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集中签约106个项目,湖州瞄准“产业链招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集中签约106个项目,湖州瞄准“产业链招商”

企业看重湖州的生态环境好、营商环境好、产业集聚效应等,并且政策支持力度大。

图片来自湖州发布

4月下旬的一个工作日,在浙江湖州德清县高新区,浙江舜泰汽车总部基地工地上,挖土机、装载机等正在施工的轰鸣声和着钢柱吊装的叮咚声奏乐,工地正在进行土方工程,高新区主任刚连夜紧急帮忙协调运来了土渣。

这是德清从外省挖来的智能网联叉车整车制造公司,公司曾在六轮线控底盘比赛中拿到过冠军。

浙江舜泰汽车相关负责人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德清相关产业链集聚明显,一次参加高新区会议,他直接挖到了准客户,在场的另一家公司明确有线控底盘需求。

在湖州西塞山科学谷湖州工业控制技术研究院,青海光热电站正在运作的画面清晰可见,这座世界上首个高海拔大规模的光热电站,发电量达成率全球第一,这正是湖州工业控制技术研究院的研究转化成果之一。

20238月,湖州工业控制技术研究院项目落地,这是西塞山科学谷招引来的第一家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优贤每周有四天时间都在研究院工作。

科学谷环境好,适合搞研究。湖州政府支持力度大,不仅提供了主要资金支持,还上门服务企业。最主要的,研究院与湖州产业发展契合度高,研究院院长助理卢建松告诉界面新闻记者。

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源地,湖州龙之梦、南浔古镇、莫干山是江浙沪人民散班味的重要旅游阵地,但湖州的发展不止于此。

浙江舜泰汽车、湖州工业控制技术研究院只是湖州产业布局的一个切面,过去几年,湖州从上海、淄博、苏州、杭州、北京等城市挖来高端制造企业、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各大高校研究院,湖州城市发展的底层逻辑是招商引资、是产业链的构建和谋划。

这些头部研究院和公司为什么押注湖州?湖州如何布局产业链助力区域经济?510日,湖州举行了未来大会,这场大会给出了一些答案。湖州市市委书记陈浩称,湖州持续创优“机制最有效”的市场环境、“企业最有感”的营商环境、“人才最有感”的创新环境。

会上,湖州发布了总规模300亿元的湖州市产业母基金和全市首批15个应用场景、25个场景项目;106个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691.2亿元,涵盖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半导体及光电、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制造业,以及人才、科技、现代服务业及农业等领域。

以落地湖州工业控制技术研究院为例,湖州不仅提供资金支持,还配套了一个43亩全国重点实验室实验基地。在建的研究高温和超高温的热泵实验基地预计今年年底实现运行。

正如卢建松所言,研究院与湖州产业发展高度契合,湖州工业控制技术研究院一开始就是奔着产业化而来。

比如,研究院的新能源与储能研究所,研究方向是新能源和电池,这恰是湖州高度关注的产业方向。高端控制装备研究所可助力湖州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南浔地板行业为例,研究所为其生产过程研发了专门的控制系统,助力了行业的智能化改造。

研究院还使高层次人才聚集湖州。如今研究院的各类学术会议比如中国过程控制会议、中国自动化大会,国家工业软件大会都放在湖州举行。2023年,国家工业软件大会首次会议,孙优贤请来了25个国内外院士,总共有1500多人参会,几乎是湖州院士密度最高的一场会议。

跟随湖州工业控制技术研究院落地,微仪光电超分辨率显微镜研发中心项目、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湖州创新中心等相继落地科学谷,进一步带动了科学谷的科研氛围和人才聚集。

同样感受到产业契合的还有舜泰汽车,作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舜泰汽车搬迁总部是自身发展的需要。

浙江舜泰总部基地工地现场

搬迁前,他们考察了长三角很多城市。最终打动公司落地的是,德清从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以及完善供应链的角度给了公司触手可及的空间及未来发展的想象力。

去年,舜泰汽车要收购一家产业链公司,德清联合社会基金在充分论证后,支持并促成了交易达成。

开个会都能遇到下游产业链聊合作,前几天公司高管层过来都感觉来德清是正确的选择,上述浙江舜泰汽车相关负责人称

浙江舜泰落地的总部德清高新区,要打造的是长三角地理信息+车联网万亩千亿产业生态圈。

德清官方20253月数据显示,车联智造平台已经集聚传统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相关项目34个,产业链涵盖了汽车关键零部件、高精传感器、车路协同系统、车联网测试等环节。2024年,平台产值突破30亿元。

