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蓝洞商业 赵卫卫
在国际化征程这个漫长的命题面前,小红书需要解答的是,如何让海外用户找到适宜的产品氛围?如何让小红书的产品基础更适应未来的发展需要?
过去两年间,大模型是互联网公司不能输的一战,相比其他互联网公司纷纷推出自家的大模型,供外部用户使用和争抢市场份额,小红书的大模型之路相对谨慎,目前知名度最高的产品,就是 2024 年上线的生活搜索独立产品「点点」。
搜索是小红书上的高频使用场景,小红书用户更熟悉的 AI 场景,可能要属小红书站内的搜搜薯,只要在站内搜索相关问题,搜搜薯就会根据站内笔记的数据,进行自动生成式的回答,同时推荐相关的笔记内容。
但在泼天流量到来之后,小红书大模型的翻译能力能够派上用场吗?以「点点」为例,目前还不乐观。
「点点」可以实现市面上大模型都能实现的实时文字翻译能力,但最明显的弱点在于文本数量,目前点点只支持简单提问,如果输入内容过长,则会提示「提问字数限制在 500 字以下」,也就是说,如果要实现长文本的翻译,「点点」并不能一次性满足,需要多轮对话,而同类型的豆包、Kimi 都早已经实现了长文本能力。
缺乏长文本输入的缺点很明显,很可能是因为算力限制。但与此同时, 「点点」支持图片文字识别 OCR 功能,如果通过图片的形式输入超过 500 字以上的英文,「点点」可以实现识别图片内容并对内容进行实时翻译,这样就规避了提问字数的限制问题,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规避限制的方法。
所以,小红书的 AI 能力,尤其是文本在线翻译能力,是当下泼天流量到来之后面临的首个大考,尤其是让 AI 翻译实现中外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互动互通,进而实现内容和用户的高效匹配。
服务用户这样的愿景也是小红书技术发展的应有之义。
去年 7 月,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小红书技术副总裁王晓博分享过小红书在大模型领域的探索。他提到,「希望通过多模大模型的能力增强,让 AI 能够越来越像人一样,能够理解小红书的内容,不仅仅可以看懂笔记,看懂图片和文字,能够进行内容的整理和问答,也能够辅助用户进行更便捷的内容创作,同时通过对内容和用户的深度理解,更好地建立内容和用户之间的关联和匹配效率。」
过去两年间,大模型技术带动互联网产品的 AI 能力突飞猛进,小红书在 2023 年自研了大模型基座「小地瓜」、AI 绘画产品「Trik」、AI 对话产品「Davinic」(达芬奇),但可惜的是,两款 AI 应用产品都在 2024 年销声匿迹,Trik 因为版权问题下架,而达芬奇的小红书页面也已经停更。
小红书 AI 应用的短板会补齐吗?AI 如何在小红书生态真实社区不产生违和感?这都是未来考验小红书的真命题。
2024 年年末,小红书迎来了新任首席战略官戴丽丹,戴此前是今日资本的合伙人,她如今在小红书要重点聚焦的就是 AI 应用领域,因而被认为是小红书加速拥抱 AI 的信号之一。
一直以来,小红书都被视作是美国 Instagram 的对标,二者的产品形态起初类似,都是用户通过图片分享美好生活,但靠着更实用的信息和多样性的的内容,如今小红书在国内市场有远超 Instagram 的优势,已经进化成了新一代「生活方式平台和消费决策入口」。
在国内市场,小红书是完全可以替代 Instagram 的产品;但在国际市场,小红书如何跟 Instagram 正面竞争?
在 AI 能力上,小红书起码要跟 Instagram 看齐。Instagram 依靠背后母公司 Meta 的支持,将在 2025 年实现更多 AI 能力的强化,尤其是在视频处理的 AI 能力上。
在 Instagram 上,用户已经可以用 Meta AI 创建 AI 人物,与 AI 发起聊天,用 AI 撰写文案等功能。扎克伯格在 2024 年 Meta 第三季度财报会上也提到,未来会增加一个全新的内容类别,那就是 AI 生成或 AI 总结的内容,或者由 AI 以某种方式整合的现有内容,这对于 Facebook 和 Instagram 的体验而言,将令人兴奋。
Instagram 负责人 Adam Mosseri(亚当・莫塞里)展示过 2025 年将要推出的 AI 功能, 其可根据提示编辑视频中的外观和背景,实现一键更换视频主人公的服装、改变背景环境、添加珠宝首饰以及改变整体外观等功能,号称彻底改变创作者的视频制作方式。
相比于 OpenAI 和谷歌的视频生成模型容易实现天马行空的创意,Instagram 的这项 AI 功能更注重实用性和易用性,其展示效果上并没有失真,依然能保持视频自然流畅的感觉。
Instagram 这一切背后的 AI 能力就来自 Meta 的 Movie Gen AI 模型,这是 Meta 早在去年就公布过的视频 AI 项目,用户可以用简单的文本来创建视频和声音,也可以编辑现有视频,如今 Instagram 成为 Meta 技术能力落地的前哨,更多模型落地的工具也即将到来。
由 Instagram 反观小红书,小红书的 AI 能力更多布局在大模型、AI 对话、AI 搜索、AI 图片 4 个领域,尤其是在图片能力上,去年小红书最拿得出手的 AI 项目,就是内部孵化的创新项目 InstantID,通过用户照片可以生成多风格的 AI 写真,这个开源项目曾引起行业关注。
如今的 Instagram 已经吹响了向视频领域进攻的号角,把短视频作为产品重心的小红书自然不能落下,所以一直走在 Instagram 前面的小红书,还得拿出令人眼前一亮的 AI 视频模型能力,在 2025 年继续给 Instagram 带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