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为什么我说“得到”的知识付费是个大“忽悠”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为什么我说“得到”的知识付费是个大“忽悠”

罗振宇很聪明,他要讲真正深刻的大学问家,就有专业人士挑错了,那不就露馅了。就像研究生论文答辩一样,你要研究一个大家,一大堆老师过来挑错,你很难通过;你要是论文写的是一个不太重要的小众人物,最好是大家都没有听说过,任你瞎吹,也可以过,一个道理!

文|李星

1.知识付费怎么成冲动式消费了?这不科学啊!

知识付费越来越流行,反正199元也不多,微信支付这么方便,也不会心疼。在下单之前,请先考虑清楚这样几个问题:

这个人写的文章、写的书,有没有去认真看?连他的公众号的推文你也不读,抢着去付费,那不是自欺欺人吗?

给这个人付钱,是你对他发自内心的认同,还是别人说他牛、别人买你也跟着买?中国人喜欢相互吹捧站台,水分很大!“得到”App用名人的微信语音做背书,是一种销售技巧。

能不能获得超额回报?每一次付费就是对自己的成长的一次投资,如果投错了,浪费的不只是钱,还有接下来,不学觉得可惜的时间成本。

我在《吴伯凡的自媒体,与罗振宇的得到》一文中,揭露“得到”付费订阅专栏大多数内容与公众号重叠,并非针对付费用户的订制化内容,是抢了公众号“不运营”的漏,得到了一些腾讯员工的认同和转发!我相信,只要是自媒体,他们为了实现内容边际成本的最小化,会想尽办法扩大传播面,以获取更多粉丝。

 如果你认识“得到”中的大V,捧个场,充个量,相当于请客吃饭,不在我讨论范围之内。

 知识付费,一定要让人记住你是谁、你的需求是什么,才有意义。“得到”App的模式是“1对多”的培训,单一的内容面向数十万甚至百万的受众,用户付了费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存在,对那些大V来说,你这区区199元,还不及他高额的出场费和讲课费的百分之一,不会对你给予朋友一样的重视。

 讲真,这种严肃内容还有人愿意看,作者应对用户心存感念,怎么还收费来了?这种“装逼经济”,用我们湖北话讲叫,“得了便宜还卖乖咧”!

 知识付费的本质是增加社交连接的深度,这点和很多职业经理人花几十万去读MBA是一样的逻辑,要不你还真当是去学知识的?“实干出真知”,商学院的教授博士们都没创过业,怎么可能教你怎么成功创业,混圈子,找到生意伙伴才是目的!

 所以,没有社交关系做基础支撑的知识付费,是虚火、伪命题!从这个角度讲,“得到”App的性价比,还不如微信社群培训,以及“在行”的个性化咨询。

 请自觉用能不能成为订阅者的朋友,作为是否值得付费的唯一标准!

2.“得到”付费专栏,是富人对穷屌丝的精神压榨

我不是说这些得到专栏的内容不值那199块,我要讨论的是,得到平台把自媒体的文章当做产品卖,并且制造“哄抢”效益,进行一本万利的销售,这个模式健不健康? 值不值质疑?

得到App的付费用户肯定不是土豪或者富二代,是从罗辑思维以及各个领域的头部自媒体中转化来的,主流是罗辑思维的粉丝群体,年龄在18-30岁之间的学生、白领群体。

有的是在校或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在网上找干货,渴望老司机带一把;有的是北上广深的年轻白领,平时忙着上班、看书又提不起劲,看毛片又有负罪感,罗辑思维这种接地气的说书、讲故事、还有商业传奇,此前在很多网站可以随手找到,养成了习惯,现在去得到付费也得看,这 “上进心”令人感动!

 他们的心理特征让他们容易成为罗辑思维的目标客户:迷茫,找不到方向,对未知很敏感;焦虑,不知道干什么,也闲不下来。想通过学习找一个突破口,又难以忍受学习的刻苦训练。罗辑思维抓住了这个市场缺口,把专业知识翻译成科普,给用户一大堆别人消化过的结论,还请来一堆(从来没听说过的)专家,一个专栏收199元!

 我说过,“每一个懒癌的世界里都住着一个罗振宇”,懒怎么可能学得会,还学得这么杂,罗辑思维和得到又不是正经培训机构,不负责学习计划、不编写教材、不负责培训效果考核,这一点上还不如混沌商学院成体系。说到底,得到用户只是买个心安。

 罗辑思维及得到就是穷屌丝的精神鸦片。就像直播打赏,越是穷乡僻壤的四五线城市的草根,以及辛苦操劳的打工者,越是给美女重金打赏,让美女念自己的ID,实在太刺激了,说到底是自卑,买了单就好分享朋友圈,刷存在感了!

