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大学校园开放了吗?对147所“双一流”高校政策的评估和解读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大学校园开放了吗?对147所“双一流”高校政策的评估和解读

各地教育主管部门特别是教育部应加强对大学校园开放的关注和重视,出台明确政策文件来加以鼓励乃至强制要求。

2023年12月21日,北京大学大门封闭。来源:视觉中国

文丨马亮(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在后疫情时代,中国大学校园开放问题备受关注。大学承担着社会服务与知识传承的公共职能,理应面向社会开放和提供公共服务。但是,原本应该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大学校园,在新冠疫情结束后却依然紧闭大门。在社会各界呼吁大学校园重启开放之路的同时,我们需要评估和反思中国大学校园的开放政策,探讨还有哪些开放道路上的障碍值得破除。

为了评估中国大学校园开放状况,我们对中国147所“双一流”高校进行了研究。我们通过各个大学的官方网站、社交媒体账号、电话咨询和实地测试等方式收集数据,对2023年中国大学校园开放状况进行评估。

我们主要关注大学校园面向一般社会公众开放的情况,而不考虑校内人员(师生)访客与校友返校的情况,因为这些人都可以通过校内渠道联系入校,而大学校园开放最应该从普通民众的角度来探讨,他们才是大学提供各类公共服务的目标群体。 

大学校园开放了吗?

评估显示,2023年有68所大学(46.26%)发布了面向社会公众开放校园的政策。其中,985工程大学的校园开放占比56.41%,“双一流”学科大学的占比56.25%,而211工程大学的占比仅36.84%(如图1所示)。由此可见,有近一半的大学发布了校园开放政策。

 在具体入校人群中,多数开放校园的高校(88%)明确所有社会公众都可以入校。也有极少部分大学仅面向高中学生、中学生及家长、临时来访人员、参观的社会公众或校外人员等开放。

大学发布校园开放政策是一回事,校园实际上是否开放是另一回事。为此,我们综合各类新闻媒体和社交媒体的信息来评估大学校园的实际开放情况。评估显示,52.38%的大学(77所)实际开放校园,略高于发布政策的大学数量。其中,985工程大学开放校园的占比69.23%,其次是“双一流”学科大学(53.13%),最后是211工程大学(43.42%)(如图2所示)。

从大学校园的开放进程来看(如图3所示),从20231月开始就有大学陆续发布校园开放政策,而在7月则达到了最高峰(13所)。毫无疑问,这同教育部在7月初发布了鼓励高校向社会开放参观的通知有关,也同暑期前的社会呼声强烈有关。与此同时,9月是多数大学的开学季,校园开放也较为密集(13所)。

 

与此同时,各地教育主管部门也在发文或发声,推动大学校园开放。评估显示,上海、甘肃两地教育主管部门曾发布大学校园开放政策,而广东省教育厅发言人曾表示会尽快发布通知。最早是在4月,上海市教委发布通知,要求有序推动大学校园对外开放工作。10月,甘肃省教育厅、财政厅、体育局联合发文,提出要做好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向社会开放工作。

从教育部门负责人或工作人员的公开表态来看,有14个省份(45.16%)对外回应记者询问,或回复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留言。多数省份提出对社会是否开放由高校自主决定(浙江、山西、黑龙江、吉林、山东、河南、海南、重庆、陕西),一些地区教育主管部门强调大学校园要积极主动对外开放(广东、安徽、四川、甘肃),还有地区不做表态的(广西)。

从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发文或发声来看,它们的确会对大学校园开放带来一定影响。数据显示,在教育主管部门发文或发声的地区,大学发布校园开放政策的平均比例为55.22%,而其他地区的则为39.92%。从实际开放校园的情况来看,二者分别为67.83%51.46%。由此可见,教育主管部门的发文或表态都有助于推动大学校园开放。

大学校园开放的行政负担

不少大学校园对外开放了,但是采取各种政策措施,使社会公众的入校之路道阻且长。无论是采取提前预约制还是实名认证,亦或是限额限时访问,都对社会公众入校带来困扰。行政负担是指公民在与政府打交道的过程中可能遭遇的摩擦或糟糕体验,包括学习成本、合规成本和心理成本。为此,我们从大学校园开放政策造成的行政负担入手,具体评估人们在进入大学时可能面临的障碍。

