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中国首家“A+H”上市的光伏电池企业诞生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中国首家“A+H”上市的光伏电池企业诞生了

钧达股份原是跨界光伏企业,去年位居全球光伏电池出货量第三。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马悦然

三次递表后,光伏电池龙头钧达股份(02865.HK/002865.SZ)成功于今日登陆港交所,它也因此成为了中国首家“A+H上市的光伏电池企业。

5月8日港股开盘后,钧达股份股价上涨。截至上午10时05分,钧达股份上涨3.39%,报22.9港元/股,总市值约67亿港元。

5月7日,钧达股份确定H股发行价为每股22.15港元。当晚公告内容显示,钧达股份全球发售6343.23万股H股,香港公开发售占10%,国际发售占90%。其中,香港公开发售获3.5倍认购,国际发售获1.08倍认购。

最终,钧达股份全球发售净筹约12.92亿港元。根据此前招股书计划,此次募集所得款的75%将用于建设年产能5 GW的海外光伏电池生产基地,即阿曼5 GW高效电池的产能建设。

钧达股份此前表示,其正根据海外市场情况变化,持续推动阿曼项目资金筹集和项目设计、施工等各项前期准备工作,该项目计划于2025年底建成投产。

此外,募集资金的8%将投入N型TOPCon等先进技术研发;7%用于建立、加强海外营销业务及分销渠道;剩余10%补充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钧达股份在2024年初就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但后续因过期失效而宣告失败;去年10月,该公司再次递表,但未获进展、再次失败。

今年以来,内地企业爆发赴港上市潮,钧达股份也趁着风口,火速重启第三次递表,并于4月21日成功通过港交所聆讯。

从提交最新招股文件到正式挂牌交易,钧达股份全程仅用了24天。

钧达股份可以说是跨界光伏最成功的企业之一,不仅完成业务转型,还成功两地上市。在钧达之前,光伏行业仅有辅材企业如福莱特(601865.SH/06865.HK)实现A+H”股上市,主产业链企业并无成功案例。福莱特主营光伏玻璃。

不过,光伏行业有多家实现A股和美股同时上市的企业,如晶科能源(688223.SH)、阿特斯(688472.SH)等。

除了钧达股份外,目前A股光伏一体化龙头晶澳科技(002459.SZ)也在寻求港交所上市,其正在推进中。

近年来,钧达股份稳居全球光伏电池出货量前五。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4年的出货量计,在专业制造商中,钧达股份的N型TOPCon电池全球市场份额约24.7%,排名第一;其光伏电池全球市场份额约17.9%,排名第二。

另据行业第三方调研机构InfoLink数据统计,钧达股份电池产品出货排名全球第三。

图片来源:钧达股份港股公告

钧达股份成立于2003年,原主业为汽车饰件,2017年登陆深交所。2018-2021年,该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均为负值。

2021年,钧达股份更是净亏损1.79亿元。2018年以来,受汽车行业调整影响,疫情及汽车芯片短缺等因素,短期内抑制了行业复苏。这一年,钧达股份汽车塑料饰件业务出现大幅亏损。

从此时开始,钧达股份看到新能源领域的机会,寻求转型,当年收购捷泰科技51%股权,开始涉足光伏行业。

2022年5月,钧达股份将原有汽车饰件业务置出,转型成为一家专注于光伏电池研发、生产与销售的企业。两个月后,钧达股份进一步收购捷泰科技剩余49%股权,将后者纳为了全资子公司,全面聚焦光伏电池业务。

也是在这一年,钧达股份尝到了干光伏的“甜头”,其2022年净利润同比大涨超500%,达7.17亿元。

不过,随着行业下行趋势的来临,钧达股份业绩的增长率在2023年收缩至13.77%,当年净利润8.16亿元。

来到2024年,随着行业产能的不断增加以及企业竞争的愈加激烈,光伏产品价格来到历史地位,钧达股份也难逃亏损,这也是该公司未来面临的主要困境。

最新年报显示,2024年,钧达股份实现营业总收入99.52亿元,同比下降46.66%,归母净利润亏损5.91亿,同比由盈转亏,下滑172.47%。全年,该公司电池毛利率仅0.48%。

今年一季度,钧达股份仍在亏损。其实现营业收入18.75亿元,同比下滑49.52%;归母净利润亏损1.06亿元,同比下滑639.04%。

2024年,钧达股份实现电池产品出货33.74 GW,同比增长12.62%;其N型电池出货30.99 GW,占比超90%,同比增长50.58%。

钧达股份有滁州、淮安两大N型电池生产基地,合计电池产能规模为 44GW。

当前钧达股份极为重视海外市场的开拓,这也是该公司选择登陆港股的重要原因。

钧达股份称,拟通过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方式,构建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整合各类股东资源,为公司全球化发展提供保障。

