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跳槽“狂魔”王以超离任36氪,盘点一下媒体人“跳槽”指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跳槽“狂魔”王以超离任36氪,盘点一下媒体人“跳槽”指南

王以超先后在《羊城晚报》、中新社、《财经》、《哈佛商业评论》、财新传媒、腾讯网、京东、乐视、积木盒子任职,据说,他的理想是把14亿人都变成同事或前同事。

总结起来,媒体人转型大概四个典型路子,在媒体里面打转转,由媒体人修炼成媒体精,这里面又分为从传统媒体到门户以及从综合性媒体到时尚媒体两种;从传统媒体编委的位置空降到互联网企业担任公关负责;知名媒体人进VC圈;积攒了人脉和人气后,创业自己做老大,这里面又分为做公关咨询公司和内容创业(以及其他垂直领域)两种。

被誉为互联网公司景气指数风向标的“跳槽”狂魔王以超在36氪待了两百多天,就离开了。去年,他从UBER中国跳槽到36氪任“打杂”副总裁,当时消息刷屏了TMT圈,王以超的朋友圈下面的评论成了广告位。此前王先后在《羊城晚报》、中新社、《财经》、《哈佛商业评论》、财新传媒、腾讯网、京东、乐视、积木盒子任职,据说,他的理想是把14亿人都变成同事或前同事。

就供职过的企业数量来说,王以超并没有绝对优势,服务过十家左右的媒体人不在少数,有些光是在南方系内部就能辗转三四家。区别在于,王的跨度大,从传统媒体到网媒到互联网企业再到纯TO VC和创业者的创业公司。

如果把跳槽范围扩大到包含创业,媒体人的“跳槽”路径大概可以总结成四种,当然,其中细节又各有各特色。

1、在媒体里面打转转,由媒体人修炼成媒体精,这里面又分为从传统媒体到门户以及从综合性媒体到时尚媒体两种。前者以南方系黄金年代的陈菊红、陈朝华、吴晨光,央视名策划李伦、名嘴邱启明为代表。

陈菊红在《南方周末》工作七年后,于2003年赴美国哈佛大学担任尼曼访问学者。2006年供职《南风窗》杂志任总编辑,一年后加入腾讯网,去年9月卸任腾讯网总编辑。2015年初,原南方都市报总经理陈朝华宣布告别纸媒,加盟搜狐,出任搜狐副总裁及总编辑,直接向张朝阳汇报工作。原总编辑吴晨光则出任执行总编辑,向陈朝华汇报。吴晨光随后离职,加盟一点资讯任副总裁和总编辑。再早前,吴晨光曾在中央电视台、《南方周末》、《中国新闻周刊》工作。而陈朝华也在今年年初履新360公司副总裁、北京时间联席总裁。

纸媒圈的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李伦这个名字,如果说起《客从何处来Ⅰ》、《看见》应该大多数都听说过或看过,李伦曾是这两档央视王牌节目的制片人,他跳槽到腾讯任副总编辑后操刀的《撒哟娜拉,车站酱》直播同样为人熟知。这场直播,腾讯新闻调动了线上线下两方面的资源,前方直播拍客与后方大本营全程通过微信语音连线实现指挥与协调,和网友一同见证了这场温情的告别。

邱启明离开央视后,主持了下娱乐节目,不过还是一张新闻脸,后来跳到搜狐,轨迹和前述几位大同小异,传统媒体到门户。

从综合性媒体到时尚媒体,原本没什么好讲的,不存在太大的跨界,不过李海鹏所在的《时尚先生》玩出了花样,依然是特稿制造者,但是旗下夫妻档杜强和林姗姗却“升级”成了IP Maker。继《太平洋大逃杀》之后,《时尚先生》旗下的Esquire实验室与陈昊义导演及其公司达成协议,售出林珊珊作品《黑帮教父最后的敌人》的影视改编权。这个过程对记者本人来说变化几乎为零,但平台有了更多做好故事的资本。

2、像王以超这种,从传统媒体编委的位置空降到互联网企业担任公关负责,这一类人物特别多,举一例典型郭光东,去年夏天,《博客天下》、《财经天下周刊》、《人物》杂志出版人,博雅天下传播机构副总裁郭光东,离职加盟网上订餐平台饿了么。郭光东也是成名于南周,以评论见长,在媒体这行已做了15年。理论上讲,媒体大佬被互联网企业相中成为PR老大,主要是他们能摆平一些事情。

