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这个400岁高龄的老人,是吃了长生不老之药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这个400岁高龄的老人,是吃了长生不老之药吗?

当国内的瓷器审美还停留在传统寓意的层面上,日本的「有田烧」已经玩上天了,400年的历史,在中国陶瓷看来,还只是一个青少年,却在各个领域特别地吃香,这个实力派选手不容小觑。

China,china

中国的陶瓷仿佛是与生俱来的

商代的青釉器

东汉的青瓷

隋唐的白釉瓷器

宋代

钧窑的铜红窑变釉色

耀洲窑的刻花

磁州窑的白底黑花

景德镇窑的青白瓷

龙泉窑的梅子青

定窑的印花

到明代的青花瓷器

清代的珐琅彩瓷器

它是全球瓷器文化的时尚风标

在当时,拥有一件来自景德镇的瓷器

就像瞬间被施了魔法般

赋予了人

来自东方国家的神秘色彩

如果不是因为清朝的闭关锁国

来自岛国的陶瓷技艺--「有田烧」

也许还要沉寂好些年才被挖掘...

陶瓷史上的大哥退隐江湖

小弟「有田烧」才有机会抛头露脸

成为东方陶瓷的新名片

一言不合就到朝鲜抓陶匠来制瓷

日本的陶瓷

源于公元1598年“壬辰倭乱”

当时在位的天皇特别喜欢朝鲜的瓷器

苦于国内没有技艺高超的陶匠

于是发动战争

派日本武将锅岛直茂

将朝鲜的陶匠李参军掳回日本

1616年,李参军在有田东部地区的泉山

发现了制作上等瓷器所需的原料--瓷石矿

开启了日本的新陶瓷时代

所有以佐贺县有田町为中心烧制出的瓷器

称为「有田烧」,又称「伊万里烧」

「有田烧」

一开始以仿制青花瓷为主

瓷器上所用的彩绘、染锦

以钴蓝、红色、绿、黄为主

这并不是简单的模仿

还藏着深深的套路...

特别是在明朝灭亡,清朝闭关锁国后

荷兰商人无法采购中国的瓷器

当时日本的「有田烧」像极了青花瓷

有了市场,自然就发展起来了

先占领市场

再形成独特的岛国风格

万万没想到...

竟是如此的「有田烧」

它慢慢向欧美的审美情趣靠拢

又融合了日本的质朴、禅意

简单精致的图绘

再现日本风情

相比之下

中国瓷器大气优雅

适合摆放在家中显眼的位置

而日本的「有田烧」

精致自然

我更愿意将它列为私人用品

热茶或热汤倒入有田烧瓷器中

温度能很快保持在温暖而不烫手的最佳温度

持温效果显著

是它受欢迎的另一个原因

单凭一个匠人,无法完成一件有田烧作品

「有田烧」是日本瓷器中色彩最为丰富的

其烧制瓷器有三大色系

分别是

彩色的「色绘」、青花「染付」、白底「白瓷」

从一抔泥土到一件瓷器的形成

期间经历了九道工序

每一道工序都由一个匠人负责

环环相扣

容不得一点差池

揉土、陶轮塑形、绘制底稿、田烧、重涂的全面上色作业

再到施釉、烧制、添绘、再次高温烧制

手工慢慢做东西的时代

考验的是匠人的耐心、执着

以及技艺的愈发成熟

细节精美之处,从匠人手中开始传达

陶轮塑形时,一定要仔细对照中心

绘制底稿时,用的颜料必须是经过烧制会显现出蓝色的吴须

重涂上色作业,用的是有田特有的重涂笔

在狭小的空间内上色,要饱满又不能溢出

烧制过程,窑内温度要在1300摄氏度-1500摄氏度之间

添绘则更讲究匠人的绘画艺术功底...

