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小红书迎来出海的好时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小红书迎来出海的好时机?

“或许,不一定要走出去,迎进来也是另一种‘出海’?”

文|听筒Tech 小听

编辑 | 饶 言

1月16日,北京时间凌晨,在国际互联网大厂工作,定居洛杉矶的强子便给《听筒Tech》发了私信,“给你一个话题,不知道有没有用,小红书在美国突然爆火,下载量飙升。”

强子还给《听筒Tech》随手转发了一张自己苹果商店的截图,“小红书”登顶榜首。

有意思的是,强子发现,一些逃离TikTok的博主们,登上中国社交平台,“或大有可为”。因国内的网红生态,同样亟需新的血液和生态。

强子几年前从上海来到洛杉矶,他非常了解国内外社交平台生态。

“很早,我就是国内社交平台的用户,但对一些内容生态并不认同。很多博主喜欢立虚假人设,为了流量无所不用其极。博主的功利性非常强,为了卖货不惜虚假宣传,让人感到非常不适。”

强子比较,相对来说,美国的KOL生态还处于早期阶段。他们通常喜欢“表演”,而且非常直接,喜欢展示自己的趣味和特性,一场直播下来,感觉更像在看“脱口秀”,不像卖货。

和热闹的国外市场一样,国内的社交平台生态也“忽如一夜春风来”。

1月15日,国内某互联网大厂的程序员小林在深夜赶回了家。一到家,小林格外兴奋,他准备发展个副业,在小红书当个网红,他甚至还计划将自己的母亲打造成美食博主,“专门去赚老外的钱”。

小林告诉《听筒Tech》,自己这几天上班业余时间都在刷小红书和抖音,他被一帮外国人刷屏了。当他看到一位中国博主在小红书发了一条“如何赚洋人的钱”的笔记后,要做自媒体的心思彻底激活了。

有趣的是,这条笔记下面,还有注册地显示美国的网友评价,“学习了。麻烦问一句,怎样从中国人身上赚钱呢?”

仿佛一下子打开了全球互通的大门,在一系列社交舞台,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地球人齐聚,共同谈论怎么搞怪、怎样玩转互联网,以及“怎样搞钱”。

和“吃瓜群众”不同的是,一些在TikTok的MCN机构工作人员表现得更为淡定。

大帅是一家国内MCN机构的合伙人,他所在的MCN机构主做海外市场,TikTok是他们的主要阵地。在过去几年里,他们的MCN机构在TikTok运营了数十个账号,是省内数一数二的头部机构。

“这不还没封啊,也并不一定会封。没必要担忧。”当《听筒Tech》与大帅沟通对此次事件的看法时,他表示,他们并不担心此事。

“即便是真正封了,我们也能将业务转移到其他平台,实在不行,便转移到其他地区。”据大帅透露,据他了解,目前,他的同行基本都处于正常运营状态,并没有受到此事影响。

不过,大帅亦承认,这次事件,他们也看到了新的商机,“这次也给了我们一个新的思考,或许在此契机下,全球部分民众有可能真正通过互联网实现‘互联’,新趋势下,MCN机构势必需要作一些相应的调整。”

国内社交平台该如何应对?

实际上,随着这波全民狂欢越演越烈,一系列针对平台的问题开始被陆续抛出。

互联网到底有多少真“Tiktok难民”?平台打算怎样接住这波流量?正处风口浪尖上的平台方,也是时候给出态度和答案了。

反应最迅速、态度最明确的是抖音。

1月16日,抖音集团副总裁李亮就在微博发文称,“有海外IP不代表是海外注册用户。”

另外,抖音提到,抖音方面发现,这一波也有很多人浑水摸鱼。他们搬运视频仿冒外国用户,尤其涉及一些黑产团伙借机涨粉养号。“这些账号鉴别起来有一些难度,这几天抖音在积极治理,目前已经处置了1万多个仿冒外国用户的账号。”李亮表示。

