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春晚舞台上,“春山学”比小品相声更好笑?| 编辑部聊天室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春晚舞台上,“春山学”比小品相声更好笑?| 编辑部聊天室

相比东北话、谐音梗和南北差异,“春山学”提供的笑料更丰富吗?

相声《导演的心事》是春晚收视率最高的节目

122期主持人 | 董子琪

整理 | 实习记者 黄东婕

今年春晚大家都看了吗?原来最期待的是晚会上的相声和小品内容,制造了不少新鲜词和流行语,“不差钱“和“宫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等等奠定了一代人的记忆底色。

今年我看了小品的《寒舍不寒》、《开不了口》和相声《导演的心事》,最喜欢的是《导演的心事》(后来得知,它是当晚收视率最高的节目),将大脑的不同想法拟人化富有趣味,有点类似于当年的《五官争功》,也令人想起电影《神探》。

我也看了几个地方卫视的晚会节目,有些题材还挺新鲜,像是东方卫视杨超越的《下不了的班》和江苏卫视贾冰主演的《您有一条职场消息》都是关于职场生活的,揭示了包括摸鱼、甩锅的职场生态还有“自愿加班”的潜规则。更多的喜剧故事发生于家庭之内,还是围绕着夫妻、亲子、婆媳等古老永恒的关系——这也可以理解,对美式情景喜剧的研究发现,发生于固定场景之中的喜剧,如同叙事的舒适区,能够为观众提供安全感。

关于语言类作品是否搞笑,一些评论指出,许多节目脱胎自其他喜剧综艺节目,原创性不足或是缺乏鲜明的生活感。表演语言的单调大概也是问题之一,比方说,南方电视台的喜剧也需要用东北话来招笑吗?或者说,贴近生活的、具有细微语气的语言是否变少了?这种单调不禁令人怀念起过去的喜剧中那些丰富的场面,比如赵本山的送水、黄宏的装修,以及赵丽蓉平凡老太太的一天。

女性演员在喜剧节目中的处境也值得关注,过去人们曾挑剔赵丽蓉、宋丹丹与蔡明之后没有合适的女喜剧人,“80后”的贾玲经常在小品中扮演婆婆、保洁、女汉子等次要角色。春节期间,贾玲的电影《热辣滚烫》上映,人们一方面期待她的变身,另一方面又回味起她与瞿颖共同演出的“女神与女汉子”。

在春节期间,是否有哪些喜剧作品让你印象深刻?

01 聊聊小品:利用刻板印象,东北口音称霸

徐鲁青:子琪前面提到的《导演的心事》,我也挺喜欢的。它把相声变成了一个捧哏、一个逗哏再加上跟在他身后的七八个人的形式,把逗哏大脑的想法拟人化。这让我想起迪士尼梦工厂的《头脑特工队》,把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通过各个角色表现出来,这种拟人化的形式挺创新的。

另一方面,这也是在用一种表演和形式上的创新,来弥补语言上的不够丰富和好笑。好的地方在于对如今职场中的人际交往关系和微妙情绪的捕捉。里面的逗哏一直在揣测导演发来的一句“在吗”,又撤回了“在吗”,去猜想导演到底用不用我,微妙地体现了职场的复杂。

还有一个近十年来在春晚中特别明显的现象,就是很多相声都是用东北话来招笑的。我记得很小的时候,湖南本土有两个特别出名的相声演员,一个叫奇志,一个叫大兵,他们在2000年上过春晚,用湖南腔调的普通话逗笑,作为湖南本地人很能感受到他们说话语气的笑点。这些笑料点也随着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和《越策越开心》等一系列节目的风行,慢慢风靡全国,但在后来的春晚里,观众就渐渐看不到湖南方言的这一支逗笑的脉络了。

奇志和大兵在1999年央视春晚的表演

林子人:我只看了总台的春晚,对语言类的节目都比较失望,感觉去年开始已经有了这样的趋势,就是歌舞类节目比语言类节目好看太多。其中一个原因是,不能真的去冒犯什么,于是展现笑点的唯一手段就是把刻板印象极端化。《那能一样吗》讲的是一个女孩子想去婆家过年,然而过去三年她都是在自己家过的年,于是妈妈想让她继续留在家里,小品中母亲的形象是非常不讲道理的和双标的。

