自然的剥削,共同构成了被传统马克思主义忽视的资本原始积累。马克思谈资本原始积累的时候提及了两个方面,一是利用暴力手段,迫使大部分人变成无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人们不得不接受雇佣劳动制度。二是通过殖民,利用国家暴力收集财富。但马克思忽视的是,对女性的身体剥削,也是资本原始积累的一大基础。费代里奇在这本书里对话了马克思缺失的话语,她做得很精彩。(推荐人 徐鲁青)

《残酷的乐观主义》

[美]劳伦·贝兰特 著 吴昊 译 

中国工人出版社 2023-07

萨拉·艾哈迈德(《过一种女性主义的生活》的作者)曾这样评价本书:“它将会被大量阅读和引用。”事实也的确如此,“残酷的乐观主义”成为了分析现代心理最有力的词语之一:试图实现阶级跃升,却在努力中跌入贫困深渊;试图抓住爱人,却因此失去了TA;为了得到快感刷着短视频,却最终感到虚无痛苦。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你渴望的东西反而阻碍了渴望的实现。这并不是巧合,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战后社会民主承诺的缩水,社会已不能给每个人提供有所收获的机会,但我们仍幻想走上人生巅峰,幻想被霸总拥入怀中,幻想考编上岸并一劳永逸地度过此生。

这些愿望已残破不堪,走过2023年的很多人都能感同身受,所以读一读这本书吧。贝兰特的分析有点晦涩但绝不枯燥,她结合了诸多生动的材料(比如一首关于葡萄园和蜜蜂的无题诗,一部讲述劳工阶级孩童的电影,一个关于守财奴的荒诞小故事),在最细微的情动(affect)层面勾勒出那些挣扎和溺水的时刻,并将这些时刻组成一部动人的当代情感史。(推荐人 尹清露)

《代价高昂的健康 : 美国卫生保健怎么了、怎么办?》

[美]马蒂·马卡里 著 潘驿炜 译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23-07

在医疗反腐成为热点的今年,我们不仅想要问一问位高权重者的个人品质出了什么问题,更想问一问整个体制的漏洞在哪里。临近年末,又出现了名校博士发现医院多收父亲10万元医疗费的新闻,不禁思考这件事背后还有多大的结构性问题。在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医院外科医生马蒂·马卡里发现了当下美国卫生保健中普遍存在着过度医疗的问题。一边是面对天价账单只能做待宰羔羊的病患,一边是在高大上的场所满口理论名词的医学权威,马卡里想要知道美国的卫生保健究竟怎么了,他去往全美的各个地方,参观了许多医院和公司,也与许多对医疗体制不满并对其发起挑战的人们进行交谈。在本书中他揭露了卫生保健的内幕游戏,也想要介绍那些帮助病人节约金钱的创新者和破局者。(推荐人 潘文捷)

《将熟悉变为陌生:与齐格蒙特·鲍曼对谈》

[英] 齐格蒙·鲍曼 [瑞士] 彼得·哈夫纳 著 王立秋 译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3-08

这是思想家齐格蒙特·鲍曼生前最后一本小书。这几年我经常觉得访谈录比作品集更有意思,像是今年读到的这本,还有重版的《博尔赫斯谈话录》,以及前几年读的《漫长的星期六》斯坦纳对话集。也许谈话是人类基础的传递智慧的方式,不容小觑。鲍曼对于现代性的批判非常著名,这本书呈现了更细微的观察,像是乐观的进步话语很容易会变成强制性的要求;使人和人之间有距离感、更加自动化的流程,也可能促使人们实践那些本来不会做的事。在反思现代恋爱方面,鲍曼的意见也值得参考:当人们根据身高、体重、胸围来选择伴侣时,就假定了我们可以用可测量的生理属性和社会属性组装成爱的对象,却忽略了爱中最重要的因素:人。此外,思想家和作家的联动也很有意思,鲍曼引用作家莱姆的观点,批评成功人士的自传、那种站在终点往前追溯自己优点的行为是多么地傲慢与不靠谱。 (推荐人 董子琪)

《观念的冲突》

[美]托马斯·索维尔 著 夏维勇 译

后浪·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23-08

托马斯·索维尔是美国最负盛名的保守主义学者之一,他在《观念的冲突》中提出,人们在同一议题上的立场分歧来源于人们的两种观念(vision):由于对改造人性和社会的信心程度不同,人们持有“无限的观念”和“有限的观念”。在无限的观念中,只要有充分的道德约束,任何社会弊端都能得以解决;但在有限的观念中,抑制或改善人性中的恶是有其成本的,有的成本会以被这些道德约束手段创造出来的社会弊端的形式出现,因此我们必须小心评估和权衡任何意图改造人性和社会的行动。某种程度上来说,有限-无限是比左-右更有解释力的一种政治谱系,能够增进我们对许多舆论场争议、骂战本质的理解。(推荐人 林子人)

《战斗公主、劳动少女》

[日] 河野真太郎 著 赫杨 译 

漓江出版社 2023-08

作者使用的一些理论大家耳熟能详,他提到的影视动画我们也都爱看,但是谁能想到《冰雪奇缘》《千与千寻》《逃避虽可耻但有用》《新世纪福音战士EVA》等作品还展示出劳动女性化、后福特主义式身份认同劳动等诸多话题。作者把这些作品和文学文本进行比较,分析思路开放,给人许多启发。值得一提的是,此前的《青春燃烧 : 日本动漫与战后左翼运动》《给年轻读者的日本亚文化论》等佳作也是由胭+砚(YY) PROJECT的“东洋志·青年文化”出版的,该系列令人期待。(推荐人 潘文捷)

《过一种女性主义的生活》

[英]萨拉·艾哈迈德 著 范语晨 译 

拜德雅·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3-10

艾哈迈德是一名女性主义理论家,擅长情感的文化政治分析,她也是一名有色人种的酷儿,对交叉性的权力运作十分敏感。这些都让这本书具有了某种特殊性——它并不仅仅指向具体实际的议题,更是以现象学的方式为女性的细密感受命名,并逐步逼近“女性主义”一词的核心。萨拉喜欢用意象作为思考的辅助,这令人想起艾莉丝·杨那本女性主义名作《像女孩那样丢球》,重新思考女孩投球的姿势,就如同重新思考一棵树和一条道路,就是在翻转整个世界,这正是女性主义的要义,即把未曾言说的感受付诸语言,一点点推倒习以为常的感知系统。翻转过后,事情就焕然一新了:我们曾被教导的“幸福”的反面其实是不平等;女性主义者总是扫兴鬼(kill joy),但到底是扫了谁的兴?

本书也有许多涉及“战略”层面的章节,比如拆穿“多元化工作”的假面,看到多元化也会成为维持现状的公关技术,比如幽默地提供“女性主义生存工具包”:随身带着你喜欢的女性主义书籍,在感到痛苦时吃热辣的食物,甚至是在不情愿地回复一封邮件时深呼吸这样的微小动作。它们是工具,也是武器,让我们得以保有信念,坚持推动我们的工作,并最终保存好胜利的果实。(推荐人 尹清露)

《爱的终结:消极关系的社会学》

[法]伊娃·易洛思 著 叶晗 译
浦睿文化·岳麓书社  2023-10

读这本书的过程里我点了很多次头。《爱的终结》分量很大,易洛思把爱条分缕析拨开,无论是谈现代社会里作为自由的爱的崛起,还是互联网和消费资本主义对爱情的影响,既没有诘屈聱牙的修辞故弄玄虚,又不会觉得社科理论忽视了现实的复杂。

易洛思是我近年阅读时所受触动最多的学者,除了观点受启发外,她还示范了何为兼具同理心的批判,她受法兰克福学派影响很深,但在这一点上,她比学派里的前辈们做得都好。她很尊重研究对象,将他们的言说视为主体的表达,而不仅仅只是一种症候,能同时做到质疑与理解,尊重复杂又不迷失原则。好的社科研究是既具批判性又有同情心的。(推荐人 徐鲁青)

人类学

《要命还是要灵魂:医病冲突中的跨文化误解》

[美] 安妮·法迪曼 著 汤丽明等 译

后浪·上海三联书店 2023-02

本书通过患病的苗裔女孩在美国的经历,讲述像巫术一样的传统疗法,如何与讲究分析、客观和科学的西方医学产生了冲突。前者认为后者不能拯救人的灵魂,后者认为前者不过是无稽之谈,命才是一切的基础。这让我想起帕慕克的长篇小说《瘟疫之夜》,因为这两本书的主题类似,都是以疾病和诊疗展现文化冲突。这种冲突与权力和文明结构有关,或许可以归纳为无知和无情的冲突?无知和无情即是两种视角的代表。在具有知识和权力的人眼中,那些不主动寻求科学医疗的人是麻木无知的,而在那些陷于危险的人看来,宣称理性的人过于自信武断也缺少情感。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出现的苗人的巫医端公,与古尔纳小说的东非巫医有着相似的能力。在民间信仰中他们不仅能够疗愈肉体,还能与亡者对话,引领走失的灵魂。这难道是一种普遍的情形?就像本书所总结得那样,“有时光凭法术就足以治病”。(推荐人 董子琪)

《森林如何思考 : 超越人类的人类学》

[加]爱德华多·科恩 著 毛竹 译  

新行思 / 艺文志eons·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3-04

森林和狗狗会思考吗?“思考”到底意味着什么?多物种民族志是近年人类学界很流行的概念,而科恩赋予了它坚实而合理的生命。他在亚马逊河的鲁纳人中间进行了四年的考察,看到亚马逊人如何与复杂的生态系统进行互动后,提出我们应该将“人类思维去殖民化”,人类用语言思考,而语言是象征和表征的符号系统。然而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种类的符号:当狗狗被倒下的棕榈树吓到,它接收的是“标引符号“;”咔嚓咔嚓“这类象声词唤起树木折断的感受,这便是“相似符号”。语言是任意的,所以会带来与世界分离的焦虑感,明白非人如何思考,就是在迈出我们的头脑,与美洲豹和白蚁们共享一种更广泛的、活生生的智慧。

所有对人类或非人的命运关心的人都应该读这本书,即使对理论不感兴趣,你也可以在对雨林细密的描写中感受到草木的香气——正如科恩所说,思考不仅“关于”这个世界,它同样“属于”这个世界(in and of the world),而且,谁又能说“感受”不是另一种思考呢?(推荐人 尹清露)

《创伤的帝国 : 受害者状况调查》

[法]迪迪埃·法桑 [法]理查德·李森特曼 著 刘文玲 译 

商务印书馆 2023-06

在“得了PTSD”几乎成为流行语的今天,我们不妨来考察创伤叙事何以变得如此流行。本书作者法国社会学家迪迪埃·法桑和人类学家理查德·李森特曼看到,把精神创伤看作自然而然的事情、看作受害者显而易见的经历,这并非一直以来的情况。恰恰相反,创伤的历史经历过各种各样的发展。创伤的脉络不仅仅是一种心理疾病,同时它也是一种道德事实的历史,关乎社会的政治与道德结构。作者也提醒我们要警惕,创伤叙事也会掩盖历史,导致强奸、酷刑、事故之间毫无差别,甚至导致施暴者、受害者、目击者之间毫无差别。(推荐人 潘文捷)