一位字节供应商便对《听筒Tech》透露,“最近两天,能明显感受到部分字节同学跟平常不太一样。”

另一位大厂工作人员则对《听筒Tech》,抖音在这方面反应迅速,一定程度上表示了抖音对此事“放中有管”,在他看来,这次热潮,也给抖音接下来如何发展,带来了更多思考,“别的不说,这几天用户的增长,是真实的。”

而反观霸榜北美的小红书,一系列表现似乎又处在了“摇摆不定”的边缘。

直到1月16日,小红书社区官方客服工作人员才正式回复媒体,针对近期大量海外用户注册小红书的情况,“平台会公平对待每位用户的作品,请不用担心”、“平台对国内外网友发帖的审核标准相同,不会区别对待。”

另外,针对平台上的“真假难民”,小红书客服告诉媒体,目前平台还未收到用户关于“山寨”外国博主的举报或反馈,会尽快核实情况。

一位小红书的内部工作人员亦告诉《听筒Tech》,目前,小红书内部都在加班加点,以应对监管和文化碰撞,同时,确实也在解决一些网友呼声较高的技术问题,“比如,APP内的一键翻译。”

实际上,小红书的这波操作,并不难理解。

一方面,相对字节来说,小红书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大厂,在技术和突发事件反馈方面存在一定的制约;另一方面,直播电商刚起色,背负沉重经营压力,尚处于冲击上市美梦的小红书,并没有叫板全球网民和直播生态的底气。

接下来,抖音或小红书该如何调整策略,一位业内人士这样表示,“首先,中国应用能被世界看见,这是件好事。接下来,考验的是企业的应对能力。”

这也让诸多企业开始新的思考,在全球文化大碰撞和融合下,新的跨境电商该怎么做?

“或许,不一定要走出去,迎进来也是另一种‘出海’?”这显然不能只是大帅一个人的思考。”

(文中强子、小林、大帅均为化名。)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小红书

4.9k
  • 小红书发布全员信:5月1日起取消员工竞业,取消隔周周六工作安排
  • 热搜第一!小红书将取消大小周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小红书迎来出海的好时机?

“或许,不一定要走出去,迎进来也是另一种‘出海’?”

文|听筒Tech 小听

编辑 | 饶 言

1月16日,北京时间凌晨,在国际互联网大厂工作,定居洛杉矶的强子便给《听筒Tech》发了私信,“给你一个话题,不知道有没有用,小红书在美国突然爆火,下载量飙升。”

强子还给《听筒Tech》随手转发了一张自己苹果商店的截图,“小红书”登顶榜首。

有意思的是,强子发现,一些逃离TikTok的博主们,登上中国社交平台,“或大有可为”。因国内的网红生态,同样亟需新的血液和生态。

强子几年前从上海来到洛杉矶,他非常了解国内外社交平台生态。

“很早,我就是国内社交平台的用户,但对一些内容生态并不认同。很多博主喜欢立虚假人设,为了流量无所不用其极。博主的功利性非常强,为了卖货不惜虚假宣传,让人感到非常不适。”

强子比较,相对来说,美国的KOL生态还处于早期阶段。他们通常喜欢“表演”,而且非常直接,喜欢展示自己的趣味和特性,一场直播下来,感觉更像在看“脱口秀”,不像卖货。

和热闹的国外市场一样,国内的社交平台生态也“忽如一夜春风来”。

1月15日,国内某互联网大厂的程序员小林在深夜赶回了家。一到家,小林格外兴奋,他准备发展个副业,在小红书当个网红,他甚至还计划将自己的母亲打造成美食博主,“专门去赚老外的钱”。

小林告诉《听筒Tech》,自己这几天上班业余时间都在刷小红书和抖音,他被一帮外国人刷屏了。当他看到一位中国博主在小红书发了一条“如何赚洋人的钱”的笔记后,要做自媒体的心思彻底激活了。

有趣的是,这条笔记下面,还有注册地显示美国的网友评价,“学习了。麻烦问一句,怎样从中国人身上赚钱呢?”

