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李密、黄晓明合作翻拍《万水千山总是情》献礼香港回归20周年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李密、黄晓明合作翻拍《万水千山总是情》献礼香港回归20周年

作为香港TVB曾经收视率最高的经典剧集之一,《万水千山总是情》曾经在艺术和商业上的成功一度令TVB名声大噪。翻拍这样一部在艺术与商业上双赢的经典影视剧,在冠亚传媒创始人李密看来,这不仅是冠亚传媒翻拍香港TVB经典剧项目之一,也是献礼香港回归20周年的作品,对于公司而言有非凡的意义。

作者 | 饶文渊

三十五年前,一部名叫《万水千山总是情》的香港TVB影视剧一经播出便吸引了两地观众的注意,其同名电视剧主题曲也成为了华语流行音乐中的经典;三十五年后,这部电视剧以“翻新”的姿态重新出现在观众的视野中。

值得注意的是新版《万水千山总是情》的制作单位并非香港TVB,而是内地影视公司冠亚文化传媒和易星传媒,有趣的是这两家公司的创始人李密与黄晓明已经是第二次合作了,十年前,两人合作的《新上海滩》曾经创造出许多收视神话,十年后两人各自身份转变并且再度携手合作,只因为相互信任以及对创作有共同的追求,同时也希望在香港回归二十周时,能有一部展现家国情怀的作品呈现出来。

提起《万水千山总是情》,很多人的第一个想到的是汪明荃、谢贤、吕良伟领衔主演的TVB经典剧,其次是汪明荃演唱的同名电视剧主题曲。这部拍摄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经典港剧以中国20世纪30年代抗战时期为背景,讲述的是从英国留学归来的富家子弟阮庭深与官宦千金庄梦蝶之间走过千山万水,历经千难万险的真挚爱情。新版《万水千山总是情》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定修改,保留了原剧中的精髓对故事构架重新做了调整,更加符合现当代观众的观看喜好。

《万水千山总是情》海报

作为香港TVB曾经收视率最高的经典剧集之一,《万水千山总是情》曾经在艺术和商业上的成功一度令TVB名声大噪。翻拍这样一部在艺术与商业上双赢的经典影视剧,在冠亚传媒创始人李密看来,这不仅冠亚文化传媒不遗余力的完成的一个项目,也是献礼香港回归20周年的作品,对于公司而言有非凡的意义。

对于大多数翻拍剧普遍面临改编问题和观众接受程度的问题,李密表示翻拍版的《万水千山总是情》会在基于原作品蓝本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创新,从剧本情节架构、拍摄场地场景到演员的服装等,均有新鲜元素注入。

至于翻拍作品的品质,亲自担任这部剧总制片人的李密很自信:新版《万水千山总是情》的拍摄将两岸三地实力创作团队都集合在了一起,有曾指导过《倚天屠龙记》《新龙门客栈》《天涯明月刀》的香港导演赖水清担任总导演,由曾执导《暗香》《离婚律师》等多部经典作品的“白玉兰奖”最佳导演杨文军担任监制,同时还邀请到了服装设计大师劳伦斯.许担任服装造型总监,主要演员服装由大师私人定制;同时起用到老中青三代演员,用新鲜的元素全方位的去重新打造这部经典剧。

据了解,此次翻拍《万水千山总是情》,除了云集黄金制作班底外,冠亚文化传媒还投资巨资来重新打造这部经典TVB影视剧。从总场景680个左右(其中大场景150个),拍摄场景除了车墩影视城,还有瑞金宾馆、西郊庄园、佘山艾美酒店、吴淞码头、九华山,到千万元的装置费用,其中女主角秦岚的“云锦旗袍”价值人民币45万元左右,采用云锦面料(是中国最珍贵的面料,由纯金纯银和鸟兽羽毛真丝混织而成,有“寸锦寸金”之称),由2名刺绣工人用了1000小时,花5个月才制作完成,再到参与拍摄演职人员多达800人以上,群演总计1万人次以上等等。

