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熊出没》票房过5亿,成了“喜羊羊”之后最赚钱的动画电影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熊出没》票房过5亿,成了“喜羊羊”之后最赚钱的动画电影

《熊出没·奇幻空间》票房破5亿。准确地触达目标观众、“非主流”的线下渠道推广,成为这部“亲子合家欢”动画电影的重要推力。

作者:戴天文

《喜羊羊》连续第二年缺席了春节档。

这件事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成人观众早就对灰太狼和平底锅失去了兴趣,而小朋友们的注意力,也被悄悄从“羊村”带到了“东北原始森林”。

2月19日,《熊出没·奇幻空间》在上映23天后票房正式超过了5亿。排在《大圣归来》和《大鱼海棠》之后位居国产动画电影第三。它是《熊出没》系列的第四部大电影,也是今年春节期间唯一一部在电影院里大规模放映的动画电影。

电影展映活动

自2012年登陆央视少儿频道以来,这部由光头强、熊大、熊二这三位主角组成,发生在东北原始森林里的故事,已经成为各个电视台、视频网站收视率、播放量最高的动画片之一。

《熊出没》第一部大电影票房就超过了2亿,但接下来两部续集的票房却并没有大幅增长,一直在2-3亿之间徘徊。这也让出品方决定,要在第四部上做一些大的改变。

挤进春节档

在春节档的6天中,《熊出没·奇幻空间》票房走势平稳

虽然春节期间票房产高,市场容量大,但这也意味着想要“占地方”的玩家也多。能够坐上排桌的也往往是周星驰、韩寒、王宝强、成龙这样的大咖,投资规模有限的国产动画电影,更多是选择了避让。

前三部《熊出没》也没有进入春节档的勇气及阵容,退而求其次,踩的都是贺岁档的末尾,所谓的“寒假档”。

决定让《熊出没》进入春节档的是乐视影业发行团队。该项目发行负责人、乐视影业副总裁黄紫燕介绍道,前三部电影之后,“熊出没”的票房、品牌相对稳定,到了第四部了,应该对这个IP进行升级。这种“升级”,就要通过挺进市场容量最大,同时竞争也更强的春节来实现。

并不是所有人都同意这种“高举高打”的方案,比如在项目前期策划中,共同参项的华强、中影、优扬,均认为在寒假档上映更加稳妥,但做为投资方之一,黄紫燕还是选择“赌”一把。

从结果来看,黄紫燕这一次“赌”赢了。虽然在上映首日,该片不过“抢到”8%的排片,但凭借稳定的上座率,以及其动画片的差异性,转化为了电影在票房上的“抗跌”能力,春节档六天,均保持在四五千万之间。

整个春节假期还没有结束,电影总票房已经超过了3亿,也创造了这个系列票房的新高。

定位“全家”,抢下“8%”

《熊出没·奇幻空间》的制作品质提升明显

春节电影市场的“残酷性”体现在排名的两极化。排名第一的《西游伏妖篇》排片高达33.6%,而排名第6的《健忘村》只有可怜的1.7%。

在今年的春节档中,真人电影均为喜剧类型影片,同类型的近身肉搏,反倒给予了定位于“亲子合家欢”的《熊出没·奇幻空间》一定的空间。

黄紫燕将该片的市场定位,聚焦于“以孩子为主的全家人”。主要通过类型定位、受众定位的差异化抢占市场份额。

要给全家人看意味着内容的“升级”,如果影片内容只是为7、8岁的小孩子所设计,难免会遭遇一些家长的抵触情绪。“在制作上,我们对熊大、熊二进行’微整形’,让他们更加憨萌;同时,对毛发、流水、火焰的处理,都精益求精;在整体场景上,也突破原有的自然风景,创造了一个千奇百怪的奇幻空间。”为达效果,该片的制作费用高达五、六千万,为系列最高。

不过,在“合家欢”的基础上,《熊出没·奇幻空间》依然面临着一些从内容本身上难以突破的问题。

《熊出没·奇幻空间》最大的问题,就是影片中被视为突破的一些优质元素,仅仅是对不少国外大片的一些“借鉴”。比如其中小机器人的元素,会有一些《机器人总动员》中WALL·E的影子;而奇幻空间中的一些场景的表现,则同《阿凡达》中潘多拉星球有着些许形似。

这些问题,也导致了该片虽然在理论上有着“亲子合家欢”设定,但在真实中难以达到预期的反馈。

“非主流”线下营销

乐视影业副总裁黄紫燕接受《三声》记者采访

《熊出没·奇幻空间》最需要解决的,就是如何将自己触达目标群众。

事实上,正是因为“熊出没”系列前三部每年都以固定的周期上映,同时从第一部到第四部仅仅过去3年,培养的固定受众依然存在,“这部分人我们一直是不断的去触达他,跟他有交互,跟他有一些沟通。”黄紫燕表示,“我们的营销,全部基于受众。”

在《熊出没之夺宝熊兵》时,影片的“线上宣传”还停留在投放儿童频道的广告阶段。而在线下,也只有在影院里为小孩子赠送礼品之类的活动。但如今随着购票APP的风行和营销手段的进步,这样的老办法已经不再适用。