也有产业拓荒者与湖州一拍两合,比如国策量子科技(浙江)有限公司、蓝箭航天技术有限公司的落地。

国测量子科技(浙江)有限公司是北京大学在量子精密测量领域发起设立的产业化公司,在国内主要产品是原子钟,公司原本在上海,国内只有华信泰等几家公司布局。

国策量子湖州研究院

国策量子也对接过20多个城市,与湖州形成有力竞争的是宁波。但与湖州仅接触了一个多月,公司就决定在湖州落地工厂和研究院。

湖州直接给出了诚意,以基金招引模式,由南太湖科创投出资300万、国策出资700万共同成立了浙江国策量子研究院。

此外,国策落地的一系列过程,他们深切感受到湖州的软服务实力。

因为公司名称涉及字,落地的第一道关卡工商注册就出现问题,区工商、市场监管部门第一时间去省厅沟通协调,最终使公司看重的名称顺利注册成功。而研究院施工,湖州消防、环卫、建设等部门也是开了一路绿灯。

对于我们初创科技公司而言,在上海,我们未必有这样的优势,但在湖州,我们能得到更多的资源和支持,国策量子相关人士表示。

上述国策量子相关人士还介绍称,原子钟制造涉及9个链条以上,从核心部件制造、封装、测试等,研究院已经在着手孵化。

比如造原子钟需要的激光器部件,国内谁在做,谁的技术好一点,研究院就把相关公司招引到湖州,进一步孵化助力企业发展,这其实相当于研究院在帮湖州招商引资。

蓝箭航天技术有限公司也是湖州航天产业的拓荒者,蓝箭航天布局商业航天赛道,发动机制造用的气体是甲烷,这对设备厂房、精度要求都很高,公司业务属于高端制造业,行业在全球也只有马斯克的SpaceX和贝索斯的蓝色起源少数几家公司。

从我们角度看,湖州并没有产业助力的作用。但从初创企业角度看,这种偏轻工业的城市会物以稀为贵,我们会得到很多资源和政策倾斜,蓝箭航天相关人士表示。

2018年,蓝箭航天落户湖州,建设国内第一家民营火箭动力制造基地。现在,已有航天制造领域上游相关企业正与湖州沟通落地。

过去几年,围绕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半导体及光电智能物流装备生物医药特种材料绿色能源地理信息+”仿生机器人及数控机床八大产业链,湖州大干快上,决心很大,行动也很坚决。

比如,湖州市多次强调招商引资是一号工程2025年年初经济工作会议,湖州市再次明确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

对一个项目的招引,从市一把手到区县各个部门都有考核。比如,市委主要领导牵头重大项目双月督看,市政府主要领导每周六赴区县调研项目推进情况,每月召开招商引资例会,市级部门、区县一把手每月外出招商。

但最终决定了湖州产业招商风貌的更是湖州政府官员主动作为的担当。

以湖州市市场监管局的创业第一见面人服务机制为例,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看到部门积累着大量一线创业者问题和经验,比如办了营业执照后,税和社保怎么缴纳等各种问题。作为创业人面见的第一个部门,上述相关负责人主动推动梳理出创业第一见面人服务机制。

该机制以破解创业群体面临的痛点难点为切入点,建立了七个一工作体系包括一个会客厅、一批工作室、一套课程库,一批指引集、一套清单图、一个企业码、一批精英队,为创业者提供全周期、全链条、闭环式服务。

湖州官方202411月数据显示,“创业第一见面人服务机制推出18个月后,围绕大学生、退役军人、农创客等群体,开展创业会客厅专场活动125期,参加人数3094人,帮助闭环解决了创业问题800余个,建成了青创服务工作室”109家,提供服务3595人次,解决各类创业难题1939个。

湖州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创业第一见面人实行以来,全国多个城市相关部门来湖州调研考察,该机制还受到了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认可和赞扬。

正是显性指标和主动作为的双重驱动,湖州2025年招商引资成果再进一步。

湖州官方数据显示,1-3月,湖州市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12个,同比增加55个;3亿元以上项目144个,同比增加30个;10亿元以上项目34个,同比增加5个。

