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科创债“扩容”首批落地!12家券商抢发 177亿“创新资本”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科创债“扩容”首批落地!12家券商抢发 177亿“创新资本”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科创债已累计发行2.5万亿元,存量余额达1.8万亿元。

图片来源: 图虫创意

界面新闻记者 | 陈靖

科创债发行主体范围扩大后,券商等积极响应。

5月8日,沪深交易所公告显示,中信证券(600030.SH)、国泰海通证券(601211.SH)、中信建投证券(601066.SH)等12家证券公司拟发行总额超177亿元的科创债。

12家券商募集资金的主要用途为,将不低于70%资金专项用于支持科技创新领域,通过股权、债券、基金等多元化投资形式实施。

以招商证券(600999.SH)为例,其计划募集资金50亿元,其中10亿元用于符合资本市场要求的投资;25亿元投入科技创新类债券、ETF及公募基金的做市与风险对冲服务;剩余资金将用于科技创新类证券承销业务。

截至发稿,沪深两市交易所拟发行科创债总额为330.65亿元,其中上交所规模为309.65亿元,深交所规模为21亿元。多家头部券商发行量较大,其中招商证券(600999.SH)(50亿元)、中信建投(25亿元)、国泰海通证券(20亿元)、中信证券(20亿元)、中国银河(601881.SH)(20亿元)、平安证券(601318.SH)(10亿元)、申万宏源(000166.SZ)(10亿元)、东方证券(600958.SH)(10亿元)。

5月7日,央行、证监会联合发布公告,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随后,沪深北交易所同步配发《关于进一步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服务新质生产力的通知》(下称《通知》),进一步提出细化支持措施。

证券公司集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是积极响应监管导向的重要举措。此外,界面新闻从业内获悉,5月7日下午,市场机构通过多种渠道密集咨询科创债业务,上交所“三开门”服务热线咨询量激增。在上交所的政策解读支持下,多家市场主体表示,新政显著提升了科创债的融资吸引力,并已着手开展新制度下的科创债发行筹备工作。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的创设是推动科技创新融资方式多样化,鼓励科技创新企业和股权投资机构参与的重要举措。

对于券商的承销与做市,界面新闻发现,在央行与证监会支持发行科创债的公告中提及,建立科技创新债券专项承销评价体系和做市机制,组织做市商为科技创新债券提供专门做市报价服务,建立承销、做市联动机制。提高科技创新债券承销、做市在承销商、做市商评价体系中的权重。

“科创债发行主体范围扩宽,契合了券商在服务科创企业的资金需求。券商不仅能为科创企业提供高质量承销服务,还可以在股权、债券、基金投资、做市服务等方面为科创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招商证券资金部门相关负责人告诉界面新闻。

银行同样成为科创债发行主力军,国家开发银行、工商银行(601398.SH)、兴业银行(601166.SH)、杭州银行(600926.SH)等四家机构计划发行规模分别为200亿元、100亿元、100亿元及50亿元,共计450亿元,占首批发行规模的67.31%。据悉,募集资金将重点投向科技创新领域贷款,以支持科创企业融资需求。

根据中债资信的数据,2022年至2024年,科创债券发行额分别为2717.40亿元、7589.35亿元和11910.74亿元,占同期信用债发行额比例分别为2.23%、5.93%和8.64%,发行规模在信用债市场中显著扩大‌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科创债券已累计发行2.5万亿元,存量余额达1.8万亿元。发行主体以传统行业、信用资质较好的国企为主。

“与其他国家支持科技企业融资的债券政策相比,在政策力度上,央行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金,专门用于购买科技创新债券,更加直接有力;在覆盖范围上,不仅覆盖了科技创新企业,还涵盖了股权投资机构,帮助其拓宽了融资渠道,并促进股权融资市场与债券市场的良性互动;在针对性上,政策创新紧密围绕科技创新企业的融资需求,覆盖更多初创及成长期科技企业,精准解决融资难题。”田轩认为。

前述招商证券相关负责人分析称:“本次新增金融机构发行科创债,为证券公司充分发挥综合服务功能,向科创企业提供高质量全生命周期服务提供充足资金来源。”在他看来,发行流程简化,融资效率提高,非常有助于提升科创领域的创新效率和活力;同时,明确募集资金投向,精准滴灌科创企业,确保了科创债市场的整体质量和科技含量。

自《通知》发布以来,科技型企业和股权投资机构也积极响应,累计公告发行科创债规模已超100亿元。其中:中国石化资本拟发行9亿元科创债,投资方向为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领域科技型企业;北控水务集团发行20亿元科技创新熊猫债;乌鲁木齐经开建发集团发行10亿元科创中小微支持债,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的民营中小微科技型企业。

多家民营企业也参与科创债发行。立讯精密(002475.SZ)、科大讯飞(002230.SZ)和牧原食品(002714.SZ)拟分别发行10亿元、8亿元和3亿元,募集资金将用于缓解债务压力、补充营运资金等。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科创债“扩容”首批落地!12家券商抢发 177亿“创新资本”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科创债已累计发行2.5万亿元,存量余额达1.8万亿元。

