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一季度是稳增长关键期,降准降息落地概率较大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一季度是稳增长关键期,降准降息落地概率较大

分析师指出,当前经济增速仍然低于5-6%的潜在增长水平,因此,逆周期调节政策有望前置发力。

2023年12月27日,沈阳智能计算中心新基建项目智算中心单体楼封顶仪式举行。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记者 辛圆

国家统计局周三公布的数据显示,经初步核算,202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2%,圆满完成年度增长“5%左右”的目标。其中,四季度同比增长5.2%。

分析师指出,剔除基数效应,2023年GDP两年平均增速仅为4.1%,依然低于5-6%的潜在经济增长水平。因此,今年一季度是稳增长的关键阶段,逆周期调节政策有望前置发力,可能的政策工具包括降息、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保持基建投资增速在较高水平等。

以下是界面新闻整理的部分机构观点

东方金诚:一季度将进入稳增长关键阶段

剔除低基数效应;2023年GDP两年平均增速仅为4.1%,低于5-6%的潜在经济增长水平。除房地产行业低迷外,制约去年经济修复的原因还有两个:一是受美欧央行快速加息、国际地缘政治冲突等影响,去年全球经济增速下滑明显,外需对国内经济修复形成较大拖累;二是在疫情“疤痕效应”尚未完全消退的情况下,居民消费信心偏弱,这在商品消费领域表现尤为明显。

2024年一季度是稳增长的关键阶段,逆周期调节政策有望前置发力。其中,降息降准落地的可能性较大,基建投资也将保持较高水平。回顾历史可以看到,一旦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连续三个月以上运行在收缩区间,宏观政策做出反应的可能性就会显著加大。

另外,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已经连续三个月同比负增长,工业品出厂价格(PPI)继续处于较为明显的通缩状态。由此,当前通过下调政策利率、引导名义贷款利率下行,以此缓解实际利率上升的迫切性也较高。

光大银行:对今年消费复苏前景保持乐观预期

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较上年增长7.2%,其中,商品零售增长5.8%。全年来看,商品消费支出整体偏弱。消费动力较弱主要是疫情“疤痕效应”的修复仍需要一定时间,同时,房地产市场低迷也对装潢、家具、家电等关联商品的销售构成拖累。

趋势上看,随着国内就业与收入持续改善,消费者信心恢复,商品类消费有望逐步向常年均值水平回归。同时,国内经济持续复苏,因城施策、稳楼市政策累积效果将逐步释放。此外,“三大工程”(保障性住房、平急两用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有望带动楼市需求回暖,房地产有望步入复苏周期。整体上看,应对今年国内消费复苏前景保持乐观预期。

东吴证券:保障房将是推动一季度地产投资修复的重要支撑

2023年12月,地产新开工与施工面积同比增速重新转负,竣工面积同比走阔至15.3%,地产投资同比回落至-12.5%。销售端方面,在京沪楼市政策放松的支撑下,地产销售年末阶段性回暖,12月30城口径下新房销售面积一度同比回正。

展望2024年,地产企稳的关键在于供给端增量政策的落实与接续。隐忧在于,新开工面积在2022年与2023年分别下降四成和两成,竣工端能否持续亮眼仍有不确定性,因此2024年地产投资企稳对项目开工施工的依赖可能不小。目前抵押补充贷款(PSL)资金支持已经落地,保障房的推进将是2024年一季度地产投资修复的主要支撑。

中国民生银行:今年商品房销售面积有望与2023年持平

2024年,房地产市场仍将面临一定压力,难以脱离宏观经济率先启动。从需求端看,收入信心不足、房价预期不强和不信任期房仍然会限制居民加杠杆的意愿。但另一方面,随着房贷利率连续下调以及“认房不认贷”等政策出台,居民购房成本已经大幅下降,加上改善性需求仍在,预计2024年商品房销售面积有望与2023年持平。

从投资端看,“三大工程”建设和央行提供的PSL低成本资金有助于提振开发投资增速。不过,考虑到房企上一年拿地和新开工面积大幅减少,土地购置费递延支付以及建安投资对2024年开发投资的支撑作用都将相对有限,再加上房企信心修复尚需时日,当期拿地和新开工同样难以大幅反弹,预计年度开发投资增速约为-5%左右。

仲量联行:今年经济增长目标或设定在5%

2023年GDP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圆满完成“5%左右”的年度目标。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预计保持和促进宏观经济的中高速增长、将2024年经济增长目标继续设定为“5%左右”,仍将是2024年经济工作和其他方面政策的重心所在。

为实现这一目标,宏观政策应着眼于保持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取向,立足于在确保就业优先、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的前提下建立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货币、财政、产业、科技、社会、环保等政策要更多协调配合、统筹整合、协同并进、同向发力、放大效能,配合加大在重点领域的投入。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一季度是稳增长关键期,降准降息落地概率较大