3.作为“忽悠大师”的罗振宇

什么是忽悠?我干过多年销售,见过很多会忽悠的人,但与罗振宇相比,都不能称之为“大师”。

 他有“把死的说成活的,把黑的说成白的”扭曲力,有把不值钱的东西包装的特别值钱的营销水平,也有把简单的东西整得特别高大上的造概念天赋,还能利用其传播学专业所长,不断给用户重复洗脑,让人一头雾水,最后竟然稀里糊涂买单了,就像《卖拐》里的赵本山把范伟整成残疾那样。

网友的记性不好,举个新近的例子,罗振宇在2016年《时间的朋友》中讲第一只黑天鹅“时间的战场”时,讲他创造的“国民总时间”的概念,认为用户的时间越来越稀缺,好的生意要帮别人省时间,视频要做成短视频、文章也不用写那么长,节约用户的时间。我深以为然啊!结果这几天他就和罗永浩策划了一场长达8小时的《长谈》,4月9日优酷首页头条打着“人类历史上最长的一次访问”,理由是“让我把话说完”。

去年同期,罗振宇投资papi酱刷屏,还亲自操办了一个他称之为“中国新媒体史上的地标性事件”的papi酱招标会。丽人丽妆以2200万竞标papi酱第一条贴片广告,这个丽人丽妆老板在2015年的《时间的朋友》演讲中就出现过。通过一系列戏剧化的操作,实现了一大波媒体刷屏,罗辑思维粉丝实现了从百万到千万的跳跃。下半年,罗辑思维CEO说投资papi酱是他们耻辱,并宣布他们已经撤资了。

互联网有个毛病,你所说的东西,会一直留在网上,忽悠能力再强,只要稍加比较就能发现很多前后矛盾的地方。但,罗振宇怎么说都是对的,都特别有理,他并不会为他所说的而承担后果,他炒作的吃相非常难看,什么活动都拨高到“人类史上第一”,就当吉尼斯是自家开的。什么《时间的朋友》要办20年,真当自己会红20年了,以为自己是刘德华,把“定位”的噱头玩得炉火纯青!

很多人佩服罗胖渊博的学识,自视看书很多的我也一度感概,妈蛋,怎么他知道的,我都不知道!

 2015年罗辑思维主推凯文·凯利的《必然》,罗振宇写读书笔记吊足粉丝胃口。2016年推销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跨年演讲时又主打其新书《未来简史》,看完你就知道时间和人类历史了!阿星认为,罗振宇吹捧这些热衷来华走穴的“洋忽悠”们,并不是这么人在西方世界地位有多高,而是罗振宇在打“信息差”!西方那么多思想深刻的哲学家,罗振宇怎么不讲康德呢?中国这么多好书,《道德经》他怎么就不做节目推荐呢?

罗振宇很聪明,他要讲真正深刻的大学问家,就有专业人士挑错了,那不就露馅了。就像研究生论文答辩一样,你要研究一个大家,一大堆老师过来挑错,你很难通过;你要是论文写的是一个不太重要的小众人物,最好是大家都没有听说过,任你瞎吹,也可以过,一个道理!

 罗辑思维还大肆宣扬一些不明觉厉的概念,比如“递弱代偿”之类,把正常的人脑袋搅晕,再用他看到的理论体系进行开导,瞬间让你觉得遇到人生导师了。去年下半年,罗辑思维又开始吹“人工智能”(现在一些不赚钱的互联网公司最喜欢吹的概念就是AI),技术大牛讲了我们也不懂,只能听这帮二道贩子扯淡,罗振宇只需要把人们对“人工智能”未知的恐惧传播出去就行了,比如机器人将取代哪些岗位等等。

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中有这么一个耐人寻味的情节,蛤蟆精王道灵兜售灵丹妙药的窍门,是给井水投毒,百姓抢购王道长的神药,硬是让老实给人看病的许仙大夫差点关门。

4.城市套路深,我们......

