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开年剧最火的莫过于《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孤芳不自赏》了。从《宫》、《步步惊心》到《后宫甄嬛传》、《芈月传》、《武媚娘传奇》,古装剧的质量、影响力都在不断增加,也加剧了古装题材数量的增加。2017年古代题材电视剧会迎来春天吗?
抗日神剧无底线,广电总局将减少抗日雷剧数量,因此古装题材占比会提高,但是市场层面和政策层面的相关调控有风险。
据统计,在审核通过的备案公示后的电视剧中,当代题材数量最多,有668部,占比55%,加上现代题材的4%,总占比近60%。在国产剧的总体分布中,古装题材占比并不高。古代题材与近代题材一共占比20%。电视台对古装剧的体量控制一直都有规定,那就是每年黄金时段古装剧比例不能超过15%。
近代题材电视剧以抗日剧为主,又因抗日剧过于娱乐化,广电总局做出了相应的调控,调低抗日剧占比,将5%的比例给了古代题材,让古装剧的体量有所提升。
虽然古装剧体量上会有所增加,但是根据古装剧的市场行情来看,这种调控仍有风险。目前,古装剧正朝着玄幻、架空方向走。在网络文学IP兴盛之后,玄幻、架空题材的古装剧越来越多,随之弊病也涌现出来。玄幻剧特效差,年轻演员演技差,架空剧无内涵,玄幻剧穿着古装衣卖着偶像剧的梗……都是近些年玄幻剧、架空剧的通病。近日,著名导演郑晓龙在“2017中国电视剧导演——上海论坛”表示,玄幻题材电视剧走不远,现实主义题材才可能走向世界。郑晓龙拿《后宫甄嬛传》举例称,当时改编时故意将原著架空的题材置于历史之下,离现实更近些。玄幻的、虚无的东西离现实主义越来越远,难以接近观众。
玄幻剧、架空剧通常都是模糊故事历史背景,对历史进行随意编造,历史感渐失。这些现象也引起了一些学者、广电总局的注意。因此,增加古装剧数量的同时,需要控制玄幻剧、架空剧的数量,增加历史正剧的比重。
古装剧中玄幻剧、架空剧流行,背后是90后、00后看剧口味在影响。架空剧指的是将电视剧中的人物、事件投射到历史某一个时期,其实并非真的发生过,例如《步步惊心》;玄幻剧主要是关于上仙神魔世界的故事,如《仙剑奇侠传》。恰好这两种电视剧如今呈现出统一特征:主人公一般都是走过一段打怪升级的人生之路,完成蜕变。这也影响了一大批古装内容逻辑。随着《琅琊榜》、《花千骨》、《蜀山战纪》、《华胥引》、《云中歌》等一批古装电视作品的热播,不少业内人士感叹:许多古装剧的历史逻辑正集体让位于简单刺激的游戏逻辑。“闯关打怪”模式虽然可以成为电视类型片的一种,但是不能成为荧屏的全部。
这种特征与90后、00后所接触的文化环境有关。90后、00后被称为“九千岁”,他们成长于互联网时代,接受了互联网时代的随性和变化。大多数都接触过网络游戏,对游戏中的闯关打怪升级套路有兴奋感,因此看到电视剧中出现类似的情节时,愿意为这类电视剧买单。根据观众的这种喜好,玄幻剧、架空剧正好可以跳过历史真实的路径,直接套入过关晋级的模式。这种审美文化正影响着电视剧荧屏文化,起着强势倒逼作用。剧情凌乱的玄幻《古剑奇谭》收视率、网络播放量同比较高,得益于与原版游戏一脉相承的“闯关打怪模式”。
有些电视剧的投资和制作公司,之所以愿花高价购买热门IP、请流量明星担纲主演,其中一个原因是,为迎合年轻观众的观剧偏好。不过,“九千岁”观众看剧口味也是在不断变化。业内导演、编剧对此有深刻的体会。《射雕英雄传》的导演郭靖宇表示,很多年轻人其实喜欢的东西与前人没有太多差别,例如喜欢忠良、憨厚的人物品格,而不是颜值。因此电视剧创作者应该讲好一个故事,用好的故事打动年轻观众,而不是扎堆热门IP、流量明星。
与其考虑年轻人到底喜欢看什么,不如在内容上下功夫。电视剧的创作形式、环境都在变化,但是电视剧的本质并不会变化。不管时代怎样变化,好的电视剧可以穿越时代,受到好评。无论是年老观众还是年轻观众,对好看的电视剧都是不吝表扬。因此,不管是古装剧还是现代剧,电视剧制作态度最重要。对于编剧来说,好的改编需要将原作的优点在改编过程中放大,同时也要保证原著改编符合电视剧行业特征。有品质的电视剧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流量明星、热点IP并不是决定性因素,剧本的作用显然更为重要。抗日剧中屡屡出现包子手雷、蔬菜手雷;玄幻剧中的偶像剧恋爱套路;都市情感剧中狗血婚恋……这些都与编剧的创作水准、态度有关。如果编剧对历史史实有更多的考验,对现实生活有更多的体验,发挥更多的想象力,电视剧的内容质量也会大有提升。对于制作团队来说,为了保证电视剧品质,演员的专业水准很重要。不能为了电视剧热度,高价启用专业能力不足的演员。
如今电视剧行业正面临资本的冲击,好的作品仍旧可以凭借口碑胜出。
本文为“文创资讯”原创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文创资讯(http://news.vsochina.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