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如何成为social达人 我们请教了几位大V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如何成为social达人 我们请教了几位大V

他们有的专门为他人创造社交环境,有的指导别人如何交朋友,有的将与人打交道作为工作。他们每个人都有广泛的人脉和众多朋友,然而采访时他们都说过的一句话是:“我不认为自己是社交达人”。

有多少学生毕业后会在LinkedIn(领英)上注册自己的账号?其实,美国一些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会把LinkedIn作为建议提给学生。LinkedIn中国市场部负责人张源说,人脉数量和晋升时间、跳槽频率以及工作年限都有潜移默化的关系。根据LinkedIn大数据分析发现,随着人脉数量的增多,职场人的跳槽频率会越高,意味着人脉数量的增加能带来更多机遇。

这类职业社交平台上聚集了不少跟你一样的人或者你想结识的人。网络平台基数大是优势,这里一定有能资源互换的伙伴,和能给你意见的导师。有人如鱼得水,更多的人则是被信息淹没。这么大的资源池里,要如何找到那个想找的人,并且打动他?要知道对方可能每天都收到无数问候。

在互联网辅助下,当交流更加畅通,该如何结识你欣赏的朋友,如何打动你仰慕的导师并获得帮助?如何建立有效的社交?

释放自己的信号,吸引气场相投的人。

从凤凰科技的主编,到正阳公关首席内容官,师北宸每天八到十个小时都要跟人打交道。他的文章会出现在任何想得到的平台上,甚至在keep也能看到他的分享。无数人因此而认识他,同时他似乎对每个圈子都很熟悉,创投、媒体、科技,总有人跟他一聊几个小时。

但师北宸把自己的性格定义为内向,聊天中的确会发觉他是个感性的人。在一些酒宴中作为公关他不去推销自己,反而是朋友来引荐,朋友说:“你太腼腆了。”师北宸说他的客户和朋友都是那些气场相和、气味相投的人;他说他的工作和生活之间并没有明晰的界限;他说他的很多朋友成了客户,不少客户也成了朋友。哪儿来那么多相似的人?师北宸给出的答案就是写作。

“写作看起来很孤单,但能帮你把价值观类似的人筛选出来。”写东西是他坚持了六年的习惯。他2009年左右开始用Twitter,是微博最早一批内测用户。自2011年开始,陆陆续续为《纽约时报》中文网、FT中文、《商业周刊/中文版》、腾讯大家等媒体撰写科技专栏。

当初离开凤凰网去豌豆荚,996工作制下,每周日要休息半天,剩下半天坚持写文章。他把不善于用嘴说的想法用文章表达出来。一个人的观点、思维都在其中,态度相同的人就会对其产生共鸣。“青山资本的副总李倩跟我一样入驻在行,她看我的专栏,用‘娇嗔’形容我写的东西。她眼里男生写文章大多是抨击式的、观点性很强,但我的太细腻,特别不直男。她约我见面,第一次就聊了七个小时。什么都聊,我喜欢Clint Eastwood,有点小众,李倩对他的评价是电影绅士,我觉得总结得太好了。”

师北宸也去看别人写的东西。“2011年一批公知进入微博。我看李笑来的文章,觉得这个人很牛,比我大十几岁还在不断成长。当时做一些线下活动我就去请他来做嘉宾。之后没什么事,差不多五年没见,就在社交平台上follow。去年又开始偶尔见面聊聊内容创业的事儿。”

做有价值的事,就会发现那些有价值的人跟你在同一个圈子里。

高琳在世界500强企业内做了二十年高管,现在是高管教练。她社交沟通培训课上的一个同学后被评为今年的罗德学者。在接受采访前,高琳刚刚参加完美国大使夫妇的送别宴会,大使即将回国,交给她一张私人名片相约日后保持联络。

为证明擅长社交的人什么样,她讲了一个让她欣赏的女孩的故事。之前高琳进行过一次题为“梦想到底是个什么玩意”的演讲,听众里有个叫Jessica的女孩,后来在LinkedIn的一次活动上又遇见了。“她说高琳老师我之前听过您的演讲。”高琳说:这会让人觉得你事先了解过我,来向我提问是真诚的。她认为见面前利用各种渠道了解对方才会让聊天找到话题。“LinkedIn的职业档案能显示对方的教育背景、职业经历,所以通常会事先查一查。”高琳有见面前了解陌生人的习惯。