图片来源: 图虫创意

界面新闻记者 | 陈靖

科创债发行主体范围扩大后,券商等积极响应。

5月8日,沪深交易所公告显示,中信证券(600030.SH)、国泰海通证券(601211.SH)、中信建投证券(601066.SH)等12家证券公司拟发行总额超177亿元的科创债。

12家券商募集资金的主要用途为,将不低于70%资金专项用于支持科技创新领域,通过股权、债券、基金等多元化投资形式实施。

以招商证券(600999.SH)为例,其计划募集资金50亿元,其中10亿元用于符合资本市场要求的投资;25亿元投入科技创新类债券、ETF及公募基金的做市与风险对冲服务;剩余资金将用于科技创新类证券承销业务。

截至发稿,沪深两市交易所拟发行科创债总额为330.65亿元,其中上交所规模为309.65亿元,深交所规模为21亿元。多家头部券商发行量较大,其中招商证券(600999.SH)(50亿元)、中信建投(25亿元)、国泰海通证券(20亿元)、中信证券(20亿元)、中国银河(601881.SH)(20亿元)、平安证券(601318.SH)(10亿元)、申万宏源(000166.SZ)(10亿元)、东方证券(600958.SH)(10亿元)。

5月7日,央行、证监会联合发布公告,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随后,沪深北交易所同步配发《关于进一步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服务新质生产力的通知》(下称《通知》),进一步提出细化支持措施。

证券公司集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是积极响应监管导向的重要举措。此外,界面新闻从业内获悉,5月7日下午,市场机构通过多种渠道密集咨询科创债业务,上交所“三开门”服务热线咨询量激增。在上交所的政策解读支持下,多家市场主体表示,新政显著提升了科创债的融资吸引力,并已着手开展新制度下的科创债发行筹备工作。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的创设是推动科技创新融资方式多样化,鼓励科技创新企业和股权投资机构参与的重要举措。

对于券商的承销与做市,界面新闻发现,在央行与证监会支持发行科创债的公告中提及,建立科技创新债券专项承销评价体系和做市机制,组织做市商为科技创新债券提供专门做市报价服务,建立承销、做市联动机制。提高科技创新债券承销、做市在承销商、做市商评价体系中的权重。

“科创债发行主体范围扩宽,契合了券商在服务科创企业的资金需求。券商不仅能为科创企业提供高质量承销服务,还可以在股权、债券、基金投资、做市服务等方面为科创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招商证券资金部门相关负责人告诉界面新闻。

银行同样成为科创债发行主力军,国家开发银行、工商银行(601398.SH)、兴业银行(601166.SH)、杭州银行(600926.SH)等四家机构计划发行规模分别为200亿元、100亿元、100亿元及50亿元,共计450亿元,占首批发行规模的67.31%。据悉,募集资金将重点投向科技创新领域贷款,以支持科创企业融资需求。

根据中债资信的数据,2022年至2024年,科创债券发行额分别为2717.40亿元、7589.35亿元和11910.74亿元,占同期信用债发行额比例分别为2.23%、5.93%和8.64%,发行规模在信用债市场中显著扩大‌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科创债券已累计发行2.5万亿元,存量余额达1.8万亿元。发行主体以传统行业、信用资质较好的国企为主。

“与其他国家支持科技企业融资的债券政策相比,在政策力度上,央行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金,专门用于购买科技创新债券,更加直接有力;在覆盖范围上,不仅覆盖了科技创新企业,还涵盖了股权投资机构,帮助其拓宽了融资渠道,并促进股权融资市场与债券市场的良性互动;在针对性上,政策创新紧密围绕科技创新企业的融资需求,覆盖更多初创及成长期科技企业,精准解决融资难题。”田轩认为。

前述招商证券相关负责人分析称:“本次新增金融机构发行科创债,为证券公司充分发挥综合服务功能,向科创企业提供高质量全生命周期服务提供充足资金来源。”在他看来,发行流程简化,融资效率提高,非常有助于提升科创领域的创新效率和活力;同时,明确募集资金投向,精准滴灌科创企业,确保了科创债市场的整体质量和科技含量。

自《通知》发布以来,科技型企业和股权投资机构也积极响应,累计公告发行科创债规模已超100亿元。其中:中国石化资本拟发行9亿元科创债,投资方向为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领域科技型企业;北控水务集团发行20亿元科技创新熊猫债;乌鲁木齐经开建发集团发行10亿元科创中小微支持债,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的民营中小微科技型企业。

多家民营企业也参与科创债发行。立讯精密(002475.SZ)、科大讯飞(002230.SZ)和牧原食品(002714.SZ)拟分别发行10亿元、8亿元和3亿元,募集资金将用于缓解债务压力、补充营运资金等。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