尽管数据信息告诉我们这是一部制作费用不菲的影视剧,但是在总制片人李密看来:所有的花费都控制在成本之内,不会超越,会更加节约,“实际大部分制作成本花费在置景、服装和幕后团队上,我们只是把钱花到该用的地方,而不是单纯的烧钱。“

从《新上海滩》到《万水千山总是情》,将经典赋予新鲜的活力是冠亚文化传媒在行业中独具的特色,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冠亚文化传媒也在积极顺应时代的步伐,将触角延伸到二次元文化领域与VR科技领域,对于新发展的领域,李密表示都在尝试中摸索中,但最终要看市场的反应。

近期,三声与新版《万水千山总是情》的总制片,总导演聊了聊这部经典翻拍剧背后的故事。

以下是新版《万水千山总是情》总制片人李密和总导演赖水清的采访整理:

总制片人李密采访部分

1.这次与黄晓明再度合作从起初的沟通到执行准备了多久?

李密:有过之前很愉快的合作经历,双方也很相信彼此,所以这次再合作很快就达成了协议,一拍即合。这次我们都是这部剧的出品人,双方互相一起商量和敲定这部剧的制作班底。

2.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个经典的IP?从获得《万水千山总是情》的IP到改编再进行拍摄,这个过程中经历过哪些起伏?

李密:因为《新上海滩》的成功,我们与TVB也保持着良好的信任关系。由于影视剧歌曲的版权不在TVB,需要向唱片公司申请买,因此与《万水千山总是情》的词曲唱片公司前后周旋了五年才拿到歌曲的版权。虽然这个过程遇到过一些障碍,但是后来都顺利的解决了,很感谢唱片公司能把歌曲的版权给我们,因为歌曲是这部剧的“灵魂”。

3.冠亚文化传媒购买这部IP的成本是多少?

李密:购买成本比较高,占到整体制作成本的13%-15%左右。同时,剧本创作过程中编剧也换了好几拨,电视剧版权因为到期也买了三次。

4.据了解,你曾经制作翻拍过不少经典IP剧,比如《新上海滩》《齐天大圣孙悟空》等。在你看来翻拍依然能保持影视作品新鲜的活力,关键是什么?

李密:其实好莱坞也有很多经典翻拍的案例,而经典之所以能经久不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经典作品具备能留存和传承的精髓,这些精髓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衰败,而我们要考虑的是在制作层面寄予翻拍故事赋予新的角度,让观众喜欢看。

5.从制作经费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笔不菲的开销,为什么在制作这部剧的过程中愿意花费这么一大笔的开销,初衷是什么?从制片人的角度来看,制作精良的服化道对于影视剧的呈现有怎样的帮助?

李密:我们要打造一部品质精良的影视剧,需要邀请到专业的制作团队来进行合作。比如这次邀请到了劳伦斯·许担任服装造型总监,他也很愿意与我们团队进行合作。劳伦斯.许对《万水千山总是情》有很浓郁的热爱,我经常能见到他哼唱《万水千山总是情》这首歌。他提出用高级定制华服为剧中主角拍戏也实属罕见。高品质的服化道也会提升这部戏的品质,让这部戏更有质感。

6.在玄幻、言情、古装等IP剧的推动下,虽然现在IP翻拍越来越火热,但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并且被人诟病,那您为什么依然坚持选择翻拍IP?而且这次选择了有时代感的《万水千山总是情》,如何去均衡不同年龄层的人对这部剧的关注?

李密:我们将新版《万水千山总是情》的受众年龄层定位在60后-80后。在创作初期大家会对既定的项目进行评估,会考虑项目中每个年龄层观众的需求,但一部戏不可能将所有年龄层的观众“一网打尽”。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在央视播出时收视率一般,但却在B站上深受年轻群体的喜爱,这件事启发了我:现在虽然还未知《万水千山总是情》的观众群体到底是哪部分,但并不代表这部剧不被年轻观众喜欢。

总导演赖水清采访部分

 

1.新版《万水千山总是情》从策划到拍摄,中间准备了多长时间以及都做了哪些准备?