Jessica同时也是李笑来新生大学的学员。“这个姑娘很爱学习,她说您应该跟李笑来老师认识下,你们一定能擦出火花。于是就把我的TED演讲视频给李笑来看。恰好李笑来想知道‘教练’具体是什么,我也想跟他讨论在线教育的问题,于是就见面了。暂时没有形成合作,但给我一个很重要的意见是放弃线下培训。”此外,高琳觉得李一诺的背景很有趣,有机会想请教她的奴隶社会、一土学院怎么经营。恰好高琳本身又是十万强基金会高级顾问,同在一个公益圈子里,相互结识非常容易。

在高琳讲的故事里,Jessica承担了连结者的角色。高琳在他的《职得》一书中提出:如果你的人脉特别窄,很可能是因为你的圈子里缺乏这样一个连结者来推动资源流动和跨界。

善于向连结者寻求帮助,线上与线下社交相结合。

创业的人都不是单打独斗,尤其薄益群专注的还是社区建设。“我有需求之后就在朋友圈问一下,或者在微信问一下可能会有这方面资源的人,现在结交新朋友的方式就是通过微信,通过我和这个陌生人之间都认识的熟人拉个微信群,在上面一聊就认识了。有朋友的介绍,就会增加陌生双方的信任感。”薄益群是DayDayUp社区创始人兼CEO,他的工作就是帮人建立有效的商务社交。薄益群强调线上与线下社交要向结合的方式拓展并维系关系。“线上的话渠道比较多,面会比较大,广撒网。线下的这种接触,比如活动和空间邻居,这种交往会极大地增加信任感,有效地增加了商业合作的可能性。”

参加线上线下活动是拓展交友圈的一个方式,同时他在演讲的时候还会把联系方式放在PPT的最后一页,因为在场的人都是因为相同的主题聚集在一起,自动经过筛选,避免了盲目社交。

对于如何定义社交达人这个问题,薄益群反问:“在LinkedIn连接数1000以上?微信好友3000以上?通讯录好友5000以上?”他说:“可能没有一个固定数字答案。但我觉得社交达人未必一定是传统意义上的特别外向的人。”性格上一些特质反而可能会让别人愿意主动和你交朋友,未必你去主动社交,但会因为一些比如相处起来真诚或者简单的这种特质,会让别人觉得你是值得信任的,所以主动和你社交。

其实我们自己也是连结者,只要留心会发现原来身边有很多资源。

(资深财经媒体人,十年媒体从业经验。21世纪经济报道总监,从事财经领域报道和深度策划。运营自媒体Silver's Point。)

从事新闻工作十年多,现在遇到突发或者重大事件, Silver往往能分享出一手信源或者最靠近事件真相的人来配合采访。作为记者的确能接触到很多人,但是对方愿意在第一时间接受采访,这多少都需要友情基础和信任才能实现。其实Silver的一些采访资源都不是因为工作去接触的。“2003年在广州某餐厅里,遇到一陌生人士求助,至今仍是朋友,其是现任某市招商局负责人。20年前途中帮过俩韩国留学生,现在仍保持联系,一人是三星的员工、一人就职大韩航空。2009年去日本时,朋友的朋友P在日本,充当地陪,现在和P保持线上互动,时常交流社会时事看法。”她认为保留有效的朋友关系有两个原则,不占便宜,不吝给予。

我们平时会遇到很多人,且我们每个人都有朋友圈、校友圈,所以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连结者。2014年海南发生超强台风“威马逊”风灾,Silver通过海南本地遭遇风灾的朋友发回实时灾情,写成微信文章,发到朋友圈及校友群;通过校友群联系到NGO组织狮子会的成员。Silver发起广东复旦校友会募捐,通过校友群监督捐款实时动态,并由狮子会成员提供协助,将捐款变成物资送至灾区。“如今已经和狮子会成员成为好友,目前正在推动全国金融系统青年联合会和狮子会合作贵州关岭的扶贫项目。”

“社交”一词似乎带着些功利性的初衷,几位受访者都觉得自己并不擅长社交,但是往往想完成一件事,身边有很多朋友会与他一起,或者提供帮助,受访者觉得这是因为付出了真诚。在这一前提下,为了志同道合的目标相互贡献价值才能实现所谓“社交”所期待的目的。当然,在网络社交作为辅助工具的当下,几位受访者还是给出了几个帮助你突破新朋友的Tips:

  • 用自己的照片做头像,如果对方连你的脸都看不到,还有什么理由通过你的好友申请。
  • 如果想见面,请讲清楚为什么要见。人家可能并不想把这个时间花在跟你喝咖啡上。
  • 从对公的合作关系,到对私的朋友关系,可能只是企业邮箱到私人邮箱的差别。
  • 想长久维系交友关系,只是朋友圈点赞会不会太薄弱?不如一起加入个俱乐部,一起当个公益志愿者。
  • 健康的社交关系需要价值的互换。要看到自己的价值,哪怕只是做个很好的倾听者。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如何成为social达人 我们请教了几位大V

