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袁佳琦
“泛二次元是二次元的未来模式,而不是三次元的未来模式。”在采访过程中,L.dart不断的给出自己对中国当下二次元产业的看法。
L.dart本名刘冲,作为和日本小学馆签约的最早一位中国漫画家,他的著名作品《神契幻奇谭》连载于中日合办的漫画《龙漫少年星期天》,当时在杂志中也连载着《柯南》和《犬夜叉》等日本知名动漫,《神契》人气超越了同期的日本漫画,而被日本小学馆所关注,成为了“逆出口”日本漫画的第一人。
随着二次元成为了创投风口,并且正在逐步向创投重心进军,越来越多的漫画家作品被搬上改编成动画的渠道,刘冲也不例外。
2015年,刘冲收到了米粒影业的邀请,将自己连载9年的作品《神契幻奇谭》改编成动画出于对自己“亲儿子”的改编亲力亲为的心情,也出于与米玩董事长张青在漫画产业的契合理念,刘冲与米玩科技签下了“卖身契”,不仅将《神契》IP全部出售给米粒影业,自己也加入了米玩科技。
于是从去年开始,刘冲拥有了另一个商业身份:米玩科技创始人,作为创始人之一,刘冲希望《神契》将打造成一个中国版“漫威宇宙”。
因为米玩科技希望能在中国的动画市场当中树立起来一个二次元、日系番剧的标杆,成为这方面的第一个探路者。
从漫画家到番剧导演,“理念灌输”是最难的事情?
刘冲坦言,《神契》漫画的故事核心代表着自己对当时爱情观的一种倾诉。
在神契开始连载的时候,刘冲正处于大学的阶段,对爱情有着很强烈的幻想,相信这也是青少年必经的心理阶段--在自己的心中树立起“梦中女神”,并且怀着“非她不娶”的心情寻找爱情。刘冲就是将这样的心情描写进了《神契》漫画中,使得这篇幻想主题的漫画有了核心的感情基础,与读者达成了共鸣,而在《神契》连载的9年时间里,刘冲自己也在成长,用刘冲的话来说,漫画最终的结局和自己当初的初衷是完全不同的,他承认自己与最初开始创作时对于感情的想法与对世界的认知已经“完全不同了”,这种改变也使得《神契》本身成为了一部成长型漫画。
连载不仅是对于刘冲心境的一种表述,也是很多读者的成长历程。
而在从漫画家到番剧导演的适应过程中,刘冲也在不断的摸索上找到一些窍门。刘冲认为自己的观众属于漫画一直以来的的忠实粉丝,而他们已经看惯了日系的二维动画,而在日本的二维动画中其实大量的运用了3渲2D的动画技术。
所以尽管最后《神契》选择用三维的制作方式进行建模,但是在人物的面部、眼睛、头发的建模完成后,最后的人物建模上的贴图刘冲会找真正的二次元画师重新做一遍,保证在人物的色彩上面能够找到二次元插画的美感。
同时刘冲也表示了自己的一部分遗憾。
番剧的节奏与漫画完全不同,因此在剧情上,相较于漫画中长篇累牍的对战斗方面的线索与世界观的构架,刘冲会把故事的主题提炼一下,在番剧里重点突出情感线。而在漫画当中像彩蛋一样的场景客串,考虑到版权问题在番剧中会被删掉。
从漫画家到番剧导演,刘冲经历了中国动画行业飞速发展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给刘冲感触最深便是人才的缺失。
“现在的动画人才都是从游戏或者其他的领域逐渐转过来的,而在二次元审美逐渐流行的情况下,他们的想法其实比较老旧的,可能更多偏向于一种技能、一种工作,而对这方面可能并没有自己的一种想法或爱好。这也是应试教育产生的一种弊端,对于很多美术生来说,走上这条道路,仅仅是为了考学”
因此在制作的时候,理念的灌输成为最最困难的事情。
刘冲认为,二次元的观众对于二次元文化有着自己的一种审美和理念在里面。这种东西想要说打破次元壁灌输给制作者,让他们能够理解,确实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实现的。
米玩科技要将《神契》打造成中国版漫威?