 

 

有人远赴千山万水只为相见一面

鸿雁往来需耐心等待

做一件瓷器只为观望生活里的风花雪月

拨动心弦又充满魅力

日复一日的工作

在旁人看来甚是枯燥

在这些匠人的心里

每一天都在寻求“做好一点,再更好一点”

【日本「有田烧」传统工艺】

(建议从第三分钟开始看起)

400岁的她,玩起时尚来得心应手

它是一位民间公主

稍加打扮

就是一位红地毯女郎

拥有赫本的天真和优雅

同时还被赋予了刘雯式的现代美感

Guerlain与日本著名「有田烧」(Arita)品牌Arita Porcelain Lab 合作,在它满400岁的今天,以其超凡工艺向Guerlain其中一款传奇香氛:Mitsouko致敬,饶具意义。

(继釉上彩工序后,工匠在缤纷瓶身手绘金色线条,细意装饰香氛瓶。最后,瓶子经再次烧制,使绘画定型。)

这次限量版的香氛瓶

饰以精巧的旭日图案--寓意太阳升起,象征繁荣快乐

太阳放射的金黃光线

镶嵌了传统「有田烧」題旨:

「Kiri」代表高贵

「Kiku」代表长寿

「Ume」代表人生

而「Botan」则表示驱邪

另一款400周岁纪念品

是日瑞工匠联合打造的「有田烧手表」

出生于瑞士的 Paul Gerber,常常被誉为世界上现存最伟大的制表者之一,在日本受到不少「爱表人」的拥戴,而与有田烧差不多年纪的瓷器公司香兰社,最近找上了身怀钟表工艺的 Gerber,邀请他一同制作以雅致「有田烧」为表面的限量版手表。

钴蓝色和红色交织而成的花朵与枝叶,在皮革表带及金属表框的相映下,随着指针的飘移,高雅地从润泽的纯白中绽放开来~草木的枝节细末,是 0.01 毫米的笔触,在金属表上勾勒出的和风杰作。

 

 

拥有精湛的手工艺

也意味着它有着高昂的价格

30W一只的「有田烧手表」

我们还是看看就好

当国内的瓷器审美还停留在传统寓意的层面上

日本的「有田烧」已经玩上天了

400年的历史

在中国陶瓷看来,还只是一个青少年

却在各个领域特别地吃香

这个实力派选手不容小觑

虽然我们早已过了闭关锁国的时代

但是,思想上解放了吗?

是否长江后浪推前浪

前浪就一定要死在沙滩上?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这个400岁高龄的老人,是吃了长生不老之药吗?

当国内的瓷器审美还停留在传统寓意的层面上,日本的「有田烧」已经玩上天了,400年的历史,在中国陶瓷看来,还只是一个青少年,却在各个领域特别地吃香,这个实力派选手不容小觑。

China,china

中国的陶瓷仿佛是与生俱来的

商代的青釉器

东汉的青瓷

隋唐的白釉瓷器

宋代

钧窑的铜红窑变釉色

耀洲窑的刻花

磁州窑的白底黑花

景德镇窑的青白瓷

龙泉窑的梅子青

定窑的印花

到明代的青花瓷器

清代的珐琅彩瓷器

它是全球瓷器文化的时尚风标

在当时,拥有一件来自景德镇的瓷器

就像瞬间被施了魔法般

赋予了人

来自东方国家的神秘色彩

如果不是因为清朝的闭关锁国

来自岛国的陶瓷技艺--「有田烧」

也许还要沉寂好些年才被挖掘...

陶瓷史上的大哥退隐江湖

小弟「有田烧」才有机会抛头露脸

成为东方陶瓷的新名片

一言不合就到朝鲜抓陶匠来制瓷

日本的陶瓷

源于公元1598年“壬辰倭乱”

当时在位的天皇特别喜欢朝鲜的瓷器

苦于国内没有技艺高超的陶匠

于是发动战争

派日本武将锅岛直茂

将朝鲜的陶匠李参军掳回日本

1616年,李参军在有田东部地区的泉山

发现了制作上等瓷器所需的原料--瓷石矿

开启了日本的新陶瓷时代

所有以佐贺县有田町为中心烧制出的瓷器

称为「有田烧」,又称「伊万里烧」

「有田烧」

一开始以仿制青花瓷为主

瓷器上所用的彩绘、染锦

以钴蓝、红色、绿、黄为主

这并不是简单的模仿

还藏着深深的套路...

