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庞宏波
第89届奥斯卡于当地时间2月26日(北京时间2月27日)在杜比剧院举行,不过相比“中规中矩”的颁奖,整个颁奖礼的花絮或许是更为经典的存在。
最引人关注的莫过于《雌雄大盗》的两位主演为最佳影片颁奖,而今年恰好也是这部电影上映50周年。结果颁奖搞出“世纪乌龙”,当宣布最佳影片《爱乐之城》后全场欢呼,剧组人员上台已经准备发表致辞,组委会突然宣布信封拿错了,最佳影片归属《月光男孩》。而这样的乌龙事件,或许也能让今年的奥斯卡载入史册。
另外,今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的主持人吉米·坎摩尔显然成为了最活跃的人。一开场便调侃美国总统特朗普,随后还不忘“黑”了一把中美合拍片《长城》,引发全场大笑。
1
“乌龙压哨”不妨碍《爱乐之城》仍是最大赢家?
此前,《爱乐之城》以14项提名领跑奥斯卡,被认为是今年奥斯卡的第一大热门。但是最先颁发的最佳服装设计、最佳音效剪辑、最佳音响效果三个奖项全部丢掉,连丢三座小金人的确让很多人感到有些意外。尤其是号称最佳影片“前哨”的最佳剪辑颁给了《血战钢锯岭》后,许多人似乎准备开始接受这样的风云突变!
虽然《爱乐之城》顶着追平奥斯卡提名最多的纪录大名,但在许多人看来这部影片并非完美无缺,无论是此前有人炮轰片中白人拯救爵士乐的种族敏感,还是奥斯卡评委疑似透露“石头姐的《爱乐之城》并没有那么精彩”,似乎都为《爱乐之城》最终的结局打上了大大的问号。
不过,除了此前拿到的最佳艺术指导奖,《爱乐之城》随后一口气连拿最佳摄影、最佳原创配乐、最佳原创歌曲三项大奖。在竞争最为激烈的女主角中,艾玛·斯通如愿收获影后桂冠。而该片导演达米恩·查泽雷也首次拿到了最佳导演奖,成为了奥斯卡史上最年轻的最佳导演。14项提名最终拿下6座小金人,《爱乐之城》仍然成为了本届奥斯卡最大的赢家。
只是错失最佳影片大奖,还是让《爱乐之城》稍显遗憾。而最后的乌龙事件或许也为成为奥斯卡史上最为“经典”的一幕。当整个剧组已经上台准备获奖感言时,却突然被打断。此时已经有不少媒体推送消息庆祝《爱乐之城》获奖,而奥斯卡官网也已经火速跟进。组委会最终将奖杯夺走,颁给了一脸茫然的《月光男孩》剧组。据悉,颁发“最佳影片”的沃伦·比蒂拿错了信封,拿的是最佳女主的信封,上面写的“艾玛·斯通《爱乐之城》”,最佳影片信封里写的才是是《月光男孩》。这似乎也解释了颁奖过程中,比蒂一脸尴尬,最终推给了旁边的费·唐纳薇宣布。但是如此重大的颁奖礼,拿错信封搬错奖,的确让人唏嘘。
另外,其余热门种子影片也都有所收获。最佳影片《月光男孩》拿下最佳影片、最佳男配、最佳改编剧本三项大奖,《海边的曼彻斯特》也收获了最佳原创剧本和最佳男主角两项大奖,《血战钢锯岭》则拿下了最佳音响效果和最佳剪辑。本届奥斯卡呼声最高的几部热门影片都没有“白跑”,全部都有重量级的斩获。
而在所有的奖项中,提名最佳影片的几部影片包揽了其中的十五项大奖,热门影片“分割”奥斯卡也成为了一大标签。
2
“政治平衡”是否是本届奥斯卡最大的话题?
