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新版《射雕》提档上线 “回忆杀”“细节控”能否迎来口碑春天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新版《射雕》提档上线 “回忆杀”“细节控”能否迎来口碑春天

总制片人吴敦也太有来头。撇开台湾竹联帮的身份不说,光是他担任制片人的电视剧就包括《画魂》《铁齿铜牙纪晓岚3》《倚天屠龙记》(2003版)以及《天涯明月刀》。

文|木众

《射雕英雄传》又双叒叕被翻拍了!

《鬼吹灯》上星之路的“夭折”,最终还是因为“超自然现象”没有得到合理解释。它的落马迫使新版《射雕》不得不提档三个月与观众见面。

“丑媳妇总得见公婆”,提前上线对于武侠迷和原著粉来说是好事,但对于后期制作来说,难免要手忙脚乱一阵。

面对最近烂片扎堆的内地武侠剧市场,观众早已“心如死灰”。

先是被《飞刀又见飞刀》的“回旋镖”雷到崩溃,之后又被《孤芳不自赏》的“一键抠图”气到吐血。总之,2016年对于武侠迷来说,真的很坎坷。

于是,对于新版《射雕》,观众们并没有报以太多期望。加之它踢下《鬼吹灯》登上东方卫视周播剧场,引发一众IP党的“怨念”。

当然,最要命的还是当今的电视剧市场格局。面对仙侠魔幻类IP的层出不穷,以及古装宫斗的声势浩大,传统武侠剧早已接近触底之时,这样的环境下选择重启武侠剧,还是如此经典的强大IP,制作方确实需要不小的勇气。

而这种种不利因素也使得新版《射雕》走得异常艰难。

顶着各方压力与时间赛跑,

新版《射雕》有哪些长处?

1、关于制作班底的来头:

新版《射雕》的四位主创人员可谓个个大有来头。监制郭靖宇被称为“传奇剧王”,从《铁梨花》《勇敢的心》到《打狗棍》《大秧歌》,每一部都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

总制片人吴敦也太有来头。撇开台湾竹联帮的身份不说,光是他担任制片人的电视剧就包括《画魂》《铁齿铜牙纪晓岚3》《倚天屠龙记》(2003版)以及《天涯明月刀》。

除了“金牌制片”外,吴敦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贾静雯的幕后推手。在吴敦制作的多部影视作品中,贾静雯几乎是铁打不动的女一号,也正是因为吴敦,贾静雯才正式在内地走红。

另一位编剧陈曼玲在业界口碑也十分不俗。她曾经改编过两部古龙作品,分别是《武林外史》以及风靡全国的吴奇隆版《萧十一郎》,之后深受追捧的《水月洞天》《灵镜传奇》也是出自陈曼玲之手。

正当陈曼玲声名大噪时,她却突然选择退出,这一举动令业内惊讶不已。此次她重出江湖成为新版《射雕》四大主创之一,亲手把控整个剧组的人设、剧本以及故事架构。

最后是导演蒋家骏。这个号称“中国定制剧之父”的人,在2008年接连三部大作都启用了霍建华作为男一号,成功为霍建华敲开内地市场的大门,之后更是凭借一部《神话》将胡歌送上华鼎奖最佳男演员的宝座。

导演蒋家骏

2、关于视听画面的质感:

从先前曝光的预告片来看,不论是风雪骤变还是大漠黄沙,不论是桃花岛奇遇还是全军西征,这些曾出现在原著里的经典桥段都被最大程度地呈现。

从画面上来,后期确实没有因为时间的紧迫而敷衍了事。

据《射雕英雄传》总监制郭靖宇称:“功夫前期已经下到,年轻演员整天在威压上吊着,该上山、下水、进大漠都不含糊。所以,后期基本只要擦擦蓝布、威压、穿帮就成,没必要用特效遮丑炫技。”郭靖宇的一席话甚至被网友称作直指《孤芳不自赏》。

总的来说,新版《射雕》对于原著的还原度用心甚笃。据悉,为了与原著的步调保持一致,新版《射雕》前四集的拍摄时间就用了近两个月。

当然,这还不包括场景搭建和服装设计。

作为骨灰级金庸迷的导演蒋家骏,为了将原著最大程度的还原出来,甚至拿着原著和服化团队逐字对细节。

3、关于演员阵容的选择:

