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辣条卫龙都模仿苹果的设计,可见苹果的设计有多么受欢迎。2016年9月初,卫龙在官方旗舰店发布新款辣条Hotstrip 7.0,一改以往的暖色调,采用冷色调,和苹果的发布会海报相像,营销效果出其意料的好。随后,卫龙辣条开了线下专卖店,装修、设计风格也类似苹果专卖店。
除了卫龙,还有很多其他产品学苹果。苹果手机的设计风格时常被同行业的竞争对手模仿,可见其产品设计的经典。苹果手机能够风靡全球,2016年全球销量达到2.1亿元排名第二,与苹果公司的工业设计部门密不可分。因为设计才是保证苹果手机备受消费者青睐的重要原因。
现在,对于手机、电脑、汽车、智能家居等产品来说,卓越的工业设计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不管是产品的外观、系统科技还是零售门店,设计都会影响产品的市场销售,成为核心竞争力之一。
随着我国工业制造业的发展,工业设计在产业链中的价值、作用愈发凸显。目前,为了提高创新设计能力,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正式公布《“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与文化产业紧密结合的数字创意产业,首次被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成为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制造、绿色低碳产业并列的五大新支柱产业,成为规划中的一大亮点。
《规划》从数字文化创意技术和装备、数字文化创意内容和形式、创新设计水平、产业融合发展四个方面对数字创意产业进行全面部署与规划,明确了数字创意产业的整体布局和发展路径。其中,挖掘创新设计产业发展内生动力,推动设计创新成为制造业、服务业、城乡建设等领域的核心能力,成为数字文化创意产业提升创新设计水平的重要举措。
数字创意产业产值有多大?
那么数字创意产业产值到底有多大呢?《规划》提出,到2020年,形成文化引领、技术先进、链条完整的数字创意产业发展格局,相关行业产值规模达到8万亿元。
未来5年到10年,是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从蓄势待发到群体迸发的关键时期。文化创意将成为产业变革和新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数字化浪潮迭起,计算机、互联网、信息通讯等数字技术不断向各个领域广泛渗透融合。文化产业和数字化技术相结合,就催生出了新的产业形态——数字文化创意。
数字创意产业是以创意为核心、数字技术引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包含网络文学、动漫、影视、游戏、创意设计、VR、在线教育等7个细分领域。
数字创意产业是一个新概念,大多数人对这个概念还不是很理解。“十二五”时期还没有对这个概念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更谈不上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2016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大力发展数字创意产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在《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一章明确提出“支持数字创意等领域产业发展壮大”。数字创意产业的新经济、新动能特征明显,行业内优秀企业不断涌现,吸引了大量社会资本进入,催生其他领域龙头企业跨界布局。传统文化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加快,当代数字创意内容精品层出不穷,数字创意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正不断催生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为文化产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不断提供新供给新动力。
为体现发展新经济、加快培育新动能的要求,顺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的趋势,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规划》设专章对数字创意产业发展进行部署,标题为《促进数字创意产业蓬勃发展,创造引领新消费》。
目前,中国网民规模为7.1亿人,中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手机网民6.56亿人,其中超过70%的是10岁到39岁的青少年,是数字文化创意的主要消费群体。在互联网应用中,网络视频、网络音乐的用户规模达到5亿多,超过网络购物4.48亿的用户规模。动漫游戏、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视频、数字新闻、数字电视、数字广播、数字电影等数字创意产品拥有广泛的用户基础,与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密切,已经成为目前群众文化消费的主产品。截止到目前,与数字化技术相关的新媒体文化市场价值已经占到整个文化产业的70%,还在继续发展壮大中。
与国际数字创意产业发展相对比,可以发现中国距离欧美发达国家还有十余倍的差距。目前,英国数字创意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8%,位居全球首位。美国电影、日本动漫在全球都占据着大部分市场份额,中国的数字创意产业占GDP比重是0.7%,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数字创意产业强化工业设计引领作用,
向中国质量转变
工业设计到底有多重要?工业设计被行业人士誉为点石成金的“金手指”,是制造行业价值链中最具增值潜力的环节。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曾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必须学习德国工业的“匠人精神”,工业设计必须得到高度重视。他表示,工业设计很早就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之一,在欧美发达国家,工业设计的资金投入一般可占到总产值的5%到15%,高的甚至可以占到30%,而中国制造企业在工业设计方面的投入几乎不到1%。随着现代社会科技的发展需要,推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工业设计成为重中之重。工业设计的发展已经不限于外观,还涉及品牌商业价值、企业战略、商业模式等。
2016年3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将全面实施《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要提高创新设计能力,激发全社会创新设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数字创意产业发挥设计的引领作用,积极发展第三方设计服务,支持设计成果转化。鼓励企业加大工业设计投入,推动工业设计与企业战略、品牌深度融合,促进创新设计在产品设计、系统设计、工艺流程设计、商业模式和服务设计中的应用。支持企业通过创新设计提升传统工艺装备,推进工艺装备由单机向互联、机械化向自动化持续升级。以创意和设计引领商贸流通业创新,加强广告服务,健全品牌价值体系。制定推广行业标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支持建设工业设计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工业设计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
数字创意产业倡导新型景观设计,
改善人居环境
2015年我国数字创意产业规模达到5939亿元,同比增长22.9%,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其中VR、网络、文学、动漫、游戏、在线教育、AI等发展强劲、潜力旺盛。创新设计融合创意内容、智能设计处于成长阶段。
据高盛预计,到2025年全球VR产业将形成182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到2020年,中国市场规模将达85亿美元。在艾媒咨询发布的《2015年中国虚拟现实行业研究报告》中,预计中国VR行业年产值在2020年有望超550亿元。
城市规划、城市设计一直也对全新的可视化技术需求迫切。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设计的各个方面,并能带来实际可观的利益。虚拟现实技术在展示规划方案时能够给人带来沉浸式的互动,利用数据接口还有助于项目工程的规划、设计、投标、报批、管理。
除了积极利用大数据、VR创新城市规划设计,《规划》还提出,鼓励建筑设计创作,完善招投标制度和专家评标制度,扩展建筑师执业服务范围,引导建筑师参与项目策划、建筑设计、项目管理,形成激励建筑师创作的政策环境。加大建筑师培养力度,培育既有国际视野又有文化自信的建筑师队伍。
虽然数字创意产业发展良好,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如缺少原创IP内容、内容创新力不足、VR内容交互体验不够好等等。随着云计算、新型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成为行业新的探索点。
在文创行业率先将互联网、文化创意、金融相结合的是蓝海创意云服务平台。蓝海创意云在利用互联网技术对文化资源进行开发、为文化创意提供孵化服务的过程认识到:发展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必须充分发挥高新技术的支撑作用,通过全民创意、创作联动等新方式,提高数字创意内容产品原创水平,加快行业数字化进程,提升产品质量,形成有影响力的数字创意品牌,提高文化品位和市场价值,孵化更多数字创意内容精品。为此,蓝海创意云在整合文创项目所需资金、人才、资源和渠道的基础上,通过专业化服务和协同管理工具实现企业、团队和个人跨地域协同创作,对于优秀文创项目积极投入资金资源和服务进行孵化,全面推进“互联网+文化创意+金融”融合发展,形成了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文化产业生态圈,提高了文创产业链的运作效率和创新设计水平。
本文为“文创资讯”原创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