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在去年11月份收到的一篇稿件
纵横君的好朋友陈浩同学
秘密潜入了位于海南文昌的
文昌卫星发射中心
拍到了目前为止
最清晰的航天发射中心内部照片
海南文昌被誉为中国的卡纳维拉尔角——那里坐落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火箭发射中心:肯尼迪航天中心。而在海南文昌,则建有中国最好的低纬度火箭发射中心,因为维度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约北纬28度,而海南文昌火箭发射中心则位于北纬18度)同型火箭运载能力可提高10%,而卫星寿命可延长2年以上。
文昌航天中心是我国首个滨海发射场,这里靠近海港,运输火箭这种庞然大物非常方便。箭体直径不受铁路桥梁涵洞限制,(长征二号系列由于受到铁路运输的限制,其组件的最大直径只能限制在3.5米),进一步释放了火箭涉及的潜力,这也是为什么体型更大的长征5号选择在这里发射的另个一重要原因。
这里的射向更宽,安全性好。从东射向到南射向,1000公里范围均为海域,从海南岛发射的火箭,其发射方向1000公里范围内是茫茫大海,因此坠落的残骸不易造成意外,航区及落区安全性好。而且对民航的影响小——回忆一下天宫2号在酒泉发射的时候,有多少小伙伴们在飞机上或机场滞留积压。
文昌火箭发射中心由2009年正式开工建设,至2014年底基地建成,整个基地占地16437亩,海岸线4.1公里,面积巨大世界少有,发射基地可支持多种规格火箭发射任务。
主发射塔的一些细节
这样高清的图片
应该是第一次在网上看到吧
右侧的弧形结构
是在发射前稳定火箭用的
黄黑相间条纹的圆柱体
是负责火箭固定架旋转的转轴
这张图可以清晰看到主发射塔
用于支撑的三角结构和密密麻麻的铆钉
发射塔左右两侧有两套结构一样的固定装置
在发射前向两侧打开
发射塔底部的黄色圆柱体
应该是火箭稳结构的液压装置
组装楼与发射塔之间的距离长达3.1公里,火箭由制造地运往海南文昌清澜港码头后,由专业车辆将活动部件从码头运送至文昌发射基地,并在文昌发射基地组装楼进行吊装及调试,在组装完成后,火箭送往发射塔(组装楼与201发射塔相距3.1公里)。试想一下,端着这么高的巨大火箭,稳稳行走3.1公里,运送车辆的稳定性一定极高。
途中的黄色物体
就是火箭移动平台
负责将火箭从组装楼搬运到发射塔
平台下方的滑轮
是类似码头集装箱装卸塔一样的轨道与轮组
发射中心目前有两个发射塔
一个组装楼
所以发射中心有一套独立的轨道系统
运送火箭的轨道跨度为20米,铁轨间距之宽令人叹为观止,火箭经过轨道送至发射塔并由回转平台固定,回转平台关闭后发射人员会在发射塔内在进行简单的调试与燃料加注,并待命发射。
这里的轨道由于需求不同
设计上和火车轨道完全不同
包括材质和轨距
这样的细节图在其他地方可真的看不到了
(这里要多说一句,文昌发射中心的火箭移动平台,和美国肯尼迪的非常不一样。我们的老读者可能还记得很早以前的一篇文章——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默默无闻的巨人)
没有轨道
整个平台靠四组履带
在铺满碎石的专用车道上爬行
在移动平台上方
还有一个更大的发射平台
其作用是在发射塔下方固定火箭
(结论:美国的设计相对复杂,但使用灵活性较高;而中国使用的移动平台设计相对简单,日后维护方便)
发射塔周边耸立四个尖塔状结构,为发射塔避雷针,113米高,为区域性防雷设备,此设备由北京的某设计研究院定制提供,造型亚洲罕见,可预防因海南雷雨较多造成的雷电损失,并可预防侧击雷与直雷。
避雷针中部的一处细节
基本上
能让我们看的
也就是这些了
能写的也就这么多了
否则……就该封号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