《本雅明之墓 : 一场人类学写作实验》

[美]迈克尔·陶西格 著 王菁 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3-08

读陶西格的这本书时我在听Lana Del Rey的专辑《Did You Know That There's a Tunnel Under Ocean Blvd》。这并不是巧合,两位作者都熟知语言的巫术魔法,作品中都充满神秘诡谲之意。就像Lana试图追回60年代的美国那样,陶西格也在试图抢救历史案件中闪光失落的片段,他访问了瓦尔特·本雅明的墓地,在对海边纪念碑的沉思中发现了何为世俗启迪;在一位美洲黑人农民的录音带中,得知了农民如何与魔鬼签订契约,从此哥伦比亚从小农经济踏入拜物教的市场经济,并在此过程中经历着错位、偏离、痛苦与暴力。新型甘蔗地带来的工资只能购买奢侈品,啊,可是对奢侈的欲望又是多么贫瘠。

陶西格的人类学写作与任何理论八股文都不一样,既是民族志,也是文学游记与回忆录,也让我终于回忆起为何被人类学吸引:不仅是出于对智性的渴求,也在渴求扰动着智性的“休克体验”。在我们这个日益抽象化、数字化的世界,陶西格用令人目眩的唯物主义知识带回了这种体验,像闪电般击中我,成为了今年重要非凡的一次阅读纪念。(推荐人 尹清露)

历史

《中文打字机:一个世纪的汉字突围史》

[美]墨磊宁 著 张朋亮 译

新民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3-01

自认字起就学习了拼音这一以英文字母为基础的平行系统,以至于我们几乎不会去想“中文打字”经历了多少波折,才能顺利地融入全球技术进步的图景之中。虽然本书的核心主旨之一是说明以雷明顿打字机为代表的欧洲中心主义如何充满局限,并且将无法融入其中的书写系统(中文)严重他者化了,但我也忍不住会想,中文打字这一小小事物都异质性如此强烈,也难怪中国的追寻现代之路上总是充满波折、犹疑和猜忌了。在即将推出的相关续作《中国计算机》(The Chinese Computer)中,墨磊宁讲述了中文如何克服巨大挑战,并如何彻底改变了计算机世界。他指出,中国和非西方世界为了加入个人计算机革命而发明“象形书写”技术,使其能够在欧美以外的市场发挥重要作用。(推荐人 林子人)

《化身万千:开放的思想史》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 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3-02

这本书是我在大隐书局无意间遇到的,读后很有收获。其中学者王汎森与大木康的文章对我最有启发。王汎森提出可以用跨学科的方式研究思想史,他引入人力资源专业的术语“传讯机制”解释科举制度,并分析这套制度废除后的影响。科举废除后,这套机制中断,民间与官方的互动也发生了巨大改变,一方面,新的机制尚未形成;另一方面,科举机制也没有完全失效,可以与其他机制竞合,功名仍然可以转化为成就标准。但总地来说,科举废弃使得社会失去了公认的人才标准。这是不是也能解释今日精英标准错综复杂的情况呢?985本科、海外背景再加上人才帽子,才使得人才成为人才吗?大木康研究晚明士人对于民间歌谣的发现,并研究这种发现背后的心态:士人重视民谣中赤裸裸的肉体感觉,并认为民间存有知识阶层失落的真实感。这也令我联想起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于民歌和民间资源的倚重,是否也出自同样的焦虑心理?(推荐人 董子琪)

《此处葬曹操》

唐际根 著

大方·中信出版集团 2023-06

曹操在民间被冠以“奸雄”称号,曹操墓也素有“七十二疑冢”之说(七十二疑冢后被专家认定为北魏墓葬群)。但其中多少是戏说,多少是史实,少人追究。本书从发现鲁潜墓志提到“故魏武帝陵”方位为起点,记载了西高穴二号大墓被发掘以及最终被认定为曹操“高陵”的过程。作者从文献记载、字体演变、书体演变等诸多细节入手,一一击破社会上对曹操墓真实性的质疑。

从出土墓葬文字可知,曹操入殓时并未篡位;陶器为主的陪葬品说明曹操履行薄葬;曹操生前灭豪强、兴屯田,为混乱的社会带来了秩序;平定乌桓,带来建安文学的繁荣……《三国志》作者陈寿称曹操为“超世之杰”。特定政治形势下的政治决断和道德选择,使曹操成了历史的牺牲品,而高陵的发现,有助于我们更客观地认识曹操。(推荐人 姜妍)

《季风之北,彩云之南 : 多民族融合的地方因素》

[新加坡]杨斌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3-09

什么时候有了“云南”这一概念?英国历史学家和作家菲兹吉尔德(C. P. Fitzgerald)认为,云南可以看作是古代中国对于非中国区域以及非汉人族群进行扩张和兼并的模式或极限。美国历史学会古登堡奖获得者、香港城市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杨斌则觉得,这种观点沿用了从中心看边缘的角度,单方面强调了中原王朝对所谓边疆地区和族群的经营,呼应“中国中心论”,忽视了边疆本身的活力以及非中国因素的作用。他指出,云南长时段的变迁应该放到全球的而不仅仅是中国的范围内理解。(推荐人 潘文捷)

文集

《有承担的学术:中国现代文学学人论集》

钱理群 著

活字文化·四川人民出版社 2023-02

年初听了一场钱理群的讲座,听他讲述在贵州安顺卫生学校担任语文教师十八年的经过,以及逆境中观察、坚守、等待、做事的格言,由此对钱理群的人生产生了好奇。这是一本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人的回忆录,作者回忆师长、同学、朋友的人生履历和学术成就,也对现当代文学学科本身进行反思,像是这门学科在建立之初受到激进主义影响,主要体现为纯化、单一化、对真理垄断式的思维以及表演甚至暴力性质的语言,还有不够宽容、缺少人情味和文学性的研究弱点。作者进一步指出当代学术界的问题,体制与金钱的网罗令某些学者偏离了道路。书中最打动我的是钱理群将河南的学者刘增杰称为寂寞的朋友。想必人生中有许多寂寞的时刻,也需要寂寞的朋友。年底读孔庆东的北大讲稿,注意到孔庆东对老师的调侃——写书写得太快,已经有一百多本,别人想追也追不上。可能确实如此。不过这本知人论世的新书,可能比较适合入门。 (推荐人 董子琪)

《我以文字为业》

[美] 厄休拉·勒古恩 著 夏笳 译 

理想国·河南文艺出版社 2023-05

厄休拉·勒古恩曾自谦地说,写幻想故事起家的她不擅长写非虚构文章。但是自由的灵魂不会被文体限制,在这本文集中,我们仍可以读到那个熟悉的勒古恩:幽默、温柔、辽远。这本文集包含了诸多内容:人与动物的关系探讨、为其他作家写的书评、对现实主义小说的犀利吐槽,以及对科幻文学的捍卫。不过,勒古恩也无意建立非理性的邪教崇拜,相反,她十分珍视相互交流,于是在她笔下,猫头鹰和小男孩的灵魂可以相互转化,文学类型的边界不断消弭。

对于2023年来说,这本文集恰逢其时。我们以为时间总是向着未来行进,其结果就是被自大折断了羽翼,接近于自我孤立的荒芜绝境,为了起死回生,我们需要回到富饶的幻想之地。吉卜力的电影《听到涛声》中的台词曾说,人太年轻的时候,由于世界狭窄,情绪也会格外激烈。而勒古恩告诉我们,感到痛苦时,就想一想翱翔天际的巨龙吧——因为在这个世界之外,还有许多世界。(推荐人 尹清露)

《奥斯维辛:寂静的城市》

[意] 普里莫·莱维 著 陈英 孙璐瑶 译 

99读书人·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3-07

这本寂静的书收录了莱维不同体裁的作品,有诗歌有回忆还有科幻小说。莱维说“在奥斯维辛之后,不允许再有不作为的人”,于是他用所有的写作向人们展示,奥斯维辛里的人是怎样的。从集中营活着出来之后,莱维渴望却又害怕与奥斯维辛里的德国人对峙,他想知道善恶的对峙在加害者身上留下了怎样的痕迹,他从那些德国人身上看到的是“人的典型样本,是瞎子王国里众多的独眼人之一”。瞎子王国的建立持续不断,人与人竟能织成那样精致而残忍的系统,莱维笔下的恐怖是这个时代真正的恐怖。(推荐人 黄月)

《求剑 : 年纪·阅读·书写》

唐诺 著

理想国·北京日报出版社 2023-10 

逐年增长的年纪,迫使唐诺时刻面对日益年轻的世界。在本书中,他向我们打开了阅读文学的一个新维度:年纪,并用它去理解伍尔夫、昆德拉、屠格涅夫和张爱玲。唐诺的书写总是信息量巨大,旁逸斜出,好似对读者不管不顾,其实反而是因为他不去小看读者,而是相信对方哪怕是凭借一些努力,也可以和自己拥有同样的认知水平,而文字这种媒介就有这样的耐心,等待读者成长到这样的高度。(推荐人 潘文捷)

艺术

《图像:从文艺复兴到社交媒体》

[意]里卡尔多·法尔奇内利 著 狄佳 译

未读·贵州人民出版社 2023-05

这是一本每一个对艺术有兴趣的人都应该读一读的书,读完会发现,我们对艺术的很多不假思索、视之为理所当然的理解,其实远非“自然”,而是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央构图的出现源自15世纪透视法的发明,而透视绘图法奠定了当今观视角度的基础,在此基础之上发明出来的摄影术成为我们的图像标准;“假设世界能够超出边框而存在”是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创想,让“卡景”成为艺术家乃至拿着手机拍照的我们的重要创意实践;矩形成为图像的主流形状,是因为艺术品市场中的矩形绘画实用、方便、整齐,既能给人真实感,又能保证经济实惠……有了这些“冷知识”,下次你去看艺术展可能会有一些新的见解。(推荐人 林子人)

《作文本》 

张永和 著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3-09

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张永和一次次对建筑行业中物质性的强调,不管是在高校教育的建议中亦或是对当下建筑行业的点评里。简单讲,他认为当下世界建筑行业很多建筑师都将精力投入到了形式当中,建筑外观的新形式成为了大家普遍的追求(是商业的趁虚而入和机构影响力过大等原因共同作用之结果),这是他并不认同的时代精神,他希望建筑能够建构在古老的手工艺基础上,这是由材料、建造和工艺限定的。一些他所推崇的美好建筑可能并没有漂亮的外观,甚至显得粗糙,但因为物质性的实践,其中反而充满了建造的智慧与诗意。虽然这是本杂文集,但张永和的文字尤其是在他描述建筑领域专业话题时,过于骨感了,显得密度很高,读起来并没有那么享受。(推荐人 姜妍)

