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被误读的历史真相:李白的酒量其实并不大?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被误读的历史真相:李白的酒量其实并不大?

为什么李白会被塑造成“酒仙”的形象,并被后人津津乐道呢?

唐朝诗人李白的名气恐怕是极大的。

所谓“李白斗酒诗百篇”,

在人们眼里,他不但是“诗仙”,更是“酒仙”。

诗人创作常常需要灵感,

喝酒则是个好办法。

李白诗中常常提及喝酒,

“将进酒,杯莫停”……

有一种说法认为,

李白是因为醉酒跳入水中捉月而溺死。

后人常常把李白喝酒联系在一起。

比如这首打油诗——

李白街上走,提壶去买酒,

遇店加一倍,见花喝一斗。

“太白醉酒”更是成了一种常见的绘画主题。

然而,条码君发现,

其实李白的酒量并不大哦!

首先,说说酒器:

古代一斗的容量,

差不多就相当于现在的一个玻璃杯。

不信你看↓

古人的曲柄斗挹

哈哈,李白喝酒也太斯文秀气了吧!

其次,古代就的度数还是很低的!

古代的酿酒技术较低,大都是低度酒,

尤其是元代以前都是发酵酒,

度数最高不过二十。

所以,李白喝一斗酒,

其实就跟现在喝一杯啤酒差不多!

那么所谓的“斗酒诗百篇”,

岂不是沾点酒就倒的节奏吗?

那么,为什么李白会被塑造成“酒仙”的形象,并被后人津津乐道呢?

条码君觉得,这是因为中华民族实在是一个酒的民族。中国人请客吃饭,必要喝酒,而且还总是要往死里喝。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被误读的历史真相:李白的酒量其实并不大?

为什么李白会被塑造成“酒仙”的形象,并被后人津津乐道呢?

唐朝诗人李白的名气恐怕是极大的。

所谓“李白斗酒诗百篇”,

在人们眼里,他不但是“诗仙”,更是“酒仙”。

诗人创作常常需要灵感,

喝酒则是个好办法。

李白诗中常常提及喝酒,

“将进酒,杯莫停”……

有一种说法认为,

李白是因为醉酒跳入水中捉月而溺死。

后人常常把李白喝酒联系在一起。

比如这首打油诗——

李白街上走,提壶去买酒,

遇店加一倍,见花喝一斗。

“太白醉酒”更是成了一种常见的绘画主题。

然而,条码君发现,

其实李白的酒量并不大哦!

首先,说说酒器:

古代一斗的容量,

差不多就相当于现在的一个玻璃杯。

不信你看↓

古人的曲柄斗挹

哈哈,李白喝酒也太斯文秀气了吧!

其次,古代就的度数还是很低的!

古代的酿酒技术较低,大都是低度酒,

尤其是元代以前都是发酵酒,

度数最高不过二十。

所以,李白喝一斗酒,

其实就跟现在喝一杯啤酒差不多!

那么所谓的“斗酒诗百篇”,

岂不是沾点酒就倒的节奏吗?

那么,为什么李白会被塑造成“酒仙”的形象,并被后人津津乐道呢?

条码君觉得,这是因为中华民族实在是一个酒的民族。中国人请客吃饭,必要喝酒,而且还总是要往死里喝。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