年报披露,钧达股份已完成亚洲、欧洲、北美、拉丁美洲、澳洲等新兴市场客户开拓、认证,并与国内外市场主流客户建立合作。全球出货量排名前列的光伏组件企业,均是其长期稳定的客户。在印度、土耳其等为主的海外市场,钧达股份已发展成为海外市场排名靠前的光伏电池产品供应商等。

去年,钧达股份境外营收23.73亿元,同比增长171.33%,占总营收比重约23.85%。这部分市场毛利率达到6.37%,明显高于境内市场-1.04%的数据。

在4月的业绩说明会上,钧达股份表示,海外市场电池价格普遍优于国内水平,具有一定溢价。2025年一季度,其海外市场销售占比已提升至58%。其中,印度、土耳其、欧洲等主要海外市场占有率行业领先。

“未来随着海外各区域市场逐步兴起,公司将持续加强海外市场开拓力度, 不断满足海外市场持续增长的光伏电池需求,持续提升公司海外销售占比。”钧达股份称。

在港股公告中,钧达股份还对目前的贸易壁垒情况回应称,预计其不会受到美国关税的直接影响。该公司日后将利用阿曼的计划产能,主要向全球海外客户供应及销售N型TOPCon电池。

钧达股份判断,2025年以来,光伏行业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市场化产能出清及技术升级迭代,产业链各环节供需情况相较2024年度迎来改善,主产业链各环节价格有所回升。

该公司认为,随着产业链供需环境持续改善,作为技术核心的电池环节,具备较强的盈利弹性。并指出,在国内供需改善、需求提升,以及海外高价值市场销售占比持续提升的背景下,其有望实现盈利恢复及业绩增长。

截至一季度末,钧达股份的资产负债率攀升至78.95%,负债总额141.94亿元。

在港股公告中,钧达股份提及,其每季度进行减值测试,尽管2024年的存货周转天数为23天,但减值亏损仍可能重大。

钧达股份在业绩会上透露,预计港股上市完成后,公司资产负债率将进一步得到大幅改善。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钧达股份

629
  • 港股收评:恒生指数涨0.37%,恒生科技指数涨0.56%,沪上阿姨上市首日大涨40%
  • 钧达股份:H股公开发行价格为每股22.15港元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中国首家“A+H”上市的光伏电池企业诞生了

钧达股份原是跨界光伏企业,去年位居全球光伏电池出货量第三。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马悦然

三次递表后,光伏电池龙头钧达股份(02865.HK/002865.SZ)成功于今日登陆港交所,它也因此成为了中国首家“A+H上市的光伏电池企业。

5月8日港股开盘后,钧达股份股价上涨。截至上午10时05分,钧达股份上涨3.39%,报22.9港元/股,总市值约67亿港元。

5月7日,钧达股份确定H股发行价为每股22.15港元。当晚公告内容显示,钧达股份全球发售6343.23万股H股,香港公开发售占10%,国际发售占90%。其中,香港公开发售获3.5倍认购,国际发售获1.08倍认购。

最终,钧达股份全球发售净筹约12.92亿港元。根据此前招股书计划,此次募集所得款的75%将用于建设年产能5 GW的海外光伏电池生产基地,即阿曼5 GW高效电池的产能建设。

钧达股份此前表示,其正根据海外市场情况变化,持续推动阿曼项目资金筹集和项目设计、施工等各项前期准备工作,该项目计划于2025年底建成投产。

此外,募集资金的8%将投入N型TOPCon等先进技术研发;7%用于建立、加强海外营销业务及分销渠道;剩余10%补充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钧达股份在2024年初就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但后续因过期失效而宣告失败;去年10月,该公司再次递表,但未获进展、再次失败。

今年以来,内地企业爆发赴港上市潮,钧达股份也趁着风口,火速重启第三次递表,并于4月21日成功通过港交所聆讯。

从提交最新招股文件到正式挂牌交易,钧达股份全程仅用了24天。

钧达股份可以说是跨界光伏最成功的企业之一,不仅完成业务转型,还成功两地上市。在钧达之前,光伏行业仅有辅材企业如福莱特(601865.SH/06865.HK)实现A+H”股上市,主产业链企业并无成功案例。福莱特主营光伏玻璃。