诗歌

 《清晨之前的月亮》

[美] W.S.默温 著 柳向阳 译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3-07

对于不太写诗的人而言,读诗时升起的喜爱还够不到审美或创作的层面,而几乎接近于一种自然现象,就像窗子内外达到某个温差而结出的冰花。从《夏天的十四行诗》到《十二月的早晨》,从草木到爱人,我被默温的词语深深打动,当然也可能是被柳向阳的译笔打动。默温生于百年之前,逝于新冠疫情发生之前,但他写“未被计数的年代”就像我的年代,他写“一无所知也无从想象的某地”就像我的某地,他写“广阔的并不听命于我们的日子”就像我的日子。(推荐人 黄月)

《夏宇诗集六种加一》

 夏宇 著

 新行思·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3-09

看到这套诗集的定价233.333333时,我在心里笑了,觉得这个定价很夏宇。这让我想起她的那句诗——“啊,这瞌睡,这瞌睡像十除以三”。这套诗集装帧之简单让我颇感意外,如果你买过之前夏宇其他诗集的话。拿在手中的7本小册子随时都有卷边折页的风险,它们如此单薄如此没有存在感,和出版方的朋友聊天时,才知道夏宇觉得这是一种“归零”。但在这套极简装帧诗集里,又能感受到她不断在探索诗歌的边界在哪里。和技术的结合、和影像的结合、不同语种的转换以及文字本身的拆解,当然还有那个“加一”,她把《粉红色噪音》和ChatGPT结合进行了重新演绎,取名为《验证您是人类》,尤其是书中她与ChatGPT的长对话,很值得一读。(推荐人 姜妍)

新知

《你想飞吗,像鸟一样?: 一座关于飞行的纸上博物馆》

 [英] 理查德·道金斯 著  [斯洛伐克] 亚娜·伦佐娃 绘 高天羽 译
 博集天卷·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3-01

这是一本有趣且充满诗意的科普书籍,道金斯也是《自私的基因》一书的作者,他用风趣松弛的语言向我们道出了一部关于飞行的进化史,这里描述的不仅仅是有翅膀的动物,而是你能想象到的一切可以和飞行伴随的行为,植物可以飞行,机器可以飞行,风筝可以飞行,神话中的伊卡洛斯也可以飞行……而在这一切之外,人类的思维亦可以借助想象的翅膀飞行,去不断探索未知的世界。如华兹华斯所言“大理石雕琢出一颗出众的心灵,它永远在思维的奇异海洋上,独自徜徉。”(推荐人 姜妍)

《我们为什么吃(太多) : 食欲的新科学》

[英]安德烈·詹金森 著 王寅军 译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23-07

总是看到周围朋友说要减肥要节食,但很多人长期减肥却始终无法奏效。这难道是因为个体的意志力不足?究竟如何才能够科学减重是问题,但更大的问题是我们如何吃才健康。本书作者向我们揭示,糖、植物油和小麦是如何进入我们生活,让我们越来越容易饿,吃得越来越多却越吃越不健康的。同时作者也解除了人们对脂肪的长期误解,告诉我们一些流行的错误观念背后,相关资本在如何操纵着话语权。(推荐人 潘文捷)

《荒野时光:一位地质学家来自格陵兰冰原边缘的手记》

[美] 威廉·E. 格拉斯利 著 彭颖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10

这是一本科普著作,一本科考手记,也是一部写作水平颇高的非虚构文学,有点像2022年我在年度书单里推荐的《远东冰原上的猫头鹰》。这一类书对读者而言不只是远方、是新知、是终此一生或无法得见的另一种存在、是不具备同等知识几乎无法感受的震撼与感动,这种书写本身在为我们提供了理解生活、观察世界的一种方式。世界不是只有眼前这么大。(推荐人 黄月)

经济学

《人类世的“资本论”》

[日]斋藤幸平 著 王盈 译 

译文坐标·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3-06

斋藤幸平是一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也是当今日本的大红人,经常成为对谈活动的座上宾。今年秋天,在东京代官山的茑屋书店,我看到斋藤为书店写下的留言:“让我们超越资本主义!”

斋藤的基本主张一言以蔽之——资本主义不仅是社会不平等的元凶,也掠夺着全球环境;在贫富差距拉大、环境恶化的今天,妄图用技术手段实现“绿色新政”只是天方夜谭,我们应该进行经济减速,逐步建立去增长的共产主义社会。这本小册子以马克思的《资本论》为基础,阐述了为何商业化的环保目标行不通,技术如何掩盖了体系的不合理之处,巴塞罗那的“市政自治主义”又如何为建立公地提供宝贵启示……既清晰有力如一次宣言,也因为其理论厚度而没有沦为口号。斋藤的作品对长期经济停滞中的日本来说十分切近,如果你关心劳动者或者地球的境遇,本书就值得一读。(推荐人 尹清露)

童话

《鄂伦春的熊》

格日勒其木格·黑鹤 著  九儿 绘
接力出版社 2023-06

这是一本原创绘本,讲述鄂伦春的小女孩和爷爷奶奶在大兴安岭山中狩猎遇熊的故事。我在今年童书展上遇到这本书,被封面上的大熊吸引。因为本来就对大兴安岭、林海雪原和鄂伦春题材非常感兴趣,所以买来读给自己的孩子听。作者在创作手记中讲述自己与大兴安岭和熊的关系,也分享了出入森林的经验,像是需要戴上颜色鲜艳的帽子,不时弄出很大的声响,以提醒熊,人类正在靠近。在童书展上听开卷分享,目前童书市场上引进绘本比原创绘本份额高出许多,家长更偏向购买全球流行的大IP,像是神探狗狗或者小猪佩奇,但是取材于身边的故事是不是更有意思呢?孩子们是不是应该多了解辽阔疆域、见识雪原森林呢? (推荐人 董子琪)

漫画

《神仙猫:anusman有字漫画精选集》

王烁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3-09

小时候我经常上课走神,在课本和桌子上画画,画得忘掉时间,看不清课文,还被留校把所有桌子擦干净。后来我就再也不画了,也很少再拿起漫画书。打开《神仙猫》是很偶然的事情,读完之后,我最大的收获是又想随便画点什么,随便在什么地方。

《神仙猫》画得很潦草,但潦草不是一个贬义词,笔触的灵感大于技巧,自由胜过谨慎,这是最迷人的地方。就像开会摸鱼偷画的几笔,坐地铁时随手敲的一两句诗,没那么考究,但勇敢地画比考究重要。我会在洗完澡躺在床上的时候打开这本书,读它也成为了那些天最放松的时刻。乱画乱写是最快乐的事,越来越觉得好创作都不是正襟危坐的。(推荐人 徐鲁青)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阅读时,我们在一起 | 2023年编辑部私人书单·新书

今年,我们为大家推荐以下49本新书。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界面文化编辑部

界面新闻编辑 | 姜妍

嗨,你的2023年过得还好吗?在开启本年度倒计时最后一周的时日,很想用这种方式先和大家打个招呼。

是的,界面文化的第八份编辑部私人书单又准时来了,这是我们从组建团队第一年就启动的保留项目,也意味着我们的年终盘点系列正式开启。

这一年,我们依然保持着一个小而美的团队,在时隔四年后,终于实现了京沪两地小伙伴成功面基的团建。这一年,我们依然在稿件和日常生活中异常关切这时代的变动、存在的问题和可能解决的办法。这一年,我们也都有着心绪的起伏、情绪的牵动,但也努力通过彼此的支持感受一些美好和善意。这一年,希望我们的文字也曾在某个瞬间给过你启发或是温暖。因为,阅读时,我们在一起。

今年的私人书单,我们延续2022年的传统,界面文化编辑部的每位成员各自推荐十本书,其中一本为重点推荐,其余九本中有一至三本为温故的旧书。在新书单元,我们一共推荐了49本2023年出版的新书,在温故单元我们推荐了15本旧书。

这份书单是2023年界面文化年终盘点系列的第一篇,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和大家一起从逝者、性别文化、社会心态、网络文化、AI、环境等方向和领域回首即将过去的这一年。希望你们能喜欢。

重点推荐

《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杨苡口述自传》

杨苡 口述 余斌 撰写
译林出版社 2023-01

这是翻译家杨苡的口述自传。记录了杨苡自出生、成长、中年至年迈的百年往事。本书出版后不久,杨苡以一百零三岁的高龄逝世,遗嘱中她交代将生前居住的房屋捐赠给南京作家协会,因为“在文学世界里受益颇多,欲为文学翻译事业贡献绵薄之力。”此举亦与她在传记中表现出的对金钱、人生和创作的态度吻合。

杨苡,原名杨静如,1919年出生于天津的一个大家族,父亲为天津中国银行行长,族中名人众多。比起显赫的家世,杨苡的回忆更多从童年的视角出发。像是其兄杨宪益出门很有少爷气派,佣人跟在后面买单,她跟着逛街也能得到好处。还有七叔七婶在家中扶乩,想要召唤出死去小妾的魂灵。

杨苡的成长映射着历史变化中大家庭里女性的走向。读到巴金的《家》时,她就觉得自己家跟书中的几乎一模一样。她写信跟巴金交流,后来邂逅了巴金的哥哥大李先生,并开始了一段精神恋爱,可惜两人最终因为时局和前途没有走到一起。杨苡因此作过一篇小说叫《降旗》,讲述升旗仪式时见到恋人,可是不能行动,等到升旗毕,恋人已经不见踪影。故事中旗帜对于青年人的神圣意义,混合着恋爱的热情,透露出怅惘的思绪。杨苡回忆在西南联大念书时的情形,提到了许多故人,像是沈从文、朱自清及吴宓,其中沈从文对她的影响最为深刻,作为先生,他鼓励杨苡用功读书,在她结婚生女中断学业后,还劝她出来做事。她也最终得以在文学和翻译中安身立命,译出了《呼啸山庄》。 (推荐人 董子琪)

《宛转环》

慕明 著 
单读 / 铸刻文化·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3-02  

对《宛转环》的关注始于今年春天的ChatGPT热潮,得知慕明的智能科学系背景后,我非常好奇这位既了解技术,又从事文学创作的作家会如何看待AI,于是对她发起了专访邀约。可贵的是,慕明没有神化或者贬低AI,而是把它放在一个跟人类差不多的位置——“作为一名新人作者,反而觉得ChatGPT很亲切,像是学习能力强但有局限的孩子。”也因为慕明有文理两方面的背景,她既没有乐观于技术进化,也没有悲观于技术对人的异化,而是在正反之中不断考虑着“可能性”和“代价”的问题。

