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唧唧
这个月路虎无疑是出镜率最高的品牌之一。几乎同一天时间内,国内全新一代发现上市、揽胜星脉正式在英国伦敦发布。不过比起一致好评的揽胜星脉,全新一代发现却成为了粉丝们的集火对象。
在车迷眼里,印象中的路虎发现应该是一台方方正正、风格硬派、直男造型的越野车。但是全新一代发现却变了,被设计成一款样子清秀、线条圆润的“美男子”车型,而且硬派SUV象征性的非承载式车身结构(俗称大梁式)被取消,变成了更符合家用舒适设定的承载式车身。难道全新一代发现真的被“掰弯”,从直男变成了“弯男”?
发现被掰弯了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得先明白怎样才算被“掰弯”,“弯”的定义是什么?全新一代发现为何会有这样的变化?
回看此前的新闻,全新一代发现的最大争议不外乎造型问题。的确新车的变化是极具颠覆性的,相比旧款方正盒子状的造型,全新一代发现采用了揽胜家族式设计,这种造型源自于极光的概念车LRX Concept。其实不仅是发现,路虎旗下所有车型,包括新生儿星脉,全部都向这种设计风格统一。
全新一代发现采用了大量的圆润线条,大胆激进的外观设计使整车造型更加动感时尚。经过优化的车身比例,让整车看上去更为厚重。也许这对一些怀旧派粉丝来讲,并不是什么好事,执着于路虎一贯硬派越野形象的他们,对于这样的事实只能通过时间来释怀。
为什么路虎发现会发生这么大变化?不可否认的是,这是路虎向市场选择妥协的结果。 如果你对路虎过往销量有关注的话,就会发现从2014年开始,价格更低的路虎发现销量却逐渐比更贵的揽胜超越。一款定位应该更大众的车型却卖得并不理想,这是一个需要深刻反省的问题。这也说明了,虽然有部分粉丝钟情于旧款路虎发现,但显然有更多的消费者并不接受这种造型设定,当然公路驾乘感受也占了很大的一个因数。
全新一代发现虽然变化巨大,但是还是延续了发现家族的一些标志性设计,比如独特的阶梯式车顶,不规则尾门造型。而得益重新设计的外形,新车的的风阻系数达到了0.33Cd,这对于一款SUV来讲是十分优异的,更低风阻系数则能有效的降低全新一代发现的油耗水平,提升经济性。
美男就一定不是猛男?
过去的四代路虎发现,采用的都是非承载式车身结构,但全新一代发现却改为了承载式车身,这是不是就代表这位美男越野性能不行了?
虽然非承载式结构有着车身钢性高,抗扭能力强的优势,但是因为车架太过笨重,质量太大,加上车身重心偏高,导致在公路上行驶的时候并不平稳,经过颠簸路面会明显把震感传递到车内,导致公路体验方面不尽人意。
全新一代显然是想在越野之外强调城市驾驶优势。于是,全新一代发现采用了和新款揽胜共同的D7u平台打造,拥有轻量化铝合金框架结构,单体壳式车身结构的铝材用量高达85%,除了比老款减轻了480公斤重量外,在车身刚性上已经是更加出色。
加上全地形反馈适应系统,全轮四驱等路虎核心越野装备的加持,空气悬挂让发现的涉水深度调高至900毫米。所以,即使弃用非承载式车身带来了降低成本、丢掉传统等流言,全新一代发现依然是史上最轻盈、最坚固的发现。
这依然是一辆路虎
尽管全新一代路虎发现彻底“整容”了,没有了过去的硬汉形象,甚至取消了非承载式车身,但这些并不影响它继续成为焦点。
全新路虎发现采用的是7座布局,正迎合了中国消费者对于中大型7座SUV的需求上升。但不可否认的是,绝大部分的大块头SUV都无法保证第三排的乘坐舒适性。大概是考虑到这一点,路虎发现提供了第二排座椅前/后滑动160mm的功能,这种移动幅度是十分大的,哪怕同级别里与鲜少能提供。至于第三排是否局促,发现在设计第三排乘坐空间时以95%的承认身高体型作为参照,这大概能基本消除中国消费者对第三排空间的疑虑。
不过,路虎发现从猛男到潮男的转变之路,着实有点太彻底了。全新一代发现加入了许多科技配置,比如电动内尾门、智能钥匙手环、InControl智能驭领尊享触控系统、车身自动高度调节等,就连放倒座椅的功能都能通过手机APP实现。这或许可以理解为路虎发现对粉丝们的一些补偿,毕竟丢掉了传统的路虎发现,还能通过大量的科技配置来强调豪华感。
至于路虎家族最为亮点的全地形反馈适应系统,如今已是第二代的升级产品,功能提升并且简化了操作。驾驶员可以根据不同地形选择最佳的驾驶模式,这个系统在恶劣地形和天气下,最为实用。科技配置的加持,或许是路虎发现仍旧能强调越野性能的原因之一。
必须承认,新一代路虎发现无论是否整容失败、是否丢掉了传统,它都还是一辆路虎。在强大的品牌光环之下,当揽胜家族已成功占领了一片天,路虎发现也必须做出一些改变。
对于新一代路虎发现的改变,可以认为是对市场的妥协、也可以解读为积极进取,但需要肯定的是,路虎发现已经不再用硬派形象自居了,在整个汽车市场都强调年轻化的当下,路虎发现除了要继续吃“越野”的老本,也要开始强调科技、时尚,以及舒适家用。
虽然不再是猛男,但变成美男之后的路虎野心更大了。越野与家用,路虎发现都想要通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