3、知名媒体人进VC圈,以央视知名主持张泉灵,前媒体人陈鸣为代表人物。同样是在去年夏天,在央视工作了18年的著名主持人张泉灵发微博称,自己已离开央视,正式成为紫牛基金的合伙人。张泉灵发微博《生命的后半段》中写道:“这就是我新的开始,紫牛基金的合伙人。而紫牛基金本身也会以创投界一种全新的方式起步。猎豹移动CEO傅盛、罗辑思维的罗振宇、经纬的张颖、多玩游戏的李学凌、58同城的姚劲波、真格基金的徐小平、时尚集团的苏芒,我们会一起来寻找风口上的紫牛,用实实在在的创业帮助,带你一起飞。”

陈鸣现在是峰瑞资本投后合伙人。加入峰瑞资本前,陈鸣曾担任《博客天下》副主编、“博雅天下传媒集团”新媒体(主要就是“咋整”)主编、南方周末记者,他还和马一木,王左中右去折腾了一个叫做“短裤视频”的项目,后来陈鸣进VC圈,王左中右继续捣鼓他的变态字,并通过新公号开始变现。

4、积攒了人脉和人气后,创业自己做老大,这里面又分为做公关咨询公司和内容创业、及其他垂直领域两种。前者以刚上新三板的速途,早前已经上了新三板的海唐,可能准备上新三板的庄凌为例,速途创始人范锋曾经供职南方报业、经济观察报、天极传媒等,海唐公关创始人段志敏曾经是《京华时报》财经部主任,庄凌的创始团队以《财经》杂志、南方系和东早为主。

内容创业领域以邱兵、徐沪生和徐达内为代表,其他垂直领域以新世相君张伟、南都系+网易系龙志为代表。

以“我心澎湃如昨”等邱三篇闻名的前东方早报社长、澎湃CEO邱兵辞职投身做短视频内容创业,梨视频横空出世。

邱兵曾经的副手,以媒体札记著称的徐达内的方向是内容创业服务平台,他在搞火了媒体札记这个品牌后,又把“内容创业”这个词搞火了,以至于内容创业之春、之夏、之冬的争论都出来了。

在这一轮内容创业大潮中,《外滩画报》前总编辑徐沪生可以说是一个明星。离开外滩画报以后,迟至2014年9月8日,他创办的"一条"才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第一条视频,那也是他的产品第一次面世。

但凭借每天一条优质的原创视频,"一条"很快异军突起,成为了整个创业浪潮中最引人关注的新媒体机构之一。徐沪生最近接受科技媒体爱范儿的专访稿可以看出一条未来的想象空间,按照徐的话来说:一条做的是生活美学,所有的内容背后都有一个“物”:一个设计,一个作品,或是一个空间。在用户心里,一条已经有了信用背书,一条就意味着格调和品质。模仿我们、甚至抄袭的那些视频,没有这个信用背书。

新世相的粉丝70%是女性,张伟对女性心理和情绪把握得比较好,他的创业项目叫做“桃花岛”,商业模式是全方位的跨境电商尝试和红人经济。目前,“桃花岛”已经签约了多位中国和日本模特、艺人,除了签约的模特、艺人等流量和品牌入口外,“桃花岛”还将开发自有的红人品牌体系。在张伟的想象中,“桃花岛”更远的未来是在精准消费人群流量的基础上,搭建起跨境电商的供应链渠道,并且与日本品牌进行大量深入地合作。

网易曾经走出了很多副总编、总编级的创业者,方三文于2010年离开创办雪球财经;跟他有过相同Title的张锐离职后的项目是春雨掌上医生;陌陌的创始人是网易前总编唐岩……龙志曾经任职职网易UGC中心总监、新媒体中心总监,其创业项目凹凸曼是一款专属胖女孩的社群,目前项目主打穿搭分享和健康瘦身两方面,分享频道有大码模特自己搭配的分享,教大码女孩如何穿搭,鼓励她们自信秀照,欣赏自己的美。

以上,只列举典型的四种,很多媒体小兵也有不少循着上述路子,当然还有很多种方式,比如陈彤、刘春等等……

不管移动互联网浪潮怎么翻滚,还有很多媒体人在路上,谈理想和情怀的年代早就过去了,产品经理所能获得的影响和报酬也远远超过了主编,但恐怕,记者仍然是这个世上相对最自由的职业,虽然,有那么多的不自由。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跳槽“狂魔”王以超离任36氪,盘点一下媒体人“跳槽”指南