这些企业看重湖州的生态环境好、营商环境好、产业集聚效应、以及基金等政策支持力度大,但他们也提出湖州存在一定程度人才相对缺乏问题。

事实上,这正是湖州大力引入高校研究院的目的之一,除了让研究院助力湖州企业和产业发展,湖州还看重研究院直接带来的人才和人才项目。

比如湖州引进的同源康吴豫生博士,仅他一人就先后引进了国家级人才刘洪斌领衔的亚瑟制药等十余个项目。

近些年,湖州以南太湖系列人才工程、一院一园、以才引才等为抓手,使湖州人才引进刷新纪录。

根据湖州官方数据,2024年,湖州国家引进计划”“培养计划创业人才分别入选3人和6人,省培养计划创业人才入选10人,省级以上创业项目入选数创新高,位列全省第三位;人才科创企业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6家、入选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8家,占全市入选数超过三分之一,刷新历史记录。

从产业和人才引进计划看,2025年,湖州招商引资的重点产业方向在仿生机器人上,而人才引进要覆盖的是所有先进制造业。

2025年,湖州多次发文强调推进仿生机器人及数控机床产业链及特种材料产业链招商工作,还为此制定《2025年仿生机器人及数控机床产业链招商推进工作计划》和《2025年特种材料产业链招商推进工作计划》。

目前,湖州已举办仿生机器人产业链专场交流会,特种材料及半导体(深圳)产业对接会等。推动德马集团与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共同组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与市产业集团共同组建本土上市公司与国有企业合作的首支产业链专项基金。

至于人才引进,湖州的计划是聚焦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智能物流装备、生物医药等湖州现有优势产业,围绕产业链上下游招引人才科创项目。同时抢乘上海、苏州、合肥等周边大城市发展商业航天、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的布局,通过探索区域共建产业园等方式,招引未来产业核心零部件项目湖州落户。

在湖州一篇近年来商务工作总结中,没有大谈特谈成果,有的是数据和问题导向的解决路径以及对未来产业布局、招商引资的规划,这背后是湖州政府官员的务实作风。

这正是这些上海、苏州、淄博等企业们押注湖州的关键,同时也是未来湖州城市发展的潜力所在。

我基本都是周日晚上最后一趟航班从北京飞杭州,我对比后发现从北京飞杭州的机票已经比飞上海的贵,而且这架飞机是标准的打工人航班,头等舱没人,经济舱全部坐满,这就是市场验证,在湖州牧星机器人浙江有限公司工作的高管徐颖告诉界面新闻。徐颖的感悟同样适用湖州,一众新质生产力行业和高校研究院的押注也是市场验证。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蓝箭航天

1.9k
  • 蓝箭航天第100台液氧甲烷发动机下线
  • 商业航天从业者:想看到亲自参与拼装的朱雀三号火箭飞上太空 | 在春天许一个愿望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集中签约106个项目,湖州瞄准“产业链招商”

企业看重湖州的生态环境好、营商环境好、产业集聚效应等,并且政策支持力度大。

图片来自湖州发布

4月下旬的一个工作日,在浙江湖州德清县高新区,浙江舜泰汽车总部基地工地上,挖土机、装载机等正在施工的轰鸣声和着钢柱吊装的叮咚声奏乐,工地正在进行土方工程,高新区主任刚连夜紧急帮忙协调运来了土渣。

这是德清从外省挖来的智能网联叉车整车制造公司,公司曾在六轮线控底盘比赛中拿到过冠军。

浙江舜泰汽车相关负责人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德清相关产业链集聚明显,一次参加高新区会议,他直接挖到了准客户,在场的另一家公司明确有线控底盘需求。

在湖州西塞山科学谷湖州工业控制技术研究院,青海光热电站正在运作的画面清晰可见,这座世界上首个高海拔大规模的光热电站,发电量达成率全球第一,这正是湖州工业控制技术研究院的研究转化成果之一。

20238月,湖州工业控制技术研究院项目落地,这是西塞山科学谷招引来的第一家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优贤每周有四天时间都在研究院工作。

科学谷环境好,适合搞研究。湖州政府支持力度大,不仅提供了主要资金支持,还上门服务企业。最主要的,研究院与湖州产业发展契合度高,研究院院长助理卢建松告诉界面新闻记者。

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源地,湖州龙之梦、南浔古镇、莫干山是江浙沪人民散班味的重要旅游阵地,但湖州的发展不止于此。

浙江舜泰汽车、湖州工业控制技术研究院只是湖州产业布局的一个切面,过去几年,湖州从上海、淄博、苏州、杭州、北京等城市挖来高端制造企业、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各大高校研究院,湖州城市发展的底层逻辑是招商引资、是产业链的构建和谋划。

这些头部研究院和公司为什么押注湖州?湖州如何布局产业链助力区域经济?510日,湖州举行了未来大会,这场大会给出了一些答案。湖州市市委书记陈浩称,湖州持续创优“机制最有效”的市场环境、“企业最有感”的营商环境、“人才最有感”的创新环境。