分析师指出,当前经济增速仍然低于5-6%的潜在增长水平,因此,逆周期调节政策有望前置发力。

2023年12月27日,沈阳智能计算中心新基建项目智算中心单体楼封顶仪式举行。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记者 辛圆

国家统计局周三公布的数据显示,经初步核算,202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2%,圆满完成年度增长“5%左右”的目标。其中,四季度同比增长5.2%。

分析师指出,剔除基数效应,2023年GDP两年平均增速仅为4.1%,依然低于5-6%的潜在经济增长水平。因此,今年一季度是稳增长的关键阶段,逆周期调节政策有望前置发力,可能的政策工具包括降息、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保持基建投资增速在较高水平等。

以下是界面新闻整理的部分机构观点

东方金诚:一季度将进入稳增长关键阶段

剔除低基数效应;2023年GDP两年平均增速仅为4.1%,低于5-6%的潜在经济增长水平。除房地产行业低迷外,制约去年经济修复的原因还有两个:一是受美欧央行快速加息、国际地缘政治冲突等影响,去年全球经济增速下滑明显,外需对国内经济修复形成较大拖累;二是在疫情“疤痕效应”尚未完全消退的情况下,居民消费信心偏弱,这在商品消费领域表现尤为明显。

2024年一季度是稳增长的关键阶段,逆周期调节政策有望前置发力。其中,降息降准落地的可能性较大,基建投资也将保持较高水平。回顾历史可以看到,一旦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连续三个月以上运行在收缩区间,宏观政策做出反应的可能性就会显著加大。

另外,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已经连续三个月同比负增长,工业品出厂价格(PPI)继续处于较为明显的通缩状态。由此,当前通过下调政策利率、引导名义贷款利率下行,以此缓解实际利率上升的迫切性也较高。

光大银行:对今年消费复苏前景保持乐观预期

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较上年增长7.2%,其中,商品零售增长5.8%。全年来看,商品消费支出整体偏弱。消费动力较弱主要是疫情“疤痕效应”的修复仍需要一定时间,同时,房地产市场低迷也对装潢、家具、家电等关联商品的销售构成拖累。

趋势上看,随着国内就业与收入持续改善,消费者信心恢复,商品类消费有望逐步向常年均值水平回归。同时,国内经济持续复苏,因城施策、稳楼市政策累积效果将逐步释放。此外,“三大工程”(保障性住房、平急两用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有望带动楼市需求回暖,房地产有望步入复苏周期。整体上看,应对今年国内消费复苏前景保持乐观预期。

东吴证券:保障房将是推动一季度地产投资修复的重要支撑

2023年12月,地产新开工与施工面积同比增速重新转负,竣工面积同比走阔至15.3%,地产投资同比回落至-12.5%。销售端方面,在京沪楼市政策放松的支撑下,地产销售年末阶段性回暖,12月30城口径下新房销售面积一度同比回正。

展望2024年,地产企稳的关键在于供给端增量政策的落实与接续。隐忧在于,新开工面积在2022年与2023年分别下降四成和两成,竣工端能否持续亮眼仍有不确定性,因此2024年地产投资企稳对项目开工施工的依赖可能不小。目前抵押补充贷款(PSL)资金支持已经落地,保障房的推进将是2024年一季度地产投资修复的主要支撑。

中国民生银行:今年商品房销售面积有望与2023年持平

2024年,房地产市场仍将面临一定压力,难以脱离宏观经济率先启动。从需求端看,收入信心不足、房价预期不强和不信任期房仍然会限制居民加杠杆的意愿。但另一方面,随着房贷利率连续下调以及“认房不认贷”等政策出台,居民购房成本已经大幅下降,加上改善性需求仍在,预计2024年商品房销售面积有望与2023年持平。

从投资端看,“三大工程”建设和央行提供的PSL低成本资金有助于提振开发投资增速。不过,考虑到房企上一年拿地和新开工面积大幅减少,土地购置费递延支付以及建安投资对2024年开发投资的支撑作用都将相对有限,再加上房企信心修复尚需时日,当期拿地和新开工同样难以大幅反弹,预计年度开发投资增速约为-5%左右。

仲量联行:今年经济增长目标或设定在5%

2023年GDP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圆满完成“5%左右”的年度目标。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预计保持和促进宏观经济的中高速增长、将2024年经济增长目标继续设定为“5%左右”,仍将是2024年经济工作和其他方面政策的重心所在。

为实现这一目标,宏观政策应着眼于保持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取向,立足于在确保就业优先、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的前提下建立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货币、财政、产业、科技、社会、环保等政策要更多协调配合、统筹整合、协同并进、同向发力、放大效能,配合加大在重点领域的投入。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