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再造疆进酒:一家北京老牌Live house的转型之路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再造疆进酒:一家北京老牌Live house的转型之路

我们价值观一直没变,那就是要为原创音乐服务,为那些追求个性的年轻人服务。

作者:齐朋利

时隔两年因拆迁被迫关门的疆进酒重又开张,地点由钟鼓楼广场变为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地下一层,形式由容纳百余人的音乐酒吧变成兼具Livehouse演出和展览等功能艺术空间。去年12月3日开业当晚,声音玩具、木玛、布衣等乐队纷纷登台演出,热烈的气氛不知道会不会让疆进酒主理人左野想起布衣在老疆进酒演出时观众蹦上桌子的场景。

2012年,身为《中国新闻周刊》编辑、记者的左野成为疆进酒的主理人,在那座风格独特的“土坯”房子里他看过杭盖、小河、野孩子、李志、痛仰等众多原创音乐人的演出。左野回忆到,老疆进酒只能摆十几个桌子,没太多专业设备,很小的舞台比地面高一点。但正是这样的环境却让左野感受到“一种暗自的愉悦感以及隐匿其中的粗糙与大胆”。

疆进酒

左野的乐队花哨密室也在疆进酒演出过,左野表示那种感觉非常美好,“这个古老的房子似乎有种魔力。”但在2014年夏天,成立9年的疆进酒随周边的商铺民宅一同消失在崭新的仿古围墙中,经过半年的讨论左野还是决定做实体演出场所。“因为做实体比较辛苦,通过与创始人协商就由我来做”,左野对三声(ID:tosansheng)记者说。

在担任疆进酒主理人期间左野就在谋划转型,“不仅仅做一个小酒吧,而是要做一个音乐品牌。”为此在为疆进酒选择新场地时,左野的标准之一就是场地面积要足够大。2015年年初左野找到做过巡演经理的李嘉岳,当年3月两人看中了现在这个占地560平米、层高近6米的场地,但受政策影响直到一年后才正式签约,在此期间组建的团队也散了。

在采访期间,左野不时对着微信说几句话,合伙人李嘉岳也在中途离开带人去看场地。去年12月疆进酒的演出已经排了十余场,现代艺术、舞蹈表演包括新闻发布会也都可以在疆进酒举办。与老的疆进酒相比,新的疆进酒场地更大设备更专业,但左野强调:“但我们的价值观一直没变,那就是要为原创音乐服务,为那些追求个性的年轻人服务。”

一座Livehouse的诞生

左野

疆进酒新场地是一个高6米、3比1比例的长方形空间,舞台与正门相对,正门右侧是长约七八米的吧台。吧台墙壁上贴着大幅滚啤海报,装满啤酒的白色酒柜上贴有“疆进酒OMNI SPACE”的字样。吧台上方是一条延伸到舞台的马道,被黑色吸音材料包裹的舞台分高低两层,舞台上方吊着数条钢梁灯架,从舞台两侧便道下去就能到达艺人休息间。

当初选址时左野更倾向于选在鼓楼附近二环以内,当有人介绍天桥艺术中心时左野并不抱希望,“觉得不太像新兴文化集结的地方,来了之后发现建筑不错,场地大小和层高也合适。”除了场地结构,左野看中的另一个因素是交通,“现在Livehouse演出受众是覆盖全城的,天桥是中心区域,珠市口地铁站比较近,未来8号线有站点直通建筑。”

选中场地之后,左野、李嘉岳与开发商开始了长达3个月的谈判。“不只是价格,合同有30多页,更多是细节和用词的修改。”在谈判同时,左野和李嘉岳也开始招技术和互联网的人。2015年夏天左野签下合同,但因为北京出台相关新政策,对方迟迟未回复。“工商局要研究政策,我们也跟着去过工商局好几次”,最终2016年3月双方签约5年。