赖水清:应该有七八年的时间,这个过程中一直在筹划,近两年就积极在修改剧本,做准备工作。这部剧的编剧是李总(李密)公司的编剧团队,监制杨文军的团队也参与到了编剧中。

剧本在改编时会遵循一些原则:保留原剧精华,对故事构架进行改变,同时加入符合时代精神的内容元素。毕竟这部剧已经有三十五年了,时代环境观众以及拍摄技术上都在进步,对剧本改编创作和电视剧的制作的要求也不一样了。

2.之前您拍摄的电视剧基本是古装电视剧或者武侠电视剧,比如《倚天屠龙记》《新龙门客栈》《天涯明月刀》《鹿鼎记》《重耳传》等,这次拍摄的《万水千山总是情》与之前的古装剧和武侠剧不同的是,它属于时代言情剧,是一个什么样的机遇让你接手拍摄这部电视剧的?

赖水清:其实我个人对具有历史情怀,有浓厚的情感架构的电视剧还是很有兴趣的,以前拍的古装戏,就是除了武侠外,剧情都有比较浓郁的感情世界,这是很重要的元素。任何喜剧、悲剧、年代剧、武打剧,少了人文世界和感情世界,戏剧就会浮于表面。《万水千山总是情》是一部感情世界很浓郁的影视剧,从这方面来讲我对这部戏是很感情的,无论社会怎么变,人与人之间的的爱情,亲情着都是非常重要的戏剧元素,这些元素是戏剧底蕴的主要部分。

3.重新翻拍《万水千山总是情》除了献礼香港回归二十周年外,它还具有怎样的时代意义?

赖水清:这是一部改编翻拍的电视剧,故事讲述的是最后男女主人公历经千山万水很多苦难落脚在香港,正好今年是香港回归20周年,这是一个时间契机,那我们也尽量把当年的香港真实情况呈现出来,能够让观众理解当年上海与香港之间的人文关系,同时在抗日阶段的历史真实也会剧情里中呈现出来,让观众看到这部翻拍剧时都能通过真实的过往感受到那份血浓于水的情感。

4.如何“打破”观众对之前的那一版《万水千山总是情》的印象,让更多的目光聚焦到现在这一版的《万水千山总是情》?

赖水清:在拍摄方式和演员造型等创作手法上得有创新,我们会做到极致,让观众耳目一新。比如服装,找来劳伦斯·许做演员服装定制,这些服装有很多古典和现代艺术的结合,很大胆的呈现当时的上海,让观众在视觉上有惊艳的感觉。

有些创新之处也会做判断和选择,比如那个年代,露天电影院在中国非常新潮并且少见,但是主创团队认为在电影发展历程中,那个时候的中国是有露天影院的,因此我们会把这个场景元素加到改编版的剧目中,虽然可能会引起观众的争议,但不重要,因为戏剧就是需要有突破,我们不是纯讲历史,而是在历史条件下讲故事,因此需要突破。

同时,在剧情上做些大胆的创新,将以前比较保守的人物情感表现作调整,可以让男女的情感在一定底线内表现的更加大胆,更加符合当代人的情感诉求,从内到外的改变既保留经典精髓又负荷时代价值观念。

5.就电视剧本身而言,翻拍最大的调整和改变是什么?为什么会做这样的调整改变?

赖水清:首先去掉了以前剧集中一些拖拉的情节,以前的生活节奏没有现在这么快,它每一集的元素载体都比较少,因此在这方面我们做了很多剧情的推进;其次以前那版的《万水千山总是情》中男女主角是重点,其他人都是任务型的配角,但是翻拍的版本中,人物情节既有独立的内容又辅佐主线的内容,让整部戏的元素变丰满,在人物的塑造上也扎实了很多。

6.新版的《万水千山总是情》的演员中有大家很熟悉的面孔比如男女主角严屹宽和秦岚,也有香港演员中的老戏骨谢贤和刘松仁,也有入行不久的年轻演员,在演员的选择上,为什么会选择他们,看中他们身上的哪些特质?这些演员中也不乏初次合作的演员,在拍摄中怎么去跟他们磨合?

