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利好因素交织于一身,孚能科技2025年或将迎来质变

多方面来看,孚能科技处于一个热门且前景广阔的赛道,公司自身拥有不俗的技术实力,位于行业技术前沿梯队,叠加国资入局,2025年或成公司质变的一年。

4月29日晚,孚能科技(688567.SH)披露公司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报告显示,受到原材料价格下降、客户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16.80亿元,归母净利润-3.32亿元,同比大幅减亏;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9.09亿元,同比增长36.86%。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3.25亿元,归母净利润-1.52亿元。

孚能科技主要从事新能源车用动力电池及整车电池系统、储能电池及系统、新兴业务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产品长期聚焦三元动力电池,同时积极拓展磷酸铁锂、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新产品,目前已成为全球三元软包动力电池的领军企业之一。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升,拉动电池需求上涨

2024年,各地以旧换新、购车补贴等针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政策层出不穷,同时各大汽车厂商新能源汽车技术不断提升、消费者对智能驾驶的认可与追捧,行业热度持续攀升。

多重影响下,新能源车产销两旺,渗透率不断提升。中汽协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新能源车产销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40.9%。高工产业预计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1610万辆,电动化渗透率有望突破50%。

与此同时,动力电池装机量不断提升。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度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548.4GWh,同比增长41.5%。其中三元电池累计装车量139.0GWh,占总装车量25.3%,累计同比增长10.2%;磷酸铁锂电池累计装车量409.0GWh,占总装车量74.6%,累计同比增长56.7%。

新能源汽车良好的发展前景以及动力电车装机量需求提升,为孚能科技等电池厂商带来更多发展机遇。作为中国第一批实现量产三元软包动力电池的企业,孚能科技在市场方向把握和技术路线判断方面体现出较强的前瞻性。

孚能科技高度重视研发工作,2024年研发投入5.82亿元。公司针对未来电池发展的方向实施多项前沿技术开发,在半固态/固态锂离子电池技术、钠离子电池技术、磷酸铁锂电池技术、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电芯技术、新化学及电化学体系储能技术等领域不断取得技术突破,为满足未来新能源产业发展市场需求做好准备。

同时,孚能科技始终保持对锂离子动力电池前沿研究领域的密切跟踪,能够把握产业发展趋势和技术革新方向,根据市场需求适时将技术储备产业化,并储备了多项下一代动力电池核心技术。

早在2022年,孚能科技完成了全新架构的 SPS 电池系统基础研发,可兼容各种电芯材料和各类电池形态,具备低成本通用生产能力,可适应未来技术迭代。2024年,通过广州和赣州新能源两个基地SPS大软包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系统量产出货,已获得数家整车企业定点。在2025年3月,孚能科技超级软包动力电池解决方案SPS获江铃新能源GSE SUV车型定点。

新国标出台,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

2025年3月,工信部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发布,首次将全固态电池作为重点领域,提出要加强标准工作顶层设计,建立健全全固态电池标准体系。

新标准对于动力电池安全性要求显著加强,行业对于固态电池的需求迫切性提升,固态电池产业化有望加速。与传统锂电池相比,固态电池工作温度范围更宽,耐热性更好,且固态电解质具有耐高温、不可燃、绝缘性好的特性,安全性能大大提升,具备关键优势。

在固态电池领域,孚能科技多年前就已布局固态电池技术研发和产业化。长期以来,孚能科技重点聚焦高镍三元+软包+叠片工艺路线,该路线也是固态电池主要技术路线,在产线转型和技术迭代方面,现有设备及工艺可无缝切换到固态电池产品,在固态电池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公司实行多电解质路线齐头并进方针,半固态、固态电池产品均有较大进展。

2025年1月,孚能科技全固态电池首次亮相,该全固态电池已进入产品开发阶段,采用高镍三元正极和高硅负极,能量密度超过400Wh/kg,电芯循环稳定,安全性能显著提升,已顺利通过针刺、剪切、热箱等测试,具备电芯层级的热失控自关断能力。目前,孚能科技固态电池多技术路线获得突破,并获得了东风、广汽、吉利、一汽解放、三一、全球eVTOL头部客户及众多海内外客户认可。