这些观点也镌刻于《宛转环》中。这部科幻短篇小说集的魅力在于用技术重思古代经典,把AI放入技术变革的历史长河中,我们也就不会对技术如此恐慌了。比如开篇的《铸梦》讲述了先秦时代从没有青铜到大规模生产青铜的过程,并融入机器学习的当代思路,读来很是新奇。《假手于人》让神经网络技术复活了竹编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涂色世界》却写到了没有高科技眼镜而备受歧视的人;《谁能拥有月亮》则关于一名贫穷的女性如何学会铸造NFT艺术品,并揭示出技术作为新兴的力量与“弱者的武器”,与女性天然的亲缘关系。

对这本书的喜爱还有一层私人原因。我之前试图写过小说,但又觉得虚构这项技艺实在太过神秘,从而放弃。是慕明的作品为我提供了方法论的启示,也就是以庞大的资料库和阅读量为底,在逻辑的升维推演中,编写出兼具结构与诗意的故事。同名小说《宛转环》就是如此,晚明的士绅父女遇到一只玉环,内壁绘有细微的山川林泉,像莫比乌斯环那样实现了不同维度的时空转移,对应着中国园林的“琢空之法”。通过巧妙地布置风景,玉环变成了一园山林,进而能容纳广阔的湖海。

这个故事是一件精巧的艺术品,也是一个慰藉——至少在此刻,机器只能学习并吐出已有的信息,仍无法像人那样找到分裂的体系之下万物的关联。可是谁又能说未来的技术就一定做不到呢?作家托卡尔丘克曾在诺奖的演说中提到,为了准备好讲述世界的高速转变,我们亟需新的隐喻、视角和寓言。慕明的小说则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绝佳的范例。(推荐人 尹清露)

《呼吸秋千》

[德] 赫塔·米勒 著 余杨 吴文权 译
后浪·贵州人民出版社 2023-02

今年是我的赫塔·米勒之年。继2021年的“罗马尼亚三部曲”之后,今年又读到了包括《呼吸秋千》在内的三本新作(另外两本是《独腿旅行者》和《每一句话语都坐着别的眼睛》),并陆陆续续寻找到了最早出版于2010年的米勒译作。

《呼吸秋千》写的是二战即将结束时罗马尼亚一群说德语的人被征派到苏联劳动营的故事。当时,所有年纪在17-45岁之间的男人和妇女都被流放到劳动营,进行强制劳动,为重建被战争破坏的苏联出力。对童年的赫塔·米勒而言,法西斯、劳动营和流放是禁忌话题,大人们偷偷摸摸谈起,言语间充满恐惧。

17岁男孩奥伯克是《呼吸秋千》的主角,但与其说这是他或是苏联劳动营的传记,我们不如说这是赫塔·米勒为饥饿而写的传记。没有人写饥饿可以写得比她更好,每一个有关食物或无关食物的词,读出来都是饥饿的味道,是极度饥饿的人们吹熄人性火苗之前的影影绰绰。

如果说米勒把小说写成了诗,我猜不是她刻意选择了诗意的写法,而是只能如此写煤堆、铲子、面包、虱子,人才能活得下去,才能在呼吸秋千的摇荡里再多喘息一次,才能为了妈妈和回家备受折磨而不求死,才能为黑暗的历史写下多一个字的证言。

米勒在写给中国读者的信里说,她相信中国读者对西方文学的阅读会丰富他们自己的当下生活,甚至会使他们对人性的省察与对社会现实的感知具有“另一种技巧”。“你们都可能是我诸多书中人物的命运共同体。我们以相似的姿势飞翔,也极可能以相同的姿势坠落。”(推荐人 黄月)

《规则的悖论:想象背后的技术、愚笨与权力诱惑》

[美]大卫·格雷伯 著 倪谦谦 译
中信出版集团 2023-04

想象一个场景:你坐了半小时地铁去图书馆,但忘带借书卡,管理员告诉你,没有借书卡就不能进门,你问:可不可以用别的卡?其他能证明自己身份的卡?或者再多问几句:进图书馆为什么一定要有卡?这是谁定的规则?但管理员不再理你,于是你只剩一个选项,再搭半小时的地铁回家。

一个任何细小行动都被规则决定了的系统。官僚制,它无处不在,在我们进入一扇门时,表达一次意见时,定义一次死亡时。

《规则的悖论》的英文标题,直译是“规则的乌托邦”,这也是书里我印象最深的观点。格雷伯认为,官僚制把我们规训为离不开规则的人。他用“游戏”(game)和“自由玩耍”(free play)两个概念解释规则的吸引力,二者各自意味着截然不同的对自由的理解。游戏有着明确规则、固定路线、晋级标准,是一种被规则支配的活动,认为自由是生活在一个完全可预测的世界里,拒绝任意性的风险。反威权的“自由玩耍”则相反,它们强调创造性与即兴感的结合,无需遵循规则的路线而动,同时也暗含颠覆的可能。

当我们遵循规则太久,会开始害怕自由玩耍,想象一下,如果一觉醒来发现什么规定都没有了,不用上班,不用上学,短暂的快乐后我们很快就会手足无措,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规则利用了人们对任意性的恐惧和厌恶,这也更容易导致制度化的权威形态。我们忘了自己是能动者,忘了这个社会秩序正是由我们自己所创造的。正如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李钧鹏在前言中所写,“官僚制让我们乐此不疲地‘做游戏’,研究游戏规则,不惜头破血流以成为游戏的胜利者,却不给我们‘玩’的机会,甚至让我们对‘玩‘心生恐惧。”

格雷伯在想象面对整个社会系统的自由玩耍(free play)的可能,即不把现有规则视为无可撼动的、唯一可行的结构,并承认在公共政治中个人创作的合法性与想象力。“五月风暴”中有一句这样的口号,“一切权力归于想象力”——这个世界并非自发形成的,它的存在缘于个体的创造,缘于我们是自由玩耍的能动者,而不是遵循规则的游戏玩家。

很久没有在一本社科作品里读到如此直接与勇敢的想象力,直接所以看得到皇帝就是没穿衣服,勇敢所以不畏惧free play,这些也恰恰是学术官僚制里最容易被抹杀的特质,格雷伯的思考本身就是反官僚的。(推荐人 徐鲁青)

《父权制与资本积累:国际劳动分工中的女性》

[德]玛利亚·米斯 著 李昕一 徐明强 译
也人·上海书店出版社 2023-08

西尔维娅·费代里奇的《凯列班与女巫》分析了资本主义发端前夕的性别秩序重构,上野千鹤子的《父权制与资本主义》在工业社会的语境内分析了再生产劳动为何没有被商品化,而玛利亚·米斯的《父权制与资本积累》不仅勾连了上述两个问题,还从“男性-狩猎者”神话开始,抽丝剥茧地分析父权制如何成为资本主义的核心动力,为何女性主义者不能仅从性别视角看待女性解放问题,陷入“部落主义”,而永远需要拥有性别-阶级-种族的复合视角。

米斯指出,女性遭受的压迫和剥削与永无止境的积累和增长范式密切相关。父权制暴力不是某个封建时代的特征,不是男性有什么与生俱来的虐待倾向,而是现代化进程的“必要”内容。人类中的一部分人(女性、非白人族裔)和自然界被另一部分人(男性,特别是白人男性)剥削,以此积累财富和生产资本。直至20世纪,父权制资本主义已统摄全球,塑造了“男主外,女主内”的劳动性别分工以及“第一世界消费,第三世界生产”的国际劳动分工。值得注意的是,不仅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积累建立在家庭主妇化机制和经济二元化模式(以男性为主的“进步的”社会化部分和以女性为主的、附属的私人或非正式部门)之上,这已经是现代化进程的普遍模式。可以说,维持不同人群之间的等级和区隔就是资本主义的核心动力。

虽然这是一部首次出版于1980年代的作品,但作者对中国乃至全球女性处境的判断都毫不过时。在2023年读这本书,我们不难发现书中指出的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已经到了即将演变成“总危机”的地步。作者在最后一章中为如何建设一个“不打着积累更多财富和金钱的旗号去剥削女性、垦伐大自然和开拓殖民地”的社会提出的倡议,视野广阔,令人叹服。总而言之,这是一本读完会颠覆你对世界认知的书。(推荐人 林子人)

《不情愿的照护》

[英]不情愿的照护者 著 万洁 译 
春潮Nov+·中信出版社  2023-09

为了保护家庭隐私,不情愿的照护者没有告诉我们他的真实姓名。我们只知道他是一名50多岁的男子,是家中的小儿子,最近离婚且失业。他年迈的父亲患上了许多病症,脾气又暴躁,终于病重到难以独自应对。母亲似乎表现出早期痴呆症的迹象,但身体状况还不错,甚至还总是抢着要干活和照顾父亲。于是,不情愿的照护者回到了父母家中,担负起了照护的工作。

不情愿的照护者的生活仿佛陷入了一种循环,他试图抓住一点点能够喘息的机会,但家中的责任却让他永远无法放松。“不管我们现在拥有什么,它都势必无法长久。此时此刻,他们注定的死亡似乎和我的心理健康携手私奔了。这日子过得毫无意义,但我们却要继续过下去。”死亡最终不可避免,这个词也时常萦绕在叙述者心头,但他以爱、愤怒与幽默交织的方式描述父母的病痛,暗示未来会是悲伤的,也会带来——正如诚实的护理人员经常承认的那样——某种解脱。

近年来看到很多同题材的写作——与《不情愿的照护》类似,中国也有很多书写照护认知症患者或临终家人的作品;国内有《我在北京送快递》《我的母亲做保洁》,英国有《失业名校毕业生日记:我在豪门做家教》;国内还有不少医生书写自己出诊的相关经历,英国也有《绝对笑喷之弃业医生日志》这样的书籍。严肃认真地探讨社会议题和痛苦很重要,我也喜欢英国人用幽默来处理问题的方式。英式笑话往往书写失败者的幽默,毕竟这个国家长期生活在阶层固化的现实中,而中国人在近些年才对此有所感受。诚然,不论是面对经济下行还是面对死亡的终局,我们都一败涂地。但即便是在这样的时刻,也可以选择在笑声中度过。(推荐人 潘文捷)

《华太平家传》

朱西甯 著
理想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23-09

“他(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制作小金鱼的热情未减,但自从听说人们买去不是当作首饰而是当作历史遗物,就不再出售。”

“她知道他只顾着打制小金鱼,对盘里的食物看也不看就推到桌角,不在乎汤里油渐凝肉已冷。”

“自从决定不再出售,他仍然每天做两条,等凑够二十五条就放到坩锅里融化重做。”

 

——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范晔译本)

朱西甯的《华太平家传》今年终于有了简体版,拿在手中厚厚一本,正文部分就有五十五万字,然而这只是这部巨著原定写作计划的四分之一。本书开笔于一九八零年,十年间七度易稿,八度启笔。直到这第八次,作者本人才觉满意,留存着待日后出版。可写到近三十万字时,却发现全部手稿置于家中全部遭白蚁食光。之后又重起炉灶第九次启笔,于是有了如今这部作品。

