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为什么不推荐大家买奥迪A3和宝马1系三厢版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为什么不推荐大家买奥迪A3和宝马1系三厢版

曾经的官车早已沦为驾校车级别,现在用差不多同样的钱,已经能买台奥迪A3或者宝马1系三厢轿车了。

十多年前,小20万RMB只能买到一台普桑,那可是县委书记的官车,像小编这样的小学生也只有见一见的机会,更别说坐一坐了。然而,时光荏苒,沧海桑田,曾经的官车早已沦为驾校车级别,现在用差不多同样的钱,已经能买台奥迪A3或者宝马1系三厢轿车了。

对,你没有听错,如果再加上经销商的优惠,差不多10多万就能买台入门级的奥迪宝马了。要知道,这个价格在通常只能买到一台B级车或者是高配的A+级车,如今10多万就能实现豪车梦,忽然觉得众泰也不过如此吧。

不过,在汽车情报新媒体(微信公众号auto-qbz)看来,不管是前期推出的奥迪A3还是近期上市的宝马1系三厢车(下文简称宝马1系),也不管二者近期闹得沸沸扬扬的撕逼事件,此二者除了能满足短暂的装X需求外,不是理性消费者的购车首选!

见钱眼开,专“坑”车市小白

注意上文说到的“理性”二字!很明显,在懂车的老司机的世界里,奥迪A3和宝马1系这种“掉价”车型入不了他们的法眼,别的暂且不说,你能想象到曾经那么追求极致的BBA造出的车竟然三缸抖、内饰糙、配置弱、轴距短?你能想象一台售价超过20万元的车竟然是单曲空调、手动织物座椅、低配没有全景天窗,仅仅这些就让懂车的老司机们望而却步。

所以说,奥迪出A3和宝马出1系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放下身段来赤裸裸的make money。从北京到南京,买的没有卖的精。想想看,这年头谁造车是为了情怀,那是瞎扯淡的事儿,放着眼皮底下大把大把的钱不挣,才是最大的傻缺。

而除了最原始的动机之外,消费者的需求也是奥迪A3和宝马1系问世的主要原因,毕竟市场这东西属于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嘛。眼下,一些年轻、时尚、收入较高、不走寻常路的消费群体越来越多,他们买得起B级合资车,但是又嫌开出去没面子,喜欢四个圈和蓝天白云标。又由于是首次购车,对于汽车也没有什么深入的了解,只知道看外观颜值,对于三大件神马的也就没过多的追求。这个时候,奥迪A3和宝马1系的出现恰逢实际的满足了他们的所有需求,乖乖掏钱也就在所难免了。

可是,买完奥迪A3和宝马1系就好比一夜激情过后的各种后悔,那种食之有味弃之可惜的鸡肋感弥漫全身。“快看,这家伙又开着自己的乞丐宝马出来了。”“哦,您这是最便宜的奥迪啊?感情这空间这么小,配置这么low,还没有我家的大众高级呢!”刹那间,本来逼格满满的面子一下子没了,这个时候的你一定很纠结,原来这TM就是活脱脱的尴尬癌啊!

得不偿失,别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其实,静下来仔细想想,奥迪和宝马之所以这么做,其实也是百般无奈下的一个计策。

这么些年来,虽然BBA的品牌形象在国人心目中一直高高在上,并且其销量也是稳中有进。但是,眼下车市竞争却一天比一天激烈,一方面以雷克萨斯、英菲尼迪等为代表的二线豪华品牌不断发展壮大,其自身地位不断面临挑战;另一方面主流合资B级品牌车型也在不断挤压,其市场份额面临威胁。

此时此刻,BBA不能坐以待毙坐吃山空,而需要未雨绸缪,率先出击。于是,奥迪早早的推出A3,在经历一段蛰伏期后2016年销量攀升,达到了8万台,策略收效明显,后来的宝马1系目的很明显,也是希望复制奥迪A3的成功路子。

也就是说,在20万左右这个市场布局兵力,对于奥迪宝马来讲好处多多,一来能最大限度的提升销量,吸引一些未来社会精英成为自己的用户,进而培养用户的品牌忠诚度,为本品牌高级别车型转变而努力;二来能提前打压竞争对手,获取竞争优势,确保自身的稳固地位。

不过,凡事有利就有弊。奥迪和宝马的打法虽然能够短时间争取到一批客户,提升自己的销量。但是长久来看,在一定程度上却有损自身的品牌形象。要知道“不到20万就能买奥迪、宝马!”将不再是一句玩笑话,而变成了现实。BBA花费金钱、时间和精力千辛万苦塑造的高端品牌形象万一掉下了,可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弥补上去的,甚至会产生丢了西瓜捡了芝麻的负效应,可谓得不偿失。

结语:说一千道一万,在这个挣钱如吃屎的年代,买车更应该谨慎,要把每一分钱花到点子上,真正的根据自己的需求量力而行的买车,要不然最后后悔的就只能是自己了,您说呢?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为什么不推荐大家买奥迪A3和宝马1系三厢版