王以超先后在《羊城晚报》、中新社、《财经》、《哈佛商业评论》、财新传媒、腾讯网、京东、乐视、积木盒子任职,据说,他的理想是把14亿人都变成同事或前同事。

总结起来,媒体人转型大概四个典型路子,在媒体里面打转转,由媒体人修炼成媒体精,这里面又分为从传统媒体到门户以及从综合性媒体到时尚媒体两种;从传统媒体编委的位置空降到互联网企业担任公关负责;知名媒体人进VC圈;积攒了人脉和人气后,创业自己做老大,这里面又分为做公关咨询公司和内容创业(以及其他垂直领域)两种。

被誉为互联网公司景气指数风向标的“跳槽”狂魔王以超在36氪待了两百多天,就离开了。去年,他从UBER中国跳槽到36氪任“打杂”副总裁,当时消息刷屏了TMT圈,王以超的朋友圈下面的评论成了广告位。此前王先后在《羊城晚报》、中新社、《财经》、《哈佛商业评论》、财新传媒、腾讯网、京东、乐视、积木盒子任职,据说,他的理想是把14亿人都变成同事或前同事。

就供职过的企业数量来说,王以超并没有绝对优势,服务过十家左右的媒体人不在少数,有些光是在南方系内部就能辗转三四家。区别在于,王的跨度大,从传统媒体到网媒到互联网企业再到纯TO VC和创业者的创业公司。

如果把跳槽范围扩大到包含创业,媒体人的“跳槽”路径大概可以总结成四种,当然,其中细节又各有各特色。

1、在媒体里面打转转,由媒体人修炼成媒体精,这里面又分为从传统媒体到门户以及从综合性媒体到时尚媒体两种。前者以南方系黄金年代的陈菊红、陈朝华、吴晨光,央视名策划李伦、名嘴邱启明为代表。

陈菊红在《南方周末》工作七年后,于2003年赴美国哈佛大学担任尼曼访问学者。2006年供职《南风窗》杂志任总编辑,一年后加入腾讯网,去年9月卸任腾讯网总编辑。2015年初,原南方都市报总经理陈朝华宣布告别纸媒,加盟搜狐,出任搜狐副总裁及总编辑,直接向张朝阳汇报工作。原总编辑吴晨光则出任执行总编辑,向陈朝华汇报。吴晨光随后离职,加盟一点资讯任副总裁和总编辑。再早前,吴晨光曾在中央电视台、《南方周末》、《中国新闻周刊》工作。而陈朝华也在今年年初履新360公司副总裁、北京时间联席总裁。

纸媒圈的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李伦这个名字,如果说起《客从何处来Ⅰ》、《看见》应该大多数都听说过或看过,李伦曾是这两档央视王牌节目的制片人,他跳槽到腾讯任副总编辑后操刀的《撒哟娜拉,车站酱》直播同样为人熟知。这场直播,腾讯新闻调动了线上线下两方面的资源,前方直播拍客与后方大本营全程通过微信语音连线实现指挥与协调,和网友一同见证了这场温情的告别。

邱启明离开央视后,主持了下娱乐节目,不过还是一张新闻脸,后来跳到搜狐,轨迹和前述几位大同小异,传统媒体到门户。

从综合性媒体到时尚媒体,原本没什么好讲的,不存在太大的跨界,不过李海鹏所在的《时尚先生》玩出了花样,依然是特稿制造者,但是旗下夫妻档杜强和林姗姗却“升级”成了IP Maker。继《太平洋大逃杀》之后,《时尚先生》旗下的Esquire实验室与陈昊义导演及其公司达成协议,售出林珊珊作品《黑帮教父最后的敌人》的影视改编权。这个过程对记者本人来说变化几乎为零,但平台有了更多做好故事的资本。

2、像王以超这种,从传统媒体编委的位置空降到互联网企业担任公关负责,这一类人物特别多,举一例典型郭光东,去年夏天,《博客天下》、《财经天下周刊》、《人物》杂志出版人,博雅天下传播机构副总裁郭光东,离职加盟网上订餐平台饿了么。郭光东也是成名于南周,以评论见长,在媒体这行已做了15年。理论上讲,媒体大佬被互联网企业相中成为PR老大,主要是他们能摆平一些事情。