赖水清:《万水千山总是情》并非纯偶像剧,它的感情延伸需要有经验和阅历的戏剧演员来展现。

秦岚和严屹宽都是之前合作过很多次的演员。秦岚各种类型的戏都能把握的很好,而且给人出乎意外的惊喜,在她身上能抓到爆发性的表演;而严屹宽是一个很有魅力的演员,古典中带着时尚感的绅士范儿,他对表演也有自己的见解,这次合作中他也和我们在探讨各种表演方式,那种状态很认真。刘松仁是我合作过很多次的艺术家,他对待艺术的精神和要求,对晚辈的提点,都有相当正面的作用。

因为考虑到三十多年过去了老中青演员更替了不少,因此想在这部戏里打造老中青三代演员的组合,能有一种传承内容加入,于是想找以前这部戏里参与的演员,所以就有了谢贤、刘松仁的参与。

我会让新演员尽量去释放自己,我不希望演员收着演,因为演员情绪收着我没办法去帮忙做修正,就好像做衣服,衣服做大了可以修小,但衣服小了就没办法做大,所以我就要求他们在理解这个角色之外有时候需要大胆一点,有突破,有新的东西尽管提出,但是必须在一定的范围内。

7.那对你而言翻拍《万水千山总是情》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赖水清:最大的挑战是如何面对现在的观众。年纪稍大的一点的观众对这部戏会有浓厚的感情和怀念,但是如何把这种感觉抓回来是我们要考虑的;对于年轻观众,如何去开拓他们的印象,引起他们对于这部戏的兴趣和期待也是我们要考虑的。

©三声原创内容 转载请联系授权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李密、黄晓明合作翻拍《万水千山总是情》献礼香港回归20周年

作为香港TVB曾经收视率最高的经典剧集之一,《万水千山总是情》曾经在艺术和商业上的成功一度令TVB名声大噪。翻拍这样一部在艺术与商业上双赢的经典影视剧,在冠亚传媒创始人李密看来,这不仅是冠亚传媒翻拍香港TVB经典剧项目之一,也是献礼香港回归20周年的作品,对于公司而言有非凡的意义。

作者 | 饶文渊

三十五年前,一部名叫《万水千山总是情》的香港TVB影视剧一经播出便吸引了两地观众的注意,其同名电视剧主题曲也成为了华语流行音乐中的经典;三十五年后,这部电视剧以“翻新”的姿态重新出现在观众的视野中。

值得注意的是新版《万水千山总是情》的制作单位并非香港TVB,而是内地影视公司冠亚文化传媒和易星传媒,有趣的是这两家公司的创始人李密与黄晓明已经是第二次合作了,十年前,两人合作的《新上海滩》曾经创造出许多收视神话,十年后两人各自身份转变并且再度携手合作,只因为相互信任以及对创作有共同的追求,同时也希望在香港回归二十周时,能有一部展现家国情怀的作品呈现出来。

提起《万水千山总是情》,很多人的第一个想到的是汪明荃、谢贤、吕良伟领衔主演的TVB经典剧,其次是汪明荃演唱的同名电视剧主题曲。这部拍摄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经典港剧以中国20世纪30年代抗战时期为背景,讲述的是从英国留学归来的富家子弟阮庭深与官宦千金庄梦蝶之间走过千山万水,历经千难万险的真挚爱情。新版《万水千山总是情》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定修改,保留了原剧中的精髓对故事构架重新做了调整,更加符合现当代观众的观看喜好。