特别是在明朝灭亡,清朝闭关锁国后

荷兰商人无法采购中国的瓷器

当时日本的「有田烧」像极了青花瓷

有了市场,自然就发展起来了

先占领市场

再形成独特的岛国风格

万万没想到...

竟是如此的「有田烧」

它慢慢向欧美的审美情趣靠拢

又融合了日本的质朴、禅意

简单精致的图绘

再现日本风情

相比之下

中国瓷器大气优雅

适合摆放在家中显眼的位置

而日本的「有田烧」

精致自然

我更愿意将它列为私人用品

热茶或热汤倒入有田烧瓷器中

温度能很快保持在温暖而不烫手的最佳温度

持温效果显著

是它受欢迎的另一个原因

单凭一个匠人,无法完成一件有田烧作品

「有田烧」是日本瓷器中色彩最为丰富的

其烧制瓷器有三大色系

分别是

彩色的「色绘」、青花「染付」、白底「白瓷」

从一抔泥土到一件瓷器的形成

期间经历了九道工序

每一道工序都由一个匠人负责

环环相扣

容不得一点差池

揉土、陶轮塑形、绘制底稿、田烧、重涂的全面上色作业

再到施釉、烧制、添绘、再次高温烧制

手工慢慢做东西的时代

考验的是匠人的耐心、执着

以及技艺的愈发成熟

细节精美之处,从匠人手中开始传达

陶轮塑形时,一定要仔细对照中心

绘制底稿时,用的颜料必须是经过烧制会显现出蓝色的吴须

重涂上色作业,用的是有田特有的重涂笔

在狭小的空间内上色,要饱满又不能溢出

烧制过程,窑内温度要在1300摄氏度-1500摄氏度之间

添绘则更讲究匠人的绘画艺术功底...

 

 

有人远赴千山万水只为相见一面

鸿雁往来需耐心等待

做一件瓷器只为观望生活里的风花雪月

拨动心弦又充满魅力

日复一日的工作

在旁人看来甚是枯燥

在这些匠人的心里

每一天都在寻求“做好一点,再更好一点”

【日本「有田烧」传统工艺】

(建议从第三分钟开始看起)

400岁的她,玩起时尚来得心应手

它是一位民间公主

稍加打扮

就是一位红地毯女郎

拥有赫本的天真和优雅

同时还被赋予了刘雯式的现代美感

Guerlain与日本著名「有田烧」(Arita)品牌Arita Porcelain Lab 合作,在它满400岁的今天,以其超凡工艺向Guerlain其中一款传奇香氛:Mitsouko致敬,饶具意义。

(继釉上彩工序后,工匠在缤纷瓶身手绘金色线条,细意装饰香氛瓶。最后,瓶子经再次烧制,使绘画定型。)

这次限量版的香氛瓶

饰以精巧的旭日图案--寓意太阳升起,象征繁荣快乐

太阳放射的金黃光线

镶嵌了传统「有田烧」題旨:

「Kiri」代表高贵

「Kiku」代表长寿

「Ume」代表人生

而「Botan」则表示驱邪

另一款400周岁纪念品

是日瑞工匠联合打造的「有田烧手表」

出生于瑞士的 Paul Gerber,常常被誉为世界上现存最伟大的制表者之一,在日本受到不少「爱表人」的拥戴,而与有田烧差不多年纪的瓷器公司香兰社,最近找上了身怀钟表工艺的 Gerber,邀请他一同制作以雅致「有田烧」为表面的限量版手表。

钴蓝色和红色交织而成的花朵与枝叶,在皮革表带及金属表框的相映下,随着指针的飘移,高雅地从润泽的纯白中绽放开来~草木的枝节细末,是 0.01 毫米的笔触,在金属表上勾勒出的和风杰作。

 

 

拥有精湛的手工艺

也意味着它有着高昂的价格

30W一只的「有田烧手表」

我们还是看看就好

当国内的瓷器审美还停留在传统寓意的层面上

日本的「有田烧」已经玩上天了

400年的历史

在中国陶瓷看来,还只是一个青少年

却在各个领域特别地吃香

这个实力派选手不容小觑

虽然我们早已过了闭关锁国的时代

但是,思想上解放了吗?

是否长江后浪推前浪

前浪就一定要死在沙滩上?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