爱学习,努力提升是好事!但别不把自己的钱不当钱,在供养有钱的自媒体大V之前,想想你挣这个钱,有多不容易!罗辑思维和得到App的话语权确实彪悍,但我也有反感他们的自由!无论什么时候,一定不要让自己的脑袋,沦为别人的跑马场!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罗振宇

  • 高频亮相罗振宇等多位知识大V年终秀,名创优品成2024年度标杆品牌
  • 从罗振宇、吴晓波到任泽平,大咖们为何都看好名创优品?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为什么我说“得到”的知识付费是个大“忽悠”

罗振宇很聪明,他要讲真正深刻的大学问家,就有专业人士挑错了,那不就露馅了。就像研究生论文答辩一样,你要研究一个大家,一大堆老师过来挑错,你很难通过;你要是论文写的是一个不太重要的小众人物,最好是大家都没有听说过,任你瞎吹,也可以过,一个道理!

文|李星

1.知识付费怎么成冲动式消费了?这不科学啊!

知识付费越来越流行,反正199元也不多,微信支付这么方便,也不会心疼。在下单之前,请先考虑清楚这样几个问题:

这个人写的文章、写的书,有没有去认真看?连他的公众号的推文你也不读,抢着去付费,那不是自欺欺人吗?

给这个人付钱,是你对他发自内心的认同,还是别人说他牛、别人买你也跟着买?中国人喜欢相互吹捧站台,水分很大!“得到”App用名人的微信语音做背书,是一种销售技巧。

能不能获得超额回报?每一次付费就是对自己的成长的一次投资,如果投错了,浪费的不只是钱,还有接下来,不学觉得可惜的时间成本。

我在《吴伯凡的自媒体,与罗振宇的得到》一文中,揭露“得到”付费订阅专栏大多数内容与公众号重叠,并非针对付费用户的订制化内容,是抢了公众号“不运营”的漏,得到了一些腾讯员工的认同和转发!我相信,只要是自媒体,他们为了实现内容边际成本的最小化,会想尽办法扩大传播面,以获取更多粉丝。

 如果你认识“得到”中的大V,捧个场,充个量,相当于请客吃饭,不在我讨论范围之内。

 知识付费,一定要让人记住你是谁、你的需求是什么,才有意义。“得到”App的模式是“1对多”的培训,单一的内容面向数十万甚至百万的受众,用户付了费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存在,对那些大V来说,你这区区199元,还不及他高额的出场费和讲课费的百分之一,不会对你给予朋友一样的重视。

 讲真,这种严肃内容还有人愿意看,作者应对用户心存感念,怎么还收费来了?这种“装逼经济”,用我们湖北话讲叫,“得了便宜还卖乖咧”!

 知识付费的本质是增加社交连接的深度,这点和很多职业经理人花几十万去读MBA是一样的逻辑,要不你还真当是去学知识的?“实干出真知”,商学院的教授博士们都没创过业,怎么可能教你怎么成功创业,混圈子,找到生意伙伴才是目的!

 所以,没有社交关系做基础支撑的知识付费,是虚火、伪命题!从这个角度讲,“得到”App的性价比,还不如微信社群培训,以及“在行”的个性化咨询。

 请自觉用能不能成为订阅者的朋友,作为是否值得付费的唯一标准!

2.“得到”付费专栏,是富人对穷屌丝的精神压榨

我不是说这些得到专栏的内容不值那199块,我要讨论的是,得到平台把自媒体的文章当做产品卖,并且制造“哄抢”效益,进行一本万利的销售,这个模式健不健康? 值不值质疑?

得到App的付费用户肯定不是土豪或者富二代,是从罗辑思维以及各个领域的头部自媒体中转化来的,主流是罗辑思维的粉丝群体,年龄在18-30岁之间的学生、白领群体。

有的是在校或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在网上找干货,渴望老司机带一把;有的是北上广深的年轻白领,平时忙着上班、看书又提不起劲,看毛片又有负罪感,罗辑思维这种接地气的说书、讲故事、还有商业传奇,此前在很多网站可以随手找到,养成了习惯,现在去得到付费也得看,这 “上进心”令人感动!

 他们的心理特征让他们容易成为罗辑思维的目标客户:迷茫,找不到方向,对未知很敏感;焦虑,不知道干什么,也闲不下来。想通过学习找一个突破口,又难以忍受学习的刻苦训练。罗辑思维抓住了这个市场缺口,把专业知识翻译成科普,给用户一大堆别人消化过的结论,还请来一堆(从来没听说过的)专家,一个专栏收199元!

 我说过,“每一个懒癌的世界里都住着一个罗振宇”,懒怎么可能学得会,还学得这么杂,罗辑思维和得到又不是正经培训机构,不负责学习计划、不编写教材、不负责培训效果考核,这一点上还不如混沌商学院成体系。说到底,得到用户只是买个心安。

 罗辑思维及得到就是穷屌丝的精神鸦片。就像直播打赏,越是穷乡僻壤的四五线城市的草根,以及辛苦操劳的打工者,越是给美女重金打赏,让美女念自己的ID,实在太刺激了,说到底是自卑,买了单就好分享朋友圈,刷存在感了!