在开篇第一章《许愿》中,本应是本书主人公的华太平从自己五岁时的家常日子记起,却又在章末一下跨出一甲子,许愿上天通融自己再多十年光阴,将家传完成。然则终究未能如愿,手稿的页码停留在1066页,也是作者临终时所住的医院房间号。

虽主人公起名为“太平”,但叙述的源头和所要描绘的时光却并不太平。一九零零年即光绪二十六年,义和拳起事,翌年《辛丑条约》签订,此间百余年,华家的故事不得不与大时代的波动紧密联结。可在这样的大动荡中,那脚踩土地结结实实的庶民风光,却在作者笔下如一幅美丽的风物图一样,缓缓展开,似溪水蜿蜒流动,所到之处皆是好风景好时光。如作者所言,他希望“把当代人生活细微地留下来,让后代子孙知道祖先们曾在这片土地上怎样地生活。”而在叙事之外,还有一条精神的主线脉络,那是一种家国情怀,是作者一生秉持的价值信念。

本应记录下华家五代的故事,却在华太平尚未出世时已经提前终止,这会是一种遗憾吗?或许对他者来说是,但对作者来说却一点也没有。在妻女们记录其病房几个月的文字中,他未曾流露出对未竟之作的半点遗憾与留恋。即便在白蚁吃光手稿时,也只淡淡说句,这是上帝觉得自己写得不够好。那些烟尘岁月,依稀若在眼前,在文字炼金术中锤炼敲打,却也不执著不贪恋。让时间也在一旁叹息。

“时间在她(阿玛兰妲)织绣寿衣的指缝间流逝。在人们的印象中,她似乎白天织晚上拆,却不是为了借此击败孤独,恰恰相反,为的是持守孤独。”

 

——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范晔译本)

(推荐人 姜妍)

引进文学

《兰尼:星星、植物与只言片语》

[英]马克斯·波特 著 普照 译 

 99读书人·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3-01

在难过的日子里读一本柔软的书,这是我看《兰尼》的感受。一本连腰封都没有的,薄薄的小蓝书,关于小男孩兰尼的故事。小男孩和小动物与树叶一起打滚,小男孩失踪了,最后,小男孩没有受到伤害。概括不出什么社会议题,也很难想出宣传文案,只是读完后,我常常会在生活的空隙里想起兰尼,和书里的星星、植物与只言片语,它们仿佛一直在我的身旁。文本的语感和节奏是一流的,读时会想起以前看卡波特的《圣诞忆旧集》,都拥有透明、善良的质地,是内心柔软的人才会有的笔触。柔软的人常常会受伤害,但好心人在兰尼的故事里有一些好结局,这也是一些柔软的坚持。(推荐人 徐鲁青)

《狐狸》

[荷]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 著 刘伟 译
理想国·北京日报出版社 2023-05

今年读了克罗地亚裔荷兰籍作家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的两部小说《疼痛部》和《狐狸》,我更喜欢《狐狸》。这是一部很难总结剧情的小说,因为文本在(作者的)真实和(小说家的)虚构,甚至在讨论如何书写故事和讲述故事之间不断来回。第一章“故事之为故事的故事”尤为特别,其结构环环相扣,提出了“狐狸”的隐喻,像是为整本书定下了基调。如果一定要形容的话,这是一部“知识分子小说”,展示了经历过历史创伤的知识分子眼中的世界。书中许多最直击人心的句子是作者通过某个角色之口说出来的,相信许多中国读者一定会有共鸣。(推荐人 林子人)

《阿尔戈》

[美] 玛吉·尼尔森 著 李同洲 译  

明室Lucida·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3-06 

许多文本可以客观正确地讨论酷儿、性向、流动之爱。但《阿尔戈》写的是自己,就像作者对爱人说,“我想要一个别人看不到的你,一个离我近到无须使用第三人称的你。”一旦置身事内,一旦离得足够近,正确与否就不那么重要了。

当然,也可以用第三人称评价这本书:一本跨性别私人家庭史,一本挑衅二元性别框架,打破文体边界的写作。但我也像作者那样,不再那么相信维特根斯坦的话——“所有可被思考的东西都可以被清楚地思考”,言语一旦给美好、真实和流动的事物命名,我们可能就再也无法以相同的眼光看待它了。这本用第一人称写作的书,想表达的是不断更新的爱欲、身体、身份,以及在每次说出口时会不断更新的爱的意义,关于这一点,罗兰·巴特在《恋人絮语》里已说过了,但《阿尔戈》比之更好的地方在于,讨论爱的时候自身也沉溺其中,于是每个句子都是非写不可的。(推荐人 徐鲁青)

《多谢不阅》

[荷]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 著 何静芝 译

理想国·云南人民出版社 2023-09

关于乌格雷西奇的阅读,是我今年的惊喜之一。和子人一样,我最喜欢的是《狐狸》,那里面有着她非常“狐狸”的一面,让我在阅读时有种棋逢对手之感。不过因为子人已经介绍了这本书,我决定推荐我第二喜欢的《多谢不阅》。很多人阅读这本书的感受如果用一个字形容是——爽!在一篇篇看似分散实则经过精心布局的短文中,能看到对各种文学乱象的痛击,那一支支直指咽喉射出的箭几乎都命中了靶心。唯在最后的致谢篇章中,我才见到乌格雷西奇的些许柔软,因着她在校园里见到的若干对文学满怀赤城的学子。如纳博科夫所言“在一个充满垃圾的世界里,决定成功与否的,不是书,而是广大的读者。”若是今年在中文世界有这样一批读者愿意喜欢乌格雷西奇的作品,可否给她的失望之心也带来些许慰藉呢?可惜,她已于今年3月辞世。(推荐人 姜妍)

《巴别塔》

[美]匡灵秀 著 陈阳 译

中信·无界 2023-10

奇幻、架空历史、一部“工业革命时代的哈利·波特”式的成长小说、语言与翻译的局限及可能性、对殖民帝国主义、种族主义和性别主义的反思……你能在《巴别塔》中发现所有。作者通过一个很有意思的设定来重新阐释了大英帝国的崛起:英国人发现了两种语言意义转换中不可避免的落差能够通过白银改变现实世界,并因此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于是,英国进行殖民扩张,汲取全球白银(一个关于资本的绝妙隐喻),与此同时在牛津大学创办皇家翻译学院“巴别塔”,招募全球翻译人才。除了上述核心设定之外,《巴别塔》的故事背景大致与19世纪全球史吻合,对历史爱好者来说颇有趣味。(推荐人 林子人)

《伐木》

[奥]托马斯·伯恩哈德 著 马文韬 译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3-10

《伐木》上世纪80年代在奥地利发表时曾引起轩然大波,想来和书中某些人物及现象的描写太贴近现实有关,关于文学作品是否应该对他人进行毁誉的讨论一直就存在,近几年文学作品社科化的倾向似乎也愈加明显。不过我还是想就文学本身来谈论《伐木》,这本小说绝大多数的时光都是在一场文艺圈晚宴的单一场景中度过的,通过主人公个体的思维、回忆、观察来勾勒出完整的故事脉络。在书中不停地出现“我坐在带头靠的沙发椅上想”和“我想”这样的描述,从头到尾只有一段,不分任何章节,以免打破场景的连贯性。我相信在40年前,这样的文学尝试是具有前卫性的。英国作家珍妮特·温特森曾经谈论过相较于影视作品,小说的优势就在于可以探入人的内在空间,在电影里不可能让一个人坐在那里只是想某件事,而是要把一切事情外化,而小说可以像诗歌一样更多探讨内心感受。从这个角度来说,《伐木》无疑是一部极好利用了小说优势的作品。(推荐人 姜妍)

非虚构

《在黄昏起飞》

[英] 海伦·麦克唐纳 著 周玮 译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3-06

“太多关于自然的故事是以自然环境考验自身,在与自然对抗的情境中定义人性。但我的故事完全不同,那是一个孩子看待自然的方式,一种寻求亲密和陪伴的方式。”海伦·麦克唐纳是我这几年很喜欢的一位作家,从《隼》到《以鹰之名》再到《在黄昏起飞》,她的写作延续着英式自然文学的精密和优美,也融合了相当进步的科学观念和十分私密的个人情感。她提醒我们对照混乱的现实来阅读最简单的田野指南,揭开怀旧情绪笼罩下的复杂生态机制的脆弱,也通过英国锡嘴雀的历史发出警告:我们总是混淆自然史和国家史,鲁莽而健忘,忘记了我们原本都来自他乡。(推荐人 黄月)

《我怎么就不能在那里打工?》

[法]玛丽·当布瓦涅 著 郭鑫译

上海文艺出版社2023-08

阅读这本书是今年最轻松的时刻。作者是一位在情趣用品商店打工的女大学生。她的选择让家人非常不理解,而她的反应就如同标题,我怎么就不能呢?这里是带着卷闸门的正经商店啊!夜间值班时,她接触到各种客人,酒徒、关系可疑的伴侣,以及名人;也在和顾客的交往中,磨练出销售诀窍。她会先静静观察客人,在适当的时机出现,客观地为他们介绍各类新发明的用途,并照顾他们的心理、不拆穿他们的掩饰,因为有些人总会说这个小东西是买给朋友的。作为艺术史专业的学生,她还从各类小商品中看到了艺术的潜力。宽容、幽默、大胆,勇于开发客人的潜能,邀请他们诚实面对自己,是她作为店员的特长,也让这本书如此地与众不同。我们虽然看过D.H.劳伦斯笔下暴风骤雨般的性场面,却没有看过一个年轻女生用推销员的角度、讥诮的口吻记下这一切。(推荐人 董子琪)

《我是谁?段义孚自传》

[美]段义孚 著 志丞 刘苏 译 

也人·上海书店出版社 2023-08

作为一部传记,《我是谁?》与众不同的原因在于作者坦陈自己对过往生活的细节记忆有限,但字里行间闪烁着他的智慧和省思。喜欢这本书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完全能够共情段义孚的自我剖析——他能把内向者的敏感、温柔和自我怀疑用如此准确的语言描述出来。与此同时,段义孚对世界和自我的诸多看法我深表认同,“世界主义者”在当下或许显得有些老派,但他能让读者相信其价值,附录中的演讲讲稿呈现了段义孚对文化多样性、现代性、个体、民族文化、世界主义的讨论,值得反复阅读。书中最打动我的是一个细节:有一年生日,因朋友得了流感,段义孚以为自己将独自度过这一天。没料到朋友家10岁的儿子给他打电话,问他是否愿意共进晚餐,因为他觉得有义务给父母的这位好友庆祝生日。于是,两人踏雪来到一家餐厅,小男孩特地把头发朝后面梳得光光的,在周围人的不解目光中吃饭聊天。这个与一个孩子共进晚餐的场景,段义孚铭记于心。(推荐人 林子人)