此前两届奥斯卡都因为“太白”而遭受了严重的抨击,甚至有一些美国电影人开始了用实际行动来抵制奥斯卡。奥斯卡的“种族危机”似乎要远比想象中更加严重,所以今年在提名名单中,单人奖项都有黑人入围。尤其是最佳女主角的提名名单,《爱恋》的女主演鲁丝·内伽顶掉了《降临》的艾米·亚当斯,被认为是本届奥斯卡开启“政治平衡”的一个明显动作。
因此,2017年奥斯卡颁奖典礼上,获奖的黑人影星数量创历史新高,而且是1929年第一届奥斯卡颁奖礼举行以来奥斯卡获奖人员构成最为多元化的一年。
但是即便提名名单向有色种族人群示好,但这并没有改变今年奥斯卡对于“种族”或者狂热种族主义的抨击,尤其是特朗普上台推行的一些列政策和措施,引起了好莱坞的不满。
此前在金球奖的颁奖典礼中,梅丽尔·斯特里普猛烈的抨击特朗普赢得了诸多好评,随后也引发了一系列的口水战。而在今年奥斯卡中,虽然梅姨没有再度发声,但“怼川普”绝对成为了全场的亮点。主持人开场便喊出了“此时观看奥斯卡的除了数百万美国人,还有225个仇恨我们的国家”,此后还给特朗普发私信询问总统是否醒着,引发全场掌声。此后一些非美国本土的电影人获奖后,也不忘讽刺一些川普的政策,不断强调着自己的国别身份。
不过相比电影人的酸言酸语,奥斯卡实打实的“硬对抗”显然是一个更加值得关注的细节。例如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主席谢丽尔·布恩·艾萨克斯上台发表了一番意味深长的演讲,其中谈论最多的便是“多样化”和“全球”概念,而联想到此前特朗普的种种举措,这更像是奥斯卡官方的隔空喊话。此前因为特朗普实行的“限穆令”而选择拒绝出席奥斯卡颁奖礼的阿斯哈·法哈蒂一度成为焦点,近日还联合其他四位入围最佳外语片的导演发表了一个联合声明,拒绝国别思维。而今年《推销员》击败最大热门《托尼·厄德曼》也被视为是奥斯卡和特朗普最直接的对抗。
另外,纪录短片《白盔》的叙利亚摄影师因为“不利情报”被拒绝入境,而此次最佳纪录短片大奖也颁给了《白盔》。
除了与特朗普的对抗外,奥斯卡显然开始注重“洗白”种族的危机问题。今年奥斯卡第一个奖最佳男配便颁给了《月光男孩》中的马赫沙拉·阿里,奠定了奥斯卡“多样性”的基调。此后最佳女配角也颁给了《藩篱》中的维奥拉·戴维斯。
不过从最终的获奖名单来看,白人演员分享影帝影后,黑人演员收获最佳男女配角。达米恩·查泽雷凭借《爱乐之城》拿下最佳导演,巴里·杰金斯执导的《月光男孩》获得了最佳影片。
需要强调的是,入围奥斯卡的电影人或者作品绝大多数都是最为优秀的作品,无论谁获奖都是对于艺术的褒奖。只是在奥斯卡“种族危机”缠身的当下,“黑白分明”还是给出了不少话题。尤其是最后的乌龙,《爱乐之城》被《月光男孩》“压哨”,也让人浮想连连。
3
“新人辈出”,奥斯卡专为“年轻”圆梦?
从今年奥斯卡的获奖名单中,《爱乐之城》的导演达米恩·查泽雷是首次提名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并且一举打破了奥斯卡史上最年轻的最佳导演纪录。而《海边的曼彻斯特》的男主演卡西·阿弗莱克,《爱乐之城》的女主演艾玛·斯通,《月光男孩》的男配角马赫沙拉·阿里都是首次提名便拿下大奖。
在奥斯卡这个向来讲究“辈分”和“地位”的电影荣誉中,新人并不是那么容易被重视。去年并不能说没有大导演出山,例如马丁·斯科塞斯的《沉默》、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圆梦巨人》、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执导的《萨利机长》、李安执导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但这些电影人和他们的作品甚至都没有出现在提名名单中。
即便在提名名单中,最佳导演的行列有已经证明自身的梅尔·吉布森,有在编剧界闻名的肯尼斯·罗纳根。最佳男主中同样存在德高望重的丹泽尔·华盛顿,甚至被认为是今年有可能最终“截胡”的绝对热门。最佳女主的竞争最为激烈,有“横扫”欧洲影坛的“仙女”伊莎贝尔·于佩尔,有在美国具有绝对地位的梅丽尔·斯特里普。
虽然获奖的电影人都有着绝对拿奖的实力,但今年的奥斯卡无疑改变了以往的传统,没有了“小李子”那样数年艰辛的“陪跑”,而是多了一些对于新人的鼓励和褒奖。这或许就是电影的魅力以及艺术评奖的价值,“年轻”往往是电影最重要的源泉。
而除了对于年轻电影人和电影作品的推崇和褒奖,在电影公司上也是一改传统。六大电影公司的存在感逐步削弱,例如争夺本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影片名单中,最终获奖的《月光男孩》是由A24和B计划公司拍摄制作;《海边的曼彻斯特》是由美国珍珠街影视公司出品,亚马逊影业发行;《雄狮》是由韦恩斯坦影业出品,而另外两大热门《爱乐之城》和《血战钢锯岭》都有中国资本的影子。
好莱坞六大制片厂在奥斯卡的“份额”并没有以往那么重要,独立电影公司甚至海外资本似乎有了成为奥斯卡新宠儿的趋势。颇有玩味之处在于,《雄狮》能够入围今年的奥斯卡一直被认为是奥斯卡的“关系户”韦恩斯坦幕后操盘。但最终六项提名无一获奖,也被很多人看做是奥斯卡努力保持着“艺术自由”的绝对正确。
无论今年奥斯卡是特例还是一个信号,对于年轻的推崇绝对是今年奥斯卡一大标志。
奥斯卡最终落下帷幕,伴随着“政治、“乌龙”等各种声音。而从奥斯卡的名单中可以发现有许多作品之前在内地上映,也有作品宣布引进内地。从“熟悉”到“熟知”,从看热闹到看期待,能做到这些的或者只有中国电影人在未来不停努力才会实现。
(本文为娱乐独角兽原创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