《万水千山总是情》海报

作为香港TVB曾经收视率最高的经典剧集之一,《万水千山总是情》曾经在艺术和商业上的成功一度令TVB名声大噪。翻拍这样一部在艺术与商业上双赢的经典影视剧,在冠亚传媒创始人李密看来,这不仅冠亚文化传媒不遗余力的完成的一个项目,也是献礼香港回归20周年的作品,对于公司而言有非凡的意义。

对于大多数翻拍剧普遍面临改编问题和观众接受程度的问题,李密表示翻拍版的《万水千山总是情》会在基于原作品蓝本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创新,从剧本情节架构、拍摄场地场景到演员的服装等,均有新鲜元素注入。

至于翻拍作品的品质,亲自担任这部剧总制片人的李密很自信:新版《万水千山总是情》的拍摄将两岸三地实力创作团队都集合在了一起,有曾指导过《倚天屠龙记》《新龙门客栈》《天涯明月刀》的香港导演赖水清担任总导演,由曾执导《暗香》《离婚律师》等多部经典作品的“白玉兰奖”最佳导演杨文军担任监制,同时还邀请到了服装设计大师劳伦斯.许担任服装造型总监,主要演员服装由大师私人定制;同时起用到老中青三代演员,用新鲜的元素全方位的去重新打造这部经典剧。

据了解,此次翻拍《万水千山总是情》,除了云集黄金制作班底外,冠亚文化传媒还投资巨资来重新打造这部经典TVB影视剧。从总场景680个左右(其中大场景150个),拍摄场景除了车墩影视城,还有瑞金宾馆、西郊庄园、佘山艾美酒店、吴淞码头、九华山,到千万元的装置费用,其中女主角秦岚的“云锦旗袍”价值人民币45万元左右,采用云锦面料(是中国最珍贵的面料,由纯金纯银和鸟兽羽毛真丝混织而成,有“寸锦寸金”之称),由2名刺绣工人用了1000小时,花5个月才制作完成,再到参与拍摄演职人员多达800人以上,群演总计1万人次以上等等。

尽管数据信息告诉我们这是一部制作费用不菲的影视剧,但是在总制片人李密看来:所有的花费都控制在成本之内,不会超越,会更加节约,“实际大部分制作成本花费在置景、服装和幕后团队上,我们只是把钱花到该用的地方,而不是单纯的烧钱。“

从《新上海滩》到《万水千山总是情》,将经典赋予新鲜的活力是冠亚文化传媒在行业中独具的特色,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冠亚文化传媒也在积极顺应时代的步伐,将触角延伸到二次元文化领域与VR科技领域,对于新发展的领域,李密表示都在尝试中摸索中,但最终要看市场的反应。

近期,三声与新版《万水千山总是情》的总制片,总导演聊了聊这部经典翻拍剧背后的故事。

以下是新版《万水千山总是情》总制片人李密和总导演赖水清的采访整理:

总制片人李密采访部分

1.这次与黄晓明再度合作从起初的沟通到执行准备了多久?

李密:有过之前很愉快的合作经历,双方也很相信彼此,所以这次再合作很快就达成了协议,一拍即合。这次我们都是这部剧的出品人,双方互相一起商量和敲定这部剧的制作班底。

2.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个经典的IP?从获得《万水千山总是情》的IP到改编再进行拍摄,这个过程中经历过哪些起伏?

李密:因为《新上海滩》的成功,我们与TVB也保持着良好的信任关系。由于影视剧歌曲的版权不在TVB,需要向唱片公司申请买,因此与《万水千山总是情》的词曲唱片公司前后周旋了五年才拿到歌曲的版权。虽然这个过程遇到过一些障碍,但是后来都顺利的解决了,很感谢唱片公司能把歌曲的版权给我们,因为歌曲是这部剧的“灵魂”。

3.冠亚文化传媒购买这部IP的成本是多少?