《她们不是唠叨,只是受够了》

[美] 杰玛·哈特莉 著 洪慧芳 译 

新星出版社 2023-09

如果说有一本书能代言全球一半人类的生活状态,杰玛·哈特莉的《她们不是唠叨,只是受够了》可能比波伏瓦的《第二性》更令她的读者抓心挠肝。书封上赫然写着“讨论情绪劳动本身就是一种情绪劳动”,但总得有人干这件事吧。在不关注、讨论和尊重情绪劳动价值的社会里,妈妈是提供食物和保持清洁的永动机,女性在私人和工作场合永远是男性的保姆,服务行业的工作在张雪峰这类人眼里是“舔”的同义词。(推荐人 黄月)

社科思想

《冷亲密:为什么爱越来越难》

[法]伊娃·易洛思 著 汪丽 译

浦睿文化·湖南人民出版社 2023-04

这本书解答了我的很多困惑。比如为什么现在满屏幕的情感类综艺,以及为什么人们这么热衷观察和点评别人约会、结婚、育儿到离婚的全程?作者阐述的重点之一在于疗愈话语的流行创造了许多它本应该去消除的痛苦。痛苦的民主化、自白文化的普及,即总是将个人生活的问题归结于童年创伤、原生家庭等经验,正是疗愈话语风行的结果。痛苦的自白充斥着大众媒体,每个人多多少少都可以说出自己的不幸经历,也让疗愈成为利润丰厚的产业。

疗愈强调的沟通实质上是一种自我管理技术,而它广泛依赖于语言对情感的管理。并且,对于情感的治疗和拯救假设着一个完全自我实现的人生,这就像假设没有充分锻炼肌肉的人是个病人一般,作者讽刺性地写道。可问题是,言语分析的重要性是否被高估了?将情感作为谈论、评估与分析的对象,是否让情感变得不再特殊?以及沟通真的能够达到我们想要的目的吗?这也让我回想起在观看这类综艺时的感受。 (推荐人 董子琪)

《朝不保夕的人》

[英] 盖伊·斯坦丁 著 徐偲骕 译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23-04

《朝不保夕的人》可以和《没有面目的人》《一人公司》等新书一起配合“食用”,它们都讲述着同样的故事,虽然这些现象在世界范围内已出现了多年(《朝不保夕的人》原版出版于2011年)。这些作品聚焦的是新自由主义及其在劳动者身上逐渐显现的后果。切莫以为它只涉及蓝领或临时工,按照盖伊·斯坦丁的预估,目前在很多国家,有四分之一的成年人口处于朝不保夕的状态。朝不保夕者面临着不安全雇佣、短期岗位盛行、劳动保障匮乏的问题,同时也丧失了过去工业无产阶级和白领领薪阶级眼中应得的权利——职业生涯的概念、稳定的职业身份、国家福利和企业福利。持续的焦虑是朝不保夕者的特征。有充分的证据表明,从2011年以来,焦虑的发生率和强度都在增加。本质上,焦虑的增加并不只是个人的心理问题,而是一个关乎分配的问题,是结构性不平等的表征。有英国研究者认为,焦虑症发生的部分原因是金融危机之后经济衰退和英国实施的紧缩政策,另一项研究则认为福利改革和精神疾病的增加密切相关。(推荐人 潘文捷)

《凯列班与女巫 : 妇女、身体与原始积累》

[意]西尔维娅·费代里奇 著 龚瑨 译  

后浪·上海三联书店  2023-05

一本阅读时会激起很多次愤怒的书。“猎巫运动”,从15世纪持续到18世纪,数十万的女性在猎巫中被烧死、绞死,但很少被作为“正史”对待,费代里奇则将它放在了研究视野的中心。被指控为女巫的女性多是与资本主义运行不相容的女人,比如选择独居的女人、不听话的妻子、在公共空间工作的女性等。男性被抢夺了工作,又难以免费获得她们的身体、劳动,以及她们孩子,再生产过程无法顺利进行,于是她们最终作为女巫被摧毁。

费代里奇认为,是猎巫、贩奴以及对自然的剥削,共同构成了被传统马克思主义忽视的资本原始积累。马克思谈资本原始积累的时候提及了两个方面,一是利用暴力手段,迫使大部分人变成无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人们不得不接受雇佣劳动制度。二是通过殖民,利用国家暴力收集财富。但马克思忽视的是,对女性的身体剥削,也是资本原始积累的一大基础。费代里奇在这本书里对话了马克思缺失的话语,她做得很精彩。(推荐人 徐鲁青)

《残酷的乐观主义》

[美]劳伦·贝兰特 著 吴昊 译 

中国工人出版社 2023-07

萨拉·艾哈迈德(《过一种女性主义的生活》的作者)曾这样评价本书:“它将会被大量阅读和引用。”事实也的确如此,“残酷的乐观主义”成为了分析现代心理最有力的词语之一:试图实现阶级跃升,却在努力中跌入贫困深渊;试图抓住爱人,却因此失去了TA;为了得到快感刷着短视频,却最终感到虚无痛苦。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你渴望的东西反而阻碍了渴望的实现。这并不是巧合,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战后社会民主承诺的缩水,社会已不能给每个人提供有所收获的机会,但我们仍幻想走上人生巅峰,幻想被霸总拥入怀中,幻想考编上岸并一劳永逸地度过此生。

这些愿望已残破不堪,走过2023年的很多人都能感同身受,所以读一读这本书吧。贝兰特的分析有点晦涩但绝不枯燥,她结合了诸多生动的材料(比如一首关于葡萄园和蜜蜂的无题诗,一部讲述劳工阶级孩童的电影,一个关于守财奴的荒诞小故事),在最细微的情动(affect)层面勾勒出那些挣扎和溺水的时刻,并将这些时刻组成一部动人的当代情感史。(推荐人 尹清露)

《代价高昂的健康 : 美国卫生保健怎么了、怎么办?》

[美]马蒂·马卡里 著 潘驿炜 译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23-07

在医疗反腐成为热点的今年,我们不仅想要问一问位高权重者的个人品质出了什么问题,更想问一问整个体制的漏洞在哪里。临近年末,又出现了名校博士发现医院多收父亲10万元医疗费的新闻,不禁思考这件事背后还有多大的结构性问题。在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医院外科医生马蒂·马卡里发现了当下美国卫生保健中普遍存在着过度医疗的问题。一边是面对天价账单只能做待宰羔羊的病患,一边是在高大上的场所满口理论名词的医学权威,马卡里想要知道美国的卫生保健究竟怎么了,他去往全美的各个地方,参观了许多医院和公司,也与许多对医疗体制不满并对其发起挑战的人们进行交谈。在本书中他揭露了卫生保健的内幕游戏,也想要介绍那些帮助病人节约金钱的创新者和破局者。(推荐人 潘文捷)

《将熟悉变为陌生:与齐格蒙特·鲍曼对谈》

[英] 齐格蒙·鲍曼 [瑞士] 彼得·哈夫纳 著 王立秋 译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3-08

这是思想家齐格蒙特·鲍曼生前最后一本小书。这几年我经常觉得访谈录比作品集更有意思,像是今年读到的这本,还有重版的《博尔赫斯谈话录》,以及前几年读的《漫长的星期六》斯坦纳对话集。也许谈话是人类基础的传递智慧的方式,不容小觑。鲍曼对于现代性的批判非常著名,这本书呈现了更细微的观察,像是乐观的进步话语很容易会变成强制性的要求;使人和人之间有距离感、更加自动化的流程,也可能促使人们实践那些本来不会做的事。在反思现代恋爱方面,鲍曼的意见也值得参考:当人们根据身高、体重、胸围来选择伴侣时,就假定了我们可以用可测量的生理属性和社会属性组装成爱的对象,却忽略了爱中最重要的因素:人。此外,思想家和作家的联动也很有意思,鲍曼引用作家莱姆的观点,批评成功人士的自传、那种站在终点往前追溯自己优点的行为是多么地傲慢与不靠谱。 (推荐人 董子琪)

《观念的冲突》

[美]托马斯·索维尔 著 夏维勇 译

后浪·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23-08

托马斯·索维尔是美国最负盛名的保守主义学者之一,他在《观念的冲突》中提出,人们在同一议题上的立场分歧来源于人们的两种观念(vision):由于对改造人性和社会的信心程度不同,人们持有“无限的观念”和“有限的观念”。在无限的观念中,只要有充分的道德约束,任何社会弊端都能得以解决;但在有限的观念中,抑制或改善人性中的恶是有其成本的,有的成本会以被这些道德约束手段创造出来的社会弊端的形式出现,因此我们必须小心评估和权衡任何意图改造人性和社会的行动。某种程度上来说,有限-无限是比左-右更有解释力的一种政治谱系,能够增进我们对许多舆论场争议、骂战本质的理解。(推荐人 林子人)

《战斗公主、劳动少女》

[日] 河野真太郎 著 赫杨 译 

漓江出版社 2023-08

作者使用的一些理论大家耳熟能详,他提到的影视动画我们也都爱看,但是谁能想到《冰雪奇缘》《千与千寻》《逃避虽可耻但有用》《新世纪福音战士EVA》等作品还展示出劳动女性化、后福特主义式身份认同劳动等诸多话题。作者把这些作品和文学文本进行比较,分析思路开放,给人许多启发。值得一提的是,此前的《青春燃烧 : 日本动漫与战后左翼运动》《给年轻读者的日本亚文化论》等佳作也是由胭+砚(YY) PROJECT的“东洋志·青年文化”出版的,该系列令人期待。(推荐人 潘文捷)

《过一种女性主义的生活》

[英]萨拉·艾哈迈德 著 范语晨 译 

拜德雅·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3-10

艾哈迈德是一名女性主义理论家,擅长情感的文化政治分析,她也是一名有色人种的酷儿,对交叉性的权力运作十分敏感。这些都让这本书具有了某种特殊性——它并不仅仅指向具体实际的议题,更是以现象学的方式为女性的细密感受命名,并逐步逼近“女性主义”一词的核心。萨拉喜欢用意象作为思考的辅助,这令人想起艾莉丝·杨那本女性主义名作《像女孩那样丢球》,重新思考女孩投球的姿势,就如同重新思考一棵树和一条道路,就是在翻转整个世界,这正是女性主义的要义,即把未曾言说的感受付诸语言,一点点推倒习以为常的感知系统。翻转过后,事情就焕然一新了:我们曾被教导的“幸福”的反面其实是不平等;女性主义者总是扫兴鬼(kill joy),但到底是扫了谁的兴?

