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莱雅进入中国20年 渠道下沉布局电商仍将是公司重点

1月17日,全球最大的化妆品集团欧莱雅正式迎来进入中国市场的第20年。

1997年,时任欧莱雅集团总裁的欧文中站在外滩的一个观景台上,面对着往来的中国人,他描绘了这样一个远景“让每位中国女性拥有一支欧莱雅的唇膏。”在1997年至1999年的公司初创期,欧莱雅在上海建立了办公室,在苏州投资建厂,旗下巴黎欧莱雅、美宝莲、兰蔻、薇姿、卡诗、巴黎欧莱雅沙龙专属六大品牌相继进入中国市场。2000年至2007年,欧莱雅开始在中国扎根,建立了一个中国总部,一个研发与创新中心、两家工厂、四个事业部,总共15个品牌商品在市场上销售。中国成为全球第十大市场。2008年至2012年,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欧莱雅中国的销售额也获得显著增长。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年,中国成为欧莱雅全球第三大市场,2011年,欧莱雅中国的全球销售额首次突破100亿元人民币。伴随着中国护肤和彩妆市场的发展,2015年,欧莱雅中国成为集团全球第二大市场。

欧莱雅方面表示,新的一年,公司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全新的欧莱雅中国”,即更加以中国消费者为中心、更加令人向往、更加数字化和更加可持续的——以中国消费者为中心。

2016年,欧莱雅在中国市场引进了欧洲第二大洗护发品牌“淳萃”,以及香氛护肤著名的香邂格蕾(Roger & Gallet)。集团旗下理肤泉品牌也以舒缓调理喷雾正式进军中国母婴市场。在终端渠道方面,巴黎欧莱雅相继在上海、武汉和长沙开出了单品牌门店。兰蔻、YSL则通过升级门店,例如增设香氛体验区这样的方式丰富消费者的到店体验。

此外,欧莱雅中国也是在网络渠道建设上最积极的一家化妆品公司,根据公司资料,早在2008年时,公司就已经建立了网络团队,公司一位网络销售负责人在一段回顾视频时表示,当时公司第一个月的网络销售额在1万元左右,第二个月,金额迅速攀升至100万元人民币。“当时,我意识到,电商将改变公司在中国的销售。”在过去的五年时间里,欧莱雅的全网销售额获得了10倍的增长,部分业务部门的在线销售占比已经超过了20%。除了各大品牌进驻天猫、京东这样的旗舰店,欧莱雅中国还有自己的电商业务,欧莱雅小美盒。

互联网不仅是欧莱雅中国的销售渠道,也是公司目前最主要的营销平台。最著名的像是美即面膜冠名人气视频博主Papi酱,美宝莲纽约与陈伟霆的“魅力开撩”,前者为品牌带来了280%的销售增长,而后者的“专属女皇色”则在20秒内售罄,刷新了美妆行业记录。

欧莱雅经历了中国美妆市场蓬勃发展的好时候,2012年至2014年期间,这一市场的增速一度达到24%,不过,2015年,化妆品市场开始进入疲软期,增速一度回落到2012年之前。已经上任一年的欧莱雅中国区首席执行官斯伯涵倒没有那么悲观。他表示“中国市场有200多个新兴城市,有全球数量第一的中产阶级,这意味着还有5亿的潜在消费者。”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欧莱雅

4.5k
  • 欧莱雅一季度销售额117.3亿欧元,同比增长4.4%
  • 欧莱雅中国回应旅游零售部门裁员:该业务正积极推进转型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