曾经的官车早已沦为驾校车级别,现在用差不多同样的钱,已经能买台奥迪A3或者宝马1系三厢轿车了。

十多年前,小20万RMB只能买到一台普桑,那可是县委书记的官车,像小编这样的小学生也只有见一见的机会,更别说坐一坐了。然而,时光荏苒,沧海桑田,曾经的官车早已沦为驾校车级别,现在用差不多同样的钱,已经能买台奥迪A3或者宝马1系三厢轿车了。

对,你没有听错,如果再加上经销商的优惠,差不多10多万就能买台入门级的奥迪宝马了。要知道,这个价格在通常只能买到一台B级车或者是高配的A+级车,如今10多万就能实现豪车梦,忽然觉得众泰也不过如此吧。

不过,在汽车情报新媒体(微信公众号auto-qbz)看来,不管是前期推出的奥迪A3还是近期上市的宝马1系三厢车(下文简称宝马1系),也不管二者近期闹得沸沸扬扬的撕逼事件,此二者除了能满足短暂的装X需求外,不是理性消费者的购车首选!

见钱眼开,专“坑”车市小白

注意上文说到的“理性”二字!很明显,在懂车的老司机的世界里,奥迪A3和宝马1系这种“掉价”车型入不了他们的法眼,别的暂且不说,你能想象到曾经那么追求极致的BBA造出的车竟然三缸抖、内饰糙、配置弱、轴距短?你能想象一台售价超过20万元的车竟然是单曲空调、手动织物座椅、低配没有全景天窗,仅仅这些就让懂车的老司机们望而却步。

所以说,奥迪出A3和宝马出1系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放下身段来赤裸裸的make money。从北京到南京,买的没有卖的精。想想看,这年头谁造车是为了情怀,那是瞎扯淡的事儿,放着眼皮底下大把大把的钱不挣,才是最大的傻缺。

而除了最原始的动机之外,消费者的需求也是奥迪A3和宝马1系问世的主要原因,毕竟市场这东西属于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嘛。眼下,一些年轻、时尚、收入较高、不走寻常路的消费群体越来越多,他们买得起B级合资车,但是又嫌开出去没面子,喜欢四个圈和蓝天白云标。又由于是首次购车,对于汽车也没有什么深入的了解,只知道看外观颜值,对于三大件神马的也就没过多的追求。这个时候,奥迪A3和宝马1系的出现恰逢实际的满足了他们的所有需求,乖乖掏钱也就在所难免了。

可是,买完奥迪A3和宝马1系就好比一夜激情过后的各种后悔,那种食之有味弃之可惜的鸡肋感弥漫全身。“快看,这家伙又开着自己的乞丐宝马出来了。”“哦,您这是最便宜的奥迪啊?感情这空间这么小,配置这么low,还没有我家的大众高级呢!”刹那间,本来逼格满满的面子一下子没了,这个时候的你一定很纠结,原来这TM就是活脱脱的尴尬癌啊!

得不偿失,别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其实,静下来仔细想想,奥迪和宝马之所以这么做,其实也是百般无奈下的一个计策。

这么些年来,虽然BBA的品牌形象在国人心目中一直高高在上,并且其销量也是稳中有进。但是,眼下车市竞争却一天比一天激烈,一方面以雷克萨斯、英菲尼迪等为代表的二线豪华品牌不断发展壮大,其自身地位不断面临挑战;另一方面主流合资B级品牌车型也在不断挤压,其市场份额面临威胁。

此时此刻,BBA不能坐以待毙坐吃山空,而需要未雨绸缪,率先出击。于是,奥迪早早的推出A3,在经历一段蛰伏期后2016年销量攀升,达到了8万台,策略收效明显,后来的宝马1系目的很明显,也是希望复制奥迪A3的成功路子。

也就是说,在20万左右这个市场布局兵力,对于奥迪宝马来讲好处多多,一来能最大限度的提升销量,吸引一些未来社会精英成为自己的用户,进而培养用户的品牌忠诚度,为本品牌高级别车型转变而努力;二来能提前打压竞争对手,获取竞争优势,确保自身的稳固地位。

不过,凡事有利就有弊。奥迪和宝马的打法虽然能够短时间争取到一批客户,提升自己的销量。但是长久来看,在一定程度上却有损自身的品牌形象。要知道“不到20万就能买奥迪、宝马!”将不再是一句玩笑话,而变成了现实。BBA花费金钱、时间和精力千辛万苦塑造的高端品牌形象万一掉下了,可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弥补上去的,甚至会产生丢了西瓜捡了芝麻的负效应,可谓得不偿失。

结语:说一千道一万,在这个挣钱如吃屎的年代,买车更应该谨慎,要把每一分钱花到点子上,真正的根据自己的需求量力而行的买车,要不然最后后悔的就只能是自己了,您说呢?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