在漫长的等待里5人团队退出大半,最后只剩下左野和李嘉岳两个人。郭劲刚是李嘉岳在迷笛上课时的老师,也是迷笛音乐节制作总监。由于经常向郭劲刚请教加上郭劲刚本人也对Livehouse有兴趣,三人就此组成核心团队。在组完团队之后,下一个问题就是资金。左野等人筹集了一部分,在剩余资金的问题上,左野和李嘉岳选择了众筹的方式。

开业演出

2016年5月15日疆进酒上线众筹,左野计划让出15%分红权开放30个名额,目标金额是50万,两天后众筹金额就达到118万。之所以采用众筹,左野表示:“我们也接触过投资机构,但现在不是真正需要钱的时候,而且接受投资考虑的事情比较多。”在参与众筹的人里,有调音师、有卖音频器材的、有导演也有媒体,“都是喜欢音乐现场的人。”

2016年6月疆进酒正式开工,左野介绍:“最初地面坑坑洼洼,现在垫高了10多厘米。舞台高度1米3并且设计成双层,这样后面的音乐人也能被清楚看到。同时舞台进行了声音测试并做了声学包裹,舞台上方设有电动灯架和14个电葫芦。壁灯可以供艺术品展示,马道可以做DJ演出。吧台区设在演出场地内,减少种类也是为方便观众买酒。”

现在做Livehouse的都是专业选手

疆进酒

据了解,疆进酒前期投入达到300万。“郭老师对硬件要求比较高,我们有时不得不和他砍预算,”左野笑着说。在左野看来,Livehouse是一个三高行业,“Livehouse行业首先资金门槛高,需要大体量设备投入;其次技术门槛高,需要懂声学设计;第三行业资源门槛高,需要调动各方面资源,模式复制性比较困难。”

除了这些,国家政策是另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左野解释道:“很多livehouse都是酒吧,按国家政策规定酒吧不能做营业性演出,不能在大的票务网站卖票,这是整个行业面临的问题。”为此一个解决办法是办其他性质,李志的欧拉性质是展览空间,疆进酒靠的是影院剧院性质,“但这都不是长久的办法,关键是政府应该允许酒吧卖票。”

当问到时隔两年观众还认疆进酒品牌吗,左野表示品牌只是一个敲门砖,消费者真正认可的还是实力。开幕演出请来声音玩具和布衣证明了疆进酒能提供好的内容,另一方面疆进酒自身条件也保证了竞争力。“目前北京规模在500到千人的Livehouse就三家,愚公移山档期要排到3个月后,星光现场价格要高一些,疆进酒填补了一个市场空缺。”

左野将OMNI SPACE解读为音乐艺术空间,“年轻人音乐品味在提升,艺人的音乐现场在成熟,音乐演出也需要从音乐酒吧的状态转变为专业Livehouse。以前可能江湖气更重,现在需要讲商业规则讲效率,我们也在和乐队积极沟通,以便在设备和宣传上规范流程。”此外疆进酒也举办了新闻发布会,未来艺术展览、舞蹈表演都会容纳其中。

李嘉岳

目前疆进酒团队有10余人,郭劲刚负责技术,李嘉岳负责运营,左野负责战略与统筹,其中左李二人都是全职。左野希望将疆进酒打造成一个涵盖演出版权、艺人经纪、音乐培训与传媒的综合体。“疆进酒每天都在生产内容,这就可以谈演出版权可以做媒体,看到好艺人也可以签下来,引入资本可以构建一条生态链,这也是当初建实体的原因。”

未来左野希望在音乐的各个环节创收,但目前多元化的内容、酒水以及票房分成仍是疆进酒主要收入。由于越来越多观众来Livehouse是看演出,酒水收入在下降,包括疆进酒等大型Livehouse都在提升票房分成比例。暌违两年,挣扎归来的疆进酒或许仍将为现实苦恼,但左野和李嘉岳并未动摇,“因为我们想得很清楚,这就是我们喜欢做的事。”