除了对细节与画面十分考究外,新版《射雕》在演员阵容上也规避了行业对于IP大剧所采取的固定“大咖拼盘”模式,反而逆行其道的采用清一色新人演员。

其中,郭靖的扮演者是94年的“小鲜肉”杨旭文,湖南卫视曾经的热播大剧《美人制造》和《诛仙青云志》里都有他的身影。

而黄蓉的扮演者是90年出生的李一桐,2015年参演了《半妖倾城》后,还被媒体评为“2016年即将爆红的九零后小花旦之一”。

要知道,83版《射雕》早已成为一个时代的记忆。黄日华所饰演的郭靖仁厚朴实,翁美玲版的黄蓉古灵精怪,两人本色自然地演绎将角色刻画得以至于往后的版本都难以企及。

对于为什么要使用新人演员作为主演,导演给出的解释是“一旦采用当红明星出演,观众可能看到的不是角色,只是明星,这对人物的塑造是有伤害的。”

4、关于经典情怀的延续:

同相君认为,相较于“鲜花、鲜肉”,新版《射雕》真正吸引到观众的恐怕还是剧中那些“回忆杀”了。

当时在制作新版《射雕英雄传》时,导演蒋家骏就曾表示这次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翻拍,而是对经典的致敬。

为了将“致敬”进行到底,首先在主题曲上,新版《射雕》就选用了83版的《铁血丹心》作为向观众发出的第一张“怀旧牌”。

 

 

83版《射雕》主题曲《铁血丹心》的确承载了一代人的回忆,这样的举措对于旧版《射雕》的簇拥者来说无疑会引发一场“集体回忆”的潮涌,光是听到主题曲就思绪翻滚。

就冲这波“回忆杀”所带来的舆论效应,新版《射雕》在诚意上确实下了一番苦工。

除此之外,由于新版《射雕》在主演人选采用的全是演艺圈新人,不免会让电视剧陷入“辨识度危机”,于是团队开始在配角人选上做文章。

当83版《射雕》里杨康的扮演者——苗侨伟以“黄药师”的角色重新杀回荧屏时,观众顿时感慨万千,曾经风流倜傥的“小王爷”如今却成了“鲜肉鲜花们”的父辈。

同相君觉得,新版《射雕》依靠情怀获取粉丝关注的做法并无不妥,但过度依赖情怀不仅会让观众有疲劳情绪,也会使得观众对于电视剧的注意力重心转移,这样一来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也不无可能。

回忆虽好,但如果被翻来覆去的使用,那也许会成为梦魇。

回忆杀有了,细节也拿捏了,

新版《射雕》的整体质感怎么样?

在四个版本的《射雕英雄传》中,1983年黄日华、翁美玲主演的版本以及1994年张智霖、朱茵主演版本都是由香港无线电视台(TVB)拍摄制作的,而这两版也是观众公认的最经典版本,这两版《射雕》剧情和人物刻画都堪称完美。

如果硬要指出其中不足,也许就是当时那个年代的置景缺陷。

据同相君了解,碍于当时经费、特效技术比较稀缺及落后,TVB即便倾尽全台之力也难以克服外地取景拍摄的局限性,以至于很多场戏都在同一个摄影棚内拍摄完成,只是更换了背景道具而已。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电视制作水准相对落后的情况下,仍能拍出家喻户晓的83年版《射雕》,所以现在的电视剧拿制作上困难重重作为“烂片”的理由实属扯谈。

反观新版《射雕》,因为处在电视剧制作的鼎盛时期,所以不论是在对画面的处理还是美学的把控上,新版都更加的考究和细腻。

不论是服化造型还是场景搭建,新版《射雕》都极大地尊重了原著。

但太过于追求技术的创新和服装的出挑,往往也成了近些年来内地武侠剧甚至是仙侠魔幻的致命伤。

曾有强大卡司助阵的《幻城》就因为夸张的美瞳和毫无质感的服装造型遭到网友诟病。

除了造型辣眼睛,剧中的特效甚至被嘲讽称刷新了五毛特效的底线。

可见,随着越来越多的古装IP剧涌入市场,观众对于电视剧的特效和造型并没有太多要求,反而忠于原著和演技走心成了刚需。

套用新版射雕总监制的一句话:“戏剧最感人的是人的命运,观众最不舍的是故事本身。”

目前,新版《射雕》在豆瓣评分为7.9分,相较于《孤芳》的3.7分和《飞刀又见飞刀》的3.3分,新版《射雕》在口碑上已经赢在了起跑线。

有了实力制作班底和黄金配角们作为幕后推手,由新人扛大旗的新版《射雕》前四集还算得上是忠于原著的“良心翻拍”,后期能否持续发力,有待观望。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新版《射雕》提档上线 “回忆杀”“细节控”能否迎来口碑春天

总制片人吴敦也太有来头。撇开台湾竹联帮的身份不说,光是他担任制片人的电视剧就包括《画魂》《铁齿铜牙纪晓岚3》《倚天屠龙记》(2003版)以及《天涯明月刀》。

文|木众

《射雕英雄传》又双叒叕被翻拍了!