新国标实施后,不达标的动力电池企业出清,行业格局有望向头部集中。固态电池等新技术的研发投入需要较大资源投入,孚能科技通过持续深入的领先布局,有望在行业格局变动中抢占先机。

业务布局多元化持续推进,低空经济领域布局成效显著

随着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各方创新合力推动下,动力电池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在新兴业务领域,孚能科技加速相关业务布局,包括新能源重卡、换电、二轮车、载人飞机、船舶等动力应用场景,优化公司客户结构,对公司保持高质量业务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

当前,顶层设计正在大力推广低空经济,多部门陆续印发支持和规范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相关政策,“低空经济”在2024年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市场对于低空经济的讨论度提升,国内外多家知名汽车厂商争相布局,市场潜力巨大。在政策、资金以及产业发展协同下,低空经济或将进入快速发展区间。

孚能科技在eVTOL动力电池领域具有深厚积累,公司自主研发的eVTOL动力电池解决方案具有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高充放电倍率、长循环寿命、宽温运行和高质量标准等优势,全面满足低空飞行场景对安全性、能效性及环境适应性的系列严苛要求。

孚能科技eVTOL动力电池解决方案已完成了从研发到量产再到商业化交付的全过程,成为全球少数实现eVTOL电池量产装机并累计完成上万次实测验证的企业,也是全球首家eVTOL产品交付给终端客户的电池企业,其解决方案已赋能全球领先eVTOL企业、国内知名研究所、时的科技及其他多家国内头部低空飞行企业。当前,公司第二代eVTOL半固态电芯即将进入小批量量产阶段,第三代eVTOL半固态电池进入产业化开发阶段,全固态电池研发取得重要突破。 

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4月15日,随着股权过户登记完成,广州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孚能科技股份占比为16.155%。此次股权变更,有望为孚能科技注入资金“活水”,通过资源协同在财务、研发、市场应用及全球化布局等多维度赋能,为公司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多方面来看,孚能科技处于一个热门且前景广阔的赛道,公司自身拥有不俗的技术实力,位于行业技术前沿梯队,叠加国资入局,2025年或成公司质变的一年。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孚能科技

245
  • 孚能科技:技术突围与战略重构驱动亏损收窄,固态电池开辟第二增长极
  •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冲击锂电行业 广州国资控股孚能科技|锂电月度观察④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多重利好因素交织于一身,孚能科技2025年或将迎来质变

多方面来看,孚能科技处于一个热门且前景广阔的赛道,公司自身拥有不俗的技术实力,位于行业技术前沿梯队,叠加国资入局,2025年或成公司质变的一年。

4月29日晚,孚能科技(688567.SH)披露公司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报告显示,受到原材料价格下降、客户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16.80亿元,归母净利润-3.32亿元,同比大幅减亏;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9.09亿元,同比增长36.86%。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3.25亿元,归母净利润-1.52亿元。

孚能科技主要从事新能源车用动力电池及整车电池系统、储能电池及系统、新兴业务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产品长期聚焦三元动力电池,同时积极拓展磷酸铁锂、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新产品,目前已成为全球三元软包动力电池的领军企业之一。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升,拉动电池需求上涨

2024年,各地以旧换新、购车补贴等针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政策层出不穷,同时各大汽车厂商新能源汽车技术不断提升、消费者对智能驾驶的认可与追捧,行业热度持续攀升。

多重影响下,新能源车产销两旺,渗透率不断提升。中汽协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新能源车产销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40.9%。高工产业预计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1610万辆,电动化渗透率有望突破50%。

与此同时,动力电池装机量不断提升。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度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548.4GWh,同比增长41.5%。其中三元电池累计装车量139.0GWh,占总装车量25.3%,累计同比增长10.2%;磷酸铁锂电池累计装车量409.0GWh,占总装车量74.6%,累计同比增长56.7%。

新能源汽车良好的发展前景以及动力电车装机量需求提升,为孚能科技等电池厂商带来更多发展机遇。作为中国第一批实现量产三元软包动力电池的企业,孚能科技在市场方向把握和技术路线判断方面体现出较强的前瞻性。

孚能科技高度重视研发工作,2024年研发投入5.82亿元。公司针对未来电池发展的方向实施多项前沿技术开发,在半固态/固态锂离子电池技术、钠离子电池技术、磷酸铁锂电池技术、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电芯技术、新化学及电化学体系储能技术等领域不断取得技术突破,为满足未来新能源产业发展市场需求做好准备。

