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2016对冲基金排名:索罗斯巨亏十亿美元,新势力强势崛起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2016对冲基金排名:索罗斯巨亏十亿美元,新势力强势崛起

人力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投资方式正面临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严峻挑战。

一边是索罗斯巨亏十亿美元,另一边是量化策略对冲基金的首次杀入,今年的全球顶尖对冲基金榜单似乎比往年更有看点。

专注研究对冲基金的LCH Investments NV每年都会发布全球20大顶尖对冲基金榜单,排行依据则是启动以来的(扣费后)累计净收益。在其本月公布的2016年度榜单中,有三家高度依赖量化投资的对冲基金首次上榜,它们在2016年均实现了超过10亿美元的净收益(足以排前十)。这表明人力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投资方式正面临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严峻挑战。

(Simons的文艺复兴呢...)

凭借494亿美元的累计净收益,达里奥创立的桥水基金再次夺得第一名。桥水固然是以基本面研究至上的,但是在量化时代也不会落后于人。早在2015年,就有消息称桥水正在组建人工智能团队,该团队将设计交易演算法,通过历史资料和统计概率预测未来。

不过,桥水基金几乎年年都是该榜单常客(2015年取代索罗斯量子基金成为第一),今年更大的看点在于,索罗斯巨亏10亿美元(2015年赚9亿,2014赚23亿),以及三家高度依赖量化投资的对冲基金的高调杀入:

素有“精算之王”美誉的美国计算机科学家David Shaw在1988年创立的量化对冲基金德邵(DE Shaw)凭借253亿美元的累计净收益高居榜单第三,仅次于桥水和索罗斯基金。DE Shaw的大部分投资基于复杂的数学模型,旨在找出隐藏的市场趋势或定价异常。

(David Shaw,其牛逼人生详见今日的第二篇推文)

传奇对冲基金经理Ken Griffin创建的Citadel(15年股灾的时候是不是听说过?)以净收益252亿美元位居第五。早前就有外媒报道称,在Citadel最核心的部门数量研究部,有来自名牌大学的80多名前数学教授和天体物理学家,共同开发数学模型,为交易员提供支持。

由德邵的两位旧部David Siegel 和John Overdeck创立的Two Sigma Investments,凭借131亿美元的净收益位列第二十。研究人员会花大量时间测试现有的模型,由于模型可能会在数秒钟之内改变自己的预测结果,每个模型都要接受大量回溯测试,非常类似于亚马逊实时测试各种网页变化,以确保实现最佳的点击转换率。在其投资总部,模型建立者需要自己编写代码,他们跟工程师坐在一起,并且会一直进行合作。

从2016年一年的净收益来看,三家基金的表现都非常出色,妥妥地进入年度最赚钱对冲基金前十。其中,D.E. Shaw净赚12亿美元,Citadel净赚10亿美元,Two Sigma净赚11亿美元。

在接受福布斯采访时,LCH主席Rick Sopher 表示,计算机驱动的投资已经对更广泛的对冲基金界产生了足够深远的影响,以至于我们不得不把它们也考虑在内(往年榜单是不包含做量化的)。这一趋势似乎只会延续,因为基金们正在利用人工智能以及其他科技,持续地获得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优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乔治·索罗斯

  • 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回应将关闭香港办公室:仍致力于投资亚洲
  • 索罗斯基金会终止在欧盟大部分工作,将战略重点转向其他地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2016对冲基金排名:索罗斯巨亏十亿美元,新势力强势崛起

人力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投资方式正面临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严峻挑战。

一边是索罗斯巨亏十亿美元,另一边是量化策略对冲基金的首次杀入,今年的全球顶尖对冲基金榜单似乎比往年更有看点。

专注研究对冲基金的LCH Investments NV每年都会发布全球20大顶尖对冲基金榜单,排行依据则是启动以来的(扣费后)累计净收益。在其本月公布的2016年度榜单中,有三家高度依赖量化投资的对冲基金首次上榜,它们在2016年均实现了超过10亿美元的净收益(足以排前十)。这表明人力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投资方式正面临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严峻挑战。

(Simons的文艺复兴呢...)

凭借494亿美元的累计净收益,达里奥创立的桥水基金再次夺得第一名。桥水固然是以基本面研究至上的,但是在量化时代也不会落后于人。早在2015年,就有消息称桥水正在组建人工智能团队,该团队将设计交易演算法,通过历史资料和统计概率预测未来。

不过,桥水基金几乎年年都是该榜单常客(2015年取代索罗斯量子基金成为第一),今年更大的看点在于,索罗斯巨亏10亿美元(2015年赚9亿,2014赚23亿),以及三家高度依赖量化投资的对冲基金的高调杀入:

素有“精算之王”美誉的美国计算机科学家David Shaw在1988年创立的量化对冲基金德邵(DE Shaw)凭借253亿美元的累计净收益高居榜单第三,仅次于桥水和索罗斯基金。DE Shaw的大部分投资基于复杂的数学模型,旨在找出隐藏的市场趋势或定价异常。

(David Shaw,其牛逼人生详见今日的第二篇推文)

传奇对冲基金经理Ken Griffin创建的Citadel(15年股灾的时候是不是听说过?)以净收益252亿美元位居第五。早前就有外媒报道称,在Citadel最核心的部门数量研究部,有来自名牌大学的80多名前数学教授和天体物理学家,共同开发数学模型,为交易员提供支持。

由德邵的两位旧部David Siegel 和John Overdeck创立的Two Sigma Investments,凭借131亿美元的净收益位列第二十。研究人员会花大量时间测试现有的模型,由于模型可能会在数秒钟之内改变自己的预测结果,每个模型都要接受大量回溯测试,非常类似于亚马逊实时测试各种网页变化,以确保实现最佳的点击转换率。在其投资总部,模型建立者需要自己编写代码,他们跟工程师坐在一起,并且会一直进行合作。

从2016年一年的净收益来看,三家基金的表现都非常出色,妥妥地进入年度最赚钱对冲基金前十。其中,D.E. Shaw净赚12亿美元,Citadel净赚10亿美元,Two Sigma净赚11亿美元。

在接受福布斯采访时,LCH主席Rick Sopher 表示,计算机驱动的投资已经对更广泛的对冲基金界产生了足够深远的影响,以至于我们不得不把它们也考虑在内(往年榜单是不包含做量化的)。这一趋势似乎只会延续,因为基金们正在利用人工智能以及其他科技,持续地获得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优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