《鬼吹灯》上星之路的“夭折”,最终还是因为“超自然现象”没有得到合理解释。它的落马迫使新版《射雕》不得不提档三个月与观众见面。

“丑媳妇总得见公婆”,提前上线对于武侠迷和原著粉来说是好事,但对于后期制作来说,难免要手忙脚乱一阵。

面对最近烂片扎堆的内地武侠剧市场,观众早已“心如死灰”。

先是被《飞刀又见飞刀》的“回旋镖”雷到崩溃,之后又被《孤芳不自赏》的“一键抠图”气到吐血。总之,2016年对于武侠迷来说,真的很坎坷。

于是,对于新版《射雕》,观众们并没有报以太多期望。加之它踢下《鬼吹灯》登上东方卫视周播剧场,引发一众IP党的“怨念”。

当然,最要命的还是当今的电视剧市场格局。面对仙侠魔幻类IP的层出不穷,以及古装宫斗的声势浩大,传统武侠剧早已接近触底之时,这样的环境下选择重启武侠剧,还是如此经典的强大IP,制作方确实需要不小的勇气。

而这种种不利因素也使得新版《射雕》走得异常艰难。

顶着各方压力与时间赛跑,

新版《射雕》有哪些长处?

1、关于制作班底的来头:

新版《射雕》的四位主创人员可谓个个大有来头。监制郭靖宇被称为“传奇剧王”,从《铁梨花》《勇敢的心》到《打狗棍》《大秧歌》,每一部都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

总制片人吴敦也太有来头。撇开台湾竹联帮的身份不说,光是他担任制片人的电视剧就包括《画魂》《铁齿铜牙纪晓岚3》《倚天屠龙记》(2003版)以及《天涯明月刀》。

除了“金牌制片”外,吴敦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贾静雯的幕后推手。在吴敦制作的多部影视作品中,贾静雯几乎是铁打不动的女一号,也正是因为吴敦,贾静雯才正式在内地走红。

另一位编剧陈曼玲在业界口碑也十分不俗。她曾经改编过两部古龙作品,分别是《武林外史》以及风靡全国的吴奇隆版《萧十一郎》,之后深受追捧的《水月洞天》《灵镜传奇》也是出自陈曼玲之手。

正当陈曼玲声名大噪时,她却突然选择退出,这一举动令业内惊讶不已。此次她重出江湖成为新版《射雕》四大主创之一,亲手把控整个剧组的人设、剧本以及故事架构。

最后是导演蒋家骏。这个号称“中国定制剧之父”的人,在2008年接连三部大作都启用了霍建华作为男一号,成功为霍建华敲开内地市场的大门,之后更是凭借一部《神话》将胡歌送上华鼎奖最佳男演员的宝座。

导演蒋家骏

2、关于视听画面的质感:

从先前曝光的预告片来看,不论是风雪骤变还是大漠黄沙,不论是桃花岛奇遇还是全军西征,这些曾出现在原著里的经典桥段都被最大程度地呈现。

从画面上来,后期确实没有因为时间的紧迫而敷衍了事。

据《射雕英雄传》总监制郭靖宇称:“功夫前期已经下到,年轻演员整天在威压上吊着,该上山、下水、进大漠都不含糊。所以,后期基本只要擦擦蓝布、威压、穿帮就成,没必要用特效遮丑炫技。”郭靖宇的一席话甚至被网友称作直指《孤芳不自赏》。

总的来说,新版《射雕》对于原著的还原度用心甚笃。据悉,为了与原著的步调保持一致,新版《射雕》前四集的拍摄时间就用了近两个月。

当然,这还不包括场景搭建和服装设计。

作为骨灰级金庸迷的导演蒋家骏,为了将原著最大程度的还原出来,甚至拿着原著和服化团队逐字对细节。

3、关于演员阵容的选择:

