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1日晚间,福建国航远洋运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航远洋”,股票代码:833171)发布《2024年年度业绩预告公告》。公告显示,国航远洋2024年度预计实现的归母净利润为1800万元至3000万元之间,同比大幅增长686.20%至1210.33%。
对于业绩大幅增长的原因,国航远洋表示主要包括:自营船舶投入运价更具优势的外贸航线、重要参股公司天津国能海运有限公司的利润增长、以及营业成本管理和节能减排措施的加强,显著降低了船舶的燃油成本。而这一业绩表现,也再次印证了公司在干散货运输领域的强劲实力及良好的发展态势。
行业指数全年高开低走 灵活布局航线
2024年,干散货运输市场经历了较大的波动。年初,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延续2023年底的调整态势,于1月17日探底至半年最低点1308点后转为升势,3月18日震荡回升至半年最高的2419点。
然而,从3月中旬开始,BDI指数起伏不定随后一路下挫,尤其在11月中旬到12月中旬下降趋势明显,12月19日,BDI跌破1000点。
在下半年市场波动的背景下,国航远洋及时调整航线布局策略。公司将一些在国内缺乏竞争力但在海外更有优势的船型通过技术改造转移到外贸航线,以优化运力结构和增加收益,其中内贸船“国电7”成功升级改造为内外贸兼营船舶,并于8月中旬正式投入外贸航次。
此外,国航远洋在应对市场波动方面展现了相当卓越的灵活性和先进性。当市场处于上升期,公司将自营船舶高价租出,锁定长期较高运价;在市场下行期,公司合理缩减运力,如出售老旧船舶、安排船舶进场维修等,降低运营成本和资产闲置风险。
运营管理层面,国航远洋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数据分析工具,实时监控全球港口的拥堵情况、天气变化、燃油价格波动等信息,动态优化航线规划。同时,公司进一步加强船舶调度的精细化管理,提高船舶的周转率,确保船舶能够尽快投入下一次运输任务。这些举措不仅优化了公司的运营效率,还为公司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保持了稳定的盈利能力。
运力规模进一步优化 员工持股计划凝聚企业发展合力
布局航线的背后需要的是运力规模的支撑。2022年12月上市以来,国航远洋已启动“12+4”艘新造船计划,截至目前已有六艘新建船舶投入营运,六艘新造船在节能减排、船舶智能化数字化方面均有优异表现。
与此同时,公司定增事项近日获北交所受理。此次定增方案,公司拟发行的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4.60亿元,主要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智能船舶购置项目。此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计划购置2艘巴拿马型干散货运输船舶及2艘超灵便型干散货运输船舶,用于煤炭、矿石、谷物、散装水泥和固体硫磺等大宗商品的干散货运输。值得关注的是,仅在半月后,1月22日晚间,公司收到北京证券交易所《关于福建国航远洋运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文件的审核问询函》,问询函要求国航远洋对交易所关注的问题作进一步回复,体现出监管层面对于该北交所最大规模定增的关注和重视。
未来,在此背景下,国航远洋的定增事项或将迎来更为快速的进展,募投项目落地后也将进一步改善公司船队结构和提高自有船舶运力,增强公司在水上运输行业中的竞争优势。
在深耕主营业务的同时,公司致力于建立完善的共享机制,与员工共享公司发展成果。1月16日晚间,公司发布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草案),以吸引、保留公司核心管理人才及骨干。银河证券表示,此次员工持股计划的推行将为公司带来长期的发展动能。
综合来看,国航远洋在2024年的业绩表现,不仅体现了公司在干散货运输领域的强大竞争力,也彰显了其在面对市场波动和行业周期性变化中的灵活应变能力。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和航运市场的持续回暖,国航远洋有望在新的一年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为投资者带来更多的信心和期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