仿佛一下子打开了全球互通的大门,在一系列社交舞台,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地球人齐聚,共同谈论怎么搞怪、怎样玩转互联网,以及“怎样搞钱”。

和“吃瓜群众”不同的是,一些在TikTok的MCN机构工作人员表现得更为淡定。

大帅是一家国内MCN机构的合伙人,他所在的MCN机构主做海外市场,TikTok是他们的主要阵地。在过去几年里,他们的MCN机构在TikTok运营了数十个账号,是省内数一数二的头部机构。

“这不还没封啊,也并不一定会封。没必要担忧。”当《听筒Tech》与大帅沟通对此次事件的看法时,他表示,他们并不担心此事。

“即便是真正封了,我们也能将业务转移到其他平台,实在不行,便转移到其他地区。”据大帅透露,据他了解,目前,他的同行基本都处于正常运营状态,并没有受到此事影响。

不过,大帅亦承认,这次事件,他们也看到了新的商机,“这次也给了我们一个新的思考,或许在此契机下,全球部分民众有可能真正通过互联网实现‘互联’,新趋势下,MCN机构势必需要作一些相应的调整。”

国内社交平台该如何应对?

实际上,随着这波全民狂欢越演越烈,一系列针对平台的问题开始被陆续抛出。

互联网到底有多少真“Tiktok难民”?平台打算怎样接住这波流量?正处风口浪尖上的平台方,也是时候给出态度和答案了。

反应最迅速、态度最明确的是抖音。

1月16日,抖音集团副总裁李亮就在微博发文称,“有海外IP不代表是海外注册用户。”

另外,抖音提到,抖音方面发现,这一波也有很多人浑水摸鱼。他们搬运视频仿冒外国用户,尤其涉及一些黑产团伙借机涨粉养号。“这些账号鉴别起来有一些难度,这几天抖音在积极治理,目前已经处置了1万多个仿冒外国用户的账号。”李亮表示。

一位字节供应商便对《听筒Tech》透露,“最近两天,能明显感受到部分字节同学跟平常不太一样。”

另一位大厂工作人员则对《听筒Tech》,抖音在这方面反应迅速,一定程度上表示了抖音对此事“放中有管”,在他看来,这次热潮,也给抖音接下来如何发展,带来了更多思考,“别的不说,这几天用户的增长,是真实的。”

而反观霸榜北美的小红书,一系列表现似乎又处在了“摇摆不定”的边缘。

直到1月16日,小红书社区官方客服工作人员才正式回复媒体,针对近期大量海外用户注册小红书的情况,“平台会公平对待每位用户的作品,请不用担心”、“平台对国内外网友发帖的审核标准相同,不会区别对待。”

另外,针对平台上的“真假难民”,小红书客服告诉媒体,目前平台还未收到用户关于“山寨”外国博主的举报或反馈,会尽快核实情况。

一位小红书的内部工作人员亦告诉《听筒Tech》,目前,小红书内部都在加班加点,以应对监管和文化碰撞,同时,确实也在解决一些网友呼声较高的技术问题,“比如,APP内的一键翻译。”

实际上,小红书的这波操作,并不难理解。

一方面,相对字节来说,小红书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大厂,在技术和突发事件反馈方面存在一定的制约;另一方面,直播电商刚起色,背负沉重经营压力,尚处于冲击上市美梦的小红书,并没有叫板全球网民和直播生态的底气。

接下来,抖音或小红书该如何调整策略,一位业内人士这样表示,“首先,中国应用能被世界看见,这是件好事。接下来,考验的是企业的应对能力。”

这也让诸多企业开始新的思考,在全球文化大碰撞和融合下,新的跨境电商该怎么做?

“或许,不一定要走出去,迎进来也是另一种‘出海’?”这显然不能只是大帅一个人的思考。”

(文中强子、小林、大帅均为化名。)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