除了对细节与画面十分考究外,新版《射雕》在演员阵容上也规避了行业对于IP大剧所采取的固定“大咖拼盘”模式,反而逆行其道的采用清一色新人演员。

其中,郭靖的扮演者是94年的“小鲜肉”杨旭文,湖南卫视曾经的热播大剧《美人制造》和《诛仙青云志》里都有他的身影。

而黄蓉的扮演者是90年出生的李一桐,2015年参演了《半妖倾城》后,还被媒体评为“2016年即将爆红的九零后小花旦之一”。

要知道,83版《射雕》早已成为一个时代的记忆。黄日华所饰演的郭靖仁厚朴实,翁美玲版的黄蓉古灵精怪,两人本色自然地演绎将角色刻画得以至于往后的版本都难以企及。

对于为什么要使用新人演员作为主演,导演给出的解释是“一旦采用当红明星出演,观众可能看到的不是角色,只是明星,这对人物的塑造是有伤害的。”

4、关于经典情怀的延续:

同相君认为,相较于“鲜花、鲜肉”,新版《射雕》真正吸引到观众的恐怕还是剧中那些“回忆杀”了。

当时在制作新版《射雕英雄传》时,导演蒋家骏就曾表示这次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翻拍,而是对经典的致敬。

为了将“致敬”进行到底,首先在主题曲上,新版《射雕》就选用了83版的《铁血丹心》作为向观众发出的第一张“怀旧牌”。

 

 

83版《射雕》主题曲《铁血丹心》的确承载了一代人的回忆,这样的举措对于旧版《射雕》的簇拥者来说无疑会引发一场“集体回忆”的潮涌,光是听到主题曲就思绪翻滚。

就冲这波“回忆杀”所带来的舆论效应,新版《射雕》在诚意上确实下了一番苦工。

除此之外,由于新版《射雕》在主演人选采用的全是演艺圈新人,不免会让电视剧陷入“辨识度危机”,于是团队开始在配角人选上做文章。

当83版《射雕》里杨康的扮演者——苗侨伟以“黄药师”的角色重新杀回荧屏时,观众顿时感慨万千,曾经风流倜傥的“小王爷”如今却成了“鲜肉鲜花们”的父辈。

同相君觉得,新版《射雕》依靠情怀获取粉丝关注的做法并无不妥,但过度依赖情怀不仅会让观众有疲劳情绪,也会使得观众对于电视剧的注意力重心转移,这样一来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也不无可能。

回忆虽好,但如果被翻来覆去的使用,那也许会成为梦魇。

回忆杀有了,细节也拿捏了,

新版《射雕》的整体质感怎么样?

在四个版本的《射雕英雄传》中,1983年黄日华、翁美玲主演的版本以及1994年张智霖、朱茵主演版本都是由香港无线电视台(TVB)拍摄制作的,而这两版也是观众公认的最经典版本,这两版《射雕》剧情和人物刻画都堪称完美。

如果硬要指出其中不足,也许就是当时那个年代的置景缺陷。

据同相君了解,碍于当时经费、特效技术比较稀缺及落后,TVB即便倾尽全台之力也难以克服外地取景拍摄的局限性,以至于很多场戏都在同一个摄影棚内拍摄完成,只是更换了背景道具而已。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电视制作水准相对落后的情况下,仍能拍出家喻户晓的83年版《射雕》,所以现在的电视剧拿制作上困难重重作为“烂片”的理由实属扯谈。

反观新版《射雕》,因为处在电视剧制作的鼎盛时期,所以不论是在对画面的处理还是美学的把控上,新版都更加的考究和细腻。

不论是服化造型还是场景搭建,新版《射雕》都极大地尊重了原著。

但太过于追求技术的创新和服装的出挑,往往也成了近些年来内地武侠剧甚至是仙侠魔幻的致命伤。

曾有强大卡司助阵的《幻城》就因为夸张的美瞳和毫无质感的服装造型遭到网友诟病。

除了造型辣眼睛,剧中的特效甚至被嘲讽称刷新了五毛特效的底线。

可见,随着越来越多的古装IP剧涌入市场,观众对于电视剧的特效和造型并没有太多要求,反而忠于原著和演技走心成了刚需。

套用新版射雕总监制的一句话:“戏剧最感人的是人的命运,观众最不舍的是故事本身。”

目前,新版《射雕》在豆瓣评分为7.9分,相较于《孤芳》的3.7分和《飞刀又见飞刀》的3.3分,新版《射雕》在口碑上已经赢在了起跑线。

有了实力制作班底和黄金配角们作为幕后推手,由新人扛大旗的新版《射雕》前四集还算得上是忠于原著的“良心翻拍”,后期能否持续发力,有待观望。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