3.作为“忽悠大师”的罗振宇

什么是忽悠?我干过多年销售,见过很多会忽悠的人,但与罗振宇相比,都不能称之为“大师”。

 他有“把死的说成活的,把黑的说成白的”扭曲力,有把不值钱的东西包装的特别值钱的营销水平,也有把简单的东西整得特别高大上的造概念天赋,还能利用其传播学专业所长,不断给用户重复洗脑,让人一头雾水,最后竟然稀里糊涂买单了,就像《卖拐》里的赵本山把范伟整成残疾那样。

网友的记性不好,举个新近的例子,罗振宇在2016年《时间的朋友》中讲第一只黑天鹅“时间的战场”时,讲他创造的“国民总时间”的概念,认为用户的时间越来越稀缺,好的生意要帮别人省时间,视频要做成短视频、文章也不用写那么长,节约用户的时间。我深以为然啊!结果这几天他就和罗永浩策划了一场长达8小时的《长谈》,4月9日优酷首页头条打着“人类历史上最长的一次访问”,理由是“让我把话说完”。

去年同期,罗振宇投资papi酱刷屏,还亲自操办了一个他称之为“中国新媒体史上的地标性事件”的papi酱招标会。丽人丽妆以2200万竞标papi酱第一条贴片广告,这个丽人丽妆老板在2015年的《时间的朋友》演讲中就出现过。通过一系列戏剧化的操作,实现了一大波媒体刷屏,罗辑思维粉丝实现了从百万到千万的跳跃。下半年,罗辑思维CEO说投资papi酱是他们耻辱,并宣布他们已经撤资了。

互联网有个毛病,你所说的东西,会一直留在网上,忽悠能力再强,只要稍加比较就能发现很多前后矛盾的地方。但,罗振宇怎么说都是对的,都特别有理,他并不会为他所说的而承担后果,他炒作的吃相非常难看,什么活动都拨高到“人类史上第一”,就当吉尼斯是自家开的。什么《时间的朋友》要办20年,真当自己会红20年了,以为自己是刘德华,把“定位”的噱头玩得炉火纯青!

很多人佩服罗胖渊博的学识,自视看书很多的我也一度感概,妈蛋,怎么他知道的,我都不知道!

 2015年罗辑思维主推凯文·凯利的《必然》,罗振宇写读书笔记吊足粉丝胃口。2016年推销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跨年演讲时又主打其新书《未来简史》,看完你就知道时间和人类历史了!阿星认为,罗振宇吹捧这些热衷来华走穴的“洋忽悠”们,并不是这么人在西方世界地位有多高,而是罗振宇在打“信息差”!西方那么多思想深刻的哲学家,罗振宇怎么不讲康德呢?中国这么多好书,《道德经》他怎么就不做节目推荐呢?

罗振宇很聪明,他要讲真正深刻的大学问家,就有专业人士挑错了,那不就露馅了。就像研究生论文答辩一样,你要研究一个大家,一大堆老师过来挑错,你很难通过;你要是论文写的是一个不太重要的小众人物,最好是大家都没有听说过,任你瞎吹,也可以过,一个道理!

 罗辑思维还大肆宣扬一些不明觉厉的概念,比如“递弱代偿”之类,把正常的人脑袋搅晕,再用他看到的理论体系进行开导,瞬间让你觉得遇到人生导师了。去年下半年,罗辑思维又开始吹“人工智能”(现在一些不赚钱的互联网公司最喜欢吹的概念就是AI),技术大牛讲了我们也不懂,只能听这帮二道贩子扯淡,罗振宇只需要把人们对“人工智能”未知的恐惧传播出去就行了,比如机器人将取代哪些岗位等等。

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中有这么一个耐人寻味的情节,蛤蟆精王道灵兜售灵丹妙药的窍门,是给井水投毒,百姓抢购王道长的神药,硬是让老实给人看病的许仙大夫差点关门。

4.城市套路深,我们......

爱学习,努力提升是好事!但别不把自己的钱不当钱,在供养有钱的自媒体大V之前,想想你挣这个钱,有多不容易!罗辑思维和得到App的话语权确实彪悍,但我也有反感他们的自由!无论什么时候,一定不要让自己的脑袋,沦为别人的跑马场!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