还有一个小品叫《咱家来客了》,展现了所谓的南北方差异。东北的一家饭店来了两个广东的客人,老板和厨师尽力展现东北老铁豪爽热情、乐于助人的形象。我觉得这明显是在回应前段时间的哈尔滨旅游热和“南方小土豆”这个梗,幸好没有直接说。就今年的春晚而言,东北口音的演员统摄了几乎所有的语言类节目。

徐鲁青:东北话变成了一个特别能让人发笑的语言方式。比如看李雪琴的脱口秀,其实她以前的普通话说得很正常,但是越来越火之后,她的东北腔越来越重,似乎也是有意加重的。

董子琪:东北话已经变成一种默认的喜剧要素了。江苏卫视和东方卫视的喜剧节目也是东北话,这点还蛮奇怪的。

02 为何发笑:优越感、掩饰尴尬和套路化的“掉凳”

董子琪:观看这些喜剧的时候,到底是什么令我们大笑?是人物、段子,还是口音、方言和土语的运用呢?

潘文捷:英国古典学家玛丽·比尔德分析过几个让人大笑的原因,其中第一个便是优越感——当你觉得你对一个人有优越感,就会很放松地笑出来。这可能是观众甚至在方言上也能感觉到优越的原因,比如之前巩汉林以一个小男人的形象出现在小品舞台上,大家都以为他是上海人,但其实他是东北人;又比如潘长江,他一站在舞台上似乎就惹人发笑,这难道不是观众从他的身高上得到的优越感吗?

关于优越感,我还想起之前很喜欢听的一个喜剧广播剧《座舱压力》(Cabin Pressure),里面有两个很聪明的人和两个比较笨的人,笨的人一直被聪明人玩弄于股掌之间。其中最笨的角色叫Arthur,被嘲笑得最多,但最神奇的是,Arthur是由整部喜剧的创作者扮演的,其实,他才是最聪明的人。但他选择扮演一个丑角,充分利用让大家感到优越感的方式来引你发笑。

其他的喜剧类节目也是如此。小品往往会先由一个人上来给观众透露一些信息,告诉观众今天他要干什么。接着台上又来第二个人,他并不知道对方要做什么,于是出错和闹笑话。在这个过程中,观众自以为掌握了更多的信息,信息也是一种权力,比蒙在鼓里的那个人更有优越感,这或许是喜剧长盛不衰的一个重要来源。

第二个好笑的原因是尴尬,尴尬也可以成为非常有用的喜剧来源。前几天看了很经典的英国喜剧电影《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里面用很多尴尬的场景来展示幽默。比如,演员休·格兰特扮演的查尔斯有一次问朋友说,你的女朋友怎么样了?对方说,她现在不是我的女朋友了。休·格兰特说,那太好了,我们一直没有告诉你她跟谁有一腿。结果人家说,她现在是我老婆了。这就引发了一场令人发笑的社交尴尬。

《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

但是,社交尴尬最有趣的地方不在于这个点本身,而是尴尬发生之后对方如何把这个尴尬圆回来。之前看过一个关于“掉凳”的分析,很多演员是直接从凳子上掉下来,硬生生地让你发笑。但赵本山的掉凳不是看起来这么简单,他是赶紧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那样重新坐上去,掩盖自己的尴尬,但是掩盖尴尬的行为更加好笑。

就像子琪前面提到的喜剧节目《下不了的班》,杨超越在里面像一个捧哏的角色,她作为一个整顿职场的新人,一直在问“为什么我下不了班”、“为什么你们不让我下班”、“为什么一定要等领导下班才能下班”,问得所有人都很尴尬。大家在尴尬的过程中各种插科打诨,用双关语又或是把话唱成歌曲,来掩饰自己的尴尬。这种掩饰的过程就让尴尬的感觉更加好笑。

