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你是像键盘车神一样把纽伯格林圈速当做评价一辆快车的指标,还是像我一样认为这场变相的军备竞赛就是个笑话,你必须承认,一辆本田、思域、四缸、在这个全世界最难的一条跑道之一用前驱跑出了7分43秒的成绩,这是一个很惊人的成绩,成为纽北最快前驱车。
7分43秒,妥妥的最速前驱车
这个成绩是什么概念呢。首先能跑进8分钟的都是很快的车了。能跑进7分钟的量产车就只有918 Spyder 和 Huracan Performante。
比2006款的 GT3慢了一秒,比我一直认为的终极驾驶者之车2015款Cayman GT4也只慢了1.8秒!
作为在北美的孩子,这一代的 Type-R不像上一代那样专供欧洲和日本市场,这一次终于进入美国市场了。上一代Type-R 也很快,保持着最速纽伯格林前驱车的记录,然后大众搞了个赛道版的高尔夫GTI Clubsport。在纽伯格林一刷,立马把老 Type-R 给比了下去。
这一次本田励志重回最速前驱车宝座,这不,新Type-R 比 GTI Clubsport 快了5.5秒!比上一代Type-R成绩提高了整整七秒!我一直坚信7分45-50秒的成绩应该是前驱车的极限了,本田又一次刷新了我对前驱车在性能上的理解。
对于最速前驱,我有些小想法
当然,这个圈速来自厂商,而不是在纽伯格林的官方第三方测试机构。因为这样一个机构… 目前还不存在。仔细一看,这个圈速和Huracan Performante 一样疑云重重。本田说跑圈的车是一辆pre-production 预备量产车,在技术和规格上和量产版基本保持一致。这句话就很耐人寻味了,既然技术上保持一致,怎么不开量产车出来啊?!
原谅我的阴谋论,如果说动了手脚就动了手脚吧,光明大胆的动,非要套一个准量产车的帽子,打着反正和正式量产版有细微差别的名号搞各种小改装,这有点说不过去。这还没完,本田说跑圈的车因为安全原因装了一个floating roll cage,浮动防滚架。这个我理解,毕竟跑纽伯格林这么危险,当然要装。
重点来了,本田宣称这个防滚架只是安全原因,并不增加车辆的刚性。同时,为了抵消掉防滚架带来的额外重量,后排座椅和娱乐系统(包括中控屏幕,收音机等等)都不得不被拆除。
刷圈的Type-R并没有用普通街道胎,而是被装上了可以合法上路的赛道取向轮胎。本田官方拒绝透露具体用的什么轮胎,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倍耐力 Trofeo-R 这类半热熔胎。
这就有点和 Huracan Performante 一样了嘛!兰博基尼官方说跑圈车用了倍耐力特别订制的可以合法上路的轮胎。具体一问,人家就不告诉你。
那如果这些因素不被参考,到底是什么提高了这一代 Type R 的圈速呢?本田官方又发言了,说如此大幅度的圈速提高,是因为马力的增加,更强的车身刚性、升级和强化的悬挂、更精准的底盘调教、以及更宽的轮胎。
我们来回顾一下,更强的车身刚性,本田也说了自己装的防滚架只是安全原因。更宽的轮胎,可本田又不具体告诉你用的是什么轮胎,说实话,我个人是不太相信量产版的 Type-R 能自带 Trofeo-R 系列的轮胎。马力的增加,可是这一代 Type-R搭载的 K20C1输出的306马力,400牛米的输出和上一代的 Type-R 用的是同一个引擎啊!
官方还说了,在纽伯格林的特定的某几个弯道上,刷圈的车的平均时速是93英里每小时,Type-R跑到了99英里每小时。
都刷纽北,“快”是唯一标准?
行,那我的问题来了,这是怎么跑出来的。再一次,我对圈速提出质疑。今天也趁这个契机,聊一聊这几年对于纽伯格林圈速的邪教。我个人觉得纽伯格林刷圈有一个很重要的点是2009年 GTR 干出来的事情。
当时一跑,发现自己比 F430、盖拉多、R8这些车怎么快了这么多!当时全世界都傻了,一个日本来的破尼桑。怎么这么快。从那时起 GTR 就把纽伯格林当自己的家了,没什么事情就刷刷,相继推出了 Track Edition 赛道版和后来更残暴的 NISMO 版。也就是大概这个时候起,所有人都开始刷了。
“我们不能比 GTR 慢!我们也要更快!”是不是跑车都要去刷,刷了就知道了。这不仅满足了媒体,也刚好满足车迷在车之间对比的需求。圈速是硬标准,这多简单方便。于是从那个时候起,国内国外各大轮胎就开始了对于纽伯格林圈速的对战,包括后来全世界都知道的,纽伯格林跑不过比亚迪秦。
就这样,仿佛纽伯格林圈速成了衡量一辆车性能如何的唯一标准。在我个人的眼里,我对于圈速是比较嗤之以鼻的。我也很失望,甚至纽伯格林圈速成了广大车迷心中唯一的“神"。
保时捷为了跑圈甚至取消了991一世代的 GT3和 GT3RS 上可以选择手动挡的配置,因为 PDK 换挡比手动快多了。现在厂家发布车,对,M4 GTS,我说的就是你,动不动就把纽伯格林成绩放进宣传的一部分。
AL频道小结
我只是觉得,很多人把纽北圈速过渡崇拜了,它固然牛逼,也足以证明一辆性能车的综合水准。但对于绝大数买家来说,常驾驶和赛道驾驶的比例往往是两极的。
当然,很快我们将看到平民钢炮终极大比拼:Type R vs Golf R vs Focus RS。是坚守前驱,还是对于推头和大功率输出的必然妥协,走向四驱?日这样的对决你我绝对都非常想看,而这不是一个纽北圈速就能给出答案的。
欢迎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AL频道,微信公众号ID:autolife2014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