本书也有许多涉及“战略”层面的章节,比如拆穿“多元化工作”的假面,看到多元化也会成为维持现状的公关技术,比如幽默地提供“女性主义生存工具包”:随身带着你喜欢的女性主义书籍,在感到痛苦时吃热辣的食物,甚至是在不情愿地回复一封邮件时深呼吸这样的微小动作。它们是工具,也是武器,让我们得以保有信念,坚持推动我们的工作,并最终保存好胜利的果实。(推荐人 尹清露)

《爱的终结:消极关系的社会学》

[法]伊娃·易洛思 著 叶晗 译
浦睿文化·岳麓书社  2023-10

读这本书的过程里我点了很多次头。《爱的终结》分量很大,易洛思把爱条分缕析拨开,无论是谈现代社会里作为自由的爱的崛起,还是互联网和消费资本主义对爱情的影响,既没有诘屈聱牙的修辞故弄玄虚,又不会觉得社科理论忽视了现实的复杂。

易洛思是我近年阅读时所受触动最多的学者,除了观点受启发外,她还示范了何为兼具同理心的批判,她受法兰克福学派影响很深,但在这一点上,她比学派里的前辈们做得都好。她很尊重研究对象,将他们的言说视为主体的表达,而不仅仅只是一种症候,能同时做到质疑与理解,尊重复杂又不迷失原则。好的社科研究是既具批判性又有同情心的。(推荐人 徐鲁青)

人类学

《要命还是要灵魂:医病冲突中的跨文化误解》

[美] 安妮·法迪曼 著 汤丽明等 译

后浪·上海三联书店 2023-02

本书通过患病的苗裔女孩在美国的经历,讲述像巫术一样的传统疗法,如何与讲究分析、客观和科学的西方医学产生了冲突。前者认为后者不能拯救人的灵魂,后者认为前者不过是无稽之谈,命才是一切的基础。这让我想起帕慕克的长篇小说《瘟疫之夜》,因为这两本书的主题类似,都是以疾病和诊疗展现文化冲突。这种冲突与权力和文明结构有关,或许可以归纳为无知和无情的冲突?无知和无情即是两种视角的代表。在具有知识和权力的人眼中,那些不主动寻求科学医疗的人是麻木无知的,而在那些陷于危险的人看来,宣称理性的人过于自信武断也缺少情感。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出现的苗人的巫医端公,与古尔纳小说的东非巫医有着相似的能力。在民间信仰中他们不仅能够疗愈肉体,还能与亡者对话,引领走失的灵魂。这难道是一种普遍的情形?就像本书所总结得那样,“有时光凭法术就足以治病”。(推荐人 董子琪)

《森林如何思考 : 超越人类的人类学》

[加]爱德华多·科恩 著 毛竹 译  

新行思 / 艺文志eons·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3-04

森林和狗狗会思考吗?“思考”到底意味着什么?多物种民族志是近年人类学界很流行的概念,而科恩赋予了它坚实而合理的生命。他在亚马逊河的鲁纳人中间进行了四年的考察,看到亚马逊人如何与复杂的生态系统进行互动后,提出我们应该将“人类思维去殖民化”,人类用语言思考,而语言是象征和表征的符号系统。然而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种类的符号:当狗狗被倒下的棕榈树吓到,它接收的是“标引符号“;”咔嚓咔嚓“这类象声词唤起树木折断的感受,这便是“相似符号”。语言是任意的,所以会带来与世界分离的焦虑感,明白非人如何思考,就是在迈出我们的头脑,与美洲豹和白蚁们共享一种更广泛的、活生生的智慧。

所有对人类或非人的命运关心的人都应该读这本书,即使对理论不感兴趣,你也可以在对雨林细密的描写中感受到草木的香气——正如科恩所说,思考不仅“关于”这个世界,它同样“属于”这个世界(in and of the world),而且,谁又能说“感受”不是另一种思考呢?(推荐人 尹清露)

《创伤的帝国 : 受害者状况调查》

[法]迪迪埃·法桑 [法]理查德·李森特曼 著 刘文玲 译 

商务印书馆 2023-06

在“得了PTSD”几乎成为流行语的今天,我们不妨来考察创伤叙事何以变得如此流行。本书作者法国社会学家迪迪埃·法桑和人类学家理查德·李森特曼看到,把精神创伤看作自然而然的事情、看作受害者显而易见的经历,这并非一直以来的情况。恰恰相反,创伤的历史经历过各种各样的发展。创伤的脉络不仅仅是一种心理疾病,同时它也是一种道德事实的历史,关乎社会的政治与道德结构。作者也提醒我们要警惕,创伤叙事也会掩盖历史,导致强奸、酷刑、事故之间毫无差别,甚至导致施暴者、受害者、目击者之间毫无差别。(推荐人 潘文捷)

《本雅明之墓 : 一场人类学写作实验》

[美]迈克尔·陶西格 著 王菁 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3-08

读陶西格的这本书时我在听Lana Del Rey的专辑《Did You Know That There's a Tunnel Under Ocean Blvd》。这并不是巧合,两位作者都熟知语言的巫术魔法,作品中都充满神秘诡谲之意。就像Lana试图追回60年代的美国那样,陶西格也在试图抢救历史案件中闪光失落的片段,他访问了瓦尔特·本雅明的墓地,在对海边纪念碑的沉思中发现了何为世俗启迪;在一位美洲黑人农民的录音带中,得知了农民如何与魔鬼签订契约,从此哥伦比亚从小农经济踏入拜物教的市场经济,并在此过程中经历着错位、偏离、痛苦与暴力。新型甘蔗地带来的工资只能购买奢侈品,啊,可是对奢侈的欲望又是多么贫瘠。

陶西格的人类学写作与任何理论八股文都不一样,既是民族志,也是文学游记与回忆录,也让我终于回忆起为何被人类学吸引:不仅是出于对智性的渴求,也在渴求扰动着智性的“休克体验”。在我们这个日益抽象化、数字化的世界,陶西格用令人目眩的唯物主义知识带回了这种体验,像闪电般击中我,成为了今年重要非凡的一次阅读纪念。(推荐人 尹清露)

历史

《中文打字机:一个世纪的汉字突围史》

[美]墨磊宁 著 张朋亮 译

新民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3-01

自认字起就学习了拼音这一以英文字母为基础的平行系统,以至于我们几乎不会去想“中文打字”经历了多少波折,才能顺利地融入全球技术进步的图景之中。虽然本书的核心主旨之一是说明以雷明顿打字机为代表的欧洲中心主义如何充满局限,并且将无法融入其中的书写系统(中文)严重他者化了,但我也忍不住会想,中文打字这一小小事物都异质性如此强烈,也难怪中国的追寻现代之路上总是充满波折、犹疑和猜忌了。在即将推出的相关续作《中国计算机》(The Chinese Computer)中,墨磊宁讲述了中文如何克服巨大挑战,并如何彻底改变了计算机世界。他指出,中国和非西方世界为了加入个人计算机革命而发明“象形书写”技术,使其能够在欧美以外的市场发挥重要作用。(推荐人 林子人)

《化身万千:开放的思想史》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 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3-02

这本书是我在大隐书局无意间遇到的,读后很有收获。其中学者王汎森与大木康的文章对我最有启发。王汎森提出可以用跨学科的方式研究思想史,他引入人力资源专业的术语“传讯机制”解释科举制度,并分析这套制度废除后的影响。科举废除后,这套机制中断,民间与官方的互动也发生了巨大改变,一方面,新的机制尚未形成;另一方面,科举机制也没有完全失效,可以与其他机制竞合,功名仍然可以转化为成就标准。但总地来说,科举废弃使得社会失去了公认的人才标准。这是不是也能解释今日精英标准错综复杂的情况呢?985本科、海外背景再加上人才帽子,才使得人才成为人才吗?大木康研究晚明士人对于民间歌谣的发现,并研究这种发现背后的心态:士人重视民谣中赤裸裸的肉体感觉,并认为民间存有知识阶层失落的真实感。这也令我联想起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于民歌和民间资源的倚重,是否也出自同样的焦虑心理?(推荐人 董子琪)

《此处葬曹操》

唐际根 著

大方·中信出版集团 2023-06

曹操在民间被冠以“奸雄”称号,曹操墓也素有“七十二疑冢”之说(七十二疑冢后被专家认定为北魏墓葬群)。但其中多少是戏说,多少是史实,少人追究。本书从发现鲁潜墓志提到“故魏武帝陵”方位为起点,记载了西高穴二号大墓被发掘以及最终被认定为曹操“高陵”的过程。作者从文献记载、字体演变、书体演变等诸多细节入手,一一击破社会上对曹操墓真实性的质疑。

从出土墓葬文字可知,曹操入殓时并未篡位;陶器为主的陪葬品说明曹操履行薄葬;曹操生前灭豪强、兴屯田,为混乱的社会带来了秩序;平定乌桓,带来建安文学的繁荣……《三国志》作者陈寿称曹操为“超世之杰”。特定政治形势下的政治决断和道德选择,使曹操成了历史的牺牲品,而高陵的发现,有助于我们更客观地认识曹操。(推荐人 姜妍)

《季风之北,彩云之南 : 多民族融合的地方因素》

[新加坡]杨斌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3-09

什么时候有了“云南”这一概念?英国历史学家和作家菲兹吉尔德(C. P. Fitzgerald)认为,云南可以看作是古代中国对于非中国区域以及非汉人族群进行扩张和兼并的模式或极限。美国历史学会古登堡奖获得者、香港城市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杨斌则觉得,这种观点沿用了从中心看边缘的角度,单方面强调了中原王朝对所谓边疆地区和族群的经营,呼应“中国中心论”,忽视了边疆本身的活力以及非中国因素的作用。他指出,云南长时段的变迁应该放到全球的而不仅仅是中国的范围内理解。(推荐人 潘文捷)

文集

《有承担的学术:中国现代文学学人论集》

钱理群 著

活字文化·四川人民出版社 2023-02

年初听了一场钱理群的讲座,听他讲述在贵州安顺卫生学校担任语文教师十八年的经过,以及逆境中观察、坚守、等待、做事的格言,由此对钱理群的人生产生了好奇。这是一本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人的回忆录,作者回忆师长、同学、朋友的人生履历和学术成就,也对现当代文学学科本身进行反思,像是这门学科在建立之初受到激进主义影响,主要体现为纯化、单一化、对真理垄断式的思维以及表演甚至暴力性质的语言,还有不够宽容、缺少人情味和文学性的研究弱点。作者进一步指出当代学术界的问题,体制与金钱的网罗令某些学者偏离了道路。书中最打动我的是钱理群将河南的学者刘增杰称为寂寞的朋友。想必人生中有许多寂寞的时刻,也需要寂寞的朋友。年底读孔庆东的北大讲稿,注意到孔庆东对老师的调侃——写书写得太快,已经有一百多本,别人想追也追不上。可能确实如此。不过这本知人论世的新书,可能比较适合入门。 (推荐人 董子琪)