会上,湖州发布了总规模300亿元的湖州市产业母基金和全市首批15个应用场景、25个场景项目;106个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691.2亿元,涵盖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半导体及光电、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制造业,以及人才、科技、现代服务业及农业等领域。

以落地湖州工业控制技术研究院为例,湖州不仅提供资金支持,还配套了一个43亩全国重点实验室实验基地。在建的研究高温和超高温的热泵实验基地预计今年年底实现运行。

正如卢建松所言,研究院与湖州产业发展高度契合,湖州工业控制技术研究院一开始就是奔着产业化而来。

比如,研究院的新能源与储能研究所,研究方向是新能源和电池,这恰是湖州高度关注的产业方向。高端控制装备研究所可助力湖州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南浔地板行业为例,研究所为其生产过程研发了专门的控制系统,助力了行业的智能化改造。

研究院还使高层次人才聚集湖州。如今研究院的各类学术会议比如中国过程控制会议、中国自动化大会,国家工业软件大会都放在湖州举行。2023年,国家工业软件大会首次会议,孙优贤请来了25个国内外院士,总共有1500多人参会,几乎是湖州院士密度最高的一场会议。

跟随湖州工业控制技术研究院落地,微仪光电超分辨率显微镜研发中心项目、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湖州创新中心等相继落地科学谷,进一步带动了科学谷的科研氛围和人才聚集。

同样感受到产业契合的还有舜泰汽车,作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舜泰汽车搬迁总部是自身发展的需要。

浙江舜泰总部基地工地现场

搬迁前,他们考察了长三角很多城市。最终打动公司落地的是,德清从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以及完善供应链的角度给了公司触手可及的空间及未来发展的想象力。

去年,舜泰汽车要收购一家产业链公司,德清联合社会基金在充分论证后,支持并促成了交易达成。

开个会都能遇到下游产业链聊合作,前几天公司高管层过来都感觉来德清是正确的选择,上述浙江舜泰汽车相关负责人称

浙江舜泰落地的总部德清高新区,要打造的是长三角地理信息+车联网万亩千亿产业生态圈。

德清官方20253月数据显示,车联智造平台已经集聚传统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相关项目34个,产业链涵盖了汽车关键零部件、高精传感器、车路协同系统、车联网测试等环节。2024年,平台产值突破30亿元。

也有产业拓荒者与湖州一拍两合,比如国策量子科技(浙江)有限公司、蓝箭航天技术有限公司的落地。

国测量子科技(浙江)有限公司是北京大学在量子精密测量领域发起设立的产业化公司,在国内主要产品是原子钟,公司原本在上海,国内只有华信泰等几家公司布局。

国策量子湖州研究院

国策量子也对接过20多个城市,与湖州形成有力竞争的是宁波。但与湖州仅接触了一个多月,公司就决定在湖州落地工厂和研究院。

湖州直接给出了诚意,以基金招引模式,由南太湖科创投出资300万、国策出资700万共同成立了浙江国策量子研究院。

此外,国策落地的一系列过程,他们深切感受到湖州的软服务实力。

因为公司名称涉及字,落地的第一道关卡工商注册就出现问题,区工商、市场监管部门第一时间去省厅沟通协调,最终使公司看重的名称顺利注册成功。而研究院施工,湖州消防、环卫、建设等部门也是开了一路绿灯。

对于我们初创科技公司而言,在上海,我们未必有这样的优势,但在湖州,我们能得到更多的资源和支持,国策量子相关人士表示。

上述国策量子相关人士还介绍称,原子钟制造涉及9个链条以上,从核心部件制造、封装、测试等,研究院已经在着手孵化。

比如造原子钟需要的激光器部件,国内谁在做,谁的技术好一点,研究院就把相关公司招引到湖州,进一步孵化助力企业发展,这其实相当于研究院在帮湖州招商引资。

蓝箭航天技术有限公司也是湖州航天产业的拓荒者,蓝箭航天布局商业航天赛道,发动机制造用的气体是甲烷,这对设备厂房、精度要求都很高,公司业务属于高端制造业,行业在全球也只有马斯克的SpaceX和贝索斯的蓝色起源少数几家公司。

从我们角度看,湖州并没有产业助力的作用。但从初创企业角度看,这种偏轻工业的城市会物以稀为贵,我们会得到很多资源和政策倾斜,蓝箭航天相关人士表示。

2018年,蓝箭航天落户湖州,建设国内第一家民营火箭动力制造基地。现在,已有航天制造领域上游相关企业正与湖州沟通落地。

过去几年,围绕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半导体及光电智能物流装备生物医药特种材料绿色能源地理信息+”仿生机器人及数控机床八大产业链,湖州大干快上,决心很大,行动也很坚决。