3、知名媒体人进VC圈,以央视知名主持张泉灵,前媒体人陈鸣为代表人物。同样是在去年夏天,在央视工作了18年的著名主持人张泉灵发微博称,自己已离开央视,正式成为紫牛基金的合伙人。张泉灵发微博《生命的后半段》中写道:“这就是我新的开始,紫牛基金的合伙人。而紫牛基金本身也会以创投界一种全新的方式起步。猎豹移动CEO傅盛、罗辑思维的罗振宇、经纬的张颖、多玩游戏的李学凌、58同城的姚劲波、真格基金的徐小平、时尚集团的苏芒,我们会一起来寻找风口上的紫牛,用实实在在的创业帮助,带你一起飞。”

陈鸣现在是峰瑞资本投后合伙人。加入峰瑞资本前,陈鸣曾担任《博客天下》副主编、“博雅天下传媒集团”新媒体(主要就是“咋整”)主编、南方周末记者,他还和马一木,王左中右去折腾了一个叫做“短裤视频”的项目,后来陈鸣进VC圈,王左中右继续捣鼓他的变态字,并通过新公号开始变现。

4、积攒了人脉和人气后,创业自己做老大,这里面又分为做公关咨询公司和内容创业、及其他垂直领域两种。前者以刚上新三板的速途,早前已经上了新三板的海唐,可能准备上新三板的庄凌为例,速途创始人范锋曾经供职南方报业、经济观察报、天极传媒等,海唐公关创始人段志敏曾经是《京华时报》财经部主任,庄凌的创始团队以《财经》杂志、南方系和东早为主。

内容创业领域以邱兵、徐沪生和徐达内为代表,其他垂直领域以新世相君张伟、南都系+网易系龙志为代表。

以“我心澎湃如昨”等邱三篇闻名的前东方早报社长、澎湃CEO邱兵辞职投身做短视频内容创业,梨视频横空出世。

邱兵曾经的副手,以媒体札记著称的徐达内的方向是内容创业服务平台,他在搞火了媒体札记这个品牌后,又把“内容创业”这个词搞火了,以至于内容创业之春、之夏、之冬的争论都出来了。

在这一轮内容创业大潮中,《外滩画报》前总编辑徐沪生可以说是一个明星。离开外滩画报以后,迟至2014年9月8日,他创办的"一条"才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第一条视频,那也是他的产品第一次面世。

但凭借每天一条优质的原创视频,"一条"很快异军突起,成为了整个创业浪潮中最引人关注的新媒体机构之一。徐沪生最近接受科技媒体爱范儿的专访稿可以看出一条未来的想象空间,按照徐的话来说:一条做的是生活美学,所有的内容背后都有一个“物”:一个设计,一个作品,或是一个空间。在用户心里,一条已经有了信用背书,一条就意味着格调和品质。模仿我们、甚至抄袭的那些视频,没有这个信用背书。

新世相的粉丝70%是女性,张伟对女性心理和情绪把握得比较好,他的创业项目叫做“桃花岛”,商业模式是全方位的跨境电商尝试和红人经济。目前,“桃花岛”已经签约了多位中国和日本模特、艺人,除了签约的模特、艺人等流量和品牌入口外,“桃花岛”还将开发自有的红人品牌体系。在张伟的想象中,“桃花岛”更远的未来是在精准消费人群流量的基础上,搭建起跨境电商的供应链渠道,并且与日本品牌进行大量深入地合作。

网易曾经走出了很多副总编、总编级的创业者,方三文于2010年离开创办雪球财经;跟他有过相同Title的张锐离职后的项目是春雨掌上医生;陌陌的创始人是网易前总编唐岩……龙志曾经任职职网易UGC中心总监、新媒体中心总监,其创业项目凹凸曼是一款专属胖女孩的社群,目前项目主打穿搭分享和健康瘦身两方面,分享频道有大码模特自己搭配的分享,教大码女孩如何穿搭,鼓励她们自信秀照,欣赏自己的美。

以上,只列举典型的四种,很多媒体小兵也有不少循着上述路子,当然还有很多种方式,比如陈彤、刘春等等……

不管移动互联网浪潮怎么翻滚,还有很多媒体人在路上,谈理想和情怀的年代早就过去了,产品经理所能获得的影响和报酬也远远超过了主编,但恐怕,记者仍然是这个世上相对最自由的职业,虽然,有那么多的不自由。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