《我以文字为业》

[美] 厄休拉·勒古恩 著 夏笳 译 

理想国·河南文艺出版社 2023-05

厄休拉·勒古恩曾自谦地说,写幻想故事起家的她不擅长写非虚构文章。但是自由的灵魂不会被文体限制,在这本文集中,我们仍可以读到那个熟悉的勒古恩:幽默、温柔、辽远。这本文集包含了诸多内容:人与动物的关系探讨、为其他作家写的书评、对现实主义小说的犀利吐槽,以及对科幻文学的捍卫。不过,勒古恩也无意建立非理性的邪教崇拜,相反,她十分珍视相互交流,于是在她笔下,猫头鹰和小男孩的灵魂可以相互转化,文学类型的边界不断消弭。

对于2023年来说,这本文集恰逢其时。我们以为时间总是向着未来行进,其结果就是被自大折断了羽翼,接近于自我孤立的荒芜绝境,为了起死回生,我们需要回到富饶的幻想之地。吉卜力的电影《听到涛声》中的台词曾说,人太年轻的时候,由于世界狭窄,情绪也会格外激烈。而勒古恩告诉我们,感到痛苦时,就想一想翱翔天际的巨龙吧——因为在这个世界之外,还有许多世界。(推荐人 尹清露)

《奥斯维辛:寂静的城市》

[意] 普里莫·莱维 著 陈英 孙璐瑶 译 

99读书人·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3-07

这本寂静的书收录了莱维不同体裁的作品,有诗歌有回忆还有科幻小说。莱维说“在奥斯维辛之后,不允许再有不作为的人”,于是他用所有的写作向人们展示,奥斯维辛里的人是怎样的。从集中营活着出来之后,莱维渴望却又害怕与奥斯维辛里的德国人对峙,他想知道善恶的对峙在加害者身上留下了怎样的痕迹,他从那些德国人身上看到的是“人的典型样本,是瞎子王国里众多的独眼人之一”。瞎子王国的建立持续不断,人与人竟能织成那样精致而残忍的系统,莱维笔下的恐怖是这个时代真正的恐怖。(推荐人 黄月)

《求剑 : 年纪·阅读·书写》

唐诺 著

理想国·北京日报出版社 2023-10 

逐年增长的年纪,迫使唐诺时刻面对日益年轻的世界。在本书中,他向我们打开了阅读文学的一个新维度:年纪,并用它去理解伍尔夫、昆德拉、屠格涅夫和张爱玲。唐诺的书写总是信息量巨大,旁逸斜出,好似对读者不管不顾,其实反而是因为他不去小看读者,而是相信对方哪怕是凭借一些努力,也可以和自己拥有同样的认知水平,而文字这种媒介就有这样的耐心,等待读者成长到这样的高度。(推荐人 潘文捷)

艺术

《图像:从文艺复兴到社交媒体》

[意]里卡尔多·法尔奇内利 著 狄佳 译

未读·贵州人民出版社 2023-05

这是一本每一个对艺术有兴趣的人都应该读一读的书,读完会发现,我们对艺术的很多不假思索、视之为理所当然的理解,其实远非“自然”,而是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央构图的出现源自15世纪透视法的发明,而透视绘图法奠定了当今观视角度的基础,在此基础之上发明出来的摄影术成为我们的图像标准;“假设世界能够超出边框而存在”是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创想,让“卡景”成为艺术家乃至拿着手机拍照的我们的重要创意实践;矩形成为图像的主流形状,是因为艺术品市场中的矩形绘画实用、方便、整齐,既能给人真实感,又能保证经济实惠……有了这些“冷知识”,下次你去看艺术展可能会有一些新的见解。(推荐人 林子人)

《作文本》 

张永和 著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3-09

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张永和一次次对建筑行业中物质性的强调,不管是在高校教育的建议中亦或是对当下建筑行业的点评里。简单讲,他认为当下世界建筑行业很多建筑师都将精力投入到了形式当中,建筑外观的新形式成为了大家普遍的追求(是商业的趁虚而入和机构影响力过大等原因共同作用之结果),这是他并不认同的时代精神,他希望建筑能够建构在古老的手工艺基础上,这是由材料、建造和工艺限定的。一些他所推崇的美好建筑可能并没有漂亮的外观,甚至显得粗糙,但因为物质性的实践,其中反而充满了建造的智慧与诗意。虽然这是本杂文集,但张永和的文字尤其是在他描述建筑领域专业话题时,过于骨感了,显得密度很高,读起来并没有那么享受。(推荐人 姜妍)

诗歌

 《清晨之前的月亮》

[美] W.S.默温 著 柳向阳 译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3-07

对于不太写诗的人而言,读诗时升起的喜爱还够不到审美或创作的层面,而几乎接近于一种自然现象,就像窗子内外达到某个温差而结出的冰花。从《夏天的十四行诗》到《十二月的早晨》,从草木到爱人,我被默温的词语深深打动,当然也可能是被柳向阳的译笔打动。默温生于百年之前,逝于新冠疫情发生之前,但他写“未被计数的年代”就像我的年代,他写“一无所知也无从想象的某地”就像我的某地,他写“广阔的并不听命于我们的日子”就像我的日子。(推荐人 黄月)

《夏宇诗集六种加一》

 夏宇 著

 新行思·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3-09

看到这套诗集的定价233.333333时,我在心里笑了,觉得这个定价很夏宇。这让我想起她的那句诗——“啊,这瞌睡,这瞌睡像十除以三”。这套诗集装帧之简单让我颇感意外,如果你买过之前夏宇其他诗集的话。拿在手中的7本小册子随时都有卷边折页的风险,它们如此单薄如此没有存在感,和出版方的朋友聊天时,才知道夏宇觉得这是一种“归零”。但在这套极简装帧诗集里,又能感受到她不断在探索诗歌的边界在哪里。和技术的结合、和影像的结合、不同语种的转换以及文字本身的拆解,当然还有那个“加一”,她把《粉红色噪音》和ChatGPT结合进行了重新演绎,取名为《验证您是人类》,尤其是书中她与ChatGPT的长对话,很值得一读。(推荐人 姜妍)

新知

《你想飞吗,像鸟一样?: 一座关于飞行的纸上博物馆》

 [英] 理查德·道金斯 著  [斯洛伐克] 亚娜·伦佐娃 绘 高天羽 译
 博集天卷·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3-01

这是一本有趣且充满诗意的科普书籍,道金斯也是《自私的基因》一书的作者,他用风趣松弛的语言向我们道出了一部关于飞行的进化史,这里描述的不仅仅是有翅膀的动物,而是你能想象到的一切可以和飞行伴随的行为,植物可以飞行,机器可以飞行,风筝可以飞行,神话中的伊卡洛斯也可以飞行……而在这一切之外,人类的思维亦可以借助想象的翅膀飞行,去不断探索未知的世界。如华兹华斯所言“大理石雕琢出一颗出众的心灵,它永远在思维的奇异海洋上,独自徜徉。”(推荐人 姜妍)

《我们为什么吃(太多) : 食欲的新科学》

[英]安德烈·詹金森 著 王寅军 译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23-07

总是看到周围朋友说要减肥要节食,但很多人长期减肥却始终无法奏效。这难道是因为个体的意志力不足?究竟如何才能够科学减重是问题,但更大的问题是我们如何吃才健康。本书作者向我们揭示,糖、植物油和小麦是如何进入我们生活,让我们越来越容易饿,吃得越来越多却越吃越不健康的。同时作者也解除了人们对脂肪的长期误解,告诉我们一些流行的错误观念背后,相关资本在如何操纵着话语权。(推荐人 潘文捷)

《荒野时光:一位地质学家来自格陵兰冰原边缘的手记》

[美] 威廉·E. 格拉斯利 著 彭颖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10

这是一本科普著作,一本科考手记,也是一部写作水平颇高的非虚构文学,有点像2022年我在年度书单里推荐的《远东冰原上的猫头鹰》。这一类书对读者而言不只是远方、是新知、是终此一生或无法得见的另一种存在、是不具备同等知识几乎无法感受的震撼与感动,这种书写本身在为我们提供了理解生活、观察世界的一种方式。世界不是只有眼前这么大。(推荐人 黄月)

经济学

《人类世的“资本论”》

[日]斋藤幸平 著 王盈 译 

译文坐标·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3-06

斋藤幸平是一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也是当今日本的大红人,经常成为对谈活动的座上宾。今年秋天,在东京代官山的茑屋书店,我看到斋藤为书店写下的留言:“让我们超越资本主义!”

斋藤的基本主张一言以蔽之——资本主义不仅是社会不平等的元凶,也掠夺着全球环境;在贫富差距拉大、环境恶化的今天,妄图用技术手段实现“绿色新政”只是天方夜谭,我们应该进行经济减速,逐步建立去增长的共产主义社会。这本小册子以马克思的《资本论》为基础,阐述了为何商业化的环保目标行不通,技术如何掩盖了体系的不合理之处,巴塞罗那的“市政自治主义”又如何为建立公地提供宝贵启示……既清晰有力如一次宣言,也因为其理论厚度而没有沦为口号。斋藤的作品对长期经济停滞中的日本来说十分切近,如果你关心劳动者或者地球的境遇,本书就值得一读。(推荐人 尹清露)

童话

《鄂伦春的熊》

格日勒其木格·黑鹤 著  九儿 绘
接力出版社 2023-06

这是一本原创绘本,讲述鄂伦春的小女孩和爷爷奶奶在大兴安岭山中狩猎遇熊的故事。我在今年童书展上遇到这本书,被封面上的大熊吸引。因为本来就对大兴安岭、林海雪原和鄂伦春题材非常感兴趣,所以买来读给自己的孩子听。作者在创作手记中讲述自己与大兴安岭和熊的关系,也分享了出入森林的经验,像是需要戴上颜色鲜艳的帽子,不时弄出很大的声响,以提醒熊,人类正在靠近。在童书展上听开卷分享,目前童书市场上引进绘本比原创绘本份额高出许多,家长更偏向购买全球流行的大IP,像是神探狗狗或者小猪佩奇,但是取材于身边的故事是不是更有意思呢?孩子们是不是应该多了解辽阔疆域、见识雪原森林呢? (推荐人 董子琪)

漫画

《神仙猫:anusman有字漫画精选集》

王烁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3-09

小时候我经常上课走神,在课本和桌子上画画,画得忘掉时间,看不清课文,还被留校把所有桌子擦干净。后来我就再也不画了,也很少再拿起漫画书。打开《神仙猫》是很偶然的事情,读完之后,我最大的收获是又想随便画点什么,随便在什么地方。

《神仙猫》画得很潦草,但潦草不是一个贬义词,笔触的灵感大于技巧,自由胜过谨慎,这是最迷人的地方。就像开会摸鱼偷画的几笔,坐地铁时随手敲的一两句诗,没那么考究,但勇敢地画比考究重要。我会在洗完澡躺在床上的时候打开这本书,读它也成为了那些天最放松的时刻。乱画乱写是最快乐的事,越来越觉得好创作都不是正襟危坐的。(推荐人 徐鲁青)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