刘冲认为当下的中国漫画作品普遍偏向于独立的世界观,缺乏拓展性与时间性,但是日本、美国等漫画寿命具有持续性的国家,都有一个典型特征:拥有一个由多个作品汇聚而成的完整体系。它们往往是由时间所积淀下来的。
所以刘冲对《神契》的定位是,连载了9年时间,它拥有一个“神契世界观”,“就好像中国以前的武侠小说所树立起来的“江湖”,那是一个非现实而让人能够相信的世界。”
基于同样的原因,米玩科技董事长张青选择了《神契》,他认为中国动漫市场是需要旗杆型作品的,而不是依靠点击率所膨胀起来的虚伪泡沫,所以他更看重一部漫画作品的创作长度厚度,以及所积累起来的完整世界观架构。
这样的世界观能够使作品具有更强的延展性和融合力。因此以《神契》为核心,米玩科技有可能去构筑起一套大型的作品系列,乃至打造“神契宇宙”。
刘冲表示,《神契》虽属核心二次元作品,但在接下来的第二季第三季,也会在风格上进行调整,逐渐地吸引到偏三次元观众,也为将来的真人影视化做好足够的铺垫。
作为米粒影业的子公司,米玩科技的定位是:专注于优先做好真正的核心二次元内容,然后再让它一步步扩展成泛二次元,最终能够像漫威电影一样,吸引三次元用户。刘冲认为这是一个正常的拓展路线,也是米玩科技构建神契世界观的路线。
“你可以看到最近包括阴阳师、fate之类的手游带起来了非常强烈的二次元日系审美潮流,可以看到国内日系二次元审美用户基数非常大。但中国的番剧目前还仅偏向于3D的CG片,所以我希望《神契》能够做到二次元风格更纯正。”刘冲说。
对自己这次即将上线的首部番剧,他希望《神契》番剧能够成为中国动画圈中的标杆之一。
野蛮生长的漫画市场,“短视”是最大问题
从纸漫连载转移到网络漫画平台,再到改编成番剧,对于这几个反应中国漫画市场的节点,拥有切身体验的刘冲表示,在整个行业当中自己感受最大的应该是资本力量的冲击。
刘冲坦言到“在资本未进入漫画行业时,行业前辈都是满怀着爱在坚持,他们秉持着自己的理念和梦想,用独到的匠心支撑着这个贫穷的行业,为了追求自己心中的那份美而付出一切。但是现在,随着资本的冲击,漫画作品脱离了艺术的本质而逐渐走向了数字化,点击率和活跃度成为了吸引资本的直观数据,逐渐产生了短平快、哗众取宠的作品。这就像几年前的视频行业,有营养有价值的作品被埋没,粗俗的劣币逐步取代良币。作为一个从业十多年的漫画人,看到这种发展是十分痛心的。”
“资本的冲击会让所有的作品脱离了艺术的本质而逐渐走向一种短平快、一种哗众取宠吸引眼球的路线。反而对行业来说不是好事。”
在纸媒时代,整个行业相对比较艰苦,但那时,无论编辑还是作者,都会反反复复修改作品,不断精益求精,从而让杂志更有竞争力。
但当进入网络时代后,便进入了一种类似大海选的模式,很多的作者都开启自己的连载,最终通过观众的自然筛选存活下来的一部分会继续发展,而大量的人没有导师的指导,也就逐渐被淘汰了。
当进入番剧这一层的时候则更加明显。与漫画的不同,番剧需要很大的初期的资本进入,另一方面,资本的介入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番剧的最后的成品。
刘冲认为中国的漫画市场现在是“非常混乱”的,糟粕大量存在,让行业呈现泡沫化,这种情况在给漫画创作者带来可观经济的同时也逐渐的在破坏这个行业,刘冲认为这个行业就像是一个“正在涨潮的潮水”。
而在早期的时候,漫画家并不是一个很值钱的行业,大家都是怀揣着热爱在行业中艰苦跋涉。但是随着资本的涌入,行业中比如说游戏、或者其他的一些人认为这个行业赚钱,而逐渐冲击这个行业,这对传统的漫画家是一种伤害。
而这种短视也是中国的动漫市场最大的问题。他们的发展完全被资本控制着,更多追求一种短时间的投入、短时间的回报。
在日本,经过许多年筛选的行业者能够看到长线的收益,因此他们允许一部优秀作品的慢热、连载时间长来保证作品质量,因此整个对于作品来说肯定是和日本的作品最终质量上存在非常非常大的一种差异。
“应该说现在属于漫画行业的野蛮生长期,当这个时期过去之后,将来会逐渐进入一个有序的发展。”刘冲说。
(本文为娱乐独角兽原创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