董子琪:不管是周星驰饰演的小人物,还是赵本山饰演的技术拙劣的骗子,确实都是如此。尴尬如何演得自然,这也很考验演员的本事。

徐鲁青:说到“掉凳”,对于这种经典的喜剧方式,当它越来越重复的时候,就会变成陈词滥调、变得反喜剧、变得不好笑。《一年一度戏剧大赛》中的作品《笑吧,皮奥莱维奇!》巧妙地处理了这一点。它有一个反乌托邦式的设定,在一个社会里不允许你演任何喜剧,也不允许你发笑,于是喜剧演员被关在牢狱里。一天警官走过来,喜剧演员吓了一跳,不小心从凳子上摔下来,警官就说他故意“掉凳”,是在演喜剧,要被惩罚。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妙的反套路。

尹清露:我也想起最近重看的赵本山经典小品《昨天今天明天》,赵本山被崔永元叫起来发言,从沙发上站起来往前走了两步,结果他忘记他往前走过了,就掉凳了。弹幕说,这个掉凳的效果比现在春晚的所有小品加起来的喜剧效果都足。一方面是赵本山这里的掉凳不是很突兀的,而是有前因后果的,他把农村人进城之后上台发言的紧张感呈现得淋漓尽致;另一方面,赵本山的表情和动作都体现了一名演员的功力。

《昨天今天明天》的b站弹幕

林子人:刻意表现某种笨拙,也是逗人发笑的一种方式?前几天看马修·派瑞的回忆录《老友、爱人和大麻烦》,里面回忆他们拍摄《老友记》第一季的时候对Joey这个角色进行过调整。编剧一开始把它设定为六人组里的花花公子,但是饰演Joey的演员马特担心,这样的人设很难让其他女性角色把Joey当成真正的亲密好友,于是他们的策略是,把Joey打造成一个笨笨的快乐小狗——他会get不到别人的笑点,会刻意地慢几拍,不了解很多别人眼里的生活常识。

尹清露:回过头去看那些最好笑的梗,都是在不经意间说出了大家平时可能没有意识到的或不敢说出来的事实真相,这个功能以前是由小品去承担和发挥的。不过今年春晚最好笑的并不是小品,而是尼格买提在刘谦的魔术上穿帮,还有《上春山》这个节目所引发的讨论。

b站上的“春山学”视频之一

网友甚至整理出“春山学”的课件,去逐帧分析演员们的微表情和微动作,这让我想起之前的“晚学”,有很多“晚学博士生”“晚学毕业生”去分析视频里很尴尬的地方。类似的还有“冰学”,大冰从一个昔日的文艺男神到如今受到群嘲。这背后是一种拆穿的心理——大家发现一些以前好像很厉害的人,其实也有真实的一面。

徐鲁青:错乱的逻辑链也会带来笑点。郭德纲就有这个特点,他会故意错开你所认为的说话重点,在非重点的地方提出一个梗来让观众发笑。比如有一次,他看到儿子回来的时候脸上鼻青脸肿,问他怎么回事。儿子说,和别人打架了,还打赌说明天把他给杀了。这时郭德纲说,这么小的孩子,你怎么可以赌呢?这明显是一个轻重的倒置。又比如有一次,他对于谦说,北京城能住得起四合院的人不过十个人,有一个是于谦的爸爸。于谦回答说,诶,我爸住四合院。但是郭德纲说,也就是说,北京城每十个人里就有一个是于谦的爸爸。这种错乱的逻辑混着伦理梗,很戳我的笑点。

潘文捷:还有一点,双关、谐音蛮有意思的,但为什么大家都在说“谐音梗要扣钱”呢?好像在所有的幽默机制里面,谐音梗是一种比较上不了台面的、比较劣的幽默感。

董子琪:这应该是从笑果《脱口秀大会》里王建国的那些谐音梗开始火的?这也帮他打造了人设。可能硬凑的谐音更很无聊,比如王建国的“大凉山真的太凉了”。但我记得鸟鸟说“我一点也不开心,只有中悲、大悲、超大悲”,还挺好笑的。可能和“掉凳”一样,大家想要的是自然又巧妙的梗吧。

03 喜剧背后:幽默包裹的社会议题,女性演员的讨喜外表

董子琪:从春晚到春节档的喜剧电影,你们有什么看法?

