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书乐
蔚蓝的天空下,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在广州市九龙湖广场起飞,完成全球商业载人首飞演示。
?2023年12月28日上午,亿航智能自主研发的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在广州起飞,环九龙湖观光飞行后稳稳降落。当日下午,该航空器在合肥骆岗公园上空完成演示,将城市空中交通带入民众生活。
近日,广州、深圳、合肥等地相继取得低空经济建设重要进展,随着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不断被挖掘释放,围绕低空经济的竞逐浪潮悄然到来。
低空经济是指利用低空空域资源,以低空飞行为牵引,实现各种商业活动和公共服务的新型经济形态。
目前产业链上下游已有多家上市公司进行了前瞻性布局,包括航空器制造领域的亿航智能、飞行汽车制造领域的广汽集团、核心零部件企业光韵达以及通用航空综合服务领域的中信海直等。
应用场景的突破,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关键。
深圳市在这方面进行了多元化探索,推动无人机、航空器逐步“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深圳人才公园内,游客仅需在手机上选择无人机配送,10分钟后便能享用到新鲜的柠檬茶。
乘坐无人驾驶飞行器,短短十几分钟就能从深圳“湾区之光”摩天轮来到珠海“日月贝”大剧院。
在政策端,近年来国家政策积极推进“低空飞行”产业发展。
2021年2月份,我国首次把低空经济列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
今年10月份,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印发《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2023-2035年)》
12月11日至12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
各地支持措施也在加速落地。
今年12月份,《深圳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相继发布,助力低空经济高飞。
而在全国两会期间,低空经济更成为成为热词。
书乐所在的小城株洲,也有很多想法,例如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专职总师单晓明带来了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这个建议,从株洲发出,或许也会在株洲测试……
低空经济商业化落地是否在加速?
未来低空经济是否将有更多的应用场景?
对此,多个媒体和书乐进行了一番交流,本猴以为:
2024年成为低空经济发展元年,势在必然。
低空经济的一个最活跃表现,就是无人机的快速普及。
其从狭窄的“会飞的相机”,正在进入到更多场景,且从消费级市场进入到工业级市场,如农林领域的农药播撒、山林监控等,都大有可为。
此外,更多的可能也在展开,包括但不限于载客无人机(飞行汽车)、消防安全等更多领域。
在无人机技术领先的大前提下,消费级无人机最容易拓展到农业、消防等相对成熟、消费频次也较高的领域中来,并在全球达成快速市场占领。
这本身也是国内无人机突破自身场景和市场天花板的刚需使然,并带动整个低空经济的大爆发。
我国低空经济的一大优势即拥有包括大疆、极飞、亿航等在消费级和工业级两个市场具有全球技术领先、市场占有率领先的科技公司,并带动了一系列的低空经济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但目前低空经济要“起飞”,依然面对场景使用偏窄、整体商业模式模糊等问题,需要有更大的创新力度和技术突破,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起飞。
随着载人无人机的技术不断成熟,标志着低空经济进入到了一个全新阶段、开启更多场景可能。
2024年成为低空经济发展元年,实至名归,其市场空间必然是万亿级,并深度融入到消费市场、工农业场景等诸多方面。
相关企业要在两个方面突破:
其一是技术突破,不断用技术来跳出会飞的相机的局限。
其二是场景突破,在现有技术基础上,挖掘和更多行业的合作可能,并针对不同行业进行定制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