我们从高校是否需要预约或登记、预约是否限额或需要审核、是否需要身份证核验等来评估校园开放政策的行政负担,并依据具体情况分别赋值05分,分数越高说明越难入校。我们对大学校园开放政策可能造成的行政负担进行评估(表1),结果显示行政负担为0分的高校有9所,占比13.24%。这些高校不对入校人员进行限制,是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式大学。湖南大学、湘潭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的校园都没有围墙,所以也是开放式校园。

12所高校仅要求身份证核验,占比17.65%。还有11所高校要求预约或登记,占比16.18%。有12所高校要求预约或登记,并对身份证核验,占比17.65%。还有9所高校要求预约或登记,还有预约限额或需要审核,占比13.24%。最后,有15所高校的要求较严格,对上述三个方面都有要求,占比22.06%。由此可见,当前高校校园开放仍然给访客造成了负担和成本,使他们的入校之路并不顺遂。

 

平均来说开放校园的大学行政负担得分为2.66,在05分的评分中属于中等偏高水平。其中,985工程大学校园开放政策的行政负担最高,为3.14分。这同人们的心理预期一致,即这些知名学府的大门难进。“双一流”学科大学的行政负担得分为2.44分,211工程大学的为2.43分,二者相差不大。

此外,我们还对大学校园开放的程度进行评估(如表2所示)。我们重点从5个方面进行评估,第一个方面是看大学校园是否面向全体社会公众,其他方面是考察大学校园开放的限制条件,包括4个条件,分别涉及是否需要预约或登记,是否需要携带身份证核验或登记,是否限时段开放,是否限名额或人次,据此构建一个大学校园开放程度指数,从1分到9分,分数越高说明大学校园越开放。占比最高的大学是得分为3分的(22.73%),即在4个限制条件上都有要求。

评估显示,大学校园开放程度的平均分为5.62分,即多数大学是全面开放,但是需要预约或登记、身份证核验或登记。具体来看,211工程大学的开放程度最高,为5.89分;其次是“双一流”学科高校,评价分为5.75分;985工程大学的平均分为5.18,是最低的。

大学校园开放:未来如何推进?

本文的评估显示,中国“双一流”高校的校园开放在稳步推进,但是距离社会期望还有较大距离。一方面,大学校园开放的比例还不高,仍然有一半高校没有面向社会开放。另一方面,校园开放的大学设置了重重关卡,对于入校访问的人们来说需要承担较重的行政负担。

从推动大学校园开放来看,需要在如下方面发力。

首先,各地教育主管部门特别是教育部应加强对大学校园开放的关注和重视,出台明确政策文件来加以鼓励乃至强制要求。我国多数大学是公立大学,都接受教育部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管辖,也能够通过行政干预来推动大学校园开放。研究显示,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或发声对于大学校园开放而言有一定推动作用,为此应从政策上自上而下地推动大学校园开放。

其次,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上,作为“双一流”高校要肩负起校园开放和社会服务的职责,在大学校园开放方面发挥表率作用。举凡全球知名大学,都在大学校园开放方面走在前面。特别是985工程大学和各地211工程大学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大学校园开放来形成更加开放、包容和活跃的校园文化。

再次,大学校园开放可以有序推进,分阶段实施,边开放边完善,逐步走出一条适合中国高校的校园开放之路。比如,可以先打开大学校园的大门,再打开校园内图书馆、教室、会议室等建筑的小门,逐步扩大大学校园开放范围。再如,可以采取更友好的政策措施,减轻访客入校的行政负担。

此外,大学校园开放还有不少政策阻力,需要更多关注和解决。比如,属地管理原则可能使大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担心大学校园开放可能带来的问责。为此,应加强大学校园开放的相关制度建设,从制度上保障各个高校在校园开放过程中的权利,避免因为开放校园而对校方带来麻烦或困扰。

最后,当越来越多的大学校园开放时,入校访问的社会公众也应进一步提升个人素养,遵守校园规则和社会秩序,避免破坏校园环境和秩序。否则,开放校园的高校可能会因此而面临关闭大门的风险,也会使大学校园的公共资源难以得到最大化利用。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责编邮箱:yanguihua@jiemian.com。)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大学校园开放了吗?对147所“双一流”高校政策的评估和解读