林子人:张艺谋的《第二十条》用喜剧的外壳去包裹严肃的社会议题。我认为幽默是一种迂回面对惨淡现实的手段,好笑的最重要之处在于它背后有一个真实的社会议题存在,而不是像春晚语言类节目那样,好笑的背后是空的。

尹清露:子人所说的,真正好笑的背后都有真正的社会议题,让我想起赵本山和宋丹丹的小品,比如《火炬手》。本以为是白云会当上火炬手,结果给了黑土,宋丹丹饰演的白云又是一个常年欺负黑土的角色设定,她就哭着说,你要是当上,那以后你是不是得像我平时欺负你那样来欺负我?小时候我只是觉得很好笑,现在发现里面谈论的关于夫妻之间乃至人和人之间的权力关系,是非常微妙的。

《热辣滚烫》也让我思考:一名女性的戏剧演员,如果不被丑化或被矮化,就不好笑吗?在这部电影里面,承担好笑功能的不是贾玲,反而是李雪琴,她的角色出轨了。电影里面有一个画面,是李雪琴穿着一身豹纹睡衣躺在乔杉身边说“亲爱的,要是她发现了咱该怎么办啊”。如果是别人来演,是不是就没这么好笑了呢?我不清楚。很多人会说,贾玲在《热辣滚烫》之后瘦下来了,她以后就不好笑了。我同意的反驳说法是,为什么人家一定要通过扮丑来让人发笑?

《热辣滚烫》剧照

林子人:我确实觉得喜剧和它的表演者是结合得非常紧密的。如果我们把一个段子、一个脱口秀、一个小品变成书面的形式、呈现为一篇文稿,就无法带来那么强烈的情感冲击力。喜剧是一给整体性的体验,演员本身是什么样的人,确实是很重要的一部分。那么现在的问题是,在中国的喜剧当中,我们为什么会觉得只有胖胖的女生才能成为优秀的戏剧演员,其中是否也有一种优越感存在呢?

董子琪:但是早先宋丹丹和蔡明的形象都蛮好的,宋丹丹演很多中老年妇女形象,形象不差的,蔡明是标准的少女形象。

潘文捷:我觉得是因为蔡明搭配的演员是潘长江,他们形成了一种完全不匹配的反差感——一个性感的、娇滴滴的女性匹配上一位这样的男性,让人感觉比较好笑。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春晚舞台上,“春山学”比小品相声更好笑?| 编辑部聊天室

相比东北话、谐音梗和南北差异,“春山学”提供的笑料更丰富吗?

相声《导演的心事》是春晚收视率最高的节目

122期主持人 | 董子琪

整理 | 实习记者 黄东婕

今年春晚大家都看了吗?原来最期待的是晚会上的相声和小品内容,制造了不少新鲜词和流行语,“不差钱“和“宫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等等奠定了一代人的记忆底色。

今年我看了小品的《寒舍不寒》、《开不了口》和相声《导演的心事》,最喜欢的是《导演的心事》(后来得知,它是当晚收视率最高的节目),将大脑的不同想法拟人化富有趣味,有点类似于当年的《五官争功》,也令人想起电影《神探》。

我也看了几个地方卫视的晚会节目,有些题材还挺新鲜,像是东方卫视杨超越的《下不了的班》和江苏卫视贾冰主演的《您有一条职场消息》都是关于职场生活的,揭示了包括摸鱼、甩锅的职场生态还有“自愿加班”的潜规则。更多的喜剧故事发生于家庭之内,还是围绕着夫妻、亲子、婆媳等古老永恒的关系——这也可以理解,对美式情景喜剧的研究发现,发生于固定场景之中的喜剧,如同叙事的舒适区,能够为观众提供安全感。

关于语言类作品是否搞笑,一些评论指出,许多节目脱胎自其他喜剧综艺节目,原创性不足或是缺乏鲜明的生活感。表演语言的单调大概也是问题之一,比方说,南方电视台的喜剧也需要用东北话来招笑吗?或者说,贴近生活的、具有细微语气的语言是否变少了?这种单调不禁令人怀念起过去的喜剧中那些丰富的场面,比如赵本山的送水、黄宏的装修,以及赵丽蓉平凡老太太的一天。

女性演员在喜剧节目中的处境也值得关注,过去人们曾挑剔赵丽蓉、宋丹丹与蔡明之后没有合适的女喜剧人,“80后”的贾玲经常在小品中扮演婆婆、保洁、女汉子等次要角色。春节期间,贾玲的电影《热辣滚烫》上映,人们一方面期待她的变身,另一方面又回味起她与瞿颖共同演出的“女神与女汉子”。

在春节期间,是否有哪些喜剧作品让你印象深刻?