三声原创内容 转载请联系授权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再造疆进酒:一家北京老牌Live house的转型之路

我们价值观一直没变,那就是要为原创音乐服务,为那些追求个性的年轻人服务。

作者:齐朋利

时隔两年因拆迁被迫关门的疆进酒重又开张,地点由钟鼓楼广场变为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地下一层,形式由容纳百余人的音乐酒吧变成兼具Livehouse演出和展览等功能艺术空间。去年12月3日开业当晚,声音玩具、木玛、布衣等乐队纷纷登台演出,热烈的气氛不知道会不会让疆进酒主理人左野想起布衣在老疆进酒演出时观众蹦上桌子的场景。

2012年,身为《中国新闻周刊》编辑、记者的左野成为疆进酒的主理人,在那座风格独特的“土坯”房子里他看过杭盖、小河、野孩子、李志、痛仰等众多原创音乐人的演出。左野回忆到,老疆进酒只能摆十几个桌子,没太多专业设备,很小的舞台比地面高一点。但正是这样的环境却让左野感受到“一种暗自的愉悦感以及隐匿其中的粗糙与大胆”。

疆进酒

左野的乐队花哨密室也在疆进酒演出过,左野表示那种感觉非常美好,“这个古老的房子似乎有种魔力。”但在2014年夏天,成立9年的疆进酒随周边的商铺民宅一同消失在崭新的仿古围墙中,经过半年的讨论左野还是决定做实体演出场所。“因为做实体比较辛苦,通过与创始人协商就由我来做”,左野对三声(ID:tosansheng)记者说。

在担任疆进酒主理人期间左野就在谋划转型,“不仅仅做一个小酒吧,而是要做一个音乐品牌。”为此在为疆进酒选择新场地时,左野的标准之一就是场地面积要足够大。2015年年初左野找到做过巡演经理的李嘉岳,当年3月两人看中了现在这个占地560平米、层高近6米的场地,但受政策影响直到一年后才正式签约,在此期间组建的团队也散了。

在采访期间,左野不时对着微信说几句话,合伙人李嘉岳也在中途离开带人去看场地。去年12月疆进酒的演出已经排了十余场,现代艺术、舞蹈表演包括新闻发布会也都可以在疆进酒举办。与老的疆进酒相比,新的疆进酒场地更大设备更专业,但左野强调:“但我们的价值观一直没变,那就是要为原创音乐服务,为那些追求个性的年轻人服务。”

一座Livehouse的诞生

左野

疆进酒新场地是一个高6米、3比1比例的长方形空间,舞台与正门相对,正门右侧是长约七八米的吧台。吧台墙壁上贴着大幅滚啤海报,装满啤酒的白色酒柜上贴有“疆进酒OMNI SPACE”的字样。吧台上方是一条延伸到舞台的马道,被黑色吸音材料包裹的舞台分高低两层,舞台上方吊着数条钢梁灯架,从舞台两侧便道下去就能到达艺人休息间。

当初选址时左野更倾向于选在鼓楼附近二环以内,当有人介绍天桥艺术中心时左野并不抱希望,“觉得不太像新兴文化集结的地方,来了之后发现建筑不错,场地大小和层高也合适。”除了场地结构,左野看中的另一个因素是交通,“现在Livehouse演出受众是覆盖全城的,天桥是中心区域,珠市口地铁站比较近,未来8号线有站点直通建筑。”

选中场地之后,左野、李嘉岳与开发商开始了长达3个月的谈判。“不只是价格,合同有30多页,更多是细节和用词的修改。”在谈判同时,左野和李嘉岳也开始招技术和互联网的人。2015年夏天左野签下合同,但因为北京出台相关新政策,对方迟迟未回复。“工商局要研究政策,我们也跟着去过工商局好几次”,最终2016年3月双方签约5年。