各地教育主管部门特别是教育部应加强对大学校园开放的关注和重视,出台明确政策文件来加以鼓励乃至强制要求。

2023年12月21日,北京大学大门封闭。来源:视觉中国

文丨马亮(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在后疫情时代,中国大学校园开放问题备受关注。大学承担着社会服务与知识传承的公共职能,理应面向社会开放和提供公共服务。但是,原本应该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大学校园,在新冠疫情结束后却依然紧闭大门。在社会各界呼吁大学校园重启开放之路的同时,我们需要评估和反思中国大学校园的开放政策,探讨还有哪些开放道路上的障碍值得破除。

为了评估中国大学校园开放状况,我们对中国147所“双一流”高校进行了研究。我们通过各个大学的官方网站、社交媒体账号、电话咨询和实地测试等方式收集数据,对2023年中国大学校园开放状况进行评估。

我们主要关注大学校园面向一般社会公众开放的情况,而不考虑校内人员(师生)访客与校友返校的情况,因为这些人都可以通过校内渠道联系入校,而大学校园开放最应该从普通民众的角度来探讨,他们才是大学提供各类公共服务的目标群体。 

大学校园开放了吗?

评估显示,2023年有68所大学(46.26%)发布了面向社会公众开放校园的政策。其中,985工程大学的校园开放占比56.41%,“双一流”学科大学的占比56.25%,而211工程大学的占比仅36.84%(如图1所示)。由此可见,有近一半的大学发布了校园开放政策。

 在具体入校人群中,多数开放校园的高校(88%)明确所有社会公众都可以入校。也有极少部分大学仅面向高中学生、中学生及家长、临时来访人员、参观的社会公众或校外人员等开放。

大学发布校园开放政策是一回事,校园实际上是否开放是另一回事。为此,我们综合各类新闻媒体和社交媒体的信息来评估大学校园的实际开放情况。评估显示,52.38%的大学(77所)实际开放校园,略高于发布政策的大学数量。其中,985工程大学开放校园的占比69.23%,其次是“双一流”学科大学(53.13%),最后是211工程大学(43.42%)(如图2所示)。

从大学校园的开放进程来看(如图3所示),从20231月开始就有大学陆续发布校园开放政策,而在7月则达到了最高峰(13所)。毫无疑问,这同教育部在7月初发布了鼓励高校向社会开放参观的通知有关,也同暑期前的社会呼声强烈有关。与此同时,9月是多数大学的开学季,校园开放也较为密集(13所)。

 

与此同时,各地教育主管部门也在发文或发声,推动大学校园开放。评估显示,上海、甘肃两地教育主管部门曾发布大学校园开放政策,而广东省教育厅发言人曾表示会尽快发布通知。最早是在4月,上海市教委发布通知,要求有序推动大学校园对外开放工作。10月,甘肃省教育厅、财政厅、体育局联合发文,提出要做好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向社会开放工作。

从教育部门负责人或工作人员的公开表态来看,有14个省份(45.16%)对外回应记者询问,或回复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留言。多数省份提出对社会是否开放由高校自主决定(浙江、山西、黑龙江、吉林、山东、河南、海南、重庆、陕西),一些地区教育主管部门强调大学校园要积极主动对外开放(广东、安徽、四川、甘肃),还有地区不做表态的(广西)。

从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发文或发声来看,它们的确会对大学校园开放带来一定影响。数据显示,在教育主管部门发文或发声的地区,大学发布校园开放政策的平均比例为55.22%,而其他地区的则为39.92%。从实际开放校园的情况来看,二者分别为67.83%51.46%。由此可见,教育主管部门的发文或表态都有助于推动大学校园开放。

大学校园开放的行政负担

不少大学校园对外开放了,但是采取各种政策措施,使社会公众的入校之路道阻且长。无论是采取提前预约制还是实名认证,亦或是限额限时访问,都对社会公众入校带来困扰。行政负担是指公民在与政府打交道的过程中可能遭遇的摩擦或糟糕体验,包括学习成本、合规成本和心理成本。为此,我们从大学校园开放政策造成的行政负担入手,具体评估人们在进入大学时可能面临的障碍。

