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摩尔人雕了一座城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摩尔人雕了一座城

从小听着《一千零一夜》故事长大,成年后,这座位于西班牙安达卢西亚内华达山脚下的宫殿,满足了我对古代阿拉伯宫殿和城堡建筑群的所有幻想。

作者:喜宝

去年的这个时节,我正在西班牙安达卢西亚纵情玩耍。

那是一次令人神往的游历,位于格拉纳达的阿尔罕布拉宫,是西班牙之行期待已久的目的地。去西班牙看阿拉伯建筑艺术的瑰宝,听上去有些别扭,但这并不妨碍这座阿拉伯宫殿的神圣。

阿尔罕布拉宫建造于公元13——14世纪,在阿拉伯语里,是“红色城堡”的意思。宫殿由当时统治格拉纳达的奈斯尔王朝第一代统治者穆罕穆德一世所建,因穆罕穆德被称为“红人之子”,这座宫殿也叫作“红宫”。

从小听着《一千零一夜》故事长大,成年后,这座位于西班牙安达卢西亚内华达山脚下的宫殿,满足了我对古代阿拉伯宫殿和城堡建筑群的所有幻想。

深秋,从山脚坐车盘绕至宫殿,秋风的肆意,现在回想起来,还能感受到一丝凌冽,但这并不妨碍那天的阳光灿烂,如同我欢呼雀跃的心情。

由于行程原因,到达阿尔罕布拉宫时,已接近黄昏时分。原本因为迟到的懊恼,竟在宫殿出现眼前的那一刻烟消云散——其实根本不必紧张,西班牙黄昏的阳光,对阿尔罕布拉宫来说,正是恰到好处。

于是,展现在眼前的,是伟大的宫殿在闪闪金光下,散发出的神秘气质难以言说。站在远处,望着影影绰绰的阳光笼罩宫殿,仿佛跨越时空间隔,倾诉着摩尔人曾经的辉煌。光线、城堡、秋凉,还有迫不及待的心,眼前的一切都恰到好处。

阿尔罕布拉宫建造期间是在13、14世纪。那个时期阿拉伯摩尔人已经在整个伊比利亚半岛上失去了统治地位,只剩下了一个格拉纳达王国,因为臣服于基督教国王费尔南多三世而得以幸存。恰恰就是这个偏安一隅、苟延残喘的小小阿拉伯王国,建造了绝世的阿尔罕布拉宫,如同最后的叹息,为后世留下了一处阿拉伯建筑的壮美绝笔。

检过门票,心怀忐忑和没来由的肃然,开始在宫殿的廊柱、庭院中穿梭。摩尔人留下的每一处雕刻,每一处细节,都刻画上了时光的痕迹,让你不由自主在心底细细揣摩,又急于想将他留在脑中,好在来日慢慢回味。可惜,身在城堡,满眼都是精美的雕刻,满眼都是绝世的工匠绝技,无处不在的阿拉伯文字、神秘的繁杂花纹、时不时跳跃在宫殿墙壁上的蓝绿艳色花砖,古老隽永的气息让人不知所措,没来由的感动。

如果不了解那段历史,也没有去过西班牙,你可能会认为西班牙是个血统纯正的天主教欧洲国家。但是到了阿尔罕布拉宫,一定会有一种时空穿越的错幻感。从公元8世纪摩尔人入侵西班牙,到1492年曲终人散,摩尔人留在西班牙所有的今天我们还能看到的“印记”中,阿尔罕布拉宫是最为震撼的。

站在宫殿核心区梅斯亚尔厅,身旁是流光溢彩的彩色瓷砖,脚下是厚重又细腻的大理石,闭上眼,耳畔仿佛响起赞美真主的词句,伴着神秘的阿拉伯乐曲……在那一刻,我愿意就这样,看着岁月老去。

从宫殿出来,远眺山脚下的格拉纳达,秋风的凉意似乎与震撼的心境刚刚契合。这样的时刻、这样的景色,阿尔罕布拉宫的那一抹夕阳,仿佛照亮了逝去的繁华……

林达曾说过,看了塞戈维亚的引水渠,就值回了一张从中国到西班牙的机票,我可不可以说,看过了阿尔罕布拉宫,就值回了一张从西班牙到中国的回程票呢?