在漫长的等待里5人团队退出大半,最后只剩下左野和李嘉岳两个人。郭劲刚是李嘉岳在迷笛上课时的老师,也是迷笛音乐节制作总监。由于经常向郭劲刚请教加上郭劲刚本人也对Livehouse有兴趣,三人就此组成核心团队。在组完团队之后,下一个问题就是资金。左野等人筹集了一部分,在剩余资金的问题上,左野和李嘉岳选择了众筹的方式。

开业演出

2016年5月15日疆进酒上线众筹,左野计划让出15%分红权开放30个名额,目标金额是50万,两天后众筹金额就达到118万。之所以采用众筹,左野表示:“我们也接触过投资机构,但现在不是真正需要钱的时候,而且接受投资考虑的事情比较多。”在参与众筹的人里,有调音师、有卖音频器材的、有导演也有媒体,“都是喜欢音乐现场的人。”

2016年6月疆进酒正式开工,左野介绍:“最初地面坑坑洼洼,现在垫高了10多厘米。舞台高度1米3并且设计成双层,这样后面的音乐人也能被清楚看到。同时舞台进行了声音测试并做了声学包裹,舞台上方设有电动灯架和14个电葫芦。壁灯可以供艺术品展示,马道可以做DJ演出。吧台区设在演出场地内,减少种类也是为方便观众买酒。”

现在做Livehouse的都是专业选手

疆进酒

据了解,疆进酒前期投入达到300万。“郭老师对硬件要求比较高,我们有时不得不和他砍预算,”左野笑着说。在左野看来,Livehouse是一个三高行业,“Livehouse行业首先资金门槛高,需要大体量设备投入;其次技术门槛高,需要懂声学设计;第三行业资源门槛高,需要调动各方面资源,模式复制性比较困难。”

除了这些,国家政策是另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左野解释道:“很多livehouse都是酒吧,按国家政策规定酒吧不能做营业性演出,不能在大的票务网站卖票,这是整个行业面临的问题。”为此一个解决办法是办其他性质,李志的欧拉性质是展览空间,疆进酒靠的是影院剧院性质,“但这都不是长久的办法,关键是政府应该允许酒吧卖票。”

当问到时隔两年观众还认疆进酒品牌吗,左野表示品牌只是一个敲门砖,消费者真正认可的还是实力。开幕演出请来声音玩具和布衣证明了疆进酒能提供好的内容,另一方面疆进酒自身条件也保证了竞争力。“目前北京规模在500到千人的Livehouse就三家,愚公移山档期要排到3个月后,星光现场价格要高一些,疆进酒填补了一个市场空缺。”

左野将OMNI SPACE解读为音乐艺术空间,“年轻人音乐品味在提升,艺人的音乐现场在成熟,音乐演出也需要从音乐酒吧的状态转变为专业Livehouse。以前可能江湖气更重,现在需要讲商业规则讲效率,我们也在和乐队积极沟通,以便在设备和宣传上规范流程。”此外疆进酒也举办了新闻发布会,未来艺术展览、舞蹈表演都会容纳其中。

李嘉岳

目前疆进酒团队有10余人,郭劲刚负责技术,李嘉岳负责运营,左野负责战略与统筹,其中左李二人都是全职。左野希望将疆进酒打造成一个涵盖演出版权、艺人经纪、音乐培训与传媒的综合体。“疆进酒每天都在生产内容,这就可以谈演出版权可以做媒体,看到好艺人也可以签下来,引入资本可以构建一条生态链,这也是当初建实体的原因。”

未来左野希望在音乐的各个环节创收,但目前多元化的内容、酒水以及票房分成仍是疆进酒主要收入。由于越来越多观众来Livehouse是看演出,酒水收入在下降,包括疆进酒等大型Livehouse都在提升票房分成比例。暌违两年,挣扎归来的疆进酒或许仍将为现实苦恼,但左野和李嘉岳并未动摇,“因为我们想得很清楚,这就是我们喜欢做的事。”

三声原创内容 转载请联系授权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