我们从高校是否需要预约或登记、预约是否限额或需要审核、是否需要身份证核验等来评估校园开放政策的行政负担,并依据具体情况分别赋值05分,分数越高说明越难入校。我们对大学校园开放政策可能造成的行政负担进行评估(表1),结果显示行政负担为0分的高校有9所,占比13.24%。这些高校不对入校人员进行限制,是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式大学。湖南大学、湘潭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的校园都没有围墙,所以也是开放式校园。

12所高校仅要求身份证核验,占比17.65%。还有11所高校要求预约或登记,占比16.18%。有12所高校要求预约或登记,并对身份证核验,占比17.65%。还有9所高校要求预约或登记,还有预约限额或需要审核,占比13.24%。最后,有15所高校的要求较严格,对上述三个方面都有要求,占比22.06%。由此可见,当前高校校园开放仍然给访客造成了负担和成本,使他们的入校之路并不顺遂。

 

平均来说开放校园的大学行政负担得分为2.66,在05分的评分中属于中等偏高水平。其中,985工程大学校园开放政策的行政负担最高,为3.14分。这同人们的心理预期一致,即这些知名学府的大门难进。“双一流”学科大学的行政负担得分为2.44分,211工程大学的为2.43分,二者相差不大。

此外,我们还对大学校园开放的程度进行评估(如表2所示)。我们重点从5个方面进行评估,第一个方面是看大学校园是否面向全体社会公众,其他方面是考察大学校园开放的限制条件,包括4个条件,分别涉及是否需要预约或登记,是否需要携带身份证核验或登记,是否限时段开放,是否限名额或人次,据此构建一个大学校园开放程度指数,从1分到9分,分数越高说明大学校园越开放。占比最高的大学是得分为3分的(22.73%),即在4个限制条件上都有要求。

评估显示,大学校园开放程度的平均分为5.62分,即多数大学是全面开放,但是需要预约或登记、身份证核验或登记。具体来看,211工程大学的开放程度最高,为5.89分;其次是“双一流”学科高校,评价分为5.75分;985工程大学的平均分为5.18,是最低的。

大学校园开放:未来如何推进?

本文的评估显示,中国“双一流”高校的校园开放在稳步推进,但是距离社会期望还有较大距离。一方面,大学校园开放的比例还不高,仍然有一半高校没有面向社会开放。另一方面,校园开放的大学设置了重重关卡,对于入校访问的人们来说需要承担较重的行政负担。

从推动大学校园开放来看,需要在如下方面发力。

首先,各地教育主管部门特别是教育部应加强对大学校园开放的关注和重视,出台明确政策文件来加以鼓励乃至强制要求。我国多数大学是公立大学,都接受教育部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管辖,也能够通过行政干预来推动大学校园开放。研究显示,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或发声对于大学校园开放而言有一定推动作用,为此应从政策上自上而下地推动大学校园开放。

其次,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上,作为“双一流”高校要肩负起校园开放和社会服务的职责,在大学校园开放方面发挥表率作用。举凡全球知名大学,都在大学校园开放方面走在前面。特别是985工程大学和各地211工程大学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大学校园开放来形成更加开放、包容和活跃的校园文化。

再次,大学校园开放可以有序推进,分阶段实施,边开放边完善,逐步走出一条适合中国高校的校园开放之路。比如,可以先打开大学校园的大门,再打开校园内图书馆、教室、会议室等建筑的小门,逐步扩大大学校园开放范围。再如,可以采取更友好的政策措施,减轻访客入校的行政负担。

此外,大学校园开放还有不少政策阻力,需要更多关注和解决。比如,属地管理原则可能使大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担心大学校园开放可能带来的问责。为此,应加强大学校园开放的相关制度建设,从制度上保障各个高校在校园开放过程中的权利,避免因为开放校园而对校方带来麻烦或困扰。

最后,当越来越多的大学校园开放时,入校访问的社会公众也应进一步提升个人素养,遵守校园规则和社会秩序,避免破坏校园环境和秩序。否则,开放校园的高校可能会因此而面临关闭大门的风险,也会使大学校园的公共资源难以得到最大化利用。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责编邮箱:yanguihua@jiemian.com。)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