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外媒爆料,亚马逊的自主女性内衣品牌——iris&lilly 将于几周后在美国线上销售,据悉,此品牌已在亚马逊英国官网公开出售,产品包括内衣、家居服等等,价格最高仅售17.99英镑,而最低产品售价只要1.99英镑。
消息一出便引发争议,有分析认为,亚马逊此举是对CK以及维密的挑战;也有人认为,此举噱头大过内容,且不论亚马逊在服饰领域还存在空白地带,单内衣是更强调合身性的特殊品类这一点,亚马逊就占不到便宜。
所以,贝佐斯这次是在搞噱头? 我到不这么看。
从数据来看,内衣其实是门好生意
说实话,先别急着说人家哗众取宠,仔细想想什么是刚需,女人可以不买互联网思维下的大闸蟹,但总不能不穿内衣吧?
虽然用户还未感受到内衣市场的火热,但是投资圈已经嗅到了这种趋势,根据CrunchBase的研究数据表明,从2010-2015年,美国有近100家内衣创业公司与天使投资人达成协议。
而其融资金额也绝非小数,其中知名内衣品牌Adore Me(宠我) 融资金额达到1150万美元,Naked融资金额达到990万美元。其中Adore Me(宠我),虽然名字很骚气,却是家不折不扣的“科技型”Bra公司,创始人 Morgan Hermand-Waiche 大学主修读数学和计算机,是个不折不扣的理工男,Adore Me 用 A/B测试建立Bra 背后的数学模型,同款bra,模特不同的造型pose,就能让销售额产生几个百分点的差距。
除此之外,Adore Me同样走的是平价路线,且供的内衣尺码非常完整,从 30A 到 46G,而非迎合主流模特的身材。从能2012-2015,其销售额从110万增长到了4300万,实现39倍的迅猛增长。未来,其还打算从维密手上分一杯羹。
在国内,从2014开始,也有相当一部分内衣品牌获得了资本的青睐,这一变化,也足以让人们肯定内衣行业在下一个十年中的价值:例如定位内衣平台的氧气、Nice in、定位B2C品牌的奶糖派、蜕变盒子,前者主打大罩杯,后者专攻少女文胸,其中氧气已完成由 SIG 领投、零一资本跟投的 500 万美元 A 轮融资,并且凭借其故事化、场景化的运营方式,圈粉无数。
而智能内衣产品同样受到关注,基于情侣互动,通过手机操控震动的智能内衣“cueme”,先后拿到1500万的天使轮投资。
自然,这与现下大热的O2O、P2P动辄几千万甚至上亿的融资比起来,或许不值得一提,但是真正聪明的投资者,向来就是“下闲棋,烧冷灶”,保不齐哪天“星星之火就可以燎原了”。
历史证明,大佬玩跨界都不是忽悠你的
你可还记得,淘宝曾经在去年4月推出过Buy+,并在7月的淘宝造物节上首次开放了Buy+体验,而提供的唯一两种购物体验就是:购买胸罩和购买包包。
可还记得,去年伴随网易养猪一起火的,还有网易严选的保暖内衣——网易严选咖啡碳+5℃保暖内衣,传说中是被普通的150瓦灯光照射1分钟,其温度就能上升5摄氏度的“黑科技”内衣。
还记不记得,去年优衣库在“双十一”刚开始4分钟就破亿,多少人捶胸顿足懊恼自己没抢到UNIQLO的秋衣秋裤。
历史证明,大佬们做任何离经叛道之事,都不足为奇,真真是“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所以,有钱有闲,也不一定要盯着O2O、P2P, 不如学亚马逊来投资内衣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