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进键盘的思念,在一秒钟漂洋过海与收件人相会。虽可解忧,那份思念的分量总是缺少了苦苦期盼的厚度。
当从充斥着广告宣传单的信箱里意外抽出了一封来自他乡问候的明信片时,那种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的感动已沁入心脾,是从笔墨里嗅到了情的味道。
还有多少人在执着于书信的温暖,愿意咬着笔尖为他写诗篇?
在英国,似乎随处可见信件的影子。在笔尖流淌,每一处落下的墨迹都是彼此的真心,这就是情的故事。
◆ 查林十字街84号 ◆
有时候多想推开一扇窗,就在窗外遇见一个能懂我一切的你。 只要一个你,就足以傲视所有的孤独。
这是一段关于纽约女作家海莲和一家伦敦旧书店的书商弗兰克之间的书缘情缘。双方二十年间始终未曾谋面,相隔万里,深厚情意却能莫逆于心。无论是平淡生活中的讨书买书论书,还是书信中所蕴藏的难以言明的情感,都给人以强烈的温暖和信任。海莲的执著、风趣、体贴、率真,跳跃于一封封书信的字里行间,使阅读成为一种愉悦而柔软的经历。
◆ 傲慢与偏见 ◆
——你如此傲慢
——所以我要解开你对我的偏见
伊丽莎白拆开那封信,这是为了好奇,并不是希望从中获得什么愉快。使她更惊奇的是,信封里装着两张信纸,以细致的笔迹写得密密麻麻。信封上也写满了字。她一面沿着小路走,一面开始读信。信是早上八点钟在罗新斯写的……
◆ 英国病人 ◆
第一次觉得爱情可以盖过道德。
一段爱情,在战火中燃烧,逾越了道德,改变了战局。他为了救人,担当了卖国罪名,惹来了杀身之祸,而身负重伤的她会不会等来获救的曙光?被困沙漠的两个人,在死亡线上释怀。重展书信,过去的回忆一幕幕重现:
亲爱的,我在等你
不见天日的一天会有多长? 一周呢? 火熄灭了, 我觉得寒风刺骨,我真想拖着病体到外面去,外面阳光普照,我很抱歉我将电筒里的电都浪费在了看这些画、还有给你写信上……我已别无所求,只想跟着你漫步天国,与朋友们一同去一个没有地图的乐土,油尽灯枯了,我在黑暗中,默默写着……
◆ 明亮的星 ◆
一曲关于理想与世俗的悲情长诗。一颗无疾而终的明亮的星。
19世纪的英国乡村,从金黄色的水仙花田野到野风信子点缀的牧场再到白雪皑皑的冬日森林,天才诗人济慈和邻居芬妮·勃劳恩产生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无奈在家族的反对之下,这段不被祝福的爱情以济慈的去世无疾而终。点到即止的拥吻、依依不舍的眼神以及在那片紫色花田的《明亮的星》……在书信里,爱情永远不会消失。
很多人都迷恋纸上的心心相印,也愿意在纸上建起属于自己的城堡,那城堡是可以永存于随风消逝的光景之中的,并非虚构。想要听一个故事,听一封书信足矣。
在英国,写一封信,让它漂洋过海,寄托远在异乡的你的思念。一方小小的邮筒,承载无限的语言。
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红色邮筒,已经成为英国最具特色的文化遗产。关于这些红色的小精灵,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身份与秘密。接下来,有米君就为你一一介绍这些身份非凡的邮筒。
◆ 皇家花押字 ◆
花押字是什么?既然叫皇家邮政,邮筒上就要有皇家的印记,设计上就用花押字来体现,就是邮筒上的英文字母,一般都在邮筒下方,表示这个邮筒是什么“朝代”安装的。
英国邮筒最早开始使用是19世纪50年代,维多利亚女王时代。因此第一代的邮筒花押字是VR (1853-1901),这种邮筒现在当然已经很稀少了, 遇到一个感觉是很幸运的事儿,简直就是英国历史的活化石。
下面这个维多利亚女王时期的邮筒, VR字样有所不同,在温莎伊顿公学附近。
◆ 爱德华七世 ◆
King Edward VII 爱德华七世(1901-1910), 温莎城堡中就有一个,现在也有100多年的历史了,据说是最漂亮的一个邮筒。嵌进温莎堡的城墙中。虽然经历了风风雨雨,但是维护得很好,毕竟在温莎城堡,皇家邮政怎么会怠慢。
◆ 乔治五世 ◆
King George V 乔治五世 (1910-1936), 这个最好辨认,没有用花体字形,简单明了的GR,在英国乡村比较多见。
◆ 爱德华八世 ◆
King Edward VIII, 爱德华八世。 熟悉英国皇室历史的人都知道,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不爱江山爱美人的那位,国王当了不到一年,就为了辛普森夫人选择退位。因为他在位时间短,带爱德华八世花押字的邮筒也是比较稀少的。
插播一句,下图邮筒上面的三个字母MON (有一些邮筒则是用简单的阿拉伯数字)代表当天是星期一,不过邮筒上的星期字母每天都会变的。下次看到一个邮筒你也可以验证一下。大概是邮递员每天早上去开邮筒取信的时候手动换的?
◆ 乔治六世 ◆
King George VI (1936 – 1952),乔治六世,现任女王他爹,上面爱德华八世的弟弟。爱德华八世退位后,他不得不顶上,看过电影《国王的演讲》就知道了,插一句:有米君心中的绅士就是柯林叔那样的。
◆ 伊丽莎白二世 ◆
1952年以后的邮筒,则都是现任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了, 也是目前英国大街上最常见的邮筒。
其实,不光有红色的邮筒,还有绿色的,金色的(伦敦奥运会之后金牌得主的家乡会有金色的邮筒)。牛津还有木质邮筒,在牛津的主邮政局门口。这个邮筒也很特殊,信塞进去之后,直接就到了邮局的地下室进入分拣过程,可以在这里试试哦~
不论身在何方,手写一张明信片或者一封用火漆封印的书信,从这方小小的邮筒寄出属于远方的思念。
愿你的生命中,总有一个愿为之鸿雁传书的人。
如果你也想玩一把这样的浪漫,欢迎来英国,这里的浪漫总带着一份传统与郑重,没有美国的随兴,不像法国的若即若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