他们有的专门为他人创造社交环境,有的指导别人如何交朋友,有的将与人打交道作为工作。他们每个人都有广泛的人脉和众多朋友,然而采访时他们都说过的一句话是:“我不认为自己是社交达人”。

有多少学生毕业后会在LinkedIn(领英)上注册自己的账号?其实,美国一些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会把LinkedIn作为建议提给学生。LinkedIn中国市场部负责人张源说,人脉数量和晋升时间、跳槽频率以及工作年限都有潜移默化的关系。根据LinkedIn大数据分析发现,随着人脉数量的增多,职场人的跳槽频率会越高,意味着人脉数量的增加能带来更多机遇。

这类职业社交平台上聚集了不少跟你一样的人或者你想结识的人。网络平台基数大是优势,这里一定有能资源互换的伙伴,和能给你意见的导师。有人如鱼得水,更多的人则是被信息淹没。这么大的资源池里,要如何找到那个想找的人,并且打动他?要知道对方可能每天都收到无数问候。

在互联网辅助下,当交流更加畅通,该如何结识你欣赏的朋友,如何打动你仰慕的导师并获得帮助?如何建立有效的社交?

释放自己的信号,吸引气场相投的人。

从凤凰科技的主编,到正阳公关首席内容官,师北宸每天八到十个小时都要跟人打交道。他的文章会出现在任何想得到的平台上,甚至在keep也能看到他的分享。无数人因此而认识他,同时他似乎对每个圈子都很熟悉,创投、媒体、科技,总有人跟他一聊几个小时。

但师北宸把自己的性格定义为内向,聊天中的确会发觉他是个感性的人。在一些酒宴中作为公关他不去推销自己,反而是朋友来引荐,朋友说:“你太腼腆了。”师北宸说他的客户和朋友都是那些气场相和、气味相投的人;他说他的工作和生活之间并没有明晰的界限;他说他的很多朋友成了客户,不少客户也成了朋友。哪儿来那么多相似的人?师北宸给出的答案就是写作。

“写作看起来很孤单,但能帮你把价值观类似的人筛选出来。”写东西是他坚持了六年的习惯。他2009年左右开始用Twitter,是微博最早一批内测用户。自2011年开始,陆陆续续为《纽约时报》中文网、FT中文、《商业周刊/中文版》、腾讯大家等媒体撰写科技专栏。

当初离开凤凰网去豌豆荚,996工作制下,每周日要休息半天,剩下半天坚持写文章。他把不善于用嘴说的想法用文章表达出来。一个人的观点、思维都在其中,态度相同的人就会对其产生共鸣。“青山资本的副总李倩跟我一样入驻在行,她看我的专栏,用‘娇嗔’形容我写的东西。她眼里男生写文章大多是抨击式的、观点性很强,但我的太细腻,特别不直男。她约我见面,第一次就聊了七个小时。什么都聊,我喜欢Clint Eastwood,有点小众,李倩对他的评价是电影绅士,我觉得总结得太好了。”

师北宸也去看别人写的东西。“2011年一批公知进入微博。我看李笑来的文章,觉得这个人很牛,比我大十几岁还在不断成长。当时做一些线下活动我就去请他来做嘉宾。之后没什么事,差不多五年没见,就在社交平台上follow。去年又开始偶尔见面聊聊内容创业的事儿。”

做有价值的事,就会发现那些有价值的人跟你在同一个圈子里。

高琳在世界500强企业内做了二十年高管,现在是高管教练。她社交沟通培训课上的一个同学后被评为今年的罗德学者。在接受采访前,高琳刚刚参加完美国大使夫妇的送别宴会,大使即将回国,交给她一张私人名片相约日后保持联络。

为证明擅长社交的人什么样,她讲了一个让她欣赏的女孩的故事。之前高琳进行过一次题为“梦想到底是个什么玩意”的演讲,听众里有个叫Jessica的女孩,后来在LinkedIn的一次活动上又遇见了。“她说高琳老师我之前听过您的演讲。”高琳说:这会让人觉得你事先了解过我,来向我提问是真诚的。她认为见面前利用各种渠道了解对方才会让聊天找到话题。“LinkedIn的职业档案能显示对方的教育背景、职业经历,所以通常会事先查一查。”高琳有见面前了解陌生人的习惯。

Jessica同时也是李笑来新生大学的学员。“这个姑娘很爱学习,她说您应该跟李笑来老师认识下,你们一定能擦出火花。于是就把我的TED演讲视频给李笑来看。恰好李笑来想知道‘教练’具体是什么,我也想跟他讨论在线教育的问题,于是就见面了。暂时没有形成合作,但给我一个很重要的意见是放弃线下培训。”此外,高琳觉得李一诺的背景很有趣,有机会想请教她的奴隶社会、一土学院怎么经营。恰好高琳本身又是十万强基金会高级顾问,同在一个公益圈子里,相互结识非常容易。