首部大电影《熊出没之夺宝熊兵》的制作还停留在电视动画阶段

这也让原本定位于“电影互联网公司”的乐视影业,选择十分“非主流”的宣传营销方案——以线下细分类型为主,点对点进行突破。

这与当下的动画电影市场分不开。当下是“竞品更多、受众更细分、焦点变化更快、更注重互联网传播的新市场”,如何短时间内有效地让潜在观众转化为观众,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据黄紫燕介绍,依托于乐视强大的渠道能力,《熊出没·奇幻空间》总共动用了约9000多个线下的推广渠道。它们都围绕在以电影院为核心的3公里之内,包括早教中心、青少年宫、跆拳道馆、商场里的亲子乐园,以及童装店、文具店等少年儿童出现的地方。

不过具体的营销方式上仍有些“简单粗暴”,比如发送《熊出没》的福卡,凭卡购票能折扣5元,或者进行一对一的访谈,了解用户情况的同时赠送购票福利。

这是乐视影业针对儿童电影进行的营销变化。

少年儿童与青少年最大的区别,就是缺少独自上网并形成社群的渠道,其网络活动多是在家长或老师的安排下有目的的完成,除了常规的在乐视电视的乐视动画频道亲子桌面投放广告外,并没有十分精准的针对儿童的网络渠道。

但从亲子的角度来说,既然儿童渠道相对缺失,但孩子的家长,尤其是母亲,则拥有丰富的直达渠道。黄紫燕说道,“我们将线上营销的主要投放精力,放在亲子教育领域,比如同《崔神驾到》进行深度合作,以及一些孩子母亲会关注的女性频道,比如玲珑社区。这些线上营销,可以做到精准的受众导流。”

《熊出没·奇幻空间》没有选择大量的票补。黄紫燕认为,“儿童观影是刚需,9.9元和59.9元的票价并没没有太多差距。”针对这一特点,乐视影业并没有进行票补,而是走限量赠品路线。比如通过与百度糯米合作,推出家庭3人套票、4人套票,同时推出套票限量赠送玩具。

“我们做了窗花、红包、福袋等,还有类似宝宝寄语、新年愿望等,并且会在这些渠道中,安排人员穿着片中卡通造型的套装出现,与小朋友合影。通过这些手段,希望能利用家长的’晒娃’特质,在他们的朋友圈里进行二次传播。”

黄紫燕对“熊出没”系列在未来的表现“十分看好”,第五部的制作也即将提上日程。在未来,会考虑为“熊出没”加入更多的适合白领的元素。

三声原创内容 转载请联系授权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熊出没》票房过5亿,成了“喜羊羊”之后最赚钱的动画电影

《熊出没·奇幻空间》票房破5亿。准确地触达目标观众、“非主流”的线下渠道推广,成为这部“亲子合家欢”动画电影的重要推力。

作者:戴天文

《喜羊羊》连续第二年缺席了春节档。

这件事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成人观众早就对灰太狼和平底锅失去了兴趣,而小朋友们的注意力,也被悄悄从“羊村”带到了“东北原始森林”。

2月19日,《熊出没·奇幻空间》在上映23天后票房正式超过了5亿。排在《大圣归来》和《大鱼海棠》之后位居国产动画电影第三。它是《熊出没》系列的第四部大电影,也是今年春节期间唯一一部在电影院里大规模放映的动画电影。

电影展映活动

自2012年登陆央视少儿频道以来,这部由光头强、熊大、熊二这三位主角组成,发生在东北原始森林里的故事,已经成为各个电视台、视频网站收视率、播放量最高的动画片之一。

《熊出没》第一部大电影票房就超过了2亿,但接下来两部续集的票房却并没有大幅增长,一直在2-3亿之间徘徊。这也让出品方决定,要在第四部上做一些大的改变。

挤进春节档

在春节档的6天中,《熊出没·奇幻空间》票房走势平稳

虽然春节期间票房产高,市场容量大,但这也意味着想要“占地方”的玩家也多。能够坐上排桌的也往往是周星驰、韩寒、王宝强、成龙这样的大咖,投资规模有限的国产动画电影,更多是选择了避让。

前三部《熊出没》也没有进入春节档的勇气及阵容,退而求其次,踩的都是贺岁档的末尾,所谓的“寒假档”。

决定让《熊出没》进入春节档的是乐视影业发行团队。该项目发行负责人、乐视影业副总裁黄紫燕介绍道,前三部电影之后,“熊出没”的票房、品牌相对稳定,到了第四部了,应该对这个IP进行升级。这种“升级”,就要通过挺进市场容量最大,同时竞争也更强的春节来实现。

并不是所有人都同意这种“高举高打”的方案,比如在项目前期策划中,共同参项的华强、中影、优扬,均认为在寒假档上映更加稳妥,但做为投资方之一,黄紫燕还是选择“赌”一把。

从结果来看,黄紫燕这一次“赌”赢了。虽然在上映首日,该片不过“抢到”8%的排片,但凭借稳定的上座率,以及其动画片的差异性,转化为了电影在票房上的“抗跌”能力,春节档六天,均保持在四五千万之间。