01 聊聊小品:利用刻板印象,东北口音称霸

徐鲁青:子琪前面提到的《导演的心事》,我也挺喜欢的。它把相声变成了一个捧哏、一个逗哏再加上跟在他身后的七八个人的形式,把逗哏大脑的想法拟人化。这让我想起迪士尼梦工厂的《头脑特工队》,把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通过各个角色表现出来,这种拟人化的形式挺创新的。

另一方面,这也是在用一种表演和形式上的创新,来弥补语言上的不够丰富和好笑。好的地方在于对如今职场中的人际交往关系和微妙情绪的捕捉。里面的逗哏一直在揣测导演发来的一句“在吗”,又撤回了“在吗”,去猜想导演到底用不用我,微妙地体现了职场的复杂。

还有一个近十年来在春晚中特别明显的现象,就是很多相声都是用东北话来招笑的。我记得很小的时候,湖南本土有两个特别出名的相声演员,一个叫奇志,一个叫大兵,他们在2000年上过春晚,用湖南腔调的普通话逗笑,作为湖南本地人很能感受到他们说话语气的笑点。这些笑料点也随着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和《越策越开心》等一系列节目的风行,慢慢风靡全国,但在后来的春晚里,观众就渐渐看不到湖南方言的这一支逗笑的脉络了。

奇志和大兵在1999年央视春晚的表演

林子人:我只看了总台的春晚,对语言类的节目都比较失望,感觉去年开始已经有了这样的趋势,就是歌舞类节目比语言类节目好看太多。其中一个原因是,不能真的去冒犯什么,于是展现笑点的唯一手段就是把刻板印象极端化。《那能一样吗》讲的是一个女孩子想去婆家过年,然而过去三年她都是在自己家过的年,于是妈妈想让她继续留在家里,小品中母亲的形象是非常不讲道理的和双标的。

还有一个小品叫《咱家来客了》,展现了所谓的南北方差异。东北的一家饭店来了两个广东的客人,老板和厨师尽力展现东北老铁豪爽热情、乐于助人的形象。我觉得这明显是在回应前段时间的哈尔滨旅游热和“南方小土豆”这个梗,幸好没有直接说。就今年的春晚而言,东北口音的演员统摄了几乎所有的语言类节目。

徐鲁青:东北话变成了一个特别能让人发笑的语言方式。比如看李雪琴的脱口秀,其实她以前的普通话说得很正常,但是越来越火之后,她的东北腔越来越重,似乎也是有意加重的。

董子琪:东北话已经变成一种默认的喜剧要素了。江苏卫视和东方卫视的喜剧节目也是东北话,这点还蛮奇怪的。

02 为何发笑:优越感、掩饰尴尬和套路化的“掉凳”

董子琪:观看这些喜剧的时候,到底是什么令我们大笑?是人物、段子,还是口音、方言和土语的运用呢?

潘文捷:英国古典学家玛丽·比尔德分析过几个让人大笑的原因,其中第一个便是优越感——当你觉得你对一个人有优越感,就会很放松地笑出来。这可能是观众甚至在方言上也能感觉到优越的原因,比如之前巩汉林以一个小男人的形象出现在小品舞台上,大家都以为他是上海人,但其实他是东北人;又比如潘长江,他一站在舞台上似乎就惹人发笑,这难道不是观众从他的身高上得到的优越感吗?