李密:购买成本比较高,占到整体制作成本的13%-15%左右。同时,剧本创作过程中编剧也换了好几拨,电视剧版权因为到期也买了三次。

4.据了解,你曾经制作翻拍过不少经典IP剧,比如《新上海滩》《齐天大圣孙悟空》等。在你看来翻拍依然能保持影视作品新鲜的活力,关键是什么?

李密:其实好莱坞也有很多经典翻拍的案例,而经典之所以能经久不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经典作品具备能留存和传承的精髓,这些精髓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衰败,而我们要考虑的是在制作层面寄予翻拍故事赋予新的角度,让观众喜欢看。

5.从制作经费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笔不菲的开销,为什么在制作这部剧的过程中愿意花费这么一大笔的开销,初衷是什么?从制片人的角度来看,制作精良的服化道对于影视剧的呈现有怎样的帮助?

李密:我们要打造一部品质精良的影视剧,需要邀请到专业的制作团队来进行合作。比如这次邀请到了劳伦斯·许担任服装造型总监,他也很愿意与我们团队进行合作。劳伦斯.许对《万水千山总是情》有很浓郁的热爱,我经常能见到他哼唱《万水千山总是情》这首歌。他提出用高级定制华服为剧中主角拍戏也实属罕见。高品质的服化道也会提升这部戏的品质,让这部戏更有质感。

6.在玄幻、言情、古装等IP剧的推动下,虽然现在IP翻拍越来越火热,但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并且被人诟病,那您为什么依然坚持选择翻拍IP?而且这次选择了有时代感的《万水千山总是情》,如何去均衡不同年龄层的人对这部剧的关注?

李密:我们将新版《万水千山总是情》的受众年龄层定位在60后-80后。在创作初期大家会对既定的项目进行评估,会考虑项目中每个年龄层观众的需求,但一部戏不可能将所有年龄层的观众“一网打尽”。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在央视播出时收视率一般,但却在B站上深受年轻群体的喜爱,这件事启发了我:现在虽然还未知《万水千山总是情》的观众群体到底是哪部分,但并不代表这部剧不被年轻观众喜欢。

总导演赖水清采访部分

 

1.新版《万水千山总是情》从策划到拍摄,中间准备了多长时间以及都做了哪些准备?

赖水清:应该有七八年的时间,这个过程中一直在筹划,近两年就积极在修改剧本,做准备工作。这部剧的编剧是李总(李密)公司的编剧团队,监制杨文军的团队也参与到了编剧中。

剧本在改编时会遵循一些原则:保留原剧精华,对故事构架进行改变,同时加入符合时代精神的内容元素。毕竟这部剧已经有三十五年了,时代环境观众以及拍摄技术上都在进步,对剧本改编创作和电视剧的制作的要求也不一样了。

2.之前您拍摄的电视剧基本是古装电视剧或者武侠电视剧,比如《倚天屠龙记》《新龙门客栈》《天涯明月刀》《鹿鼎记》《重耳传》等,这次拍摄的《万水千山总是情》与之前的古装剧和武侠剧不同的是,它属于时代言情剧,是一个什么样的机遇让你接手拍摄这部电视剧的?

赖水清:其实我个人对具有历史情怀,有浓厚的情感架构的电视剧还是很有兴趣的,以前拍的古装戏,就是除了武侠外,剧情都有比较浓郁的感情世界,这是很重要的元素。任何喜剧、悲剧、年代剧、武打剧,少了人文世界和感情世界,戏剧就会浮于表面。《万水千山总是情》是一部感情世界很浓郁的影视剧,从这方面来讲我对这部戏是很感情的,无论社会怎么变,人与人之间的的爱情,亲情着都是非常重要的戏剧元素,这些元素是戏剧底蕴的主要部分。

3.重新翻拍《万水千山总是情》除了献礼香港回归二十周年外,它还具有怎样的时代意义?