在高琳讲的故事里,Jessica承担了连结者的角色。高琳在他的《职得》一书中提出:如果你的人脉特别窄,很可能是因为你的圈子里缺乏这样一个连结者来推动资源流动和跨界。

善于向连结者寻求帮助,线上与线下社交相结合。

创业的人都不是单打独斗,尤其薄益群专注的还是社区建设。“我有需求之后就在朋友圈问一下,或者在微信问一下可能会有这方面资源的人,现在结交新朋友的方式就是通过微信,通过我和这个陌生人之间都认识的熟人拉个微信群,在上面一聊就认识了。有朋友的介绍,就会增加陌生双方的信任感。”薄益群是DayDayUp社区创始人兼CEO,他的工作就是帮人建立有效的商务社交。薄益群强调线上与线下社交要向结合的方式拓展并维系关系。“线上的话渠道比较多,面会比较大,广撒网。线下的这种接触,比如活动和空间邻居,这种交往会极大地增加信任感,有效地增加了商业合作的可能性。”

参加线上线下活动是拓展交友圈的一个方式,同时他在演讲的时候还会把联系方式放在PPT的最后一页,因为在场的人都是因为相同的主题聚集在一起,自动经过筛选,避免了盲目社交。

对于如何定义社交达人这个问题,薄益群反问:“在LinkedIn连接数1000以上?微信好友3000以上?通讯录好友5000以上?”他说:“可能没有一个固定数字答案。但我觉得社交达人未必一定是传统意义上的特别外向的人。”性格上一些特质反而可能会让别人愿意主动和你交朋友,未必你去主动社交,但会因为一些比如相处起来真诚或者简单的这种特质,会让别人觉得你是值得信任的,所以主动和你社交。

其实我们自己也是连结者,只要留心会发现原来身边有很多资源。

(资深财经媒体人,十年媒体从业经验。21世纪经济报道总监,从事财经领域报道和深度策划。运营自媒体Silver's Point。)

从事新闻工作十年多,现在遇到突发或者重大事件, Silver往往能分享出一手信源或者最靠近事件真相的人来配合采访。作为记者的确能接触到很多人,但是对方愿意在第一时间接受采访,这多少都需要友情基础和信任才能实现。其实Silver的一些采访资源都不是因为工作去接触的。“2003年在广州某餐厅里,遇到一陌生人士求助,至今仍是朋友,其是现任某市招商局负责人。20年前途中帮过俩韩国留学生,现在仍保持联系,一人是三星的员工、一人就职大韩航空。2009年去日本时,朋友的朋友P在日本,充当地陪,现在和P保持线上互动,时常交流社会时事看法。”她认为保留有效的朋友关系有两个原则,不占便宜,不吝给予。

我们平时会遇到很多人,且我们每个人都有朋友圈、校友圈,所以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连结者。2014年海南发生超强台风“威马逊”风灾,Silver通过海南本地遭遇风灾的朋友发回实时灾情,写成微信文章,发到朋友圈及校友群;通过校友群联系到NGO组织狮子会的成员。Silver发起广东复旦校友会募捐,通过校友群监督捐款实时动态,并由狮子会成员提供协助,将捐款变成物资送至灾区。“如今已经和狮子会成员成为好友,目前正在推动全国金融系统青年联合会和狮子会合作贵州关岭的扶贫项目。”

“社交”一词似乎带着些功利性的初衷,几位受访者都觉得自己并不擅长社交,但是往往想完成一件事,身边有很多朋友会与他一起,或者提供帮助,受访者觉得这是因为付出了真诚。在这一前提下,为了志同道合的目标相互贡献价值才能实现所谓“社交”所期待的目的。当然,在网络社交作为辅助工具的当下,几位受访者还是给出了几个帮助你突破新朋友的Tips:

  • 用自己的照片做头像,如果对方连你的脸都看不到,还有什么理由通过你的好友申请。
  • 如果想见面,请讲清楚为什么要见。人家可能并不想把这个时间花在跟你喝咖啡上。
  • 从对公的合作关系,到对私的朋友关系,可能只是企业邮箱到私人邮箱的差别。
  • 想长久维系交友关系,只是朋友圈点赞会不会太薄弱?不如一起加入个俱乐部,一起当个公益志愿者。
  • 健康的社交关系需要价值的互换。要看到自己的价值,哪怕只是做个很好的倾听者。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