关于优越感,我还想起之前很喜欢听的一个喜剧广播剧《座舱压力》(Cabin Pressure),里面有两个很聪明的人和两个比较笨的人,笨的人一直被聪明人玩弄于股掌之间。其中最笨的角色叫Arthur,被嘲笑得最多,但最神奇的是,Arthur是由整部喜剧的创作者扮演的,其实,他才是最聪明的人。但他选择扮演一个丑角,充分利用让大家感到优越感的方式来引你发笑。

其他的喜剧类节目也是如此。小品往往会先由一个人上来给观众透露一些信息,告诉观众今天他要干什么。接着台上又来第二个人,他并不知道对方要做什么,于是出错和闹笑话。在这个过程中,观众自以为掌握了更多的信息,信息也是一种权力,比蒙在鼓里的那个人更有优越感,这或许是喜剧长盛不衰的一个重要来源。

第二个好笑的原因是尴尬,尴尬也可以成为非常有用的喜剧来源。前几天看了很经典的英国喜剧电影《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里面用很多尴尬的场景来展示幽默。比如,演员休·格兰特扮演的查尔斯有一次问朋友说,你的女朋友怎么样了?对方说,她现在不是我的女朋友了。休·格兰特说,那太好了,我们一直没有告诉你她跟谁有一腿。结果人家说,她现在是我老婆了。这就引发了一场令人发笑的社交尴尬。

《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

但是,社交尴尬最有趣的地方不在于这个点本身,而是尴尬发生之后对方如何把这个尴尬圆回来。之前看过一个关于“掉凳”的分析,很多演员是直接从凳子上掉下来,硬生生地让你发笑。但赵本山的掉凳不是看起来这么简单,他是赶紧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那样重新坐上去,掩盖自己的尴尬,但是掩盖尴尬的行为更加好笑。

就像子琪前面提到的喜剧节目《下不了的班》,杨超越在里面像一个捧哏的角色,她作为一个整顿职场的新人,一直在问“为什么我下不了班”、“为什么你们不让我下班”、“为什么一定要等领导下班才能下班”,问得所有人都很尴尬。大家在尴尬的过程中各种插科打诨,用双关语又或是把话唱成歌曲,来掩饰自己的尴尬。这种掩饰的过程就让尴尬的感觉更加好笑。

董子琪:不管是周星驰饰演的小人物,还是赵本山饰演的技术拙劣的骗子,确实都是如此。尴尬如何演得自然,这也很考验演员的本事。

徐鲁青:说到“掉凳”,对于这种经典的喜剧方式,当它越来越重复的时候,就会变成陈词滥调、变得反喜剧、变得不好笑。《一年一度戏剧大赛》中的作品《笑吧,皮奥莱维奇!》巧妙地处理了这一点。它有一个反乌托邦式的设定,在一个社会里不允许你演任何喜剧,也不允许你发笑,于是喜剧演员被关在牢狱里。一天警官走过来,喜剧演员吓了一跳,不小心从凳子上摔下来,警官就说他故意“掉凳”,是在演喜剧,要被惩罚。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妙的反套路。

尹清露:我也想起最近重看的赵本山经典小品《昨天今天明天》,赵本山被崔永元叫起来发言,从沙发上站起来往前走了两步,结果他忘记他往前走过了,就掉凳了。弹幕说,这个掉凳的效果比现在春晚的所有小品加起来的喜剧效果都足。一方面是赵本山这里的掉凳不是很突兀的,而是有前因后果的,他把农村人进城之后上台发言的紧张感呈现得淋漓尽致;另一方面,赵本山的表情和动作都体现了一名演员的功力。

《昨天今天明天》的b站弹幕

林子人:刻意表现某种笨拙,也是逗人发笑的一种方式?前几天看马修·派瑞的回忆录《老友、爱人和大麻烦》,里面回忆他们拍摄《老友记》第一季的时候对Joey这个角色进行过调整。编剧一开始把它设定为六人组里的花花公子,但是饰演Joey的演员马特担心,这样的人设很难让其他女性角色把Joey当成真正的亲密好友,于是他们的策略是,把Joey打造成一个笨笨的快乐小狗——他会get不到别人的笑点,会刻意地慢几拍,不了解很多别人眼里的生活常识。

尹清露:回过头去看那些最好笑的梗,都是在不经意间说出了大家平时可能没有意识到的或不敢说出来的事实真相,这个功能以前是由小品去承担和发挥的。不过今年春晚最好笑的并不是小品,而是尼格买提在刘谦的魔术上穿帮,还有《上春山》这个节目所引发的讨论。

b站上的“春山学”视频之一

网友甚至整理出“春山学”的课件,去逐帧分析演员们的微表情和微动作,这让我想起之前的“晚学”,有很多“晚学博士生”“晚学毕业生”去分析视频里很尴尬的地方。类似的还有“冰学”,大冰从一个昔日的文艺男神到如今受到群嘲。这背后是一种拆穿的心理——大家发现一些以前好像很厉害的人,其实也有真实的一面。