赖水清:这是一部改编翻拍的电视剧,故事讲述的是最后男女主人公历经千山万水很多苦难落脚在香港,正好今年是香港回归20周年,这是一个时间契机,那我们也尽量把当年的香港真实情况呈现出来,能够让观众理解当年上海与香港之间的人文关系,同时在抗日阶段的历史真实也会剧情里中呈现出来,让观众看到这部翻拍剧时都能通过真实的过往感受到那份血浓于水的情感。

4.如何“打破”观众对之前的那一版《万水千山总是情》的印象,让更多的目光聚焦到现在这一版的《万水千山总是情》?

赖水清:在拍摄方式和演员造型等创作手法上得有创新,我们会做到极致,让观众耳目一新。比如服装,找来劳伦斯·许做演员服装定制,这些服装有很多古典和现代艺术的结合,很大胆的呈现当时的上海,让观众在视觉上有惊艳的感觉。

有些创新之处也会做判断和选择,比如那个年代,露天电影院在中国非常新潮并且少见,但是主创团队认为在电影发展历程中,那个时候的中国是有露天影院的,因此我们会把这个场景元素加到改编版的剧目中,虽然可能会引起观众的争议,但不重要,因为戏剧就是需要有突破,我们不是纯讲历史,而是在历史条件下讲故事,因此需要突破。

同时,在剧情上做些大胆的创新,将以前比较保守的人物情感表现作调整,可以让男女的情感在一定底线内表现的更加大胆,更加符合当代人的情感诉求,从内到外的改变既保留经典精髓又负荷时代价值观念。

5.就电视剧本身而言,翻拍最大的调整和改变是什么?为什么会做这样的调整改变?

赖水清:首先去掉了以前剧集中一些拖拉的情节,以前的生活节奏没有现在这么快,它每一集的元素载体都比较少,因此在这方面我们做了很多剧情的推进;其次以前那版的《万水千山总是情》中男女主角是重点,其他人都是任务型的配角,但是翻拍的版本中,人物情节既有独立的内容又辅佐主线的内容,让整部戏的元素变丰满,在人物的塑造上也扎实了很多。

6.新版的《万水千山总是情》的演员中有大家很熟悉的面孔比如男女主角严屹宽和秦岚,也有香港演员中的老戏骨谢贤和刘松仁,也有入行不久的年轻演员,在演员的选择上,为什么会选择他们,看中他们身上的哪些特质?这些演员中也不乏初次合作的演员,在拍摄中怎么去跟他们磨合?

赖水清:《万水千山总是情》并非纯偶像剧,它的感情延伸需要有经验和阅历的戏剧演员来展现。

秦岚和严屹宽都是之前合作过很多次的演员。秦岚各种类型的戏都能把握的很好,而且给人出乎意外的惊喜,在她身上能抓到爆发性的表演;而严屹宽是一个很有魅力的演员,古典中带着时尚感的绅士范儿,他对表演也有自己的见解,这次合作中他也和我们在探讨各种表演方式,那种状态很认真。刘松仁是我合作过很多次的艺术家,他对待艺术的精神和要求,对晚辈的提点,都有相当正面的作用。

因为考虑到三十多年过去了老中青演员更替了不少,因此想在这部戏里打造老中青三代演员的组合,能有一种传承内容加入,于是想找以前这部戏里参与的演员,所以就有了谢贤、刘松仁的参与。

我会让新演员尽量去释放自己,我不希望演员收着演,因为演员情绪收着我没办法去帮忙做修正,就好像做衣服,衣服做大了可以修小,但衣服小了就没办法做大,所以我就要求他们在理解这个角色之外有时候需要大胆一点,有突破,有新的东西尽管提出,但是必须在一定的范围内。

7.那对你而言翻拍《万水千山总是情》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赖水清:最大的挑战是如何面对现在的观众。年纪稍大的一点的观众对这部戏会有浓厚的感情和怀念,但是如何把这种感觉抓回来是我们要考虑的;对于年轻观众,如何去开拓他们的印象,引起他们对于这部戏的兴趣和期待也是我们要考虑的。

©三声原创内容 转载请联系授权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