也许正是应验了西班牙的一句俗语——世上没有比生在格拉纳达却是个瞎子更悲惨的遭遇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摩尔人雕了一座城

从小听着《一千零一夜》故事长大,成年后,这座位于西班牙安达卢西亚内华达山脚下的宫殿,满足了我对古代阿拉伯宫殿和城堡建筑群的所有幻想。

作者:喜宝

去年的这个时节,我正在西班牙安达卢西亚纵情玩耍。

那是一次令人神往的游历,位于格拉纳达的阿尔罕布拉宫,是西班牙之行期待已久的目的地。去西班牙看阿拉伯建筑艺术的瑰宝,听上去有些别扭,但这并不妨碍这座阿拉伯宫殿的神圣。

阿尔罕布拉宫建造于公元13——14世纪,在阿拉伯语里,是“红色城堡”的意思。宫殿由当时统治格拉纳达的奈斯尔王朝第一代统治者穆罕穆德一世所建,因穆罕穆德被称为“红人之子”,这座宫殿也叫作“红宫”。

从小听着《一千零一夜》故事长大,成年后,这座位于西班牙安达卢西亚内华达山脚下的宫殿,满足了我对古代阿拉伯宫殿和城堡建筑群的所有幻想。

深秋,从山脚坐车盘绕至宫殿,秋风的肆意,现在回想起来,还能感受到一丝凌冽,但这并不妨碍那天的阳光灿烂,如同我欢呼雀跃的心情。

由于行程原因,到达阿尔罕布拉宫时,已接近黄昏时分。原本因为迟到的懊恼,竟在宫殿出现眼前的那一刻烟消云散——其实根本不必紧张,西班牙黄昏的阳光,对阿尔罕布拉宫来说,正是恰到好处。

于是,展现在眼前的,是伟大的宫殿在闪闪金光下,散发出的神秘气质难以言说。站在远处,望着影影绰绰的阳光笼罩宫殿,仿佛跨越时空间隔,倾诉着摩尔人曾经的辉煌。光线、城堡、秋凉,还有迫不及待的心,眼前的一切都恰到好处。

阿尔罕布拉宫建造期间是在13、14世纪。那个时期阿拉伯摩尔人已经在整个伊比利亚半岛上失去了统治地位,只剩下了一个格拉纳达王国,因为臣服于基督教国王费尔南多三世而得以幸存。恰恰就是这个偏安一隅、苟延残喘的小小阿拉伯王国,建造了绝世的阿尔罕布拉宫,如同最后的叹息,为后世留下了一处阿拉伯建筑的壮美绝笔。

检过门票,心怀忐忑和没来由的肃然,开始在宫殿的廊柱、庭院中穿梭。摩尔人留下的每一处雕刻,每一处细节,都刻画上了时光的痕迹,让你不由自主在心底细细揣摩,又急于想将他留在脑中,好在来日慢慢回味。可惜,身在城堡,满眼都是精美的雕刻,满眼都是绝世的工匠绝技,无处不在的阿拉伯文字、神秘的繁杂花纹、时不时跳跃在宫殿墙壁上的蓝绿艳色花砖,古老隽永的气息让人不知所措,没来由的感动。

如果不了解那段历史,也没有去过西班牙,你可能会认为西班牙是个血统纯正的天主教欧洲国家。但是到了阿尔罕布拉宫,一定会有一种时空穿越的错幻感。从公元8世纪摩尔人入侵西班牙,到1492年曲终人散,摩尔人留在西班牙所有的今天我们还能看到的“印记”中,阿尔罕布拉宫是最为震撼的。

站在宫殿核心区梅斯亚尔厅,身旁是流光溢彩的彩色瓷砖,脚下是厚重又细腻的大理石,闭上眼,耳畔仿佛响起赞美真主的词句,伴着神秘的阿拉伯乐曲……在那一刻,我愿意就这样,看着岁月老去。

从宫殿出来,远眺山脚下的格拉纳达,秋风的凉意似乎与震撼的心境刚刚契合。这样的时刻、这样的景色,阿尔罕布拉宫的那一抹夕阳,仿佛照亮了逝去的繁华……

林达曾说过,看了塞戈维亚的引水渠,就值回了一张从中国到西班牙的机票,我可不可以说,看过了阿尔罕布拉宫,就值回了一张从西班牙到中国的回程票呢?

也许正是应验了西班牙的一句俗语——世上没有比生在格拉纳达却是个瞎子更悲惨的遭遇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