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界面新闻编辑 | 文姝琪
过去一年,高途创始人陈向东先后走访了中东、中亚、西班牙、英美等地,他深刻感受到,尽管国际环境充满不确定性,但国际市场对中国的开放等机遇愈发显著,留学生市场依然充满“巨大机会”。
这一观察与新东方前途出国总裁孙涛的观点不谋而合,孙涛此前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也表示,相较十年前,留学市场总量增长虽显乏力,但留学人群也始终存在,中国依然是全球最大的生源国。
不同的是,高途在留学业务赛道起步时,行业格局已经历数十年变迁,老牌机构早已构建起成熟的服务体系,新兴品牌亦在细分领域持续发力。
晚入局的高途不仅要直面大小竞争对手的挤压,更需应对一个关键现实:当下消费降级,整体留学总人数已触及瓶颈,甚至部分传统赛道呈现收缩态势,这意味着,高途往后走的每一步,都需在存量竞争中撕开新的突破口。
低龄人群是增长点
自K12时期以来,“名师”一直是高途宣推的重点,其国际教育业务也顺应这一策略。三年前,被外界称为“雅思天后”的刘薇及团队加入高途后,该公司随即正式开启国际教育业务。
时隔三年,高途于日前首次对外披露国际教育业务及发展情况。具体业务除了在线雅思培训板块外,还包括两年前布局的线下留学服务、中介市场等业务。
在其内部的办公系统里,国际教育业务被称为“IE”业务线,与其他四大业务线——KM(小初素养)、H(高中)、CA(大学生和成人)、LL(线下)并列。
从体量来看,高途并未详细拆分国际教育业务的收入体量,国际教育在高途财报里被并入成人和大学生业务,从2025财年Q1来看,高途成人和大学生业务营收近1.5亿元,贡献占比总营收的10%左右。
高途集团副总裁、国际教育业务线负责人张戈对界面新闻表示,虽然从业务占比上来讲,国际教育业务占比还没那么大,但是从战略定位上来讲,国际教育是高途整体布局中可拓展的板块,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对于初中生、高中生乃至大学生而言,留学仍是相当一部分学生和家庭的必然选择。”张戈认为。他曾任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副总裁,2023年底加入高途后,最初担任高途佳品总裁,随后转任国际教育业务线负责人。
低龄人群是高途瞄准的一个业务增长点。
“低龄留学市场需求更确定且需求量更大。”张戈对界面新闻表示,现在80、90后家长对英语和国际考试的认知已不同于上一代——他们不再因信息差而懵懂,而是清楚信息来源、能辨别优质内容,只是缺乏时间精力整理,因此更倾向于“早点规划、早点行动”。
英国文化教育协会中国考试业务总监游卓然也向界面新闻表示,当前初高中学生提前接触雅思的趋势显著,反映出家长与学校对“语言基础 + 国际视野”的培养需求。
过去留学市场主要服务大学生、高中生等留学群体,但受经济影响,这些人群规模有所下滑,因此挖掘更细分的市场成为关键,新东方近期也表示将关注银发留学和来华留学。
在运营上,“过去粗放式的服务模式在当下已经行不通了。如今每个追求优质教育的家庭都更注重投入产出比,他们希望每一分钱都能换来更好的体验、更高的成功率以及更强的服务安全感。”张戈称。
渠道方面,高途主要发力抖音、视频号等在线平台,据张戈透露,今年暑期本是机构招生压力期,高途国际教育产品却实现逆势增长,在各大直播平台中做到了同类第一。
低龄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周期长,很多家庭从小学甚至初中就开始规划。在如此长的时间周期里,除了提供语言培训外,高途还会提供国际竞赛、游学项目、留学规划等产品。
相比传统“老带新”模式,该模式以语言教育为起点,试图构建更完整的产业供给链。团队预计未来三五年内,一个全新的留学生态体系将会形成。
AI技术手段成刚需
晚入局的高途面对的是一个竞争已白热化的成熟市场。
整体来看,传统的留学赛道曾由新东方、启德等头部机构主导,形成相对集中的供给格局,但近年来行业的供给方更加多元。
一方面,大型教育集团跨界入局,如高途、好未来通过线上流量优势切入留学赛道;另一方面,垂直领域工作室爆发。
据孙涛称,2019年至今,留学中介机构的新增和减少量形成了“剪刀差”:虽然每年都有机构倒闭,但新成立的更多,尤其以小型工作室为主,现在全国存续的机构约30万家,“连三四线城市都遍布着这类机构,竞争激烈得很”。
内部竞争之外,外部的国际大环境和经济形势也都存在不确定性,“健康度和口碑”是张戈在采访时多次提到的关键词,前者关涉两个指标——利润和教学效果。
他还透露,高途国际教育业务线今年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全年实现盈利,并已在2025财年一季度实现盈利。
“做质比做量更重要。”张戈认为,高途还有一个其他机构可能没有的优势,就是在线板块,它能解决和补充线下达不到的城市及市场环境。尤其是抖音等平台的视频资源丰富,红利期还能持续多年。
在线下布局方面,据陈向东透露,当前,高途国际教育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武汉、长沙等城市开设线下校区。当前,高途国际教育正在筹备北京海淀区国际教育中心,目标是辐射北京海淀国际教育重地。
AI也是高途布局国际教育的一环。
以往的双师课堂主要由主讲老师与辅导老师共同教学,但在AI时代,教育公司纷纷发力AI,试图在个性化和效率上提速。
虽然此前高途在AI领域动作不多,但今年上半年其推出的雅思备考课程“三师课堂”在引入AI后,“显著提升了课程转化率,如今直播间里有很大比例的家长都是冲着这种‘AI +真人教学’的口碑而来”。
据张戈介绍,其产品使得整个学习过程都实现了完整AI化,包括预习、学习、练习、能力模块测评以及测评后的下一个模块推演,“家长对这种AI学习模式的粘稠度极高。”在他看来,AI产品的落地,关键在于教研团队与AI技术团队的融合。
从集团战略层面看,AI也是高途今年四大战略方向之一。张戈透露,不久前刚引入了国际领先的AI团队,在财务和人力投入上,预计较去年至少增加2到3个百分点。
谈及当下以雅思、托福为代表的国际考试正全面推进AI化改革,高途国际考试在线总经理刘薇对界面新闻表示,从传统题库模式转向AI驱动的自适应题目推送,反映了国际教育正从应试向能力转变。
这种变化打破了以往“刷题拿分”的逻辑 —— 过去国内考试题库更新频率低,而现在AI题库规模庞大且实时动态调整,中国学生擅长的“背题库”策略逐渐失效,考试越来越侧重考察真实语言应用能力。
面对这一变革,备考机构必须调整思路。在刘薇看来,首先要做的是 “能力精细拆解”:比如听力薄弱可能并非单纯词汇问题,而是对语音语调反应不及时或语速适应不足,需要将能力点拆解到如此细致的维度,再通过AI技术针对性训练。
其次是“以终为始”的测评体系构建,学习过程中需要精准标尺衡量能力提升幅度,这就要求AI产品系统具备从教学到考前测评的全流程互动功能——从知识点讲解到练习巩固,再到阶段性测评和考前模拟,每个环节都需通过AI实现精细化反馈。
“过去依赖记忆和技巧的教学模式已难以为继,技术手段成为刚需。”刘薇称,如果不能将AI深度融入“教、学、练、测、评” 全链条,就无法适应考试变革后的能力培养需求。
在她看来,这既是行业分水岭,也意味着只有真正以技术驱动能力提升的机构,才能在未来的国际教育市场中立足。
评论