徐鲁青:错乱的逻辑链也会带来笑点。郭德纲就有这个特点,他会故意错开你所认为的说话重点,在非重点的地方提出一个梗来让观众发笑。比如有一次,他看到儿子回来的时候脸上鼻青脸肿,问他怎么回事。儿子说,和别人打架了,还打赌说明天把他给杀了。这时郭德纲说,这么小的孩子,你怎么可以赌呢?这明显是一个轻重的倒置。又比如有一次,他对于谦说,北京城能住得起四合院的人不过十个人,有一个是于谦的爸爸。于谦回答说,诶,我爸住四合院。但是郭德纲说,也就是说,北京城每十个人里就有一个是于谦的爸爸。这种错乱的逻辑混着伦理梗,很戳我的笑点。

潘文捷:还有一点,双关、谐音蛮有意思的,但为什么大家都在说“谐音梗要扣钱”呢?好像在所有的幽默机制里面,谐音梗是一种比较上不了台面的、比较劣的幽默感。

董子琪:这应该是从笑果《脱口秀大会》里王建国的那些谐音梗开始火的?这也帮他打造了人设。可能硬凑的谐音更很无聊,比如王建国的“大凉山真的太凉了”。但我记得鸟鸟说“我一点也不开心,只有中悲、大悲、超大悲”,还挺好笑的。可能和“掉凳”一样,大家想要的是自然又巧妙的梗吧。

03 喜剧背后:幽默包裹的社会议题,女性演员的讨喜外表

董子琪:从春晚到春节档的喜剧电影,你们有什么看法?

林子人:张艺谋的《第二十条》用喜剧的外壳去包裹严肃的社会议题。我认为幽默是一种迂回面对惨淡现实的手段,好笑的最重要之处在于它背后有一个真实的社会议题存在,而不是像春晚语言类节目那样,好笑的背后是空的。

尹清露:子人所说的,真正好笑的背后都有真正的社会议题,让我想起赵本山和宋丹丹的小品,比如《火炬手》。本以为是白云会当上火炬手,结果给了黑土,宋丹丹饰演的白云又是一个常年欺负黑土的角色设定,她就哭着说,你要是当上,那以后你是不是得像我平时欺负你那样来欺负我?小时候我只是觉得很好笑,现在发现里面谈论的关于夫妻之间乃至人和人之间的权力关系,是非常微妙的。

《热辣滚烫》也让我思考:一名女性的戏剧演员,如果不被丑化或被矮化,就不好笑吗?在这部电影里面,承担好笑功能的不是贾玲,反而是李雪琴,她的角色出轨了。电影里面有一个画面,是李雪琴穿着一身豹纹睡衣躺在乔杉身边说“亲爱的,要是她发现了咱该怎么办啊”。如果是别人来演,是不是就没这么好笑了呢?我不清楚。很多人会说,贾玲在《热辣滚烫》之后瘦下来了,她以后就不好笑了。我同意的反驳说法是,为什么人家一定要通过扮丑来让人发笑?

《热辣滚烫》剧照

林子人:我确实觉得喜剧和它的表演者是结合得非常紧密的。如果我们把一个段子、一个脱口秀、一个小品变成书面的形式、呈现为一篇文稿,就无法带来那么强烈的情感冲击力。喜剧是一给整体性的体验,演员本身是什么样的人,确实是很重要的一部分。那么现在的问题是,在中国的喜剧当中,我们为什么会觉得只有胖胖的女生才能成为优秀的戏剧演员,其中是否也有一种优越感存在呢?

董子琪:但是早先宋丹丹和蔡明的形象都蛮好的,宋丹丹演很多中老年妇女形象,形象不差的,蔡明是标准的少女形象。

潘文捷:我觉得是因为蔡明搭配的演员是潘长江,他们形成了一种完全不匹配的反差感——一个性感的、娇滴滴的女性匹配上一位这样的男性,让人感觉比较好笑。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