比如,湖州市多次强调招商引资是一号工程2025年年初经济工作会议,湖州市再次明确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

对一个项目的招引,从市一把手到区县各个部门都有考核。比如,市委主要领导牵头重大项目双月督看,市政府主要领导每周六赴区县调研项目推进情况,每月召开招商引资例会,市级部门、区县一把手每月外出招商。

但最终决定了湖州产业招商风貌的更是湖州政府官员主动作为的担当。

以湖州市市场监管局的创业第一见面人服务机制为例,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看到部门积累着大量一线创业者问题和经验,比如办了营业执照后,税和社保怎么缴纳等各种问题。作为创业人面见的第一个部门,上述相关负责人主动推动梳理出创业第一见面人服务机制。

该机制以破解创业群体面临的痛点难点为切入点,建立了七个一工作体系包括一个会客厅、一批工作室、一套课程库,一批指引集、一套清单图、一个企业码、一批精英队,为创业者提供全周期、全链条、闭环式服务。

湖州官方202411月数据显示,“创业第一见面人服务机制推出18个月后,围绕大学生、退役军人、农创客等群体,开展创业会客厅专场活动125期,参加人数3094人,帮助闭环解决了创业问题800余个,建成了青创服务工作室”109家,提供服务3595人次,解决各类创业难题1939个。

湖州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创业第一见面人实行以来,全国多个城市相关部门来湖州调研考察,该机制还受到了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认可和赞扬。

正是显性指标和主动作为的双重驱动,湖州2025年招商引资成果再进一步。

湖州官方数据显示,1-3月,湖州市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12个,同比增加55个;3亿元以上项目144个,同比增加30个;10亿元以上项目34个,同比增加5个。

这些企业看重湖州的生态环境好、营商环境好、产业集聚效应、以及基金等政策支持力度大,但他们也提出湖州存在一定程度人才相对缺乏问题。

事实上,这正是湖州大力引入高校研究院的目的之一,除了让研究院助力湖州企业和产业发展,湖州还看重研究院直接带来的人才和人才项目。

比如湖州引进的同源康吴豫生博士,仅他一人就先后引进了国家级人才刘洪斌领衔的亚瑟制药等十余个项目。

近些年,湖州以南太湖系列人才工程、一院一园、以才引才等为抓手,使湖州人才引进刷新纪录。

根据湖州官方数据,2024年,湖州国家引进计划”“培养计划创业人才分别入选3人和6人,省培养计划创业人才入选10人,省级以上创业项目入选数创新高,位列全省第三位;人才科创企业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6家、入选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8家,占全市入选数超过三分之一,刷新历史记录。

从产业和人才引进计划看,2025年,湖州招商引资的重点产业方向在仿生机器人上,而人才引进要覆盖的是所有先进制造业。

2025年,湖州多次发文强调推进仿生机器人及数控机床产业链及特种材料产业链招商工作,还为此制定《2025年仿生机器人及数控机床产业链招商推进工作计划》和《2025年特种材料产业链招商推进工作计划》。

目前,湖州已举办仿生机器人产业链专场交流会,特种材料及半导体(深圳)产业对接会等。推动德马集团与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共同组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与市产业集团共同组建本土上市公司与国有企业合作的首支产业链专项基金。

至于人才引进,湖州的计划是聚焦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智能物流装备、生物医药等湖州现有优势产业,围绕产业链上下游招引人才科创项目。同时抢乘上海、苏州、合肥等周边大城市发展商业航天、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的布局,通过探索区域共建产业园等方式,招引未来产业核心零部件项目湖州落户。

在湖州一篇近年来商务工作总结中,没有大谈特谈成果,有的是数据和问题导向的解决路径以及对未来产业布局、招商引资的规划,这背后是湖州政府官员的务实作风。

这正是这些上海、苏州、淄博等企业们押注湖州的关键,同时也是未来湖州城市发展的潜力所在。

我基本都是周日晚上最后一趟航班从北京飞杭州,我对比后发现从北京飞杭州的机票已经比飞上海的贵,而且这架飞机是标准的打工人航班,头等舱没人,经济舱全部坐满,这就是市场验证,在湖州牧星机器人浙江有限公司工作的高管徐颖告诉界面新闻。徐颖的感悟同样适用湖州,一众新质生产力行业和高校研究院的押注也是市场验证。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