同时,孚能科技始终保持对锂离子动力电池前沿研究领域的密切跟踪,能够把握产业发展趋势和技术革新方向,根据市场需求适时将技术储备产业化,并储备了多项下一代动力电池核心技术。

早在2022年,孚能科技完成了全新架构的 SPS 电池系统基础研发,可兼容各种电芯材料和各类电池形态,具备低成本通用生产能力,可适应未来技术迭代。2024年,通过广州和赣州新能源两个基地SPS大软包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系统量产出货,已获得数家整车企业定点。在2025年3月,孚能科技超级软包动力电池解决方案SPS获江铃新能源GSE SUV车型定点。

新国标出台,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

2025年3月,工信部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发布,首次将全固态电池作为重点领域,提出要加强标准工作顶层设计,建立健全全固态电池标准体系。

新标准对于动力电池安全性要求显著加强,行业对于固态电池的需求迫切性提升,固态电池产业化有望加速。与传统锂电池相比,固态电池工作温度范围更宽,耐热性更好,且固态电解质具有耐高温、不可燃、绝缘性好的特性,安全性能大大提升,具备关键优势。

在固态电池领域,孚能科技多年前就已布局固态电池技术研发和产业化。长期以来,孚能科技重点聚焦高镍三元+软包+叠片工艺路线,该路线也是固态电池主要技术路线,在产线转型和技术迭代方面,现有设备及工艺可无缝切换到固态电池产品,在固态电池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公司实行多电解质路线齐头并进方针,半固态、固态电池产品均有较大进展。

2025年1月,孚能科技全固态电池首次亮相,该全固态电池已进入产品开发阶段,采用高镍三元正极和高硅负极,能量密度超过400Wh/kg,电芯循环稳定,安全性能显著提升,已顺利通过针刺、剪切、热箱等测试,具备电芯层级的热失控自关断能力。目前,孚能科技固态电池多技术路线获得突破,并获得了东风、广汽、吉利、一汽解放、三一、全球eVTOL头部客户及众多海内外客户认可。

新国标实施后,不达标的动力电池企业出清,行业格局有望向头部集中。固态电池等新技术的研发投入需要较大资源投入,孚能科技通过持续深入的领先布局,有望在行业格局变动中抢占先机。

业务布局多元化持续推进,低空经济领域布局成效显著

随着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各方创新合力推动下,动力电池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在新兴业务领域,孚能科技加速相关业务布局,包括新能源重卡、换电、二轮车、载人飞机、船舶等动力应用场景,优化公司客户结构,对公司保持高质量业务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

当前,顶层设计正在大力推广低空经济,多部门陆续印发支持和规范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相关政策,“低空经济”在2024年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市场对于低空经济的讨论度提升,国内外多家知名汽车厂商争相布局,市场潜力巨大。在政策、资金以及产业发展协同下,低空经济或将进入快速发展区间。

孚能科技在eVTOL动力电池领域具有深厚积累,公司自主研发的eVTOL动力电池解决方案具有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高充放电倍率、长循环寿命、宽温运行和高质量标准等优势,全面满足低空飞行场景对安全性、能效性及环境适应性的系列严苛要求。

孚能科技eVTOL动力电池解决方案已完成了从研发到量产再到商业化交付的全过程,成为全球少数实现eVTOL电池量产装机并累计完成上万次实测验证的企业,也是全球首家eVTOL产品交付给终端客户的电池企业,其解决方案已赋能全球领先eVTOL企业、国内知名研究所、时的科技及其他多家国内头部低空飞行企业。当前,公司第二代eVTOL半固态电芯即将进入小批量量产阶段,第三代eVTOL半固态电池进入产业化开发阶段,全固态电池研发取得重要突破。 

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4月15日,随着股权过户登记完成,广州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孚能科技股份占比为16.155%。此次股权变更,有望为孚能科技注入资金“活水”,通过资源协同在财务、研发、市场应用及全球化布局等多维度赋能,为公司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多方面来看,孚能科技处于一个热门且前景广阔的赛道,公司自身拥有不俗的技术实力,位于行业技术前沿梯队,叠加国资入局,2025年或成公司质变的一年。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