不过,光伏行业有多家实现A股和美股同时上市的企业,如晶科能源(688223.SH)、阿特斯(688472.SH)等。

除了钧达股份外,目前A股光伏一体化龙头晶澳科技(002459.SZ)也在寻求港交所上市,其正在推进中。

近年来,钧达股份稳居全球光伏电池出货量前五。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4年的出货量计,在专业制造商中,钧达股份的N型TOPCon电池全球市场份额约24.7%,排名第一;其光伏电池全球市场份额约17.9%,排名第二。

另据行业第三方调研机构InfoLink数据统计,钧达股份电池产品出货排名全球第三。

图片来源:钧达股份港股公告

钧达股份成立于2003年,原主业为汽车饰件,2017年登陆深交所。2018-2021年,该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均为负值。

2021年,钧达股份更是净亏损1.79亿元。2018年以来,受汽车行业调整影响,疫情及汽车芯片短缺等因素,短期内抑制了行业复苏。这一年,钧达股份汽车塑料饰件业务出现大幅亏损。

从此时开始,钧达股份看到新能源领域的机会,寻求转型,当年收购捷泰科技51%股权,开始涉足光伏行业。

2022年5月,钧达股份将原有汽车饰件业务置出,转型成为一家专注于光伏电池研发、生产与销售的企业。两个月后,钧达股份进一步收购捷泰科技剩余49%股权,将后者纳为了全资子公司,全面聚焦光伏电池业务。

也是在这一年,钧达股份尝到了干光伏的“甜头”,其2022年净利润同比大涨超500%,达7.17亿元。

不过,随着行业下行趋势的来临,钧达股份业绩的增长率在2023年收缩至13.77%,当年净利润8.16亿元。

来到2024年,随着行业产能的不断增加以及企业竞争的愈加激烈,光伏产品价格来到历史地位,钧达股份也难逃亏损,这也是该公司未来面临的主要困境。

最新年报显示,2024年,钧达股份实现营业总收入99.52亿元,同比下降46.66%,归母净利润亏损5.91亿,同比由盈转亏,下滑172.47%。全年,该公司电池毛利率仅0.48%。

今年一季度,钧达股份仍在亏损。其实现营业收入18.75亿元,同比下滑49.52%;归母净利润亏损1.06亿元,同比下滑639.04%。

2024年,钧达股份实现电池产品出货33.74 GW,同比增长12.62%;其N型电池出货30.99 GW,占比超90%,同比增长50.58%。

钧达股份有滁州、淮安两大N型电池生产基地,合计电池产能规模为 44GW。

当前钧达股份极为重视海外市场的开拓,这也是该公司选择登陆港股的重要原因。

钧达股份称,拟通过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方式,构建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整合各类股东资源,为公司全球化发展提供保障。

年报披露,钧达股份已完成亚洲、欧洲、北美、拉丁美洲、澳洲等新兴市场客户开拓、认证,并与国内外市场主流客户建立合作。全球出货量排名前列的光伏组件企业,均是其长期稳定的客户。在印度、土耳其等为主的海外市场,钧达股份已发展成为海外市场排名靠前的光伏电池产品供应商等。

去年,钧达股份境外营收23.73亿元,同比增长171.33%,占总营收比重约23.85%。这部分市场毛利率达到6.37%,明显高于境内市场-1.04%的数据。

在4月的业绩说明会上,钧达股份表示,海外市场电池价格普遍优于国内水平,具有一定溢价。2025年一季度,其海外市场销售占比已提升至58%。其中,印度、土耳其、欧洲等主要海外市场占有率行业领先。

“未来随着海外各区域市场逐步兴起,公司将持续加强海外市场开拓力度, 不断满足海外市场持续增长的光伏电池需求,持续提升公司海外销售占比。”钧达股份称。

在港股公告中,钧达股份还对目前的贸易壁垒情况回应称,预计其不会受到美国关税的直接影响。该公司日后将利用阿曼的计划产能,主要向全球海外客户供应及销售N型TOPCon电池。

钧达股份判断,2025年以来,光伏行业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市场化产能出清及技术升级迭代,产业链各环节供需情况相较2024年度迎来改善,主产业链各环节价格有所回升。

该公司认为,随着产业链供需环境持续改善,作为技术核心的电池环节,具备较强的盈利弹性。并指出,在国内供需改善、需求提升,以及海外高价值市场销售占比持续提升的背景下,其有望实现盈利恢复及业绩增长。

截至一季度末,钧达股份的资产负债率攀升至78.95%,负债总额141.94亿元。

在港股公告中,钧达股份提及,其每季度进行减值测试,尽管2024年的存货周转天数为23天,但减值亏损仍可能重大。

钧达股份在业绩会上透露,预计港股上市完成后,公司资产负债率将进一步得到大幅改善。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