整个春节假期还没有结束,电影总票房已经超过了3亿,也创造了这个系列票房的新高。

定位“全家”,抢下“8%”

《熊出没·奇幻空间》的制作品质提升明显

春节电影市场的“残酷性”体现在排名的两极化。排名第一的《西游伏妖篇》排片高达33.6%,而排名第6的《健忘村》只有可怜的1.7%。

在今年的春节档中,真人电影均为喜剧类型影片,同类型的近身肉搏,反倒给予了定位于“亲子合家欢”的《熊出没·奇幻空间》一定的空间。

黄紫燕将该片的市场定位,聚焦于“以孩子为主的全家人”。主要通过类型定位、受众定位的差异化抢占市场份额。

要给全家人看意味着内容的“升级”,如果影片内容只是为7、8岁的小孩子所设计,难免会遭遇一些家长的抵触情绪。“在制作上,我们对熊大、熊二进行’微整形’,让他们更加憨萌;同时,对毛发、流水、火焰的处理,都精益求精;在整体场景上,也突破原有的自然风景,创造了一个千奇百怪的奇幻空间。”为达效果,该片的制作费用高达五、六千万,为系列最高。

不过,在“合家欢”的基础上,《熊出没·奇幻空间》依然面临着一些从内容本身上难以突破的问题。

《熊出没·奇幻空间》最大的问题,就是影片中被视为突破的一些优质元素,仅仅是对不少国外大片的一些“借鉴”。比如其中小机器人的元素,会有一些《机器人总动员》中WALL·E的影子;而奇幻空间中的一些场景的表现,则同《阿凡达》中潘多拉星球有着些许形似。

这些问题,也导致了该片虽然在理论上有着“亲子合家欢”设定,但在真实中难以达到预期的反馈。

“非主流”线下营销

乐视影业副总裁黄紫燕接受《三声》记者采访

《熊出没·奇幻空间》最需要解决的,就是如何将自己触达目标群众。

事实上,正是因为“熊出没”系列前三部每年都以固定的周期上映,同时从第一部到第四部仅仅过去3年,培养的固定受众依然存在,“这部分人我们一直是不断的去触达他,跟他有交互,跟他有一些沟通。”黄紫燕表示,“我们的营销,全部基于受众。”

在《熊出没之夺宝熊兵》时,影片的“线上宣传”还停留在投放儿童频道的广告阶段。而在线下,也只有在影院里为小孩子赠送礼品之类的活动。但如今随着购票APP的风行和营销手段的进步,这样的老办法已经不再适用。

首部大电影《熊出没之夺宝熊兵》的制作还停留在电视动画阶段

这也让原本定位于“电影互联网公司”的乐视影业,选择十分“非主流”的宣传营销方案——以线下细分类型为主,点对点进行突破。

这与当下的动画电影市场分不开。当下是“竞品更多、受众更细分、焦点变化更快、更注重互联网传播的新市场”,如何短时间内有效地让潜在观众转化为观众,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据黄紫燕介绍,依托于乐视强大的渠道能力,《熊出没·奇幻空间》总共动用了约9000多个线下的推广渠道。它们都围绕在以电影院为核心的3公里之内,包括早教中心、青少年宫、跆拳道馆、商场里的亲子乐园,以及童装店、文具店等少年儿童出现的地方。

不过具体的营销方式上仍有些“简单粗暴”,比如发送《熊出没》的福卡,凭卡购票能折扣5元,或者进行一对一的访谈,了解用户情况的同时赠送购票福利。

这是乐视影业针对儿童电影进行的营销变化。

少年儿童与青少年最大的区别,就是缺少独自上网并形成社群的渠道,其网络活动多是在家长或老师的安排下有目的的完成,除了常规的在乐视电视的乐视动画频道亲子桌面投放广告外,并没有十分精准的针对儿童的网络渠道。

但从亲子的角度来说,既然儿童渠道相对缺失,但孩子的家长,尤其是母亲,则拥有丰富的直达渠道。黄紫燕说道,“我们将线上营销的主要投放精力,放在亲子教育领域,比如同《崔神驾到》进行深度合作,以及一些孩子母亲会关注的女性频道,比如玲珑社区。这些线上营销,可以做到精准的受众导流。”

《熊出没·奇幻空间》没有选择大量的票补。黄紫燕认为,“儿童观影是刚需,9.9元和59.9元的票价并没没有太多差距。”针对这一特点,乐视影业并没有进行票补,而是走限量赠品路线。比如通过与百度糯米合作,推出家庭3人套票、4人套票,同时推出套票限量赠送玩具。

“我们做了窗花、红包、福袋等,还有类似宝宝寄语、新年愿望等,并且会在这些渠道中,安排人员穿着片中卡通造型的套装出现,与小朋友合影。通过这些手段,希望能利用家长的’晒娃’特质,在他们的朋友圈里进行二次传播。”

黄紫燕对“熊出没”系列在未来的表现“十分看好”,第五部的制作也即将提上日程。在未来,会考虑为“熊出没”加入更多的适合白领的元素。

三声原创内容 转载请联系授权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